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定圣行者,略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世禅复二:一、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二、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悉在禅中。」若能深观根本,出生胜妙上定,故称根本也。隐没者,闇证无观慧也。有垢者,地地生爱味也。无记者,境界不分明也。此有三品:谓禅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门禅也。
初修方便,当善简风喘,明识正息,安徐记数,莫令增减。若数微细,善解转缘,调停得所,当证前方便法。或麁、细住,皆有持身法起,进得欲界定,或未到定。八触发动,五支成就,是发初禅。《大论》云:「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如人大热闷,入冷池则乐」(云云)。若欲进上离下者,凡夫依六行观,佛弟子多修八圣种。
行者于初禅觉、观支中,厌离觉、观,以初禅为苦。麁、障二法动乱定心故苦:从二法生喜、乐,故麁;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禅异此,名胜、妙、出。总而言之,一、知过不受着,二、诃责,三、析破,得离初禅,是修二禅相。善巧攀厌,则内外皎然,与喜俱发,四支成就。故《论》云:「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内心清净故,定生得喜乐」(云云)。二禅中,既离觉、观,不得作方便。出定时,修习厌下进上,亦有六行,如弃初禅方法(云云)。尔时,泯然不依内外,与乐俱发,五支成就。故《论》云:「由爱故有苦,失喜则生忧,离苦乐身安,舍念及方便」(云云)。欲厌下进上,亦有六行,如前(云云)。善修故,心豁开明,出入息断,与舍俱发,空明寂静,四支成就。若能知乐患,见不动大安。忧喜先已除,苦乐今亦断(云云)。
行人既内证四禅,欲外修福德,应学四等。此有通修、别修。通修者,《大论》云:「是慈在色界四禅中间得修。」此语则通。别修者,初禅有觉观分别,修悲则易;喜支修喜易;乐支修慈易;一心支修舍易。复次,初禅修悲易:二禅修喜易:三禅修慈易:四禅修舍易。此则修四无量定之处所也。复次,修时缘前人离苦得乐,欢喜平等之相而入定。发时,内得喜乐平等之法,外见前人离苦得乐;或内得外不见、或外见内不得,分别邪正(云云)。
行人欲出色笼,修四空定。灭色存心,心心相依,故名四空。方便者,须诃色是苦本,饥渴寒热,色为苦聚;赞空为净妙,离诸逼迫,过一切色,与空定相应,不苦不乐,倍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心无分散。复次,得空定故,出过色界,故名过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种种诸色不得起,故名灭有对相;已得空定,决定能舍色法,不忆恋故,名不念种种色相(云云)。诃下攀上,皆有方便,委在《禅门》(云云)。根本味禅竟。
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违。此又三品,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等也。
涅槃是妙,此六能通,故言六妙门。此三法为三根性,慧性多,为说六妙门,此一一门,于欲界中即能发无漏。若定性多,为说十六特胜。故下地不发无漏,上地禅满乃能得悟。定慧性等,为说通明。通明观慧深细,从下至上皆能发无漏。此是随机之说,若作对治则复别途(云云)。若广明修习,则摄一切诸禅。今但次第相生,一辙竖意。修此六门,修、证合论,则有十二法。佛言:「游止三四,出生十二。」即此修数、证数,乃至修净、证净。
修数者,行人初调和气息,不澁、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与数相应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自住数,息微心细,是名证数。若患数麁,当放数修随,乃至净亦各如是。然观有三义:一、慧观观真。二、得解观即假想观。三、实观。此中初用实观,后用慧观。
修实观者,于定心中,以心眼谛观此身,细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内外不净,甚可厌恶。复观定中喜、乐等受,悉有破坏之相,是苦非乐。又观定中,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可着处。复观定中善、恶等法,悉属因缘,皆无自性。如是观时,能破四倒;不得人我,定何所依?是名修观。如是修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身内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众苦逼迫;刹那变易;一切诸法,悉见无自性。心生悲喜,无所依倚。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与观相应,不能具记(云云)。佛坐树下,内思安般,一数二随等,正是此禅。十六特胜者,释名(云云)。此从因缘得名。
修相者,知息入知息出者,此代数息,调息绵细,一心随息,入时知从鼻至脐,出时知从脐至鼻,随照不乱。知风、喘、气为麁;知息为细。入麁即调令细,如守门人,知入知出,恶遮好进。澁滑、轻重、冷煖、久近、难易皆知。知息为命所依,一息不还即便命尽。觉息与命危脆无常,不生爱慢。知息非我,即不生见。若知息长短,对欲界定;知息遍身,对未到地。除诸身行,对初禅觉观支;受喜对喜支;受乐对乐支;受诸心行对一心支。心作喜,即喜俱禅;心作摄,即二禅一心支。心作解脱,即三禅乐。观无常,即四禅不动。观出散,即空处。观离欲,即识处。观灭,即对无所有处。观弃舍,对非想非非想处。观弃舍时,即便获得三乘涅槃。若横论观慧,即对四念处(云云)。
通明禅者,行者观息、色、心三事无分别。谛观出入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来无所经,去无履涉,如空中风,性无所有。息本依身,身本不有。先世妄想,招今四大,围于虚空,假名为身:头等六分,三十六物、四微一一非身。观身由心,心由缘起,生灭迅速,不见住处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如是观息、色、心,不得三性别异。既不得三事,即不得一切法,此是修相。
证者,内证真谛,空如观解。次第通达此身色息分明,亦知世间天文地理与身相应,能具三界禅定,能知非想有细烦恼,破惑发真得三乘涅槃。悉在《禅门》。世间禅竟。
二、明出世间禅者,即有四种,谓观、练、熏、修。观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通称观禅。
行人为破淫火,必须增想纯熟。随所观时,与定相应。想定持心,心无分散,能除世间贪爱,破六种欲:有人着赤、白、黄、黑等色、或着相貌端严、或着威仪姿态、或着语言娇媚、或着细滑肌体、或着可意之人。此六欲渊,沉没行者。
能修九想,除此六贼:死想破威仪、言语两欲。胀想、坏想、噉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除所着人欲。又,噉想、散想,除着意人。此九既除于欲,亦薄嗔、痴,九十八使山动。虽是不净初门,能成大事。如海中尸,依之得度(云云)。
八背舍名(云云)。背净洁五欲,舍离着心,故名背舍。修者,行人持戒清净,发大誓愿,欲成大事,端身正心,谛观足大指,想如大豆,黑胀[尔*皮]起。此想成时,更进如狸豆大;更如一指大;更如鸡卵大。次二指,三、四、五指。次观趺底,踵、踝、[跳-兆+专]、膝、髀、臗,悉见膖胀。次观右脚,亦如是。复当想大小便道、腰、嵴、腹、背、胸、脇,悉见肿胀。又观右胛、臂、肘、腕、掌、五指,又头、颔等。从足至头,从头至足,循身观察,唯见肿胀,心生厌恶。复当观坏、脓烂。大小便道,虫脓流出,臭剧死狗。己身既尔,观所爱人,亦复如是。内破见我,外破贪爱,久住观察,除世贪爱。
次除却皮肉,谛观白骨。见骨色相异,谓青、黄、白、鸽,如是骨相亦复无我。得此观时,名欲界定。
次观骨青时,见此大地东西南北悉皆青相;黄、白、鸽色,亦复如是。此是未到之相。又观骨人眉间出光,光中见佛,是初背舍成相。如是次第,乃至八背舍发相,具如《禅门》(云云)。
八胜处者,初两胜处位在初禅;三、四两胜处位在二禅;后四胜处位在四禅。三禅乐多心钝,故不立也。前背舍,缘中多少不得自在,是故胜处更深细观察少多好丑,悉使胜知胜见,如快马能破阵,亦能自制其马(云云)。
十一切处者,以八色两心,更相澹入,广普遍满,转变无碍,具如《禅门》(云云)。
练禅者,即九次第定也。上来虽得八禅,入则有间。今欲纯熟,令从初浅极至后深,次第而入,中间无有垢滓间秽,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无漏练于有漏,除诸间穬,故名练禅。亦是均调诸禅,令定、慧齐平无间也。《阿毗昙》明熏练,但言以无漏熏四禅。今以无漏通练八地,即是次第入无间三昧也。熏禅者,即师子奋迅三昧也。前是次第无间入,今亦是次第无间入,亦能次第无间出,除麁间及法爱味尘;犹如师子,能却能进,奋诸尘土。行者入出此法,能遍熏诸禅悉令通利、转变自在,如熏皮熟随意作物。
修禅者,超越三昧也。近远超入,近远超出,近远超住,是禅功德最深,故名顶禅。于诸法门,自在出入(云云)。
又,九次第定善入八背舍;奋迅善出八背舍;超越善住八背舍。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意也。譬如画师,五彩相澹,出无量色;如世间果,但以四大,出一切五阴。定法亦尔,但以观、练、熏、修,出生一切神通变化,无种不备。《大经》云:「菩萨住禅得堪忍地。」地能持、能生。一一禅中,皆有慈悲、誓愿、道品、六度诸行,无不具足。何者?若于戒、定中明观慧,即共念处;单论观,是性念处;通取戒、定等境、智、文字等,是缘念处。又不净观破净颠倒,是身念处;观诸禅中,心受苦乐,三世内外,受不可得,破乐颠倒,是受念处;观诸禅心,以有心故,造作善恶,无心则无作者,破我颠倒,是法念处;观心生灭,前后际断,破常颠倒,是心念处。
复次,八背舍观四念处、九次第定练四念处、奋迅熏四念处、超越修四念处。二乘为自灭度,修此五禅,成四枯念处,不名堪忍地。菩萨为化众生,深观念处,慈悲誓愿,荷负众生,成四荣念处,是摩诃衍,名堪忍地也。
问:
无色无身,云何具四念处?答:
《毗昙》云:「无色有道共戒。戒是无作色,以无漏缘通故,此戒色随无漏至无色也。」成论人云:「色是无教法,不至无色。」《舍利弗毗昙》云:「无色有色。」当知小乘明义,即有两意。《大经》云:「无色界色,非诸声闻所知。」若尔,四念处通无色,亦复何妨?
