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四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答日本国师二十七问

草庵录纪日本国师问事

再答日本国十问

答泰禅师佛法十问

再答泰禅师三问

天童凝禅师上四明法师第一书

四明法师复天童凝禅师第一书

天童又上四明第二书

四明又复天童第二书

天童又上四明第三书

忠法师天童四明往复书后叙

草庵录纪天童四明往复书

答日本国师二十七问(并序准行业碑。则云二十问。若据传写诸本。并载二十七问。恐续后问答参入前文。今依二十七问 行)

日本国师问 四明法师答

皇宋咸平六年癸卯岁。日本国僧(寂照)等。齎到彼国天台山源信禅师于天台教门致相违问目二十七条。四明传教沙门(知礼)凭教略答。随问书之。

诸方匠硕或一披览。无吝斤削云。

天台宗疑问二十七条。恭投函丈。伏冀垂慈。一一伸释。不胜至幸。

日本国天台山楞严院法桥上士位内供奉十大禅师 源信 上。

一问。法华三周授记作佛(云云)。近代疑者。云。为是初住佛。为是妙觉佛。若是妙觉者。大师常云。初住八相佛也。若是初住者。圆顿速疾经一二生尚可究竟。况经无数劫耶。

答。三周所授乃八相应身记也。此之八相始从初住分显法身。终至妙觉究竟法身。皆能现此益物之相。三周得入者不局初住。如疏云。身子既是上根利智。必是超入。而多云初住者。盖指其首耳。又皆云经无数劫者。与物结缘。作净佛国土因也。若无众多受化之机。如何现身说法耶。若论法身之本。乃即座而得。岂待经无数劫乎。

二问。譬喻品记云。身子于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见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近代疑者云。别教初住界内见惑皆已断尽。岂第六住见犹未尽退作凡夫逆罪人耶。

答。若常程别教皆云初住断见更不起诸重过也。况见惑名数虽多。乃一位顿断。思惑乃经诸位方尽。此常所谈别教分齐也。今记主见云身子六住尚退复起重罪。遂以义求。恐有教门见思俱断。至六心时。思犹未尽。见亦余残。所以能牵恶道也。此是记主约义斟酌之词。不可将现行别教难也。若据起信。唯云不退。乃克就圆人辨之。若论示迹。亦须示其阶位。约惑分齐。方有退义。

三问。化城喻品疏云。问如上尘数。多许时节。今始得罗汉。当知无生法忍何易可阶。答。一云。大圣善巧依四悉檀作如是说。对治厌道长者说短。于道生轻易想者说长。当知言如许劫方今得罗汉者 此是如来权行四悉檀。引诸实行。令入道耳。近代疑者云。泛尔说佛道长短。或可是善巧四悉然大通尘数劫犹是指实事。若不尔者。则何劳展转摩重重土。莫不徒费言词耶。是事若非实。诸所言说权实难辨。加之。疏第一许久远为种过去为熟近世为脱者。记判之为本眷属也。此何言始得罗汉者是权行四悉檀耶。

答。诚如所问。然有其由。何者。若远讨父子之因。深穷种熟之际。诸经未谈其始。此品亦未及说。须依寿量品文方尽神通之力。但为若推远种。定指长时。则众生不起壮心。不强自力故。今疏记且作悉檀解之。欲使立行加功。乃弘经之要也。故虽一生十地三世六根。若无宿种冥熏。岂有利根自发。又若此品唯论权示远寿。亦是虚谈。将何永异诸经。将何以明本妙。虽曰初心凭教。还须以义自裁。加复疏标一云。知非定判。记斥端拱。信是策词。若据斯文。全非违教也。

四问。宝塔品。依多宝本愿分身咸集。疑者云。大论明释迦分身土云。白银世界。纯有支佛。黄金世界。纯有罗汉。彼土诸佛皆悉来否。若来者。佛光所照分身国土。皆以玻瓈为地。不云白银黄金。又分身土有诸菩萨。分身来时。各将一大菩萨。而彼二世界不云有菩萨也。若言不来者。即违尽还集一处之愿。又违悉已来集之文。有遮难者云。约多分云尽集悉来。或云玻瓈为地。有诸菩萨。如置绿豆乌豆聚中。以少从多。名乌豆聚。重难云。若约多分。还招巨妨。彼十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文。声闻菩萨皆成佛道之言。亦应从多。若尔。即同五性宗意耶。

