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卷第二十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三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一

尔时,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殿上,与大菩萨众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转,从他方世界俱来集会。

此诸菩萨,一切菩萨智慧行处悉得自在,诸佛如来智慧入处悉皆得入;善能教化一切世间,于念念中普能示现神通等事;具足一切菩萨所愿,于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国土,常修一切诸菩萨行;具足菩萨福德智慧而无穷尽。能为一切而作饶益;能到一切菩萨智慧方便彼岸;能令众生背生死道向涅槃门;不断一切菩萨所行;善游一切菩萨禅定解脱三昧神通明慧,诸所施为善能示现。一切菩萨无作神足皆悉已得,于一念顷能至十方诸佛大会,劝发谘请受持法轮,常以大心供养诸佛,常能修习诸大菩萨所行事业;其身普现无量世界,其音遍闻无所不至,其心通达明见三世一切菩萨所有功德具足修习。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功德无量无边,于无数劫说不可尽。其名曰:金刚藏菩萨、宝藏菩萨、莲华藏菩萨、德藏菩萨、莲华德藏菩萨、日藏菩萨、月藏菩萨、净月藏菩萨、照一切世间庄严藏菩萨、智慧照明藏菩萨、妙德藏菩萨、栴檀德藏菩萨、华德藏菩萨、优钵罗华德藏菩萨、天德藏菩萨、福德藏菩萨、无碍清净智德藏菩萨、功德藏菩萨、那罗延德藏菩萨、无垢藏菩萨、离垢藏菩萨、种种乐说庄严藏菩萨、大光明网藏菩萨、净明威德王藏菩萨、大金山光明威德王藏菩萨、一切相庄严净德藏菩萨、金刚焰德相庄严藏菩萨、焰炽藏菩萨、宿王光照藏菩萨、虚空无碍妙音藏菩萨、陀罗尼功德持一切世间愿藏菩萨、海庄严藏菩萨、须弥德藏菩萨、净一切功德藏菩萨、如来藏菩萨、佛德藏菩萨、解脱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说,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入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即时十方世界于一方过亿佛土微尘数世界,有十亿佛土微尘数佛皆现其身,名金刚藏;十方世界皆亦如是,同声赞言:「善哉!善哉!金刚藏!乃能入是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如是十方世界微尘数等诸佛皆同一号,加汝威神。所谓:卢舍那佛本愿力故;本威神力故;汝有大智慧故;欲宣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故。所谓: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一切佛法故;广法智故;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善分别故;一切世间法不能染故;出世间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力故;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所谓: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故;菩萨安住十地故;分别说无漏法故;大智慧光明善分别以自庄严故;入具足智门故;随所应住次第说故;得无碍乐说光明故;具足大无碍智地故;不忘失菩萨心故;教化成熟一切众生界故;得至一切处决定智故。

「金刚藏!汝当说此法门差别。所谓:诸佛神力故;汝能堪受如来智慧神力故;自善根清净故;清净法界故;饶益众生故;入法身智身故;于一切佛得授记故;得一切世间高大身故;过一切世间道故;净出世间善根故。」即时十方诸佛与金刚藏真实无上身,与无障碍乐说辩,与善分别清净智慧,与善忆念不忘,与善决定慧,与至一切智处,与诸佛无坏力,与诸佛无所畏,与诸佛无碍智分别诸法善开法门,与一切诸佛上妙身、口、意业。

何以故?以得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故,亦是菩萨本愿力故,直心清净故,智慧明白故,善集助道法故,善修本业故,念持无量法故,信解清净光明法故,善得陀罗尼门不可坏故,法界智印善印故。

尔时,十方诸佛,皆申右手摩金刚藏菩萨顶;金刚藏菩萨即从三昧起,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决定,无有过,不可坏,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遍覆一切十方诸佛世界众生,为救度一切世间,为一切诸佛神力所护。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入过去诸佛智地,亦入未来、现在诸佛智地。

「何等是诸菩萨摩诃萨智地?菩萨摩诃萨智地有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为是地故,我如是说。何等为十?一曰欢喜,二曰离垢,三曰明,四曰焰,五曰难胜,六曰现前,七曰远行,八曰不动,九曰善慧,十曰法云。是十地者,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不见有诸佛国土不说是十地者。何以故?此十地是菩萨最上妙道,最上明净法门;所谓:分别十地事。诸佛子!是事不可思议,所谓:菩萨随顺诸地智慧。」金刚藏菩萨说诸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复分别;时,一切菩萨闻说菩萨十地名已,咸皆渴仰,欲闻解释,各作是念:「何因何缘金刚藏菩萨说十地名已,默然而住?」