问:
诸禅中,但得明念处,尚无正勤,云何具道品?答:
约位为言,念处无后品;修行为义,念处具道品也。《大论》云:「初修善有漏五阴,于有为法中得正忆念,即念处智慧也。四种精进,即是正勤。定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为根。根增长,名为力。分别道用,名为七觉。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初善有漏中已能具此,何须见道方有八正?若念处既具三十七品者,煖、顶等例然。观禅既尔,练、熏、修等亦然。
然菩萨于一一禅中,随所入法门,慈悲众生,如父母得食,不忘其子。愍伤痴闇,不从内自求乐,从他外求,耽荒五欲,求苦得怖失忧,诸欲无乐,为此起悲。夫欲患如是,何能去之?得禅定乐,则不为所欺,是故起慈。有四弘誓也。
又诸禅中修六度者,众生缚着世间,生活业务不能暂舍。菩萨弃之,一心入禅,是名檀。若不持戒,禅定不发;又入禅时,杂念不起,任运无恶是尸。拘检身口,捍劳忍苦,制外尘不着,抑内入不起,是为忍。初中后夜,系念相续,行住坐卧,心常在定,间念不生是名精进。一心在定,不乱不味,名为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深识邪伪,名般若。一切众行皆于禅中具足,一一禅中,能生诸功德,慈悲荷负。是故得名堪忍之地。
三、出世间上上禅者,即九种大禅,如《地持》所释,今不具论。自性禅者,即是观心实性,名为上定。一切诸法,颇有不由心者,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此九大禅,皆是法界。一切趣禅,造境即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二乘尚不知其名,况证其定!
前根本旧禅如乳,练禅如酪,熏禅如生苏,修禅如熟苏,九大禅如醍醐,醍醐为妙也。复次,根本禅,爱味心中修,即成乳;自度心中修,即成酪;慈悲心中修,即成生苏;慈悲次第心中修,即成熟苏;实相心中修,即成醍醐;余四味亦如是,若不以实相心修,皆名为麁。
若开麁显妙者,阿那波那即是摩诃衍。法界实相摄持诸法,离此之外更无别妙。故知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皆在四禅。四禅中见实相,名禅波罗蜜,何况余定耶!此即绝待妙义。定圣行竟。
慧圣行者,谓四种四谛慧(云云)。
生灭四谛慧者,还观九想、背舍,依、正两报,膖胀、烂坏不净之色,是逼迫相、现相、三苦相,是苦谛慧。
以不起迷着依、正,作恩爱奴,运动身口,起三品十恶业,感三途等生,生长相、转相、二十五有相。又知世间因果,不净过患,深愧厌耻。终不杀他活己,夺彼闰身,耽湎不净,隐曲求直,离合怨亲,间搆荣辱,内谄外佞,引纳无度,纵毒伤道,邪僻失真。不为不净,作十恶业;惭愧羞鄙,行三品十善,感三善道生,亦是生长相、转相、二十五有相。是名集谛慧。
观依、正不净,破净颠倒;观诸受即三苦,破乐颠倒;观诸行和合,破我颠倒;观诸心生灭,破常颠倒。别相总相、善巧正勤、如意、根、力、觉、道,向涅槃门。慈悲誓愿、六度诸行等,即大乘相。亦是戒、定、慧相,亦是能除相,是名道谛慧。
倒不起则业不起;业不起即因不起;因不起故果不起,是名寂灭相,亦二十五有灭相,亦名除相,是为生灭四谛慧。
无生四谛慧者,观不净色,色性自空,非色灭空,如镜中像,无有真实。洞达五受阴空无所有,解苦无苦而有真谛,是苦谛慧。知集由心,心如幻化,所起之集亦如幻化,一切爱见与虚空等,是名集谛慧。道本治集,所治既如幻化,能治亦如幻化,是名道谛慧。法若有生,亦可有灭,法本不生,今则不灭,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是名灭谛慧。虽知五阴众生如虚空,而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集无所有,而断诸妄想,如与空共斗。虽知道不二相,而勤于空中种树。虽无众生得灭度者,而灭度无量众生。约此即事而真,论道品、六度等(云云),是名无生四谛慧。
无量四谛慧者,《大经》云:「佛说四谛,若摄法尽,则不应言:所不说者,如十方土。摄法不尽,应有五谛。」佛言:「四谛摄尽,无第五谛。但苦有无量相,集灭道等皆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若是空者,空尚无空,云何无量?当知出假分别之慧也。此慧遍知十法界假、实差别,名苦谛慧;遍知五住烦恼不同,名集谛慧;遍解半、满、正、助等行,名道谛慧;解半满十六门,诸灭门不同,是灭谛慧。二乘但服四谛药,治见、思病,自出生死,于分别则闲。菩萨作大医王,须解诊种种脉,识种种病,精种种药,得种种差。约此起种种慈悲,行种种行,诸度道品,成种种众生,净种种佛土,广说如《止观》(云云)。是名无量四谛慧。
无作四谛慧者,解、惑因缘而成四也。《大经》云:「宝珠在体,谓呼失去,忧愁啼哭。但见其体及疮,不见宝珠及镜。唯有忧悲,无复欢喜。」此迷道、灭,而起苦、集。若解疮体即是宝珠,则喜不哭。因灭无明,即得炽然三菩提灯。此解悟因缘,即是道、灭。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若尔,则四非四。四既非四,无量亦非无量;无量既非无量,则假非假;假非假故,则空非空。何但即空非空,亦即假非假,双亡正入,即寂照双流。《大品》云:「一切种智即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寂灭相,即是双遮、双亡。行类相貌皆知,即是双流双照。无心亡照,任运寂知,故名不可思议,即无作四谛慧。
《大经》云:「无苦、无谛,有实。无集、道、灭、无谛,有实。」实即中道、如来、虚空、佛性。如此观时,无缘慈悲,拔二边苦,与中道乐。修色非净、非不净,即空、即假、即中、非枯、非荣,中间论灭,一切道品无不具足。遍舍十法界依、正,名檀;中道、道共,到尸彼岸,名戒;住寂灭忍,二边不动名忍;二边不间,名牢强精进;入王三昧,住首楞严,名禅;实相般若名智慧;无谋巧用名方便;八自在我名力;无记化化禅名愿;三智一心中得名智。一波罗蜜具十,亦具一切佛法。一行无量行、无量行一行,是如来行,是名无作四谛慧。
修此慧时,即得住于无所畏地,即初欢喜地。离五怖畏,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大经》云:「不畏贪欲、恚、痴。」此内无三毒,外离八风,则无恶名畏;若言「不畏地狱」等,即无恶道畏;若言「不畏沙门、婆罗门」,即无大众畏;见中道,则无二死畏;实相智慧常命立,无不活畏。
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实性,实性即佛性。开佛之知见,发真中道,断无明惑,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名欢喜地也。
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名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乐、我、净,名为佛性显,即此意也。
《地持》说离五怖畏者,修无我智,我想不生,云何当有我爱、众具爱?是离不活畏;不于他人有所求欲,常饶益一切众生,是离恶名畏;于我见、我想,心不生,是离死畏;此身命终,于未来世必与佛菩萨共会,是离恶道畏;观于世间无与等者,况复过上,是离大众畏。《十地经》亦同。《十地论》解云:「是中,第一、依身;第二、依口;第三、第四依身;第五、依意。」活者,依身所用众具,能资于生,名资生;生为活也。此就因中说果,菩萨无此畏。复次,名字言说皆依口失。护名不为利养,心不悕望他人恭敬,故名无恶名。第五依意可解。三、四依身。爱善道,憎恶道,无爱憎身,故无恶道畏。亦不爱憎身,故无死畏。私谓:不畏贪欲等,无作集坏。不畏恶道,此名无作苦坏。不畏大众,此是无作道立。无不活、无死畏,此是见性得常,无作灭立。
复次,破二十五有,有能含果。有破,故集谛坏;果破,故苦谛坏。得二十五三昧者,道谛立。见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佛性,灭谛立。破二十五有,则无烦恼,是净德;破二十五有,果故无苦,是常德;得二十五三昧是乐;见二十五我性是我,四德宛然矣。
今释二十五三昧名,依四悉檀意:一、随时趣立。如人多子,各立一名,使兄弟不滥。二十五三昧亦复如是,各举一名,令世谛不乱,岂可定执也。二、随其义便,各从所以而立一名也。三、随事对当,各有主治,从对得名也。四、理实无名,而依理立字。虽有四意,多用对治、约理以立二十五三昧也。
通释二十五,各为四意:一、出诸有过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结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一一皆尔。