答。经论相违。其例不少。不须和会也。今若强会者。此经虽则云皆以玻瓈为地。何妨树木宫殿。或纯黄金白银。亦得云黄金白银世界也。又本居之土虽无菩萨。欲来集时。为同诸佛故。将化菩萨来为侍者。应无大妨。又诸土唯云菩萨充满者。盖约今经开显而说。但化菩萨。不为二乘。乃直以二乘而为菩萨。有何不可。

五问。提婆品记释龙女所从来处有三义。其第二义云。海众纵移。而龙宫不动。龙谓不动。而所居已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云云)。疑者云。此中指何处名为所居。若龙宫者。上云不动。下那忽云已变。若大海者。上云龙宫不动。不云大海不动。今那忽约大海。云龙谓不动耶。又变而不变者。其意云何。近日学者各执不同。试垂一决。

答。经云。移诸天人。记云。海众纵移。经云。娑婆世界即变瑠璃为地。至无大海江河。验是移于有情。变于无情也。于有情中。娑竭龙众以有缘故独不被移。龙既不移。所居宫殿岂可依于宝地。即须在大海也。故知。此会之众以佛神力变故皆见宝刹。龙众自见海中宫殿。今文殊随彼类见。故经家云。从于大海婆竭罗龙王宫自然涌出也。变而不变。思之可知。

六问。寿量品疏云。华严寂灭道场大经超前九劫皆成方便。疑者云。大经唯有雪山童子超十二劫。此中何云超九劫耶。

答。或录者笔误。或后人写讹。况无大害。何足苦疑。

七问。分别功德品疏云。或可一人有八番增。或可一世或八世或无量世或一念或八念或无量念(云云)。疑者云。疏第四云。三周声闻未断无明。有三根利钝。若真修体显。则无差降。初住已上更起缘修。无复胜负。真修体融。宁得有异耶(云云)。今何有一念八念乃至无量世差降耶。若尔。云何论父母所生身证妙觉耶若许证者。经以龙女为速疾证。而大师判为初住八相。既有速疾证理。何故龙女不是证妙觉耶。况复起信和会诸经长短两说。唯以三祇为证理。天台不可违马鸣也。若不许者。既有一念八番增损。何不许一生四十二番耶。圆顿速疾之道。岂必经尔许劫耶。

答。第四疏云。三根入初住。犹有利钝不。记云。即此三根入住已后。犹名三不。今据记主出问意者。入住之后。身子等为上根。饮光满慈等仍是中下耶。疏答云。真修体显则无差降。此答意者。三根证理之后。纵起缘修。终不准前上根仍上中根还中等也。故知。为被根性求定故。云真修无差。若自判法身增道损生。宁无迟速耶。故有一念八念三世八世等异也。又问一生妙觉者。疏既有一念八番。金光明中复有生身十地。以此验。即身证妙觉。非一向无。但为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正是初住八相。世人多谓妙觉法身。则全失四十一位修证。是故今家凡判八相。多在无生位中。且龙女修证之文。及以南方成佛之相。难可的判高下。盖发心毕竟二不别也。余处所明。初登地住。三因开发。既得无生。则任运证于后位。且龙女畜生之报便证此位。即能八相。益物足显速疾证也。若据起信。既是通伸衍门三教。定说劫数之文。恐是别教教道之义。若云马鸣天台不可相违者。如天台判本门记别则一向不用天亲本论。本论尚自去取。况通伸论耶。

八问。随喜品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一念随喜所得功德无量无边。疏判为初随喜品。合有五十功德。又劝发品云。成就四法能得是经。疏云。旧说能行四法。手得是经。今谓不尔。上文谓。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又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盖法华之正体能行四法必得此解。疑者云。大般若经说。善根未熟薄福德故。尚不闻名字。况得手执。若手得者。速坐菩提座。又云。一经其耳。善根力故。定得无上菩提。即知虽不具五十功德不解实相。但闻名字手执经卷者。皆是功德无量。诚不可偏取于此也。

答。释经浅深各有其致。今经随喜具有二种。谓内解外事。外事容可浅释。内解须作深明。若劝发品。既是普贤远来重请说经。如来因兹略演四法。若非开示悟入总括一经。何能酬其所请。能请之位既高。所得之经岂浅。故不可但作手得经卷解也。彼般若经手得耳闻既成菩提之种。岂无善根者有斯遭遇耶。若成不坏之种。即有出离之期。故有速坐定得之谓也。况彼手执耳闻宁可一向作浅事解之。且夫弘经。本为生善。若不以理行策之。其可得乎。