时,大菩萨众中,有菩萨名解脱月,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以偈问曰:

「净念智慧人,  何故说菩萨,
 诸地名号已,  默然不解释?
 今诸大菩萨,  心皆怀犹豫,
 何故说是名,  而不演其义?
 大智诸菩萨,  咸皆欲听闻,
 如是诸地义,  愿为分别说。
 是诸菩萨众,  清净无瑕秽,
 安住坚实中,  具足智功德。
 皆以恭敬心,  瞻仰于仁者,
 愿欲闻所说,  如渴思甘露。」

时,金刚藏菩萨闻说是已,欲令众悦,以偈答曰:

「诸菩萨所行,  第一难思议,
 分别是十地,  诸佛之根本。
 微妙甚难见,  非心所能及,
 从佛智慧出,  若闻则迷没。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智慧,
 以为第一妙,  心无有疑难。
 远离计我心,  及心所行地,
 如是诸菩萨,  尔乃能听闻。
 寂灭无漏智,  分别说甚难,
 如画于虚空,  如执于疾风。
 我念佛智慧,  第一难思议,
 众生少能信,  是故我默然。」

解脱月菩萨闻说此已,语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是大菩萨众直心清净,善行菩萨道,善集助道法,善恭敬供养诸佛;于无量佛多种善根,成就无量深厚功德,离痴疑悔,无有贪着及诸结碍,深心信解,安住不动,于是法中不随他教。是故,佛子!当承佛力敷演此义,是诸菩萨于是深法皆能证知。」

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愿说安隐法,  菩萨无上行,
 分别于诸地,  令智慧清净。
 众智净无垢,  安住深信解,
 于诸无量佛,  证知十地义。」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是诸大众虽皆清净离痴疑悔,于是法中不随他教;其余乐小法者,闻是甚深难思议事,或生疑悔,是人长夜受诸衰恼;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是众虽清净,  深智离疑悔,
 其心已决定,  不复随他教。
 无动如须弥,  不乱如大海,
 其余不久行,  智慧未明了。
 随识不随智,  闻已生疑悔,
 彼将堕恶道,  愍念故不说。」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愿承佛力,善分别此不可思议法,佛所护念事,令易信解;所以者何?善说十地义,十方诸佛法应护念;一切菩萨护是事故,勤行精进。何以故?是菩萨最上所行,得至一切诸佛法故。譬如一切文字,皆初章所摄,初章为本,无有一字不入初章者;如是,佛子!十地者,是一切佛法之根本;菩萨具足行是十地,能得一切智慧。是故,佛子!愿说此义,诸佛护念,加以神力,令人信受,不可破坏。」

时,解脱月菩萨欲明显此义,以偈颂曰:

「善哉智慧子,  清净行具足,
 愿说十地行,  所入十地法,
 具足于智慧,  得以成菩提。
 所有十方佛,  最胜人中尊,
 皆共护念汝,  说是十地义。
 十地为根本,  是名智行处,
 亦为究竟道,  佛无量法聚。
 譬如诸文字,  皆摄在初章,
 诸佛功德智,  十地为根本。」

尔时,诸菩萨一时同声以偈请金刚藏菩萨言:

「上妙智慧人,  乐说无有量,
 德重如山王,  哀愍说十地。
 戒念慧清净,  说是十地义,
 十力之根本,  无碍智本行。
 戒定慧功德,  集在仁者心,
 憍慢诸邪见,  皆悉已灭尽。
 是众无疑心,  唯愿闻善说,
 譬病思良医,  如饥思美膳。
 我等亦如是,  闻甘露法味,
 是故旷大意,  愿开初地门,
 乃至第十地,  次第为我说。」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眉间白毫相,放菩萨力光明,百千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普照十方诸佛世界,靡不周遍,三恶道苦皆得休息;悉照十方诸佛大会说法之众,显现如来不思议力。是光明遍照十方诸佛大会诸菩萨身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台;十方诸佛亦复如是,从眉间白毫俱放菩萨力光明,百千阿僧祇光以为眷属,普现如来不思议力,悉照一切诸佛大会,及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一切大众,并金刚藏菩萨及师子座。照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台。时,诸大光明云台中,诸佛神力故,而说颂曰:

「无等等诸佛,  功德如虚空,
 十力无畏等,  最尊世间主。
 于释迦佛前,  而现此神力,
 以佛力开现,  法王无畏藏。
 说诸地所行,  诸地义差别,
 承诸佛神力,  无有能坏者。
 若人闻法宝,  则为诸佛护,
 渐次具诸地,  得以成佛道。
 若人堪任闻,  虽在于大海,
 及劫尽火中,  必得闻此经,
 若人痴疑悔,  终不能得闻。
 是故今佛子,  说诸地智道,
 入势力观法,  次第而修行。
 得至于余地,  各得所利益,
 利一切世间,  愿说勿令断。」◎

◎尔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欲令大众增益信敬,以偈颂曰:

「诸佛圣主道,  微妙甚难解,
 非思量所得,  唯智者行处。
 其性从本来,  寂然无生灭,
 从本已来空,  灭除诸苦恼。
 远离于诸趣,  等同涅槃相,
 无中亦无后,  非言辞所说。
 出过于三世,  其相如虚空,
 诸佛所行处,  清净深寂灭。
 言说所难及,  地行亦如是,
 说之犹尚难,  何况以示人?
 诸佛之智慧,  离诸心数道,
 不可得思议,  非有阴界入。
 但以智可知,  非识之所及,
 如空迹难说,  何可示其相?
 十地义如是,  非心意所行,
 是事虽为难,  发愿行慈悲。
 渐次具诸地,  智者所能及,
 如是诸地行,  微妙甚难见。
 不可以心知,  当承佛力说,
 汝等当恭敬,  咸共一心听。
 智慧所随顺,  诸地相入行,
 于无量亿劫,  说之不可尽。
 今如实略说,  其义无有余,
 一心恭敬待,  今承佛力说,
 大音唱因谕,  义名不相违。
 佛神力无量,  今皆在我身,
 我之所说者,  如大海一渧。」

金刚藏菩萨说此偈已,告于大众:「诸佛子!若众生厚集善根,修诸善行,善集助道法,供养诸佛,集诸清白法,为善知识所护,入深广心,信乐大法,心多向慈悲,好求佛智慧;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得一切种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具足佛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心故,为向十方无余无碍智故,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事故,为自在转大法轮广示现佛神力故,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

「诸佛子!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方便所护;直心、深心淳至量同佛力;善决定众生力、佛力,趣向无碍智,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菩萨发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尊贵,无可讥嫌;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在诸菩萨数,等入三世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欢喜地,多喜、多信、多清净、多踊悦、多调柔、多堪受、不好斗诤、不好恼乱众生、不好瞋恨。

「诸佛子!诸菩萨住是欢喜地,念诸佛故,生欢喜心;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与众殊胜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力不可坏故,生欢喜心;念诸如来教化法故,生欢喜心;念能为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念一切佛、一切菩萨所入智慧方便门故,生欢喜心。菩萨复作是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生欢喜心;入一切佛平等中,生欢喜心;远离凡夫地,生欢喜心;近智慧地,生欢喜心;断一切恶道,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作依止,生欢喜心;近见一切诸佛,生欢喜心;生诸佛境界,生欢喜心;入一切诸菩萨数,生欢喜心;离一切恐怖,生欢喜心。』所以者何?是菩萨得欢喜地,所有怖畏即皆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离如是等一切诸畏。何以故?是菩萨离我相故,尚不贪身,况所用物?是故菩萨无不活畏;心不希望恭敬供养,我应供养众生,供给所须,是故菩萨无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我相故,无有死畏。又作是念:『我若死已,所生必见诸佛菩萨,是故无有堕恶道畏;我所志乐,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如是菩萨永离一切诸恐怖事。