地狱有,用无垢三昧破者,地狱是重垢报处,报因则是垢,谓恶业垢、见思垢、尘沙垢、无明垢(其一)。菩萨先见此过,为破诸垢,修前来所明根本戒,破恶业垢;修前来所明背舍等定,伏见思垢;修前来所明生灭无生灭慧,破见思垢;修前来所明无量慧,破尘沙垢;修前来所明无作慧,破无明垢(其二)。破见思垢故,真谛三昧成;破恶业垢、尘沙垢故,俗谛三昧成;破无明垢故,中道王三昧成(其三)。菩萨自破地狱诸垢时,句句皆有慈悲誓愿,冥熏法界。彼地狱有,若有机缘,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动而能应之。如婆薮、调达,示所宜身,说所宜法。彼地狱中,若有善机,以持戒中,慈悲应之,令离苦得乐:有入空机,以生无生慧等,慈悲应之,令得真谛;有入假之机,以无量慧,慈悲应之,令得俗谛;有入中机,以无作慧,慈悲应之,令得王三昧。先自无垢,今令他无垢,故此三昧名无垢也(下去例如此,不复委记也)。
畜生有,用不退三昧破者,畜生无惭愧,退失善道,则是恶业故退、见思故退、尘沙故退、无明故退。菩萨为破诸退,修前持戒,破恶业退;修于禅定,伏见思退,修生无生慧,破见思退;修无量慧,破尘沙退;修无作慧,破无明退。见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谛三昧成;恶业尘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谛三昧成;无明破故,得念不退,中道三昧成。本修诸行,皆有慈悲誓愿,冥熏法界。彼畜生中,若有机缘,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动法性而往应之。宜示何身,宜说何法,为龙、为象、鵽鸟、大鹫。若有善机,以戒、定慈悲应之,令出苦得乐;有入空机,以生无生慧慈悲应之,令出有得无,真谛三昧成;有入假机,以无量慧慈悲应之,令免空得假,俗谛三昧成;有入中机,以无作慧,慈悲应之,令出边入中,王三昧成。菩萨自既不退,令他不退,故名不退三昧也。
饿鬼有,用心乐三昧破者,此有常奖饥渴恶业苦、见思烦恼苦、客尘闇障苦、无明根本苦。菩萨为破诸苦,修前持戒,破恶业苦;修定,伏见思苦;修生无生慧,破见思苦;修无量慧,破尘沙苦;修无作慧,破无明苦。破见思苦,无为心乐三昧成;破恶业尘沙苦,多闻分别乐三昧成;破无明苦,常乐三昧成。以本行慈悲,冥熏法界。彼饿鬼道,若有机缘,与慈悲相关,王三昧力,不动法性而往应之,示所宜身,说所宜法。若有善机,以持戒慈悲应之,手出香乳,施令饱满;有入空机,以生无生慈悲应之,令到无为岸;有入假机,以无量慈悲应之,令游戏于五道;有入中机,以无作慈悲应之,令净于三毒根,成佛道无疑。菩萨自既得乐,又令他得乐,是故名为心乐三昧也。
阿修罗有,用欢喜三昧者,修罗多猜疑怖畏,则有恶业疑怖、见思疑怖、尘沙疑怖、无明疑怖。菩萨为破是诸疑怖而修诸行。修持于戒,破恶业疑怖;修诸禅定,伏见思怖;修生无生慧,破见思怖;修无量慧,破尘沙怖;修无作慧,破无明怖。见思破故,空法喜三昧成;恶业尘沙破故,一切众生喜见三昧成;无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本诸行、慈悲誓愿,冥熏法界。彼修罗中,若有机缘,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动法性而往应之,示所宜身,说所宜法。有善机者,应以持戒身慈悲,令离恶业怖;有入空机,应以生无生慈悲,令离见思怖;有入假机,应以无量慈悲,令离无知怖;有入中机,应以无作慈悲,令离无明怖。自证三喜,令他无复三怖,是故名欢喜三昧。此前悉用对治立名也。
弗婆提有,用日光三昧破者,日朝出于东,随便为名耳。日譬智光,能照除迷惑,东天下人有恶业闇、见思闇、尘沙闇、无明闇。菩萨为照此诸闇故,修前戒光,破恶业闇;修禅定流光,伏见思闇;修一切智光,破见思闇;修道种智光,破尘沙闇;修一切种智光,破无明闇。破见思闇故,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尘沙闇故,道种智日光三昧成;无明闇破故,一切种智日光三昧成。以本行慈悲誓愿,冥熏法界。彼弗婆提若有机缘,关于慈悲,王三昧力,不动法性而往应之,示身说法。若有事善机,以持戒慈悲应之,令免恶业闇;有入空机,以生无生慈悲应之,令免见思闇;有入假机,以无量慈悲应之,令免无知闇;有入中机,以无作慈悲应之,令免无明闇。自既破闇,亦令他破闇,故称日光三昧也。
瞿耶尼有,用月光三昧破者,月夕初现于西,亦随便立名。月亦照闇,例同日光(云云)。
郁单越,用热焰三昧破者,北方是阴地氷结难销,自非热焰赫照,终不融冶。北天下人氷执无我,难可化度;若非智火慧焰,无我所心,终不得度。彼无我所,乃是妄计,犹有自性人我、法我、真如我。菩萨为破诸我,修生灭无生灭慧,破性人我;修无量慧,破法我;修无作慧,破真如我。得人空,成真谛智焰;得法空,成俗谛智焰;得真如空,成中道智焰。以本慈悲,冥熏法界。彼郁单越,若有机缘,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动法性,而往应之,示身说法。有善机,应以戒慈悲,令免妄计无我;有入空机,应以生无生慈悲,令免性我;有入假机,应以无量慈悲,令免法我;有入中机,以无作慈悲应之,令免真如我。自破妄我,令他破妄我,故名热焰三昧也。
阎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者,南天下果报杂杂,寿命等不定,犹如幻化。此则从心幻出业,幻出见思,幻出无知,幻出无明。菩萨为破诸幻,从于持戒,幻出无作,破结业幻;从于禅定,幻出背舍;从生无生慧,幻出无漏;从无量慧,幻出有漏;从无作慧,幻出非漏非无漏。见思幻破,真谛幻成;无知幻破,俗谛幻成;无明幻破,中道幻成。故经言:「如来是大幻师。」彼阎浮提,有诸机缘关于誓愿,以本慈悲,随感应之,自破诸幻,成他诸幻,是故名为如幻三昧。余如上说。
四天王有,用不动三昧破者,此天守护国土游行世界,则有果报动,见思、尘沙、无明等动。菩萨修诸行,破诸动,成三昧。誓愿熏、机缘感,以本慈悲令他破四动,成三不动,是故名不动三昧。委悉如上说。
三十三天有,用难伏三昧者,此是地居之顶,即是果报难伏,见思、尘沙、无明等难伏。菩萨修诸行,出其上,破诸难伏,自成三昧。誓愿熏他。若有机缘,以本慈悲,令他得证,是故三昧名为难伏。余如上说。
焰摩天有,用悦意三昧破者,此天处空,无刀杖战斗,以之为悦。此是果报中悦,而未有不动业悦,亦无无漏、道种智、中智等悦。菩萨为破诸不悦而修诸行,自成三谛悦意三昧。誓熏法界。有机缘者,以本慈悲,令他意悦,是故三昧名为悦意。余如上说。
兜率陀天有,用青色三昧破者。真谛三藏云:「此天果报乐青,宫殿服玩等一切皆青。」菩萨为破诸青,修第一义,非青黄赤白,而见青黄赤白。第一义非戒、定、慧,而戒、定、慧。以戒破果报青;以生无生慧破见思青。非真见真,非假见假,非中见中,亦复如是。三青障破,自成三谛三青三昧。乃至感应成他三昧,例上可解。
黄色三昧破化乐天有,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白色三昧破初禅有,皆是果报。白等,例青色三昧,大意可解。白色三昧者,初禅离五欲为白;未离觉观故是黑。见思、尘沙、无明等黑,破此诸黑,修诸行白,自成三昧。又成他三昧,如上说。
种种三昧破梵王有者,梵王主领大千界,种类既多,即是果报种种;未见种种空、种种假、种种中。破此种种,修种种行。自成种种,亦成他种种。如上说。
二禅,用双三昧者,二禅独有内净、喜两支,余支与余禅共,此即果报双。而未见双空、双假、双中。例如上说。
三禅,用雷音三昧者,此禅乐最深,如氷鱼蛰虫,是果报着乐,又着空乐、假乐、中乐。为惊骇诸乐,修诸雷音之行。余如上说。
四禅,用注雨三昧者,四禅如大地,具种种种子。若不得雨,芽不得生。一切善根,在四禅中,谓业种、三谛种。修诸行雨,自生三昧;慈悲应机,生他三昧(云云)。
无想天有,用如虚空三昧者,外道非空,妄计涅槃,谓果报非空,三谛皆非虚无。修诸空净之行,自成、成他(云云)。
阿那含天,用照镜三昧。此圣无漏天,虽得净色,但是报净色。未究尽色空,如镜未极明;未知色假,如镜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达镜圆。余如上说。
空处,用无碍三昧者,此定得出色笼,即果报无碍,未是空、假、中等无碍。余如上说。
识处,用常三昧者,此定谓识相续不断为常,此乃定报,非三无为常、化用常、常乐常。例如上(云云)。
不用处,以乐三昧破者,此处如痴,痴故是苦,乃至无明苦。例如上(云云)。
非想非非想,用我三昧破者,顶天谓是涅槃果报,犹有细烦恼不自在,乃至无明不自在。修行破之,得真我、随俗我、常乐我。例如上(云云)。
此二十五皆称三昧者,调直定也。真谛以空无漏为调直;出假以称机为调直;中道遮二边为调直。故皆具三谛,则通称三昧。又称王者,空、假调直,未得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萨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调直,故得称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称为王。《大经》云:「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即其位高义;「若入是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其体广义;「应二十五有机」,即其用长也。
无畏地中,具得二十五三昧种种力用。须弥入芥,不伤树木;毛孔纳海,不娆龟鱼;虽处地狱,身心无苦。变通出没,不动而远,即其妙义。盖乃慧圣行成,能有是力也。问:
三昧破有,乃是《涅槃》之文,何得释此?答:
第三云:「破有法王,出现于世,随众生欲,而为说法。」四意明文,宛然具足。又《涅槃》明菩萨破有,此经明法王破有,弥显其义也。明圣行竟。
二、梵行者,梵者,净也。无二边爱见证得,名之为净。以此净法,与拔众生,即是无缘慈、悲、喜、舍也。
菩萨以大涅槃心,修于圣行,得无畏地,具二十五三昧无方大用。尔时慈悲是真梵行,非余梵天所修四无量心,亦非三藏、通教,众生缘、法缘等慈悲也。以今慈、悲、喜、舍,熏修众行,无不成办。《大经》云:「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慈既是行本,故言梵行。若依圆语,亦如《大经》:「慈即如来,慈即佛性」。慈若不具佛十力、四无所畏、三十二相者,是声闻慈;若具足者,是如来慈。是慈即是大法聚;是慈即是大涅槃。慈力弘深,具一切福德庄严,故名梵行。
三、天行者,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此语道前;由理成行,此语道中;由行理显,此语道后。今约由理成行,故言天行。菩萨虽入初地,初地不应住,以有所得故。修上十地慧,十重发真修慧,由理成行,名为天行。天行即智慧庄严。上求佛道,故有圣行、天行;下化众生故,有梵行、病行、婴儿行也。
四婴儿行者,若福慧转增,实相弥显。虽不作意利益众生,任运能有冥、显两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显益。众生虽有小善之机,无菩萨开发,不得生长。慈善根力,如礠石吸铁,和光利行,能令众生得见菩萨,同其始学。渐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杨叶之行。又示二百五十戒,观、练、熏、修,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同二乘婴儿行。又示同习六度三阿僧祇,百劫种相好,柔伏烦恼,六度菩萨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无生无灭,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别教历别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小,提引成就,从慈心与乐,起婴儿行。《大经》云:「能说大字,所谓婆和」,此即六度小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又云:「不见昼夜、亲疏等相」,即同通教菩萨,即色是空意也。又云:「不能造作,大小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即二乘心」,此即同别教。别教非生死,故无五逆;非涅槃,故无小乘心。又云:「杨树黄叶」,即同人天五戒、十善婴儿。又云:「非道为道,以能生道微因缘故。」即同二乘婴儿也。慈善根力能出假化物,同小善方便,引入佛慧,作圆教婴儿也。《经》云:「不能起住、来去、语言。」如《经》(云云)。又判麁妙、开麁显妙,例可解(云云)。
五、病行者,此从无缘大悲起。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今同生善边,名婴儿行;同烦恼边,名为病行。以众生病,则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或游戏地狱,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饿鬼等,悉是同恶业病,如调达等。又示有父母妻子,金锵、马麦,寒风索衣,热病求乳,此示人天有结、业、生、老、病、死之病。又示道场三十四心断结,示同二乘见思之病,方便附近,语令勤作。三藏、通教菩萨亦如是。又同别教寂灭道场,初断尘沙无明之病。是故菩萨悉同彼病,遍于法界,利益众生。次第五行竟。
问:
圣行证三地,梵行证两地,天行、病行、婴儿行何不证地?答:
圣、梵两行名修因,故论证地,天行正是所证。病、儿两行,从果起应,故不论证耳。又有义:经显别义,从地前各入证:经显圆义,登地同一证。又,地前非不修圆,登地非无有别,互显令易解,故不烦文。地前别者,戒行从浅至深,证不动地;定行从浅至深,证堪忍地;慧行从浅至深,证无畏地。地上去并同者,岂有三地条然永别?秖登地时,不为二边所动,名不动地;上持佛法,下荷众生,名堪忍地;于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无畏地。无畏地,从我德立名;堪忍地,从乐德立名;不动地,从常德立名。净德通三处。登地之日,四德俱成,则无增减,盖化道宜然。例如朝三暮四之意耳。从登地去,地地有自行,地地有自证。自行秖是修天行,自证秖是证天行,故不别说天行证也。若地前化他,名梵行。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其证;舍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证。此二地亦不条然,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与体同,故言空平等耳。地地有悲同恶,名病行。地地有慈同善,名婴儿行。证道是同,故不别说。佛地功德,仰信而已,岂可闇心定分别耶?略答如此(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圆五行者,《大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此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举此标如来行,非余六度、通、别等行。前虽名大乘,不能圆运;前虽名涅槃,过茶可说,乃是菩萨之行,不得名为如来一行。
若圆行者,圆具十法界,一运一切运,乃名大乘。即是乘于佛乘,故名如来行。如《大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亦如《大品》云:「从初发心行、生、修,乃至坐道场,亦行、生、修,毕竟、发心二不别。」皆如来行意也。
此经明安乐行者,安乐名涅槃,即是圆果;行即圆因,与涅槃义同,故称如来行。入室、着衣、坐座,悉称如来者,此就人为语;涅槃就法为语。即人论法,如来即涅槃;即法论人,涅槃即如来。二经义同也。《涅槃》列一行名,而广解次第五行;《法华》标安乐行,广解圆意。
今依《法华》释圆五行。五行在一心中,具足无缺,名如来行。文云:「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圆圣行;「如来室」即圆梵行;「如来座」即圆天行;「如来衣」有二种:柔和即圆婴儿行,忍辱即圆病行。此五种行,即一实相行。一不作五,五不作一,非共非离,不可思议,名一五行。
云何庄严名圣行?文云:「持佛净戒」,佛戒即圆戒也。又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即罪即福而见实相,乃名深达,以实相心离十恼乱等,皆是圆戒。「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即是佛之定慧庄严,故名佛圣行也。
云何如来室名梵行?无缘慈悲,能为法界依止,如磁石普吸,莫不归趣。又以弘誓、神通、智慧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故以如来室为梵行。
云何如来座为天行?第一义天实相妙理,诸佛所师,一切如来同所栖息。文云:「观一切法空,不动、不退,亦不分别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故如来座即天行。
云何如来衣婴儿行、病行?遮喧、遮静,故名忍辱。双照二谛,复名柔和。文云:「能为下劣,忍于斯事」,「即脱璎珞,着弊垢衣」即同病行。「方便附近」即同婴儿行。
又复观十法界寂灭,即如来座,名天行;拔九法界性相,故起悲,与一法界乐,故起慈,即是梵行;柔和照善性相,即同婴儿;照恶性相,即同病行;又照善性相即戒,寂照即定慧,即是圣行。当知,一心照十法界,即具圆五行。
又一心五行,即是三谛三昧;圣行,即真谛三昧;梵、婴、病,即俗谛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
又圆三三昧圆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恶业见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无知;即中故,破二十五无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来行。
又如来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动真际,和光尘垢,以病行慈悲应之,示种种身,如聋如痖;说种种法,如狂如痴。有生善机,以婴儿行慈悲应之,婆和、木牛、杨叶。有入空机,以圣行慈悲应之,执持粪器,状有所畏。有入假机,以梵行慈悲应之,慈善根力,见如是事,踞师子床,宝几承足,商估贾人,乃遍他国,出入息利,无处不有。有入中机,以天行慈悲应之,如快马见鞭影,行大直道无留难故,无前无后,不并不别,说无分别法,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圆应众机,如阿修罗琴。若渐引入圆,如前所说。若顿引入圆,如今所说。入圆等证,更无差别。为显别、圆初入之门,慈善根力,令渐、顿人见如此说(云云)。