九问。法师功德品疏云。梵王报得天眼。在己界遍见大千。大千外有风轮。与眼作障。不能见外。若在他界。则不遍见大千。非所统故。大罗汉见大千。辟支佛见百佛世界。不以风轮为碍。亦无己他界隔。疑者云。大论第五云。大罗汉少用心见二千界。大用心见大千界。辟支佛亦尔。又论一十四云。声闻人极多傍见小千。上下亦遍见。问。大梵王亦能见千世界。有何等异。答。大梵自于千世界中立则遍见。若在边立则不见余处。声闻不尔。在所住处常见千世界。辟支佛见百千世界。据论意云。依任运用心。大小等别。二乘所见各有不同也。然梵王所见千世界应是一小千。支佛所见百千世界应是百小千。又十住毗婆沙云。二乘神通不过大千。今何云梵王见大千辟支佛见百佛世界耶(百佛世界论文意当百千世界。故四念处四教义并云。支佛发天眼。乃过三千见他方界)如是等事相不同。要须有定论也。

答。总持菩萨之言必称法相。盖曾躬讲智论。应不徒然。乃是妙解论文。得其远意。何者。如论伸两教之义。文中凡举二乘。即兼藏通。只如所引。岂是一途。初云大用心者见大千。次云极多者见小千。声闻既有多种。支佛不可一准。既习气分侵。合所见更广。文中既云见百千世界。岂可定为小千耶。只为小辟支与声闻不别故。云支佛亦尔。梵王诸教功用亦多。但为让彼二乘故。令劣于一等。然是大千之主。宁见己界不周。愿将法义定文。无使专文失义也。

十问。不轻品说。因行不轻行。疾得成佛(云云)。疑者云。此不轻事望久远实成。为前为后。若前。即违寿量疏云常不轻更近之言。若后。谁信由不轻行成佛速疾耶。

答。若在前者。即是实因。若在后者。即为净佛国土之因也。故知。依此经意。偏示正因。行不轻行。即速疾取土。而得成佛。故云。受持此经。为人说故。疾得佛道是也。

十一问。嘱累品疏云。佛以一权智善巧之手。摩三千三百那由他国土测塞虚空诸菩萨实智之顶。疑者云。指何等国土名三千三百那由他耶。有云。指三变净土。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若依此义。可云三千三百。此说是不。

答。据理。须指三变净土也。此中应非大千为一国土。恐指一四天下为一国矣。娑婆既是大千之名。则可足成三千三百。然则大千亦似未及一百万亿那由他四天下。恐约大数。增至大千。何者。小数则十十成百。百百为千。千千为万等故。

十二问。嘱累品记出正法华误云。宝掌菩萨离开为二。更加宝印首。掌已是手。复加头首。离为二人。疑者云。彼经有宝掌菩萨印首菩萨。无宝印首菩萨。今云更加宝印首。意复云何。况余经中亦有此三菩萨。何苦破之耶。

答。盖传写多误。存没难见。记主当时所览之本必有三菩萨名。终非妄斥。余经虽有此三圣号。既无重译之文。即非此例为难也。

十三问。普门品疏云。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疑者云。第三句可云多人受多苦。若不尔者。自与第一句同。何句法空设也。

答。据其句法推其义意。第三句当如所改也。兹乃往时写者见第四句一人受少苦。欲对此句。乃妄改第三句。为之一人受多苦。而不思与上第一句义相同也。

十四问。劝发品记云。十地但断十二品尽。非断伏极。知非普贤义。疑者云。十地但断十品。何云十二耶。若断十二品。还过普贤。何云非断伏极也。亦不可言是别教意。由来普贤但约圆位故。

