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九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如日。何等为十?一者、破无明暗;二者、开敷一切;三者、普遍十方咸得和暖;四者、起诸善法;五者、有漏灭没;六者、作光明照;七者、制诸邪异;八者、高下开显;九者、成诸事业;十者、善人乐欲。

「善男子!云何是菩萨破无明暗?如日初出,悉能除去一切昏暗,菩萨之日亦复如是,当初出时,能破一切无明黑暗,是为菩萨破无明暗。

「云何是菩萨开敷一切?如日出时,悉能开敷净莲华等一切华卉,菩萨之日亦复如是,所应受化诸有情等而悉开觉,是为菩萨开敷一切。

「云何是菩萨普遍十方咸得和暖?如日出时,普遍十方咸得和暖;菩萨之日亦复如是,当初出时,智光普照十方一切咸悉和暖,而亦不娆世间有情,是为菩萨普遍十方咸得和暖。

「云何是菩萨起诸善法?如日将出,阎浮提内先现明相则知日出,菩萨之日亦复如是,将欲出时先现智光明相,有情则知菩萨出现,是为菩萨起诸善法。

「云何是菩萨有漏灭没?如阎浮提日光隐时则知日入,菩萨亦复如是,诸染烦恼隐不现时,则知菩萨诸漏已尽,是为菩萨有漏灭没。

「云何是菩萨作光明照?如日初出,阎浮提内诸有情类蒙光普照,菩萨之日亦复如是,当初出时,智光普照一切有情,除去一切痴冥暗蔽,是为菩萨作光明照。

「云何是菩萨制诸邪异?如日光现翳诸小明,而日不作是念:『我能翳彼诸小光明。』何以故?日光出时法尔如是故。菩萨之日亦复如是,智光出时,一切邪异外道小明皆悉映蔽,而此菩萨亦不作是念:『我能映蔽邪异诸小光明。』何以故?而诸小明法尔如是,映不现故。是为菩萨制诸邪异。

「云何是菩萨高下开显?如日出时,阎浮提内一切丘墟及平坦处,一切人众悉能显视,菩萨之日亦复如是,智光普照令诸有情显观一切丘墟平坦——平坦者谓八正道,丘墟者谓八邪道——是为菩萨高下开显。

「云何是菩萨成诸事业?如日初出,一切农者耕稼事业而悉兴作,菩萨日出亦复如是,有情一切善法事业而悉成办,是为菩萨成诸事业。

「云何是菩萨善人乐欲?如日初出,善人爱乐恶人嫌恶,菩萨日出亦复如是,其智慧者悉生爱乐,趣向邪道姦恶之类、愚蒙无智乐着生死背涅槃者,悉生嫌恶,是为菩萨善人乐欲。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如日。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如师子。何等为十?一者、自无恐怖;二者、不畏于他;三者、直进不还;四者、能师子吼;五者、无畏观察;六者、常行林中;七者、乐居山岩;八者、无所结缚;九者、自具勇力摧伏他军;十者、善作守护。

「善男子!云何是菩萨自无恐怖?譬如师子安详行步无惊无怖。何以故?不见有能与己等故。菩萨亦复如是,周遍往复无惊无怖。何以故?不见有能与己等故。是为菩萨自无恐怖。

「云何是菩萨不畏于他?如彼师子不畏于他一切邪恶呼叫之音,菩萨亦复如是,若与一切他宗外道论义之时,心无怯弱亦不卑下,是为菩萨不畏于他。

「云何是菩萨直进不还?如彼师子直往不退,菩萨亦复如是,本性直进,不复退还邪异宗教,而复菩萨辩才无尽,是为菩萨直进不还。

「云何是菩萨能师子吼?譬如师子震吼之时,一切麞鹿野干之类,而悉惊怖奔走十方,菩萨亦复如是,若作无我师子吼时,所有一切着我执者,邪异外道,而悉惊怖驰走十方,菩萨亦不娆恼于彼,但为破于着我见者,震发无我师子吼故,亦复为余有情作调伏故,是为菩萨能师子吼。

「云何是菩萨无畏观察?如彼师子作无畏相普遍观视,菩萨亦复如是,志行清净作无畏相普遍观察,是为菩萨无畏观察。

「云何是菩萨常行林中?如彼师子本性乐行林野之中,菩萨亦复如是,自性寂静远离愦閙乐行林中,是为菩萨常行林中。

「云何是菩萨乐居山岩?如彼师子乐居山岩,菩萨亦复如是,乐居智慧禅定山岩,是为菩萨乐居山岩。

「云何是菩萨无所结缚?如彼师子无所结缚,菩萨亦复如是,去除一切烦恼重担离诸结缚,是为菩萨无所结缚。

「云何是菩萨自具力能摧伏他军?如彼师子独无伴侣能摧他众,菩萨亦复如是,独无伴侣坐道场时,以自力能摧伏魔军,是为菩萨自具力能摧伏他军。

「云何是菩萨善作守护?如彼师子若或近于聚落而住,诸有麞鹿等类不损苗稼,菩萨亦复如是,所向国邑及诸方处,而彼一切邪异外道麞鹿等类,不损有情善法种子,是为菩萨善作守护。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如师子。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调伏。何等为十?一者、坚固菩提心;二者、修治菩提行;三者、守护诸根;四者、趣向正道;五者、能荷重担;六者、为有情故不生懈退;七者、正命自活;八者、离诸谄曲;九者、不起诳惑;十者、身心正直,是为十法。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调伏。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善乘。何等为十?一者、虽修定行而常观空;二者、虽尽诸障而常修善行;三者、虽离诸起作而善顺佛教无所违背;四者、平等了知一切诸法而解法界理;五者、能于世间自卑其身如旃陀罗谦下其意;六者、远离憍慢常于他人起智者想;七者、以现量智了知佛法离诸疑惑;八者、虽知诸法差别得决定相;九者、自取正道不随他教;十者、善顺世间为世福田。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善乘。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如莲华。何等为十?一者、离诸染污;二者、不与少恶而俱;三者、戒香充满;四者、本体清净;五者、面相熙怡;六者、柔软不澁;七者、见者皆吉;八者、开敷具足;九者、成熟清净;十者、生已有想。