又圆五行,即是四种十二因缘智行:不思议识、名色等清净即戒圣行;行、有等清净即定圣行;无明、爱等清净即慧圣行;十二支寂灭,又无前三种十二缘,即天行;能同前三种十二因缘灭,即婴儿行;同前十二因缘生,即病行。
又是四种四谛智行:无作之道,即戒、定、慧圣行;无作之灭,即天行;慈悲拔苦,拔四种苦,与四种乐,即梵行;直悲,即病行;直慈,即婴儿行。
又是七种二谛智行:圆真方便即是圣行;圆真之理即是天行;悲七俗、慈七善即梵行;同七俗即病行;同七真即婴儿行。
又是五种三谛智行:俗谛中善是戒圣行;真谛中禅是定圣行;真谛慧即慧圣行;中谛是天行;拔五俗苦,与五真、中乐,是梵行;同五俗是病行;同五真、中,是婴儿行。
又是一实谛智行:一实谛有道共戒、定、慧即圣行;一实境即天行;同体慈、悲合说即梵行;各说即病行、婴儿行。
观心圆五行者,上来圆行不可远求,即心而是。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即观心性,名为上定。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谛,一切佛法,即心而具。初心如此,行如来行,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随方向礼,至处起塔,已有全身舍利故。初心尚尔,况似解耶?况入住耶?《地持》云:「从自性禅发一切禅。」一切禅有三种:一、现法乐禅,即实相空慧,中三昧也;二、出生一切种性三摩跋提,二乘背舍、除入等,即真三昧也;三、利益众生禅,即俗三昧也。当知,五行三谛,于一切禅中,皆悉成就,即初住分位。入此位时,无非佛法,是为圆心之行,岂与前五行次第意同?当知次第为麁,一行一切行为妙,即相待意也。若开麁显妙,无麁可待,即绝待行妙意也。
问:
《法华》开麁,麁皆入妙。《涅槃》何意,更明次第五行耶?答:
《法华》为佛世人破权入实,无复有麁,教意整足。《涅槃》为末代凡夫见思病重,定执一实、诽谤方便,虽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伤命早夭,故扶戒、定、慧,显大涅槃。得《法华》意者,于《涅槃》不用次第行也。
○第四明位妙者,谛理既融,智圆无隔,导行成妙。三义已显,体、宗、用足。更明位妙者,行之所阶也。但位有权实,布在经论。若《成论》、《毗昙》判位,言不涉大。《地》、《摄》等论判位,别叙一途,义不兼括。方等诸经明位,《璎珞》已判浅深。般若诸经明位,《仁王》盛谈高下而未彰麁妙。今经位名不彰,而意兼小大,粗判权实,然梵文不尽度,本经必有。
今〈药草喻品〉但明六位。文云:「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独处山林,…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是名大树。」追取长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润」,及后文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以为第六位也。前三义是藏中位;小树是通位;大树是别位;最实事是圆位也。
小草位者,人天乘也。轮王是人主位,释梵是天主位,皆约报果明位。果义既有优劣,当知修因必有浅深。人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为四品:下品为铁轮王,王一天下。中品为铜轮王,王二天下。上品为银轮王,王三天下。上上品为金轮王,王四天下。皆是散心持戒,兼以慈心劝他为福故,报为人主,飞行皇帝,四方归德,神宝自然应也。
天乘位者,修十善道,任运淳熟,通是天因,加修禅定,进升上界。三界天果,高下不同,修因必深浅异也。《正法念》云:六万山绕须弥,须弥四埵有持鬘天。有十住处,各千由旬。北四、余各二。南名白摩尼,能十拍手顷,受三归依。不杂余心者,生此天受乐。转轮王十六倍不及一,诸乐具悉从山河流出。二、名峻崖,昔于河济,造立桥船,度持戒人,兼济余人,不作众恶,果报可知。西方:一、名果命。昔于饥世,守持净戒,净身口意,种殖果树,行者食之,安乐充满。二、名白功德,昔以华鬘散佛上及塔上。东方:一、名一切喜。昔以华供养持戒人供佛。自力致财买华,果报可知。二、名行道。昔见大火起,焚烧众生,以水灭之。果报(云云)。北方四者:一、名爱欲。二、名爱境界。三、名意动。四、名游戏林。初者、见他亲友相破,和合诤讼,得生此天。次、昔说法会。次、昔以净信心供养众僧扫塔,净信上田。次、昔持信心,施僧衣,施一果直为作衣价,爱乐随喜。
次、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亦有十处:一、名行莲华,昔持戒熏心,受三自归,称南无佛。所有蜂声,尚胜余天,况复余果报耶!次、名胜蜂欢喜,昔信心持戒,有慈悲利益众生,华香伎乐,供养佛塔。三、名妙声,昔施佛宝盖。四、名香乐,昔信心持戒,香涂佛塔。五、名风行,昔信心持戒,施僧扇,得清凉。六、天香风悉来熏之,皆倍倍增。香风尚尔,况念香风,随念皆得。六、名散华欢喜,昔见持戒人说戒时,施澡缾;或道路中,盛满净水,施人澡缾。七、名普观,昔于持戒人,以善熏心,于破戒人病,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厌,供养病人。八、名常欢喜,昔见犯法者应死,以财赎命,令其得脱。九、名香药,昔于持戒、信三宝大福田中,施末香、涂香,净心供养。如法得财,施已随喜。十、名均头,昔见人得罪于王,鬘发受戮,救令得脱。
第三天,名常恣意,十住处:一、名欢喜峯,昔救护神树,及夜叉所依树,有树即乐,失树即苦。二、名优钵罗色,昔净信持戒,供养三宝,造优钵罗华池故。三、名分陀利,昔造此华池。四、名彩地,昔信净心,为僧染治袈裟,杂色染治法服故。五、名质多罗,此翻杂地。昔以种种食,施持戒、不犯戒等人故。六、名山顶,昔修造屋,遮风寒,令人受用故。七、名摩偷,此翻美地。昔持戒,悲心质直,不恼人。食施道行沙门、婆罗门,或一日、或多日、或不息故。八、名欲境,昔持戒,若邪见人病,施其所安故。九、名清凉,昔见临终渴病人,以石蜜浆,或冷水施病人故。十、名常游戏,昔为坐禅人作房舍图画,作死尸观故。
第四、名箜篌天,有十住处:一、名楗陀罗,昔以园林,甘蔗菴罗等果林施僧故。二、名应声,昔为邪见人说一偈法,令其心净信佛故。三、名喜乐,昔施人美饮,或清美水,或覆泉井,不令虫蚁入,行人饮之,无苦恼故。四、名掬水,昔见病苦者临终,咽喉忽忽出声,施其浆水,财物赎彼命。五、名白身,昔涂饰治补佛塔、僧舍,亦教人治补故。六、名共游戏,昔信心持戒,同法义和合共故。七、名乐游戏,昔持戒化众生,令心净信,欢喜戒施故。八、名共游,昔法会听法,佐助经营,深心随喜故。九、名化生,昔见饥馑者、没溺者,而救护之。十、名正行,昔见亡破抄掠,救令得脱,示嶮处正道。
次、日行天,绕须弥山,住于宫殿。外道说为日曜及星宿,略说三十六亿。昔持七戒,令得增上果。风轮所持,此日行等大天与二大天,谓提头赖吒、毗沙门,游四天下,游戏空中,受五欲乐,如意自娱。日行绕须弥山,随在何方,山有影现,人说为夜。风轮持北方星,轮转不没,外道见辰星不没,谓其能持一切世间国土,不知风力所为也。
不杀戒,生四天处。不杀、不盗,生三十三天。加不淫,生焰摩天。加不口四过,生兜率天。又加世间戒,复信奉佛七戒,生化乐、他化两天。所持戒转胜,天身福命转胜。又随心持戒,思心胜者,其福转胜。
三十三天者,一名住善法堂天。昔持七戒,坚固无嫌,施四果、病人、父母、入灭定人。慈、悲、喜、舍,与怖畏寿命,生善法堂天,作释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为眷属,心无嫉妬,善法堂广五百由旬。
第三、名清净天,焰摩天王名牟修楼陀,身长五由旬。百千帝释和合所不及。
第四、兜率陀,此云分别意宫。其王名删斗率陀。
第五、涅摩地,此云自在,亦名不憍乐。
第六、名婆罗尼蜜,此云他化自在。色、无色不复书。小药草竟。
中药草位者,即二乘也。此就习果判位。旧云:「《成论》探明大乘,解菩萨义。」此则不然。论主自云:「今正自明三藏中实义。」实义者,空是。人师岂可诬论主耶?此即空门明二十七贤圣断伏之位。《阿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断伏之位。委在两论。
今略出有门中草之位:初:明七贤,次:明七圣位。
七贤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煗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通称贤者,隣圣曰贤。能以似解伏见,因似发真,故言隣圣。
又天魔、外道,爱见流转,不识四谛。此七位人明识四谛。《大经》云:「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云云)。见四谛者,识属爱四谛,识属见四谛,皆能明了。若解四谛,则所见真正,无有邪曲,故是贤人相也。