「诸佛子!是菩萨以大悲为首,于一切众生,心无嫌恨,直心坚固,自然清净,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所谓:信心增上,多行净心;解心清净,多以信心分别;出生大悲,成就大慈,心不疲懈,以惭愧庄严,成就忍辱柔和,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善知识;日夜常修一切善根,常爱乐法,求多闻无厌;如所闻法,正念观察,心不贪着,不求名闻,不求利养资生之物,常生宝心,无有厌足;乐一切智地,欲得诸佛力、无畏、不共法、求助诸波罗蜜法,离诸谄曲,如说能行;常行实语,不污诸佛家,不舍菩萨戒,生萨婆若心,不动如山王,不乐世间事,成就出世间善根,集善助菩提法,无有厌足,常求胜中胜道,菩萨成就如是净地法,名为安住欢喜地。菩萨如是安住欢喜地,发诸大愿,生如是定心。所谓:我当以清净心供养一切诸佛,皆无有余,一切供具随意供养;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供养一切劫中所有诸佛,以大供养具无有休息。又一切诸佛所说经法皆悉受持,摄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诸佛所教化法,悉皆随顺,一切诸佛法,皆能守护,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皆守护一切劫中一切佛法无有休息。又一切世界一切诸佛从兜率天下、入胎、处胎、初生、出家、成佛道时,劝请转大法轮,示入大涅槃,我于尔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三时转故,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奉迎供养一切诸佛无有休息。

「又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可坏,无分别,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法,总相、别相、有相、无相、有成、有坏,一切菩萨所行诸地道及诸波罗蜜本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中菩萨所行,以诸教化成熟众生,无有休息。

「又一切众生若有色、若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三界所系,入于六道一切生处,名色所摄;教化成熟断一切世间道,令住佛法一切智慧,使无有余;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教化一切众生无有休息。

「又一切世界广狭及中,无数无量,不可分别、不可坏、不可动、不可说、麁细、正住、倒住、平坦、方圆,随入如是世界智,如因陀罗网差别,如是十方世界差别,皆现前知,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如是世界皆现前知,无有休息。

「又一切佛土入一佛土,一佛土入一切佛土;一一佛土无量庄严,离诸垢秽具足清净,智慧众生悉满其中,常有诸佛大神通力,随众生心而为示现;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净如是国土,无有休息。

「又一切菩萨同心同学,共集诸善,无有怨嫉,同一境界,等心和合,常不相离,随其所应,能现佛身,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境界,神通智力,常得随意神通,悉能游行一切国土,一切佛会,皆现身相,一切生处,普生其中,有如是不可思议大智慧,具足菩萨行;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行如是大智慧道,无有休息。

「又乘不退轮,行菩萨道,身、口、意业所作不空,众生见者即必定佛法;闻我音声,即得真实智慧;有见我者,心即欢喜,离诸烦恼;如药树王,为得如是,行菩萨道;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行不退道,所作不空,无有休息。

「又于一切世界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一毛端,示现入胎、出家、坐道场、成佛道、转法轮、度众生、示大涅槃、现诸如来大神智力、随一切众生所应度者,念念中得佛道;知一切法如涅槃相,以一音声,令一切众生皆发欢喜;示大涅槃而不断菩萨所行;示众生大智地,使知一切法皆是假伪;以大智慧神通自在出生变化,充满法界;发如是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得佛道事,求大智慧、大神通等,无有休息。

「诸佛子!菩萨住欢喜地,以十愿为首,生如是等百万阿僧祇大愿;以十不可尽法而生是愿,为满此愿,勤行精进。何等为十?一、众生不可尽;二、世界不可尽;三、虚空不可尽;四、法界不可尽;五、涅槃不可尽;六、佛出世不可尽;七、诸佛智慧不可尽;八、心所缘不可尽;九、起智不可尽;十、世间转、法转、智转不可尽。若众生尽,我愿乃尽;若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尽,我愿乃尽;而众生实不可尽,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实不可尽,我诸愿善根,亦不可尽。

「诸佛子!菩萨决定发是大愿,则得利安心、柔软心、调顺心、寂静心、不放逸心、寂灭心、直心、和润心、不恚心、不浊心。如是则成信者,乐以信分别功德:信诸佛本所行道,信行诸波罗蜜而得增长,信善入诸地得殊胜功德,信得成佛十力,信具足四无所畏,信不共法不可坏,信诸佛法不可思议,信诸佛自在神力无量无边,信诸如来无量行门,信从因缘以成果报。举要言之:信诸菩萨普行诸佛功德、智慧、威神力等。