「善男子!云何是菩萨离诸染污?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水不染。何以故?法尔如是故。菩萨亦复如是,虽处生死流中而不染着。何以故?由慧方便法尔如是故。菩萨以其善巧方便,处生死中不为生死过失所染,以方便慧所摄受故,是为菩萨离诸染污。

「云何是菩萨不与少恶而俱?譬如莲华而不停留水之微滴,菩萨亦复如是,不与少恶而俱,是为菩萨不与少恶而俱。

「云何是菩萨戒香充满?譬如莲华生时随处妙香广布,菩萨亦复如是,所向国邑及诸方处,戒香芬馥广布一切,是为菩萨戒香充满。

「云何是菩萨本体清净?譬如莲华生时,自然洁白清净,随其方所,婆罗门、刹帝利、一切人民共所称赞,菩萨亦复如是,随诸方邑所生之处洁白清净。何以故?戒清净故。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咸共称赞,诸佛菩萨之所摄受,是为菩萨本体清净。

「云何是菩萨面相熙怡?譬如莲华当开敷时,令诸见者心意快然生适悦故,菩萨亦复如是,面相熙怡离诸颦蹙,诸根清净见者欢喜,是为菩萨面相熙怡。

「云何是菩萨柔软不澁?譬如莲华体性柔软,菩萨亦复如是,自体清净柔软细妙,是为菩萨柔软不澁。

「云何是菩萨见者皆吉?譬如莲华乃至梦中于须臾顷见亦善吉。何以故?一切义成故。菩萨亦复如是,若于一切分位之中,见者咸得最上吉祥,是为菩萨见者皆吉。

「云何是菩萨开敷具足?譬如莲华若开敷已即名具足,菩萨亦复如是,若慧觉华开敷之时,即名具足,是为菩萨开敷具足。

「云何是成热清净?譬如莲华若成熟已,眼所观时眼根清净,鼻所嗅时鼻根清净,身觉触时身根清净,心欢喜时意根清净。菩萨亦复如是,果成熟时慧光明相,一切有情,若眼见时眼根清净,若耳闻时耳根清净,菩萨戒功德香,若鼻嗅时鼻根清净,身供养时身根清净,思惟称赞菩萨胜功德时意根清净,是为菩萨成熟清净。

「云何是菩萨生已有想?譬如莲华所生之时,若人、非人生已有想,菩萨亦复如是,当初生时佛及菩萨,并余帝释、梵王、护世天等,咸乐护持生已有想,是为菩萨生已有想。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如莲华。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广大心。何等为十?一者、为令有情圆满诸波罗蜜多故,起广大心;二者、为令圆满一切佛法故;三者、为令化度诸有情故;四者、安坐道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五者、成正觉已,为诸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一切世间,转妙法轮故;六者、为令有情作利乐事,周行无量无边世界施设化行故;七者、谓以智慧之船渡诸有情,越生死岸故;八者、世间一切无依无救无归无趣无亲属者,为作依归亲属故;九者、为令显示佛、大牛王、妙师子吼,游戏诸佛神通法门,如大龙王审谛瞻视,普遍观察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一切世间,普令同获佛功德故;十者、为令化度有情,具佛威德无麁澁行,无难行行,无劣弱行,无卑下行,故发广大心。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广大之心。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清净心。何等为十?一者、深心具足,深心不动,深心安住,深心质直。二者、离不深固作意,不深固作意者,所谓发起声闻之行,缘觉之行,及起诸小缘。三者、离诸垢染,诸垢染者谓烦恼垢。四者、离身过失,身过失者,谓离虚假诸威仪道。五者、离语过失,语过失者谓不如实开示正义。六者、离心过失,心过失者谓于身语心中复有所离,知身不和合故,常出少欲知足语故,心无求故。七者、知恩念报,受少恩惠尚不忘失况复广多。八者、施恩于人,不现已德不讥彼短,乃至少恩亦不望报,欢喜教示称赞彼德。九者、如说能行,而菩萨者不外发柔软之语心生恚害,菩萨亦不外发称赞之语内心思惟损恼方便,菩萨不外发爱语内固冤结,菩萨不外现善相内起恶意,菩萨不外现恭敬之相内起轻慢之心。菩萨无不真实亦无虚妄,复无悭嫉及无谄诳,不起斗诤不破和合。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时,身起恭敬语宣实义,心念成办一切善法。十者、于如来教中远离毁谤,而菩萨者毕竟不于如来教中而生毁谤。何故菩萨于如来教中不毁谤邪?谓诸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剃除须发被袈裟衣,于如来教中清净出家。不为王难故出家,不为贼难故出家,不为负债逼迫故出家,不为怖不活故出家,但以正信。求出家已寻求善法,近善知识亲事恭敬,于其善知识所听受正法,听已修行,不起我慢贡高之心,由离慢故除颠倒执,无颠倒故得觉了正道,觉正道故得入法性,得入法性故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萨于如来教中不生毁谤。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得清净心。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深信无疑惑心。何等为十?一者、信如来身密;二者、信如来语密;三者、信如来意密;四者、信诸菩萨所行;五者、信如来出生;六者、信菩提法;七者、信如来唯说一乘;八者、信如来说种种教;九者、信如来深远音声;十者、信如来随其所应化度有情。

「善男子!云何是菩萨信如来身密?谓若菩萨起如是念:『我闻如来法身,寂静身,无等身,无等等身,无限量身,不共身,金刚身,如是真实无有虚妄,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身密。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语密?菩萨作是念:『我闻如来语密,为诸有情现前授记,或为有情隐密授记,我知如来身无误失语无卒暴。以是缘故,妄言过失无所从来。何以故?如来已断诸过失故,离一切垢远一切尘,息诸炎炽离诸烦恼,洁白自在清净无染。若言如来身有过失语有卒暴诸过失者,无有是处,如是真实无有虚妄,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语密。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意密?菩萨作是念:『我闻如来意密者,如来诸有意乐悉与智慧心俱,依其心故,一切声闻缘觉、一切菩萨及余有情所不能知,唯除如来神力所加。何以故?如来智慧甚深无底不可伺察,过诸寻伺境界,无量广大等虚空界,亦复超出世间一切度量境界,如是真实无有虚妄,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意密。