一、初贤位者,谓学五停心,观成,破五障道,即是初贤位。所以者何?若定邪聚众生,不识三宝、四谛,贪染生死。若人归依三宝,解四真谛,发心欲离生死、求涅槃乐。五种障道,烦恼散动,妨观四谛。今修五观成就,障破道明,行解相称,故名初贤。
二、别相念处位者,以五障既除,观慧谛当能观四谛,而正以苦谛为初门,作四念处观,破四颠倒。若慧解脱根性人,但修性四念处观,破性执四倒。若俱解脱人,修共四念处观,破事理四倒。若无疑解脱根性人,修性、共、缘三种四念处,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颠倒。善巧方便,于念处中,有四种精进,修四种定,生五善法,破五种恶,分别道用,安隐而行,能观四谛,成别相四念处位也。
三总相四念处者,前已别相念慧破四颠倒,今深细观慧,总破四倒。或境总观总,境别观总,境总观别。或总二阴、三阴、四阴、五阴,皆名总相观。是中,亦巧方便,能生正勤、如意、七觉、八道,疾入后法,故名总相念处位也。
四、煗法位者,以别、总念处观故,能发似解十六谛观,得佛法气分。譬如鑽火烟起,亦如春阳煖发,以慧鑽境,发相似解,解即喻煖。又如春夏积集华草,自有煖生,以四谛慧,集众善法,善法熏积,慧解得起,故名煖也。即是内凡初位,佛弟子有、外道则无,是名煗法位。
五、顶法者,似解转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谛观,转更分明。在煗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法。
六、忍法位者,亦是似解增长。五种善法,增进成根。于四谛中,堪忍乐欲,故名忍法位。下、中二忍,皆名忍位。
七、世第一法位者,即是上忍一刹那,于凡夫所得最胜善根,名为世间第一法也。上「智妙」中,已略说竟。
七、圣位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罗汉。七、不时解脱罗汉。通名圣者,正也。苦忍明发,舍凡性,入圣性。真智见理,故名圣人。
一、随信行位者,是钝根人,入见道之名也。非自智力,凭他生解。是人在方便道,先虽有信,以未习真,信不名行。行以进趣为义。从得苦忍真明,十五刹那进趣见真,故名随信行位也。
二、随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见理断结。在方便道,能自用观观四真谛法,但未发真,不名为行。因世第一法发苦忍真明,十五刹那进趣见真,故名随法行位也。
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转名信解人也。钝根凭信,进发真解,故名信解。是人证果有三,谓三果(云云)。证初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应,即证须陀洹。须陀洹,此翻修习无漏。《成论》明:「犹是见道数人」明证果即入修道,用此明修习无漏义便。若见道所断,略言三结尽,广说八十八使尽。七生在,终不至八(云云)。
次、明证二果,即有二种:一、向。二、果。向者,从初果心后,更修十六谛观,七菩提行现前,即此世无漏、断烦恼。一品无碍,断欲界一品烦恼,乃至断五品,皆是于向,亦名胜进须陀洹。约此论家家也。二果者,若断六品尽,证欲界第六品解脱,即是斯陀含果也。天竺云薄,薄欲界烦恼也。
次、明证阿那含,亦有二:一、向。二、果。向者,若断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名为向,亦名胜进斯陀含。约此说一种子也。果者,九无碍断欲界,若证第九解脱,即名阿那含果也。天竺云不还,不还生欲界也。
复次须陀洹,有三种:一、行中须陀洹,即是向也。二、住果,正是须陀洹也。三、胜进须陀洹,亦名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种:一、住果。二、胜进。胜进亦名一种子,即阿那含向也。阿那含亦二种:一、住果。二、胜进。胜进那含断五上分结,谓色、无色染等,即阿罗汉向也。罗汉但有一,谓住果也。
复次,超果者,凡夫时断欲界六品乃至八品尽,来入见道,发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即证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时,先断二界九品尽,乃至无所有处尽,后入见谛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证那含果,此名超越人,证后二果也。是信解虽是动,根性不同,谓:退、护、思、住、进也。
若证阿那含,各复有五及七种般、八种般。五种般者:中般、生般、行般、不行般、上流般也。七种者,开中般为三种也。八种般者,五如前,更有现般、无色般、不定般(云云)。
四、明见得位者,法行人转入修道,名为见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勳,见法得理,故名见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证三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别。但以利根,不藉闻法,不假众具,自能见法,得理为异也。见得但是不动根性。若证阿那含果,亦有五种、七种、八种般不同也。
五、明身证位者,还是信解、见到二人,入思惟道,用无漏智,断上下分结,发四禅、四无色定。即是用共念处,修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两障先已断尽,又断非想事障,灭缘理诸心、心数法,入灭尽定。得此定故,名身证阿那含也。何者?入灭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内,息三界一切劳务。身证想受灭,故名身证也。
若约初果解身证者,但以先于凡夫,用等智断结,得四禅、四无色定,后得见谛,第十六心,证那含果,即修共念处,还从欲界修背舍、胜处、一切处,入九次第定身证也。是阿那含有二种:一、住果、但是阿那含也。二、带果行向、即是胜进阿那含也,亦是罗汉向摄。《释论》云:「那含有十一种:五种正是阿那含,六种阿罗汉向摄。」此身证者,即是胜进,为罗汉向摄。五种、七种般,皆有上流般。八种般,但有现般、无色般也。《毗昙》分别那含,有一万二千九百六十种(云云)。
六、明时解脱罗汉者,是信行钝根,待时及众缘具,方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罗汉。罗汉,此无翻,名含三义:杀贼、不生、应供也。位居无学。
罗汉有五种:随信行生,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升进法也。得尽智、无学等见也。若用金刚三昧,于非想九品惑尽。次一刹那,证非想第九解脱,成尽智。次一刹那,得无学等见也。或彼时退故,不说得无生智。此五种阿罗汉,是信种性,根钝,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处所、说法、及人,随顺善根增进,不能一切时所欲进也。是五种各有二种:不得灭尽定,但是慧解脱;得灭尽定,即是俱解脱。若不得灭尽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处。若得灭尽定,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证果时,三明、八解,一时俱得,故名俱解脱也。
七、不时解脱罗汉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动法阿罗汉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时,随所欲进修善业,不待众具,故名不时解脱。是人不为烦恼所动,故名不动。不动是不退义。成就三智:谓尽智、无生智、无学等见。能用重空三昧,击圣善法,以定舍定,故言能击。
是不动罗汉亦有二种:一、不得灭尽定,但名慧解脱。二、得灭尽定,即是俱解脱。若闻佛说三藏教门,修缘念处,即发四辩,名无疑解脱。是名波罗蜜声闻,能究竟具足一切罗汉功德也。名沙门那,沙门那者沙门果也。
二、明辟支佛位者,此翻缘觉。此人宿世福厚,神根勐利,能观集谛以为初门。《大论》称独觉、因缘觉。若出无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独觉;若出佛世,闻十二因缘法,禀此得道,故名因缘觉。独觉生无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学人,今生佛后,七生既满,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为佛,亦非罗汉,名小辟支迦罗。论其道力,不及舍利弗等大罗汉。二者、大辟支迦罗,二百劫中作功德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增长,智慧利,于总相、别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乐独处,故名大辟支迦罗也。若就因缘论小大者,亦应如是分别。此人根利,不须制果,能断正使,又加侵习,譬如身壮,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