「诸佛子!菩萨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离相、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作、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广大、如是难坏。而诸凡夫心堕邪见,无明痴冥,蔽其慧眼,常立憍慢幢,堕在渴爱网,随顺谄曲,常怀悭嫉,而作后身生处因缘;多集贪欲、瞋恚、愚痴,起诸重业,嫌恨勐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有所施作,皆与颠倒相应;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相续起心、意、识,种于三界地,生苦恼芽,所谓:名色;名色和合增长六入;根尘相对生触;触故生受;贪乐受故生爱;爱增长故生取;取因缘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集诸苦聚,受诸苦恼;是中无我、无我所;无作者、无受者、无知者,如草木、瓦石,又如影、响。凡夫可愍,不知不觉而受苦恼;菩萨于此,见诸众生不免诸苦,即生大悲智慧,是诸众生我应救护,令住毕竟佛道之乐,即生大慈智慧。』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慈悲法,以深妙心住在初地,于一切物,无所贪惜,尊重诸佛大妙智故,学行大施,即时所有尽能施与,金银、摩尼、砗磲、码碯、瑠璃、珊瑚、琥珀、珂贝、珍宝、璎珞严身之具,及象马、辇舆、人民、奴婢、国土、城邑、园林、游观、妻妾、男女,一切所爱,皆悉施与;头、目、耳、鼻、肢节、手足,深重佛故而不贪惜;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能行大施。是菩萨以大悲心、大施心,救一切众生故,勤求世间、出世间利益之事,心无疲懈,是故菩萨生无疲倦功德,于诸经书能自开解,是故生知经书功德;得如是知经书智慧,善能筹量应作不作,于上、中、下众生随宜利益,是故菩萨生世智功德;得世智功德,则知时、知量,惭愧庄严,修习自利利彼之道,是故则生惭愧功德;如是功德,精勤修行,心不懈退,是精进不退功德,即得堪受力;得堪受力已,勤行供养一切诸佛,随佛所说,如说修行。诸佛子!是菩萨悉知生起如是净地法,所谓:信、慈、悲、施,无有疲倦,知诸经书,善解世法,惭愧,堪受,供养诸佛,如所说行。又是菩萨住欢喜地,少见诸佛,以愿力故,广见数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世尊,心大欢喜深心爱敬,以上乐具,供养诸佛及一切僧,以是福德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因供养诸佛故,生教化众生法,多以二摄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后二摄法,以信解力行未善通达,是菩萨随所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受行诸净地法,如是诸功德皆回向萨婆若,转益明显,堪任有用。譬如金师鍊金,随以火力,调柔可用,增益光色,如是菩萨供养诸佛,教化众生,行净地法,此诸功德皆回向萨婆若,转益明显随意所用。

「诸佛子!是菩萨摩诃萨于初地中行果相貌,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谘受请问成地之法,无有厌废;是菩萨住初地中,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谘受请问第二地中行果相貌,无有厌足;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行果相貌,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谘受请问成十地法,无有厌废。是菩萨善知诸地对治法,善知诸地成坏,善知诸地行果,善知分别得诸地,善知诸地清净行,善知诸地从一地至一地行,善知诸地是处非是处,善知诸地转所住处,善知诸地胜进业,善知诸地得不退转,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净地法入如来智地。诸佛子!如是菩萨善知诸地行,未发初地,乃知十地无有障碍;得诸地智慧光明,乃至知诸佛智慧光明;如大商主,多将贾人,欲至大城,先问道路退还过咎,在道利害;未发初处,知道宿时,乃至善知到彼城事,能以智慧思惟筹量,具诸资用,令无所乏,正导人众,得至大城,于险道中,免诸患难,身及众人皆无忧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初地而善知诸地对治法,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净地法,入如来智地;尔时,菩萨集大福德智慧资粮,为众生、商主,随宜教化,令出生死险难恶处,示安隐道,乃至令住萨婆若智慧大城,无诸衰恼;是故菩萨常应心不疲倦,勤修诸地本行,乃至善知入如来智地。

「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入欢喜地,广说则有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事。菩萨住欢喜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之垢,常行大施而无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诸同行菩萨、不离念菩萨所行道、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诸力无畏不共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帅、为尊,乃至于一切众生中为依止者。』诸佛子!是菩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于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进,须臾之间,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飞过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计知。」