「云何是菩萨信诸菩萨所行?菩萨作是念:『我闻诸菩萨为有情故,现前施作诸利益事,不生懈倦不起怖畏,荷负重担,坚固志行,坚固精进,满足诸波罗蜜多,次第成办一切佛法。以无碍慧,无边慧,无等慧,不共慧等,彼坚固铠,坚固精进,坚固誓愿,不动誓愿,不共誓愿,所谓菩提因、菩提相、菩提缘等,如是次第圆满广大神通事业,如是真实无有虚妄,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诸菩萨所行。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出生?菩萨作是念:『我闻诸菩萨坐道场已,得无着无碍离障天眼智通、天耳智通、他心智通、宿住随念智通、神境智通、漏尽智通,得如是等无着无碍离诸所缘三世同一相平等之智,能如实观诸有情界,此类有情造身语意诸恶行业,毁谤贤圣起于邪见具邪见业,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报。又复见此一类有情造身语意诸善行业,不谤贤圣,起于正见具正见业,由此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受天胜报。』菩萨如是如实观见诸有情界,如实能知善不善业。

「菩萨又作是念:『如我往昔所修菩萨行时,发大誓愿,如是诸行自觉了已,令诸有情而悉觉了。如是我当得愿圆满,我望亦足,如是真实无有虚妄,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出生。

「云何是菩萨信菩提法?谓若菩萨于佛菩提而能觉了:『以自智力成正觉果,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菩提法。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唯说一乘之法?菩萨作是念:『我闻一乘法者谓如来乘,如是真实无有虚妄,诚实无异谛无不实。何以故。谓从如来之乘出生诸乘,譬如阎浮提内所有各各诸小洲渚,皆阎浮提之所摄属,而悉依止于阎浮提,是故同名阎浮提数。如来之乘亦复如是,诸乘悉于如来乘摄,从如来乘之所出生,而悉依止于如来乘,是故一乘即如来乘,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唯说一乘之法。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说种种教?菩萨作是念:『我闻如来说种种教种种经典,如是真实无有虚妄。何以故?如来观诸有情所应度者,随彼信解为说法要,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说种种之教。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具深远音声?菩萨作是念:『我闻如来具足深远清净音声,如是真实无有虚妄。何以故?彼诸天子以修少分善根力故,尚得清净深妙音声,况复如来无量无数百千劫中积修胜行?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深远音声。

「云何是菩萨信如来随其所应化度有情?菩萨作是念:『我闻如来随有情心,如其有情所应信解,以种种方便而为化度,佛以一音断诸疑惑,是诸有情根性成熟所应度者,皆谓如来为我说法而各解了,而佛如来无所分别,非无分别,如是真实无有虚妄,我于是处信无疑惑。』是为菩萨信如来随其所应化度有情。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无疑惑心。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九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如大海。何等为十?一者、为大宝聚;二者、深难彻底;三者、广大无量;四者、次第渐深;五者、不宿死尸;六者、皆同一味;七者、容受众流;八者、潮不失时;九者、水族所依;十者、无有边际。

「善男子!云何是菩萨为大宝聚?譬如大海广积众宝,阎浮提中一切人众,咸取其宝无有穷尽,菩萨亦复如是,广积一切智功德宝,一切有情皆取是宝亦无穷尽,是即菩萨为大宝聚。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深难彻底,菩萨亦复如是,一切有情于菩萨法莫测其际。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广大无量,菩萨亦复如是,功德智慧广大无量。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次第渐深,菩萨亦复如是,一切智深、一切智渐深、一切智极深。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不宿死尸。何以故?大海法尔如是故,菩萨亦复如是,不与烦恼结漏及不善知识而所共止。何以故?菩萨法尔如是故。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众流入中皆同一味,所谓咸味,菩萨亦复如是,积集一切善法皆同一味,所谓一切智味。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容受众流,而其海水不增不减,菩萨亦复如是,容受无量一切法水,而菩萨智慧不增不减。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潮不失时,菩萨亦复如是,所应成熟化度有情亦不过时。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为诸水族依止窟宅,菩萨亦复如是,为一切有情一切善法之所依止。

「又,善男子!譬如大海一切有情悉取其水而无边际,菩萨亦复如是,广为一切有情宣说法要,亦无边际。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如大海。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微妙智。何等为十?一者、善求出离;二者、善知诸出离法;三者、善知诸法平等;四者、善知诸法如幻;五者、善知一切法相;六者、善解甚深难测缘生之法;七者、善知业不思议;八者、善知诸所说义;九者、善了如实义;十者善观真实智。

「善男子!云何是菩萨善求出离,乃至善观真实智?谓若菩萨作是思惟:『我应观察诸世间相。』观见世间贪火炽然瞋烟蓬[火*孛],痴暗覆蔽瞑然无託,菩萨乃起是念:『此诸有情,云何能得出离?』菩萨即为勤求出离及出离法,由得出离法故,即能随知诸法平等。由知诸法平等故,即能如实知诸法如幻。由知诸法如幻故,即如实知一切法相。由知法相故,即能思察甚深难测缘生之法。由能思察缘生法故,即能解了业不思议。是故,菩萨虽知世间诸法无实,而亦显示种种业报,由是之故得微妙智,能于诸佛菩萨所说义中而悉了知,由了知故即能开解如实之义。解如实义故,即能观真实智,见真实故,能度有情出离生死。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微妙智。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随应辩才。何等为十?一者、开示诸法无我;二者、无有情;三者、无寿命;四者、无养育;五者、无补特伽罗;六者、无作者;七者、无受者;八者、无知者;九者、无见者;十者、显示一切法空都无主宰,皆是虚妄不实分别诸法,但从缘生故有。