上草位者,即是三藏菩萨位也。此菩萨从初发菩提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行六波罗蜜。
从初释迦至罽那尸弃佛时,名第一阿僧祇劫。常离女人身,亦不自知当作佛、不作佛。准望二乘位,应在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行也。从罽那尸弃佛至然灯佛时,名第二阿僧祇劫。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准望此位,应在煗法位中,即是性地、顺忍,初心之位。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煗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说也。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时,名第三阿僧祇劫。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准此位,应在顶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也。
若过三僧祇劫,种三十二相业者,准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成一相因,于下忍之位,人中佛出世时得种也。
若坐道场时,位在中忍、上忍。从上忍,一刹那入真,三十四心断结,得阿耨三菩提,则名为佛。尔前则是三藏菩萨上草之位也。
小树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之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入第一义谛。体法观慧不异,但智力强弱之殊,烦恼习有尽、不尽为异耳。
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简名别义通(云云)。
一、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乾慧,即是体法,五停心、别相总相四念处观。事相不异三藏。此三阶法门,体阴、入、界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煗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深利,故称乾慧位也。
二、性地位者,得过乾慧,得煗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无生方便,解慧善巧,转胜于前,得相似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体见假以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
四、见地位者,即是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也。
五、薄地位者,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也。
六、离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
七、已办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真无漏,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尽也。断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办地。
八、辟支佛地位者,缘觉菩萨发真无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习气也。
九、菩萨地位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断习气将尽也。齐此名小树位也。
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究竟。如劫火烧木,无复炭灰。如象渡河,到于边底。虽菩萨、佛名异二乘,通俱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得二涅槃,共归灰断,证果处一,故称为通也。
二、简名别义,通更为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萨别立忍名而义通。二、用别教名,名别义通。通义已如前说。别立者,别为菩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虚空,而发心度一切众生,是菩萨欲度众生,如欲度虚空。故《金刚般若》云:「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所谓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是为菩萨在乾慧地,修停心、别相总相念处观时,异于二乘,故别称伏忍。
复次,三乘人同发善有漏五阴,生相似解,皆伏见惑,顺第一义。而菩萨独受柔顺忍名者,菩萨非但伏结顺理,又能为一切众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萨于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萨亦如是,以空无相愿调伏诸根,为众生故满足六度,故名顺忍也。
复次,三乘人同发真无漏,若智、若断,同名无生。而菩萨独受无生法忍名者,以其见谛理、断结使,不生取证之心,故别受无生法忍之名也。何者?若生取证之心,即堕二乘地,不得入菩萨第九地。
复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能用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故不受游戏之名;菩萨能尔,故别受游戏神通名也。
阿那含虽断五下分结,而不能舍深禅定,来生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尘。菩萨能如此,故别受离欲清净之名。
所以三乘之人同观二谛,用与不同。若二乘虽观二谛,一向体假入空,用真断结,至无学果。菩萨亦观二谛,始从乾慧,终至见地,多用从假入空,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从空入假观,得道种智、法眼,多用俗也;从辟支佛地学二观双照,入菩萨地,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则无功用心,修种智、佛眼;佛地圆明,成一切种智、佛眼,同照二谛究竟也。故《大论》云:「声闻法中名乾慧地,于菩萨即是伏忍。声闻法名性地,于菩萨法中名柔顺忍。声闻法名八人地,于菩萨名无生忍道。声闻法名见地,于菩萨法是无生法忍果。声闻名薄地,于菩萨法名为游戏五神通。声闻法名离欲地,于菩萨法名为离欲清净。」阿罗汉地于声闻法,即是佛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与罗汉齐,故名佛地。于菩萨法中犹名无生忍,故《大品》云:「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亦如是。
九地过辟支佛,入菩萨位。菩萨位者,九地、十地。是则十地菩萨,当知为如佛。齐此习气未尽。
过菩萨地,则入佛地。用誓扶余习,生阎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树下,得一念相应慧,与无生四谛理相应,断一切烦恼习尽,具足大慈悲、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功德,名之为佛。七、转法轮,权智开三藏生灭四谛法轮,实智说摩诃衍无生四谛法轮,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双树入无余涅槃,薪尽火灭,留舍利,为一切天人福田也。是为通教共位,别为菩萨立此名位也。
二、用别名。名者,即是取别教之名,准望通教菩萨位也。别名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