答。彼国记文写讹也。据宋地本云。十地但断四十品尽。非断伏极。

十五问。妙记第一决释最初无教佛云。终有一佛。在初无教(云云)。疑者云。义犹未了。若许无教有佛。堕无因过。若言禀教。堕无穷过。愿闻一揆矣。

答。最初一佛虽无禀教之因。而有内熏自悟之因。记中示之甚明。何言堕无因耶。

十六问。南岳法华忏法云。过去二万亿日月灯明佛。未来具足千万光相庄严佛。疑者云。经中无亿字无庄严字。南岳何辄加之耶。

答。经中虽无。而南岳是相似位人。以三达五眼照之。合有三字故加之。后世难辄削去也。

十七问。妙玄第六示国土苦乐有二释。一云。由众生非佛所为。一云。由佛不关众生(云云)。疑者云。释尊本愿云。我未来出秽恶国土。利益十方净土摈出恶业众生。故知。所有苦事但是众生恶业所感。何言由佛不关众生。若佛所为者。莫也众生恶业空无果报耶。岂如来背于大悲方便。令诸众生受三涂苦耶。然则不轻所行之行。文殊所化之众。皆是巧施方便。易长令短。转重令轻。固非设苦恼因缘也。

答。若论作善恶因招苦乐报。乃由众生非关于佛。若约用苦乐事折摄众生。乃由佛现不关众生。良由宜用苦治方受化者。诸佛即为作之。如先王制刑。岂欲以苦加于百姓。盖至仁也。诸佛亦尔。为折摄故。而强现之。又苦乐之国众生虽居。不得自在。诸佛于兹而能转变。故云由佛。又佛是生家之佛。生是佛家之生。故云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业。故知。论生则一时属生。举佛则一时属佛。以是义故。故经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也。

十八问。妙玄第九解本门得益云。令法身菩萨得大利益。抹十万那由他土为尘数。增道菩萨不能令尽。近代疑者云。分别功德品但举大千界中千界四天下等尘数。尚不及百千。何言十万那由他耶。

答。于诸方面各那由他诸小国土方名大千。经云。大千等微尘数。岂不该于十万。如一微尘。尚有十方分。况大千耶。若言尽十方界皆抹为尘。则方与经文相违也。

十九问。释签第五解不动三昧云。果报及三惑成三不动者。动则兼业。谛但有三。业及见思同入俗谛所破故也。近代疑者云。余三昧及以诸处皆以见思为真谛所破。此中何为俗谛所破耶。

答。此中乃以业及见思同入生死俗谛。正为真谛所破。成于真谛三昧矣。余文以业同尘沙破则成俗谛三昧者。各有所以。何者。如前无垢等诸文中乃以散善破于恶业。散善则成假观也。此中以定善破于散善则成空观也。故云。背舍伏见思等。记主穷幽故有斯对。

二十问。止观第一说三藏教佛神通云。一心作一。不得众多。弘决云。化主语时。化事即语。化主默时。化事即默。语默既尔。余义亦然。故非任运真化也。近代疑者云。按俱舍二十七云。声闻神通一心但作一。如来神通一心作无量。如彼颂曰。一化主语时。诸所化皆语。一化主若默。诸所化亦然。化身与化主。语必俱非佛。今止观何违彼文耶。又大论第九明毗昙佛义。与今记文亦相违。不能繁引耳。

答。假令化主化事一时现。而其语默不俱。乃一心作一语。一心作一默故。故云一心作也。岂比夫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不动而应化。化无方者也。余者相违可以意会。必无巨妨。

二十一问。止观第三说别接通人云。初修空假二观。破真俗上惑尽。方闻中道。仍须修观破无明能八相作佛。意云。即身登十地耳。近代疑者云。且别教人尚无肉身登十地者。云何从劣教来便能超登耶。

答。据其二观功成二谛惑尽。仍修中观深伏无明。必合经生历于多劫。未知何处定云即身。应现闻中之言可云即世。修观之语不必一生。况闻中之后不局今证。须归后教也。

二十二问。止观第六云。若超断至第五品名家家。近代疑者云。弘决谓。大师所用并准旧婆沙。若欲知者。更检彼文。今检婆沙。断三四品三二生者名为家家。无超次。别亦无断五品名家家者。何云超断五品名家家耶。虽弘决解释。犹不出此义。止观又云。次断六品尽名斯陀含果。超断至六品尽名一往来。且斯陀含翻一往来。何以一名分超分次不同耶。止观又云。次断七品至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断第八品名一种子。此亦依彼论说断。凡此中超义并未知所从。

答。婆沙新旧未暇捡。

二十三问。止观等意云。无始藏心具十界十如是法。乃至佛果亦复如是。弘决云。阐提断修善尽。但有性善在。如来断修恶尽。但有性恶在。近代疑者云。起信论对治邪执门云。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问也)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于恒河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答也)论谓性自本无。何与天台所谈性具顿相违耶。