「善男子!若得一切法无我相应,彼即随顺法性,由是之故,于一切法无有情、无寿命、无养育、无补特伽罗、无作者、无受者、无知者、无见者等,如理相应即能随顺法性。由是之故,了知一切法空都无主宰,皆是虚妄不实分别,诸法但从缘生故有,如理相应即能随顺法性。

「善男子!若随顺法性故,即于法性不相违背,不违背故乃能正说诸法,正说法故善入法性,入法性故乃能开示彼一切法,开示法故彼之辩才乃名随应。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随应辩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乐说辩才。何等为十?一者、辩才无着;二者、无尽;三者、相续;四者、不畏大众;五者、不卑下;六者、无恐怖;七者、不共;八者、不轻慢;九者、无边;十者、无碍解。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乐说辩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清净辩才。何等为十?一者、无有謇吃;二者、词无杂乱;三者、远离卑劣;四者、语不高戾;五者、义无减失;六者、文无缺漏;七者、声无短阙;八者、无不知时;九者、言无麁犷;十者、无不明了。

「善男子!诸菩萨者,所有辩才无有謇吃。何以故?菩萨于大众中无怯弱故。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而无杂乱。何以故?菩萨智慧安然无畏。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而无卑劣。何以故?菩萨处大众中,犹如师子离诸恐惧。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语不高戾。何以故?已离烦恼故。若有烦恼语即高戾,无即不尔。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义无减失。何以故?已得法故。若不得法即于义中有所减失,得即不尔。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文无缺漏。何以故?广解诸论故。若解论尠少即文有缺漏,广解即不尔。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声无短阙。何以故?菩萨妙解一切音声故。若不解者即于音声有所短阙,解即不尔。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无不知时,所应前说而不后说,若应后说亦不前说。何以故?菩萨善知诸时分故。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言无麁犷,无不悦意无不乐听。何以故?已能远离语过失故。若有语过失者言,即麁犷,无即不尔。

「又菩萨者,所有辩才无不明了。何以故?菩萨根性利故。若钝根者即不明了,利即不尔。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清净辩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一切有情欢喜辩才。何等为十?一者、爱语;二者、熙怡面相远离颦蹙;三者、如义语;四者、如法语;五者、平等语;六者、不自高;七者、不轻他;八者、无染着;九者、无触恼;十者、具种种辩才。善男子!菩萨能以爱语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常现熙怡善相远虽颦蹙,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常出如义语及美妙语,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常出法语及利益语,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常为有情平等说法,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而不自高,远离骄慢高举之咎,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不轻于他,常为有情恭敬说法,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离诸染着具净尸罗,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离诸触恼具多忍力,令诸有情咸生欢喜。

「又菩萨者,具种种辩才常出悦意之语,令诸有情咸生欢喜。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一切有情欢喜辩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信顺说法。何等为十?一者、非法器有情菩萨不为说法;二者有障碍者不为说法;三者、有所得见者不为说法;四者、邪异外道不为说法;五者、不起乐欲心者不为说法;六者、不发清净心者不为说法;七者、谄曲心者不为说法;八者、求活命者不为说法;九者、贪着利养悭嫉所缠者不为说法;十者、盲聋瘖痖者不为说法。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不作法悭亦不秘法,于诸有情无不怜愍,为利有情而不弃背。所以者何?若有有情非法器者,菩萨乃起是念:『此等有情,而于如来法律之中起于舍行。』」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若然者,诸佛菩萨当为何等有情说法?」

佛言:「善男子!具信有情,诸佛菩萨当为说法。又若善根已成熟者,是法器者,于先佛所植众德本者,无谄诳者,不诈现威仪者,不耽着利养者,深心具足者,为善知识所摄受者,具足善相人所乐见者,根性明利于所闻法中解其义者,随所得法勤行精进者,如佛所说能修行者,此等有情,诸佛菩萨乃为说法。

「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信顺说法。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为说法师。何等为十?一者、修集佛法故说法,不见有佛法可得,亦复不见有所修集;二者、修集波罗蜜多故说法,不见波罗蜜多可得,亦复不见有所修集;三者、修集菩萨法故说法,不见有菩萨法可得,亦复不见有所修集;四者、断烦恼故说法,不见有烦恼可得,亦不见断;五者、厌离离贪寂灭故说法,不见有厌离离贪寂灭可得;六者、为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故说法,不见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可得,亦不见果;七者、为得阿罗汉果故说法,不见有阿罗汉可得,亦不见果;八者、为得缘觉果故说法,不见有缘觉可得,亦不见果;九者、断我执取着故说法,不见有我可得,亦不见执着;十者、显示业报故说法,不见有业可得,亦不见报。

「何以故?如是等一切法皆无实体,但以假名宣说,名亦无所有。所以者何?文字无自性,法离文字故,但以世俗虚假施设,于无名中是故建立诸法名字。由彼名空本虚假故,胜义谛中无虚假名,无假名故,于胜义中无虚妄法,彼虚妄法者诳惑愚人故。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为说法师。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顺观法性。何等为十?一者、菩萨虽顺观法性而不坏色相,虽顺观法性不坏受想行识相;二者、虽顺观法性,不坏欲界相;三者、虽顺观法性,不坏色界相;四者、虽顺观法性,不坏无色界相;五者、虽顺观法性,不坏诸法相;六者、虽顺观法性,不见诸法随顺相;七者、虽顺观法性,不见有情相;八者、虽顺观法性,亦不堕断见;九者、虽顺观法性,而不失正道;十者、虽顺观法性,亦不离智慧方便。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顺观法性。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解法界理。何等为十?一者、有慧;二者、为善知识摄受;三者、发起精进;四者、离诸障染;五者、善修净行;六者、尊重赞法;七者、善修空观;八者、离有所得见;九者、趣向正道;十者、见真实法。善男子!菩萨具智慧故,而能勤求诸善知识,见善知识已心生欢喜,如师尊想亲近依止。由能依止善知识故,即发起精进,断除一切不善之法,圆满一切清净善法,勤行远离一切障染,离障染故获得轻安,善修净行离身语心一切过失。由清净故于所得法尊重称赞,由重法故多习空观,习空观故不起有所得见,离有所得见故顺行正道,入正道故能观真实。」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名真实?」