铁轮位于通义,即是乾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顺忍也。八人地、见地,即是初欢喜地,得无生法忍也。故《大品》云:「须陀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离垢地,果即是明地也。故《大品》云:「斯陀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也。」离欲地向果,向即焰地,果即难胜地。故《大品》云:「阿那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已办地向果,向是现前地,果是远行地。《大品》云:「阿罗汉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动地,侵习气也。《大品》云:「辟支佛地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地即是善慧地。十地当知如佛地。
佛地如前说。此佛与三藏佛,亦同亦异。同八十年,同入真灰断也。异者,三藏因伏果断,通佛因果俱断。三藏一日三时照机,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须入也。是则用别名辨位,名异义同,犹属通教位也。
问:
初地至七地对果,出何经论?答:
经论非不对当,但高下不同,人师对之异,或用见地止对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初取三地,併对初地。《仁王》明四地,併对初地,此难定判。但通教见地,本是无间之道,不出观证须陀洹,岂得初地断见,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若断别惑,不共二乘,此义有之。又或言:六地断结,齐罗汉,或云七地。此难定执。前后两果,《经》、《论》对皆不定,中间可以意得。今以义推,不可定执也。
问:
从七地、八地观常住,破无明者,是何地位?答:
此则非通,亦复非别。何者?通教始终,不明观常,何得中间而破无明?别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破无明,云何八地始破无明?此乃别接通意耳。
问:
《大论》三处明初焰,约别、圆,皆取发真为初焰,通教何意取乾慧为初焰?答:
别、圆各逗一种根性,故用发真为初焰。通教为逗多种根性,所谓别、圆入通故,含容取乾慧耳。若钝者,八人、见地是初焰;利者,于乾慧即能断结,故是初焰。
问:
利人应无十地?答:
备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
问:
别、圆无利人耶?答:
虽有利、钝,以根性纯故,但作一说。宜如此也。
大树位者,别教位也。此为三:一、出经论不同。二、总明位。三、别明位。此别教,名、义、理、惑、智、断,皆别。此正约因缘假名、恒沙佛法、如来藏理、常住涅槃、无量四谛而论位次。
无量四谛,凡有四种:有无量四谛,不伏破尘沙,亦不伏破无明;有无量四谛,傍伏破尘沙,不伏破无明;有无量四谛,正伏破尘沙,亦伏无明;有无量四谛,正伏破尘沙,亦伏破无明。云何无量不伏破尘沙,不伏破无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谛观,明障真之惑有无量种,此乃伏于见思,何关尘沙?例如外道分别世智,非伏见思。云何无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别药病,此助灭界内,非正伏破。云何无量正伏破尘沙?此是别教分别内外四谛,有无量种,即是伏破尘沙,亦伏无明,乃有破无明义。今从事得名;伏无明者,为便也。云何无量伏破无明?若圆教三谛,俱照法界事、理,无不明了,破自地无明,伏上地无明。
别教无量四谛,非前二、非后一,正就恒沙佛法当名。然实通缘诸四谛,次第为论,不无傍、正。初心缘诸无量,发心誓愿。初正以生灭四谛,伏通见思,傍修三种。次正以无生破通见思,傍修两种。次正以无量破内外尘沙。次正用无作伏无明。次正用无作破无明。
既有如此无量阶差,是故经论名数、断伏高下、对诸法门,多有不同。若《华严》明四十一地,谓三十心、十地、佛地。《璎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经》但出十地、佛果。《胜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约义配位,似开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论》、《摄大乘论》、《地持论》、《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并释菩萨地位,而多少出没不同(云云)。
又,断伏高下亦异;对诸法门行位,亦复殊别。所以然者,既明界内、界外,生、法两身菩萨行位。如来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内众生,随机利益,岂得定说?不广寻经论,如无目诤日。
今若明位数,须依《缨珞》、《仁王》。若明断伏高下,须依《大品》三观。若对法门,须依《涅槃》。用众经意,共成初心观、教两门,使分明耳。
诸圣上位,非凡能测,岂可妄说?粗知大意者,为破行人增上慢心。又为销经文,引物悕向,不可偏执,诤竞是非也。
今判位名数,依《缨珞》、《仁王》者,华严顿教,多明圆断四十一地,不出十信之名;诸大乘经,多明诸法门,不正辨位;前四时般若,多明菩萨观行法门意,亦不正辨位。今谓《缨珞》五十二位,名义整足,恐是结诸大乘方等别、圆之位。《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结成前四时般若别、圆之位也。《法华》但开权显实,显一圆位。《涅槃》大意亦明别、圆两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
断伏高下,依《大品》三观者,于次第义便也。对观行法门,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何者?别教明观行有二种:一者、不共二乘说,如《华严》十地论、《地持》九种戒、定、慧,及《摄大乘论》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说,如《方等》、《大品》、《中论》、《释论》是也。今《涅槃》五行,从凡至极,故是末代行用为要也。
二、总明菩萨位者、即约三经。一、约《缨珞》明位数者,《经》有七位,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地也。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别教乾慧地,亦名伏忍位也。十住即是习种性,此去尽三十心,皆解行位,悉是别教内凡,亦是性地,亦名柔顺忍位。约别教义推,应如煗法也。十行即是性种性,别教义推,应如顶法。十回向道种性,别教义推,应如忍法世第一法。
问:
今明别教,何用四善根名?答:
别教十地既对四果,今以方便,拟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于通别、真似两解,作此比决,于义分明也。
十地即是圣种性,此皆入别教四果圣位,悉断无明,别见、思惑。等觉位即是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若望佛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妙觉地即是妙觉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
二、约《大品》及三观合位明断伏高下者,《大品》:「菩萨欲具道慧,当学般若。」即此十信,习从假入空观,伏爱见论,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断界内见、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学般若。」此即修从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观,入十回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此即是证中道观,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学般若。」此即等觉地也。无明烦恼习尽,名之为佛,即妙觉地也。
三、约《涅槃》明圣行合位者,初戒圣行、定圣行,即是十信位也。生灭无生灭四真谛慧圣行,即是十住位。无量四圣谛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实谛、无作四圣谛,即是十回向位。次若发真,见一实谛,证无作四圣谛,即是圣行满,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欢喜地。五行具足,次后说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过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觉地也。
三、别解七位,余本寻。大树位竟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下(终)
上篇:妙法莲华经玄义
下篇:法华玄义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