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黑氏梵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黑氏梵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尼连江水边,在彼一月,造十八变,化于迦叶兄弟三人及千弟子,转游行罗阅祇城,止顿一年,教授国民,为其讲法。初成佛道竟二年已,乃到舍卫,兴隆道化,开度天人、世间人民。

时香山有梵志,名曰迦罗,得备四禅,具足五通,彻视、洞听、身能飞行、自察心念、知人来生。讲说经义,感动释梵及四天王、诸鬼神、龙,并阎罗王,悉往听之;言语雅妙,声和犹梵,日日谘受不以为懈;音彻于远,普来归听。

时阎罗王坐闻经法,泪下如雨,举目观视,益用悲叹。

于时梵志问阎罗王:「何为悲泣,泪下如雨?」

阎罗答曰:「事当归实,不可虚言。仁今说经,便辞利口,义理甚妙,犹如莲华,若明月珠。而命欲尽,余有七日,恐忽然过,就于后世。是以悲泣,不能自胜。又仁命过,堕地狱中,在我部界。今自相归,一心受法,及当取卿拷掠五毒。熟思惟此,遂用增怀,不可为喻。」

梵志愕然,心中沉吟,报阎罗王曰:「吾获四禅,成五神通,独步四域,超昇梵天,不以为碍。既无罪衅,何因当堕地狱阎界?」

阎王曰:「仁临寿终时,当值恶对,起瞋恚恨,意欲有所害,失本行义,故趣阎界。」

梵志闻之,忽然悒懅,不知何计,设何方便得济斯难?愁慼惘惘,心怀汤火,坐起不安,为长叹息。

释梵四王诸神问曰:「何为不安,长太息乎?」

梵志答曰:「吾命欲尽,余有七日,且有恶对,来乱吾善心,缘是之故,恐归恶趣。是以反侧,不能自胜。」

时彼香山有诸善神,数诣佛所,谘受经典,谓于梵志:「佛兴于世,仁不知乎?」

梵志答曰:「身沉俗人,安能知之!」

其神复谓:「佛为一切三界之救,度诸未度,脱未脱,安未安,皆济危厄,令至永寂、无为之道。何不诣佛?可脱忧患,长得恬怕,道德合同。」

梵志闻之,欣然踊跃,如冥覩明。两手各取梧桐、合欢好色华树,飞到佛所。未到之顷,佛告摩夷:「世尊大慈,修无极哀,未曾忘舍应当度者。」

佛时颂曰:

「潮水径顺崖,  未曾越故际,
 傥有水神乱,  起犯于故流。
 佛观于本无,  察应当度者,
 普使得免济,  终无越失耶。」

于是梵志飞到佛所,住虚空中,正向归佛。

佛告梵志谓黑氏曰:「放舍!放舍!」

梵志应诺:「如世尊教。」

即舍右手梧桐之树,种佛右面。

复谓梵志:「放舍!放舍!」

梵志即舍左手所执合欢之树,种佛左面。

佛复重告:「放舍!放舍!」

梵志白曰:「适有两树,舍佛左右,空手而立,当复何舍?」

佛告梵志:「佛不谓卿舍手中物。佛曰所舍,令舍其前,亦当舍后,复舍中间,使无处所,乃度生死众患之难。」

佛于是颂曰:

「仁当舍其本,  亦当舍其末,
 中间无处所,  乃度生死原。
 内无有六入,  外衰不得前,
 放置于六情,  乃成无为疾。」

黑氏梵志闻佛所说,心自念言:「不见吾我,则了心无。心者本无,应病与药,鄙心开解。如盲得目,聋者得听,真为普见,审一切智。今已值佛,德不可訾。」

寻即来下,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佛应心本而分别说,显示道场,演三脱门。

于时辄住不退转地,无一忧患,叹佛功德,而诸颂曰:

「光明踰日月,  智慧犹大海,
 大慈无极哀,  十方悉欣戴。
 众生流三界,  无数亿万载,
 应病授法药,  宣畅大辩才。
 虽现入生死,  周旋无往来,
 劝化令精进,  罪福无能代。
 努力勤精进,  勿为欲所灾,
 降衰四魔除,  道成无罣碍。」

梵志白佛:「我迷已来,其日久矣!愿见垂愍,得为沙门!」

佛即听之。头发自堕,袈裟着身,威仪齐整,成为寂志。往诣阎王,而谓之曰:「卿本谓我余命七日,当堕地狱。今为沙门,神通已具,诸漏已尽,度于四渎,众病永除,犹大围屋。一时增寿七七日。诸苦已消,超外异术。自在住世,更无数劫。」

阎王答曰:「仁赖余福得遇佛。时应病授法,灭淫、怒、痴,神通悉备,内外无疑。设不尔者,如鼠遭狸,如稻得灾,为罪所牵;如鱼钩饵,堕地狱中,无有出期。今已永脱,相代欢喜。」说是语时,无央数人皆发道意。

佛说如是,比丘、菩萨、黑氏寂志、天、龙、鬼神、阿须伦、世间人,莫不悦豫,作礼而去。

佛说黑氏梵志经


上篇:佛说孙多耶致经

下篇:长爪梵志请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 「童子!菩萨摩诃萨复...

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请佛品第一...

佛说诸佛经

佛说诸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

观心诵经法记

观心诵经法记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 大师以无碍...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起胡跪烧香...

比丘听施经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文殊菩萨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唐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推荐】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

肠胃的「四敌五友」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说过: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请师父详细...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

神通的本质和类别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大安法师:念佛越念烦恼越多应如何对治

问: 弟子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