佛言:「善男子!如实之义,乃名真实。」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何名如实?」

佛言:「不虚妄故,名为如实。」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何名不虚妄?」

佛言:「所谓真如,无不真如、无异真如。」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何名真如?」

佛言:「善男子!此法唯内所证,非文字语言而能表示。何以故?此法出过诸文字故,离诸言说故,超越一切语言境界,出于言道离诸戏论,离作非作无动无静,离诸寻伺,是不思议境界。无相非无相而悉远离出诸相境,超诸凡境,出凡夫行,过诸魔境,超越一切烦恼境界。离诸识境,安处无住最上寂静圣智境界,是故此法唯内所证,是即无垢无染洁白清净,最上最胜第一无比,常住坚固究竟无坏之法,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是法常住。

「善男子!菩萨为求此法,历百千种难行苦行故得是法,得是法已,令诸有情悉住此法。

「善男子!故说此法名为真如,说名实际,说名一切智,说名一切种智,说名不思议界,说名不二界。」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证?云何能解?」

佛言:「善男子!出世间慧,乃能证入内自明解。」

除盖障菩萨言:「岂非慧证,即是自心内解入邪?」

佛言:「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实能观诸法,由身作证故。」

除盖障菩萨言:「若诸善男子!岂非以彼闻思修慧能证法时,便能内自得解入邪?」

佛言:「不也。善男子!非彼闻思修慧才得闻时,便能内自解入。我今当以譬喻略明斯义。

「善男子!譬如大旷野中夏盛热时,或有一人自东而西,复有一人自西而东,当其炎毒渴乏所逼时,西至人谓东来者:『我今极热为渴所逼,汝所从来善履途道,何处当有流泉池沼清冷之水?愿为我说,令我饮之除其渴恼。』其东来者,善知东方所有道路,亦复悉知有水之处,其味甘美及深浅等,即告之云:『汝今前去,当观一处有二道路,出于左者不应当诣,由于右者汝可往之。彼有园林苍翠滋茂,中有池沼,清流甘美衍漾弥满。』

「善男子!于汝意云何?彼渴乏人才闻说示有妙池沼起思念时,便能除去渴恼之患,即能内自得清凉邪?」

除盖障菩萨言:「不也。世尊!而炎渴人,若亲诣彼有水之处,于其池中饮其水已,是人乃能除去炎渴内自清凉。」

佛言:「善男子!闻思修慧非才得闻便能内自解入法性,亦复如是。汝今当知,大旷野者是生死境;夏盛热时受炎渴人,即是一切诸有情类;极炎炽者,即是烦恼六尘爱境;善知路人,即诸菩萨善能知于一切智道;其饮水者即是内自入证解者,得法胜味轻清甘美,第一义谛诸法实性。

「善男子!汝今当听,复说譬喻。假使如来住寿一劫,于阎浮提一切人前,称赞天苏陀妙色妙香,最上清净精美之味,其所饮者得妙乐触。善男子!阎浮提人闻如是说,于色香等内了知邪?」

除盖障菩萨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由是之故,当知闻思修慧非才闻时便能内自解入法性。汝今复听,譬若有人于果实中知一果名,自先食已,与未食人说其果味及色香等。善男子!于汝意云何?彼未食人而能了知其果味邪?」

除盖障菩萨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由是之故,当知闻思修慧非才闻时便能内自解入法性。」

尔时,除盖障菩萨前白佛言:「善说世尊!善说善逝!如是内证理法,若有善男子能一历耳,当知是人即能具足闻思修法。何以故?是人已具不颠倒因,故得此法。」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善解法界之理。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知空境界。何等为十?一者、知力空;二者、知无畏空;三者、知不共佛法空;四者、知戒蕴空;五者、知定蕴空;六者、智慧蕴空;七者、知解脱蕴空;八者、知解脱知见蕴空;九者、知空空;十者、知胜义空。虽知是空,亦不以其空因缘故,而于彼空有所得相,亦不执空,不起空见,不依止空,复不以其空因缘故,堕于断见。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善知空境界。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善修无相之行。何等为十?一者、离外相;二者、离内相;三者、离戏论相;四者、离一切遍计相;五者、离一切有所得相;六者、离一切举动相;七者、离一切虚假相;八者、离一切所缘相;九者、离识有得相;十者、离识所知境相。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善修无相之行。」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行相是菩萨修无相之行。云何复见如来所修?」佛言:「善男子!当知此是不思议处。何以故?离心境界故。一切有情若谓如来有所思者,彼即狂乱。所有如来,若此岸事、若彼岸事,乃至疲极终不可见,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如来之法不可思议,甚深难测,莫究其际,与虚空等,超出一切寻伺境界,超出一切有所得相,非诸惟忖较计度量之所能及。」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伸请问,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见听我问,愿为略说。」

佛言:「除盖障!汝今当问斯为常事。」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诸有自高之者乃非正士,如何世尊为大法王,今自赞说,得非自高邪?」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而汝心志深固能发是问,汝应谛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时除盖障菩萨受教而听。

佛言:「善男子!如来无我慢心亦不自高,不为利养名称所欲生于我慢,亦不为求人所知故,亦不起于谄诳心故生于我慢,但以己所得法,广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何以故?欲令有情于如来所发生清净欢喜之心,堪任法器者令彼获得一切善法,使其长夜得大利乐。」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情而不能知如来胜德?」

