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二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乐若苦,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常若无常。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乐若苦,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乐若苦。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我若无我。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净若不净。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静虑波罗蜜多。于此静虑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静虑,是修静虑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静虑波罗蜜多。」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无所得精进波罗蜜多名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乐若苦,不应观受、想、行、识若乐若苦。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乐若苦。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乐若苦,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乐若苦。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乐若苦,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若苦。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眼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眼界眼界自性空,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眼界自性即非自性,是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眼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乐若苦,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若苦。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耳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耳界耳界自性空,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空;是耳界自性即非自性,是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于此精进波罗蜜多,耳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耳界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五十二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徧照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

佛说鹦鹉经

佛说鹦鹉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

甚希有经

甚希有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四十二章经解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 古吴藕益 释 智旭 着 经题七...

佛说法华三昧经

佛说法华三昧经一卷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佛在罗阅祇耆阇...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

【注音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这样赚钱花钱必能增加福报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

如何才能称得上对净土法门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

圣严法师《业障病》

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

不要去找善知识的毛病

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

送画观音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

佛教的「挂单」是什么意思

挂单是指我国汉传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过具足戒的比丘...

人生的财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

荣西法师卖佛「金装」救饥民

日本禅师明庵荣西(公元11421215),于南宋乾道四年(...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