答。百界千如。性善性恶。皆是体具。微妙法门。清净功德。即起信中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皆真如故。若一切世间生死烦恼妄染之法。皆是修恶。虽全性起。而违于性。故须永灭。若称理而修。万行功德。皆是修善。亦全性起。而顺于性。即同常住。故云。像实故称理本有。虚空故迷转成性。遂使证会之时修恶虽尽性恶常存也。诸家所明感应之义。为不知性恶法门故。其果后垂恶趣之身。皆须以神通力变现。所以今家斥同外道神变也。故云。证本真源。还任众生。转识现起。若不谈体具十界。亦是别教之义。若得此意。一家教旨如观掌中。与诸经论更无少异也。

二十四问。四教义第一解有顿渐等教异云。鹿野鹤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岂非无顿渐之异不定秘密之殊。疑者云。此中应言岂非有。何言无字耶。

答。若据此地本。而云非顿渐之异。今以义求之。知二处本皆讹。于彼本非字下。须除无字。此地本须于非字上加一岂字。则彼此文义成也。

二十五问。四教义第三云。三藏菩萨行菩萨道。二阿僧祇劫是煖法位。第三僧祇是顶法位(云云)。近代疑者云。婆沙论后身菩萨坐道树下。始修四善根。一座成正觉。三藏教义多依婆沙。斯文相违何耶。

答。三藏菩萨二三僧祇虽用煖顶观法。正为伏惑。行诸事行。若到树下。行为真故。复用四法为断惑加行也。如三祇久伏三界思惑。而于树下仍用三十四心。以此验之知非硕异。

二十六问。一家圆宗教部所引经论。并旧师所着章疏。多与本文相违。未知何也。

答。山家凡所立义。徵引诸文多取其义。不专写文。乍似相违。实不相违。当以意会之则可也。

二十七问。五百问论题下。云妙乐大师造。疑者云。此论似多讹谬。且举一二。如言阿难罗云。论中不举供养佛数。及破他师所释种性等七地义。似欢喜等十地。若是大师所製。不可不通。

答。此论宋地阙本。兹不得而评论矣。

草庵录纪日本国师问事

日本国师尝遣徒抗海。致问二十于法智。法智答之。皆深于理致也。后广智嗣法席。复遣其徒绍良等二人。齎金字法华经。如贽见之礼。因哀泣致敬。请学于轮下。三载其道大成。还国大洪台学。曾鲁公碑其塔。具道之。

再答日本国十问

(此十问不知彼国何师所设而来相传但云。日本国问。四明法师答)。

一问。定性声闻成佛不成佛疑。解深密经云。成就第一趣声闻。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道场得无上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唯识论云。定性声闻入无余涅槃者。身智俱灭。犹如虚空。非众生数。更不发心。且经论若尔。而天台宗若何解释深密唯识之文。显定性声闻成佛之道理耶。

答。深密唯识经论是显露施权之教。声闻趣寂唯尚偏真。依理发心但成灰断。未知实理究竟真常。欲趣菩提。终不可得。及至鹫峯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三周授记声闻作佛。不可更执昔日经论声闻不得作佛也。

二问。阐提成佛不成佛疑。善戒经云。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菩提。瑜伽论云。无种性诵持瑜伽。以无种性故。虽则发心及修加行。不堪圆满无上菩提。如是经论足显阐提无成佛义。今天台宗于彼经论。若何融会。

答。所引善戒瑜伽发心修证称阐提无性者。此是藏教。发心同前二乘。未明中实真常之性。非是阐提人也。其阐提者信心未具。未能发心。谓无缘了二因。所以不云成佛。故涅槃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谓阐提有恶境界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谓善根人有善因缘性故)或有佛性二人俱无(谓俱无缘了二性故)以上无缘了二性故。说阐提无佛性义。又经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谓有正因佛性也)约此正因。阐提极恶有成佛义。是以涅槃终极显性谈常。不简阐提极恶。咸同正性俱得成佛。况二乘耶。

三问。非情草木成佛不成佛疑。涅槃经云。若拘陀树有心。我当授与阿耨菩提记。以其无心故。不与授记。法相论云。真如能为一切诸法所依。无心草木虽无所变。但有理性无行性。不可成佛(云云)。今天台宗如何解释经论。建立非情草木成佛耶。