佛言:「善男子!彼实不知。何以故?此佛刹中诸有情类,信解狭劣志着麁弊,少慧少信善根微尠,而不能知如来胜德,是故如来乃自赞说所有功德,意欲令诸有情发生净信,能成如来诸胜功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为大医师,善疗众病,国中第一无有伦比,然其国中不知是人,明善方药具医胜得。时彼医师,见有疾苦所逼恼者即起是念:『是人疾苦不善方药,我今应当为其治疗。』是时,医师诣病人所语其人言:『我是医师,明练方术,善知众病及病所因,汝之病恼善为治疗。』时彼病人闻是言已,即于医师起信重心而作依仗。医师即时为其治疗,病得除愈。

「善男子!于汝意云何?而彼医师于病人前说已能解,为自赞邪?」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如来亦复如是,为大医王,善疗有情诸烦恼病,知病所因施大法药,而诸有情为无明等诸烦恼病之所逼迫,如来见已即诣其前,称说如来具胜功德。令诸有情为其病苦所逼恼者,闻说如来胜功德已,能生清净信重之心,以佛如来而为依仗。是故如来胜大医王,为彼病者施大法药,使诸有情烦恼重病咸得销灭。

「善男子!何等是大法药?所谓多贪有情作不净观,多瞋有情作慈悲观,愚痴有情作缘生观。以是缘故,乃见如来自赞胜得。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诸愿离着。何等为十?一者、虽行布施而有愿求,亦不着于布施;二者、虽持禁戒,亦不着于持戒;三者、虽行忍辱,亦不着于忍辱;四者、虽起精进,亦不着于精进;五者、虽习禅定,亦不着于禅定;六者、虽修智慧,亦不着于智慧;七者、虽依三界,亦不着于三界;八者、虽求菩提,亦不着于菩提;九者、虽行正道,亦不着于正道;十者、虽入涅槃,亦不着于涅槃。何以故?菩萨离诸所着,虽于世间一切所行而悉无着。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诸愿离着。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慈身具足。何等为十?一者、无方分慈;二者、无种类慈;三者、法慈;四者、定慈;五者、不害慈;六者、利益慈;七者、于一切有情平等心慈;八者、等心无瞋恚慈;九者、周遍十方广大慈;十者、出世间慈。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慈身具足。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悲身具足。何等为十?一者、见诸苦恼无救无依无归趣者,菩萨见已发起菩提心;二者、发菩提心已求所得法;三者、历苦勤求得法成已,普为有情作大利益;四者、悭贪有情令行布施;五者、毁戒有情令持净戒;六者、瞋心有情令修忍行;七者、懈怠有情令发精进;八者、散乱有情令住定心;九者、无智有情令修智慧;十者、菩萨为利有情故,不以艰苦坏失退转菩提胜行。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悲身具足。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修喜行。何等为十?一者、菩萨自得出离三有炽然,故生欢喜;二者、为断长时轮回往来系缚之索,故生欢喜;三者、菩萨远离种种寻求,自已得渡生死海中诸恶杂类,故生欢喜;四者、菩萨自已摧折久远以来高慢之幢,故生欢喜;五者、菩萨以智金刚,自已摧碎烦恼高峯细无尘末,故生欢喜;六者、菩萨自得安隐亦复令他悉得安隐,故生欢喜;七者、菩萨于其世间,贪爱执缚暗瞑所覆不得自在,长眠境中自能醒然睡眼明已,亦复令他悉能开觉,故生欢喜;八者、菩萨自能解脱出离恶趣,亦复令他悉得解脱出离恶趣,故生欢喜;九者、有情久处生死旷野险难之中,独行无侣周旋往返,不知其道不识方所,菩萨自能超出远离,而悉为他指导开示,故生欢喜;十者、菩萨得近一切智城,故生欢喜。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善修喜行。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善修舍行。何等为十?一者、眼虽观色而行舍行,亦不见眼识色境,若增若减若成若坏;二者、耳虽听声;三者、鼻虽嗅香;四者、舌虽了味;五者、身虽觉触;六者、意虽知法而行舍行,亦复不见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诸尘,若增若减若成若坏;七者、虽观行苦而行舍行,亦不见行苦,若增若减若成若坏;八者、虽观苦苦而行舍行,亦不见苦苦,若增若减若成若坏;九者、虽观坏苦而行舍行,亦不见坏苦,若增若减若成若坏;十者、观所作已办有情,菩萨于彼生欢喜心,乃起是念:『我欲度彼,彼已自度。』故修舍行。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善修舍行。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神通游戏。何等为十?一者、示现舍寿;二者、入胎受生;三者、现童子相宫中游戏;四者、出家;五者、苦行;六者、诣菩提场;七者、成等正觉降伏魔军;八者、现寂静相;九者、转妙法轮;十者、入大涅槃。」

尔时,除盖障菩萨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示现兜率陀天舍寿,乃至示现入大涅槃?」

佛言:「善男子!兜率陀天诸有情等多生常想,而彼有情见菩萨——于一切世间最上最胜,而复高显观者无厌,不为五欲境界所染——能起舍寿,而彼有情见已,转于常想生无常想,由依止无常故,即起不放逸行。

「又复有情起放逸心者,于菩萨所虽有爱乐信重之心,然于诸境生爱着故,于菩萨所不来亲近恭敬承事,而彼有情乃起是念:『菩萨久住于此,我亦久住。』生放逸心。菩萨为欲令彼有情起于厌离得不放逸,由能不起放逸心故,即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以是缘故,于兜率陀天示现舍寿。

「善男子!若有有情应以入胎受生而可度者,菩萨即现入胎受生之相,令其见已生希有心。菩萨处母胎中,为彼彼有情如应说法,令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以是缘故,示现受生。

「善男子!若有有情应以童子宫中游戏之相而可度者,又以下劣信解诸有情类,菩萨为成熟故为护持故,乃现童子宫中游戏之相。

「善男子!若有有情应以出家之相而可度者,菩萨为成熟故,乃现出家之相。

「善男子!若有志着麁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等,应以苦行之相而可度者,菩萨为欲成熟彼故,及为降伏诸外道故,乃现苦行之相。