时,金刚藏菩萨欲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若有诸众生,  厚修集善根,
 成就清白法,  亲近于诸佛,
 清净信乐力,  随顺慈悲心,
 如是人能发,  无量之佛智。
 诸佛一切智,  无量力清净,
 堪受力坚牢,  成就诸佛法。
 悲心救世间,  净修诸佛国,
 敷演转法轮,  发此无上愿。
 一念知三世,  而无有别异,
 种种时差别,  以示于世间。
 略说则尽求,  诸佛之功德,
 发于广大心,  犹若如虚空。
 悲心智慧首,  方便合修行,
 深直心淳至,  其力无有量。
 心向无障碍,  而不随他教,
 同诸佛平等,  而生于大心。
 诸佛子发生,  如是之宝心,
 即离凡夫地,  入于佛所行。
 即生如来家,  无有可讥嫌,
 则同于诸佛,  必成无上道。
 生如是心时,  即便得初地,
 其心不可动,  犹如大山王。
 是菩萨便有,  大喜相显现,
 其心常清净,  堪受于大事。
 心不乐斗讼,  不好恼众生,
 无有瞋恨心,  乐惭愧恭敬。
 又习行直心,  守护于诸根,
 常念救世间,  念求诸佛智。
 心生于欢喜,  我当得此事,
 得于欢喜地,  即过五恐怖。
 不活死恶名,  恶道众威德,
 以不贪着我,  及与我所故。
 是诸佛子等,  远离诸怖畏,
 常行慈悲心,  恒有信恭敬。
 惭愧功德备,  昼夜增善法,
 乐功德实利,  不乐于诸欲。
 如有所闻法,  能常善思惟,
 无有贪着行,  断诸利养心。
 常乐于菩提,  一心求佛智,
 行诸波罗蜜,  离于谄曲心。
 随说而能行,  安住实语中,
 不污诸佛家,  不舍菩萨学。
 远世间事愿,  乐出于世间,
 求善法无厌,  精进转增益。
 诸菩萨如是,  好乐诸功德,
 而发于大愿,  求欲见诸佛。
 护法至佛所,  行菩萨妙行,
 化一切众生,  净一切佛土。
 我佛国土中,  满诸大菩萨,
 诸菩萨同心,  见闻皆不空。
 一切微尘中,  诸佛成佛道,
 发于如是等,  无量无边愿。
 是愿无穷尽,  如虚空众生,
 法界世涅槃,  诸佛出智慧。
 心缘起智转,  我愿如是住,
 如是发大愿,  心柔软调顺。
 能信佛功德,  而观于众生,
 知从因缘起,  则生慈悲心。
 即于苦众生,  我当救度之,
 为是众生故,  而行种种施。
 所谓妙国土,  一切诸珍宝,
 象马及车乘,  眷属与人民,
 头目及手足,  肌肉施无悔,
 求种种经书,  心无有疲倦,
 得解其义趣,  能随世而行。
 惭愧堪受力,  渐令得增长,
 能以恭敬心,  供养无量佛。
 智者于日夜,  如是常修行,
 善根转明净,  犹若成鍊金。
 菩萨住是地,  能了知十住,
 展转修行时,  无有诸障碍。
 譬如贾客主,  欲利诸商人,
 先问道路中,  诸险艰难事。
 菩萨住初地,  善知诸地行,
 而无有障碍,  能至于佛地。
 住是初地中,  多作阎浮王,
 善知于诸法,  常行慈悲心。
 如法而化导,  一切皆信敬,
 劝令行布施,  以求佛智慧。
 菩萨若舍国,  佛法中出家,
 勤行于精进,  即得百三昧。
 能见百诸佛,  震动百国土,
 光明照百国,  飞行亦如是。
 化百土众生,  入于百法门,
 念知百劫事,  示现于百身。
 能以百菩萨,  眷属而示现,
 若以其愿力,  过是数无量。
 今明初地义,  但以略解说,
 若欲广说者,  亿劫不能尽。
 是初菩萨地,  名之为欢喜,
 利益众生者,  今已分别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三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下篇: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华严部目录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罗摩伽经

佛说罗摩伽经卷上 西秦沙门圣坚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信力入印法门经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 归命一...

十住经

十住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欢喜地第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世间...

佛说菩萨本行经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注音版】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祇多蜜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咒五首经

咒五首经...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禅波罗蜜序 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真谛义品...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卷上 (一) 菩萨度人,譬若巧乳母养子,有四...

真正的拥有

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

顺情而化,导入弥陀的大悲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驴毁磁器

一座高楼大厦,不但要花许多的物资,也经工人经年累月...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