答。涅槃经法相论草木无心但有理性无行性者。此是权教故简无情。为起真修。乃须进行方得成佛。缘修乃是无常。即是本无今有义也。欲显真修。须依理性。理非今古。不简色心。一成一切成。故说无情成佛也。又依缘修说。无情成佛者。相尽情忘。则无情悉成佛矣。

四问。法华嘱累品安前安后疑。今罗什译于神力品后次置嘱累。而法相宗立十不可八相违。须移经末。若尔。如何通彼一十八难。当依罗什所安耶。

答。嘱累一品慈恩安国并令移于劝发品后。若在于前。有八相违十不可。天台之意须依罗什次神力品。荆溪总别破之。亦八不可十相违。且出塔已后凡述多宝。皆云塔中。不云见佛。若移在后。无出塔处。一不可也。分身散后凡有所述。唯论佛塔。不涉分身。若移在后。佛无散处。二不可也。嘱累文中佛散土秽已下经文言。不涉净。若移在后。无复秽处。三不可也。会本居地。因塔升空。佛散出塔。后文在地。若移在后。无还地处四不可也。嘱累品后经既未尽。但述众喜。不云而去。若移在后。须加而去。五不可也。劝发品后无复余文。经既已终。则云而去。若移在后。须除而去。六不可也。本迹事毕。须有所付。是有嘱累。若移在后。法无所归。七不可也。嘱累已后明乘乘人事须嘱累。若移在后。师弟参杂。八不可也。其十相违一一叙破具载妙乐记中。

五。今昔一乘同异疑。法华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盖昔日为三为二。今经开之唯一耳。若然。何故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此言一乘。与今法华一乘。同耶异耶。同则有妨一代化意。异则异相云何。

答。经论同异固多。要须以义定之则可。且胜鬘一经部居第三方等时教。二乘在座。正当弹呵转小入大之时。台教有曰。若到方等。必到法华者。盖受弹之后次第证入也。而彼经谓二乘入一乘者。一者此经方等部中。预叙法华当来所证耳。故彼经上文云。必当得阿耨菩提。何以故。声闻缘觉皆入大乘。请观当得之言。自见指归矣。二则若就方等自论。则二乘受呵。转藏成通。通是摩诃衍门。亦得谓之二乘皆入大乘也。二释之中初义为正。

六问。文殊无去有来疑。且此经序分文殊为列众之首。复为弥勒引古决答。至下三周之中。并无文殊入海之文。如何达多品忽于大海娑竭罗龙王宫涌出耶。

答。文殊无入海之文者。准佛成道后四十二年。便居灵鹫说法华经。首尾八载时既长远。或有入海之文。经文传译此土从略。是故不云也。此犹约事解释如此。若约理智伸之。此经如来常在海中宣扬。文殊实智周遍。岂隔鹫峯听受。理既无在。宁局方隅。感应而处处释迦。随缘而身身妙德也。

七问。龙女成佛权实疑。经云。八岁龙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乃至云。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且三论法相宗难曰。彼娑竭罗龙王既是深位。权现龙身。岂其龙女成佛是实证耶。

答。他宗言权者。乃是高位圣人为轨下凡故示近成。若天台云实者。显佛乘权巧妙力。开性海不思议真常。一念发心便成正觉。故疏引经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净。取证如反掌。舍利弗举女人五障以为疑。智积明积劫行行而作难。龙女以圆珠献佛。息众疑心。何至今日更存犹豫故。

八问。龙女华座成佛别圆疑。且龙女成佛若是圆乘。当以虚空为座。何故坐宝莲华。而是别佛座耶。又三周得记皆是未来成佛。何故龙女现身成佛。而无成佛劫国名号。何耶。

答。龙女是圆顿教中成道法身顿显。一成一切成。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报智顿明。乃于莲华藏界。身土不相妨。色心为罣碍。虽坐宝莲华。体即虚空性。乃不思议圆融解脱大用也。若然者。何别之有哉。其三周得记未来成佛者。皆是钝根声闻。未曾修菩萨行。是故再历尘劫修治。龙女乃是乘急戒缓之人。是故一超直入也。其如不言劫国名号者。当以通别二记伸之。通则不言。别则有之也。

九问。身子今昔同异疑。华严会上有舍利弗。此与法华身子何异云何。且华严身子从外道家来。闻阿鞞说偈证初果。次到佛所证四果。则非法华身子。若异者。岂释迦一化有二身子耶。