「善男子!若有有情于长时中,念求菩萨当于何时诣菩提场,我当随应作供养事。菩萨为欲成熟彼有情故,即为示现诣菩提场。至菩提场已,令诸有情随应供养,作供养已,而彼有情即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若有有情自恃我慢贡高,菩萨为欲令彼转于我慢心故,现坐道场成等正觉降伏魔军。复为有情乐寂静者,便谓获得胜上所证,菩萨乃为示现成等正觉。菩萨成正觉时,三千大千世界种种音声皆悉寂然,而彼乐寂有情见是三千大千世界皆寂然已,俱发愿言:『愿我亦复如是,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善男子!若有有情乐为师尊专志愿求,然不能知出离之法,亦复不知后世因果。菩萨为彼有情成熟善根,令其堪任法器,乃为开示正道故,成正觉已,诣迦尸国三转十二行相圣妙法轮。

「善男子!若有有情应以入涅槃相而可度者,菩萨乃为示现入大涅槃。善男子!菩萨以是因缘,示现兜率陀天舍寿乃至入大涅槃。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神通游戏。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一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二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悭悋;四者、于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精进。

「善男子!菩萨不造不善业故不堕地狱,设或示现生地狱中,亦不受彼地狱极苦,复不久处地狱之中,又不于彼有情生瞋恼心。何以故?谓以菩萨本性具修十善业故,以是因缘,菩萨不堕地狱。

「又,善男子!菩萨于如来禁戒不违越故,不堕畜生之趣,设或示现生彼趣中,而亦不受畜生之苦。

「又,善男子!菩萨不起悭悋,不以悭因缘故堕饿鬼趣,设或示现生彼趣中,而亦不受饿鬼之苦。

「又,善男子!菩萨不生邪见之家,设生于彼亦不坏净信,而菩萨者,常得善知识共相会遇。何以故?菩萨久修善法,于先佛所植众德本,而常于彼正见家生,于彼生已净信具足,亦复广大增长净信。

「又,善男子!菩萨诸根亦不缺坏,若复诸根有所缺坏,即于佛法中不能堪任法器。何以故?菩萨广集福德勤修福行,常尊重供养如来塔庙若法若僧,常所亲近作诸胜行,由胜行广修于己,乃得诸根圆具。以圆具故,于佛法中即大法器。

「又,善男子!菩萨不生边国,其中有情愚騃聋痖,色力不具无所堪任,善言恶言不晓其义,于佛法中非其法器,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是故菩萨常生中国,其中有情根性明利,多有智者,复为智者所许,是所堪任具有力能,善言恶言悉晓其义,于佛法中是大法器,深信沙门、婆罗门。何以故?先所修习智慧力故。

「又,善男子!菩萨不生长寿天,若生其中,虽有无数诸佛出世,亦不值遇,利有情事不能成办。是故菩萨生于欲界,此中有情值佛出世,爱乐亲近而可化度。何以故?菩萨善具方便故。

「又,善男子!菩萨不生无佛世界,若生其中,即不见佛、不闻法、不供僧,是故菩萨生于三宝具足佛刹之中。何以故?由昔所修胜愿具故。

「又,善男子!菩萨若闻诸可厌事,无有不生厌恶心者。何以故?菩萨才闻是事,即起厌患之心,生厌患已发勤精进,修诸善法断诸恶法。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远离八难。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不忘失菩提心。何等为十?一者、远离谄诳;二者、正而无曲清净洁白,远离追求犹豫分别;三者、受持佛法;四者、于法而不秘惜;五者、远离法悭;六者、不作障法因缘;七者、无不实语;八者、摄受大乘之法如说能行,于彼受持大乘人所起尊重心;九者、于彼受持大乘人所,为渐入大乘故起亲近想;十者、深入大乘故,于说法人起师尊想。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不忘失菩提心。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宿命通。何等为十?一者、供养诸佛;二者、摄持正法;三者、修持净戒;四者、除疑离障;五者、多生欢喜;六者、多作观想;七者、常住定心;八者、生处清净;九者、常受化生;十者、得明利识。

「善男子!菩萨由广供养佛故,即能尊重正法,以重法故,乃于持法人所,以彼因缘能于正法受持读诵,以所得法广为他说,由是不惜身命,勤行修习受持正法,复能修持净戒。戒有三种,谓身语心。由其三业戒清净故,即能除疑离诸障染。何以故?先由戒行清净,即能除疑离障;离疑障故多生欢喜,以心喜故多作观想;由观想故常住定心,心住定故生处清净;处清净故常受化生,以化生故得明利识;识明利故能知一生、二生、三、四、五生,若十、二十乃至百千无数生中宿命通事。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得宿命通。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不离善知识。何等为十?一者、不离见佛或闻或念;二者、不离闻法;三者、不离供僧;四者、不离于诸佛菩萨赞叹礼拜合掌恭敬或复顶礼;五者、不离于多闻人所听受说法;六者、不离听受波罗蜜多法;七者、不离听受菩提分法;八者、不离听受三解脱法;九者、不离听受四梵行法;十者、不离听受一切智法。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不离善知识。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远离恶知识。何等为十?一者、远离破戒人故,即能离恶知识;二者、远离坏正见人;三者、远离坏轨范人;四者、远离坏正命人;五者、远离耽湎之人;六者、远离懈怠之人;七者、远离沉没生死之人;八者、远离背菩提人;九者、远离习近白衣之人;十者远离诸烦恼故,能离恶知识。善男子!菩萨虽于如是等处皆悉远离,而亦不于彼等人所生恚恶心、生恼害心、生轻慢心,菩萨但起是心:『如佛所说,一切有情诸界缘成,性欲相染习相近故即有所坏,是故我今离所习性。』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远离恶知识。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如来法身。何等为十?一者、得平等身;二者、得清净身;三者、得无尽身;四者、得积集善身;五者得法身;六者、得不可计度难测之身;七者、得不思议身;八者、得寂静身;九者、得等虚空身;十者、得妙智身。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如来法身。」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分位菩萨得如来法身?」

佛言:「善男子!初地菩萨得平等身。何以故?而此菩萨能离一切险恶之身,遍知一切菩萨地法;二地菩萨得清净身,善具净戒故;三地菩萨得无尽身,已离一切瞋恚故;四地菩萨得积集善身,积集诸佛法故;五地菩萨得法身,了知一切法故;六地菩萨得不可计度难测之身,积集一切不可计度甚深法故;七地菩萨得不思议身,积集善巧方便故;八地菩萨得寂静身,远离一切戏论及离诸烦恼故;九地菩萨得等虚空身,能现无量广大身故;十地菩萨得妙智身,积集一切所知法故。」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法身与菩萨法身有别异不?」

佛言:「善男子!身无有别,其功德相而各有异。」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身无有别功德相异?」

佛言:「善男子!身实无异。何以故?身者积集所成,同一相故,然功德相而各有异。」

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功德相异者,其事云何?」

佛言:「善男子!我今说喻以明斯义。譬如摩尼之宝,若不磨治与磨治者,二宝俱名摩尼之数。而彼已磨治者摩尼之宝,光明焕耀莹洁可爱,与不磨治不可伦比。菩萨身摩尼宝,如来身摩尼宝,亦复如是,如实皆同。然菩萨身摩尼之宝,对如来身摩尼宝前,说其清净光明之相不可伦比。何以故?以如来身摩尼之宝广大无量,满有情界及虚空界,光明显焕照耀而住。所以者何?如来身摩尼宝者,磨治清净离一切垢,不可以菩萨身摩尼之宝而为伦比。何以故?菩萨有余垢故。

「又,善男子!如白分中初二夜月与彼望夕,圆明相远体无殊异,法有差渐故。如来之身、菩萨之身亦复如是,俱名为身。然菩萨身光明照耀,对如来前不可伦比,其犹初二与十五月。善男子!是故当知,说如来身与菩萨身,虽同一相而功德异。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金刚不坏身。何等为十?一者、不为贪瞋痴所坏;二者、不为忿恼疲倦骄慢颠倒见等所坏;三者、不为世间八法所坏;四者、不为恶趣之苦所坏;五者、不为一切苦所坏;六者、不为生老死苦所坏;七者、不为一切外道他论所坏;八者、不为诸魔及魔眷属所坏;九者、不为声闻缘觉所坏;十者、不为一切欲境所坏。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金刚不坏之身。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为大导师。何等为十?一者、得他信许;二者、为他所敬;三者、善作指引;四者、为他依止;五者、能为济命;六者、善备资粮;七者、富有财宝;八者、无其止足;九者、为作先导;十者、善到一切智城。

「云何是得他信许,乃至善到一切智城?善男子!如海导师,若王若王臣皆悉信许,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若诸佛、若佛之声闻弟子皆悉信许。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得婆罗门、刹帝利等一切人民恭敬供养,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得一切学无学众,及余天、龙、夜叉、乾闼婆等恭敬供养。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能于旷野险难之中为作指引,令其安隐不生疲倦,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能于生死旷野险难之中,为诸有情指引其道,令知烦恼恶贼之处,使获安隐不生疲倦。又

「善男子!如海导师为诸孤露困苦之者作其依止,使令得出旷野险路,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能为诸外道等而作依止,使令得出生死旷野大险恶道。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能为王官及余人众设以所须作其济命,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能为耽着生死诸有情类,设以方便作其济命。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随诸方处若行若住,与诸商众同涉旷野险恶道路期至城邑。是时,导师善备资粮,令诸商众同出旷野险恶之道,乃至安隐得到城邑。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随欲往诣亲近佛所,欲为摄受广多有情,过大生死险恶道中,欲令有情悉到一切智大城之所,是故菩萨善备福智诸行资粮。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欲止诸方富有财宝资生缘具,所谓金银琉璃摩尼珊瑚车渠等宝,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欲止一切智大城故,广集一切佛法胜行。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于其财宝希取无足,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于圣法财积集无足。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与诸商众善为先导。何以故?为主宰故,善增益故,所作胜上故,能以爱语而摄受故。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能为一切有情而作先导。何以故?于功德法善增益故,分位胜上故,为胜主宰故,出实语故。

「又,善男子!如海导师具力能故得到城邑,菩萨大导师亦复如是,具胜力能得到一切智大城。善男子!此等是为菩萨得他信许乃至善到一切智城。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为大导师。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知正道。何等为十?一者、善知道路平坦;二者、善知道路险恶;三者、善知道路安隐;四者、知其道善;五者、善知道路流润枯涸;六者、善知道路处所;七者、善知道路之相;八者、善知道路正直;九者、善知道路诘曲;十者、善知道路出要。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善知正道。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能说示无颠倒道。何等为十?一者、应以大乘所度有情,即为宣说菩萨道法,不说声闻道法;二者、应以声闻乘所度有情,即为宣说声闻道法,不说菩萨道法;三者、应以一切智道所度有情,即为宣说一切智法,不说缘觉道法;四者、应以缘觉乘法所度有情,即为宣说缘觉道法,不说一切智道;五者、着于我执法执诸有情类,如应为说空无我法,不说我及有情寿者养育补特伽罗道法;六者、依着二边有情,即为宣说离二边法,不说着二边法;七者、散乱有情,即为宣说止观道法,不说散乱之法;八者、爱着戏论有情,即为宣说真如道法,不说愚夫爱着戏论之法;九者、乐着生死有情,为说涅槃道法,不说生死之法;十者、住邪道有情,为说离其过失荆棘之法,不说烦恼荆棘之法。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说示无颠倒道。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二


上篇: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下篇:佛说八大菩萨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申日儿本经

申日儿本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决定总持经

佛说决定总持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五蕴皆空经

佛说五蕴皆空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佛说大乘十法经

佛说大乘十法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 一...

略论安乐净土义

略论安乐净土义 释昙鸾撰 问曰:「安乐国于三界中,何...

佛说末罗王经

佛说末罗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大乘四法经

大乘四法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洞山大师语录序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

佛说大集法门经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有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决定的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