答。华严谈别圆。不说藏通。二乘在座如聋若痖。既不入二乘人手。不能革凡成圣。但全生如乳。遂游化鹿苑。施设渐权。于兹获益。革外道之邪计。证无漏之涅槃。次方等弹偏中。般若洮汰。来至法华。大显一实。此是法华之声闻也。是则不二而二。身子今昔不同。二而不二。只是一身。元无两人也。

十问。不还果生五净居疑。小乘所说不还果遍彼上流圣位。于无云福生广果天中。生五净居天者。且不还果身不作受生业。何故下三天。能生五净居天耶。若言凡夫时作业者。入正性离生之日。但舍凡夫异熟业。何有凡夫业生五净居业耶。

答。小乘入见道位断见惑。即障理惑也。初证人空。得无我相。乃不发业。离四恶趣异熟生障也。其第二果欲界五趣杂居。九品界系润生惑。即于人天七反受生。其不来果色无色界系。八九七十二品润生惑。在二界定业受生。既有惑润受生。何疑其生五净居耶。唯至四果永断界系。方不受生矣。

答泰禅师佛法十问(并序)

禅宗泰禅师问 四明法师答

清泰滥处禅关。叨陪海众。窃见诸方商略所疑。辄陈十种疑问。特伸请益。伏惟。金錍在手。宝鉴当怀。俯赐发挥。永为良导。不胜万幸。天圣元年三月初一日 清泰谘问延庆和尚法智大导师。

一问。无明与法性。为有前后。为无前后。若云有前后者。何云。法性无初。无明亦无有始。又云。无明即是佛性耶。若言无前后者。何故佛果位中。断尽无明。方成佛果。既云断尽。应断法性耶。

答。若论本具。平等一性则非真非妄。而不说有无。明法性亦不论于有始有终。但众生自无始忽然不觉。迷理而生无明。无明有熏真之用。法性有随妄之能。真妄和合名为缘起。故金錍曰。无有无波之水。未有不湿之波。在湿讵间于溷澄。为波自分于清浊。虽则有清有浊。而一体无殊。所谓清浊波者真妄两用也清浊湿性者一体无殊也。无明法性体一故起无前后。故起信论云。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是也。若觉悟时达妄即真。了无明即是法性。约修门说。义当断妄。虽曰断妄。妄体本真。妄何所断。故曰。无明亦无有终。又若究其正迷之时。如梦中人。而不知是梦忽然梦觉。迷妄自息。是则风息水澄。妄消真显矣。审而思之。无俟多论也。

二问。一切众生本来同一法性。法性本来清净。何因缘故忽迷。只如初迷之时。为一时迷。为前后迷。若云一时迷者。悟时亦应一时开悟证于佛果。何故现有众生未悟耶。若前后者。既同一法性。以何因缘而致前后迷耶。

答。具德圆常正性真空妙有遇缘而发。法尔如斯。不劳造作。且迷妄缘起者。如人忽睡。灵焰潜生眼观刹那狂觉忽起。一切众生所迷真如能迷不觉。真妄和合二无二相。然则佛性虽一。迷悟虽同。六道四生遇缘。熏习亲疎不等。根性利钝有异。是故觉有前后。诚不可以无明法性一故根性俱同也。是知。一切众生迷无前后。觉有前后。譬如夜间多人同睡。睡时虽同。不妨前后起也。善解此譬。来问自消矣。

三问。一切众生既迷本性已。何故忽然能开悟耶。若言因善知识教法缘熏得开悟者。只如最初一佛。又从何人得法信解开悟耶。

答。众生得悟缘熏不同。或有无师自悟。承本自然智而证之。良由本具灵明。能自推理而得解悟。故祖师云。空寂体上无师智自然能知。既知自性而便成佛也。一人成佛之后。展转说法化迷众生。众生禀教修行。是故次第成佛。若尔。何疑最初一佛无从开悟耶。

四问。钦闻诸佛果上。凡所证法一切众生悉具有之。今且就人中以论因中。如何辨于三明八解五眼六通乃至毛吞巨海芥纳须弥等用耶。若言至佛果方得者。本有之义又何述焉。

答。诸佛众生缘起虽异。觉海同源。诸佛悟理。性相无碍。众生迷妄。事理悬隔。故金錍曰。众生唯有迷中之事理。诸佛具有悟中之事理。迷悟虽殊。事理体一。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之依正。众生自于佛依正中。而生苦乐升沉。升沉既作。解脱无期。今则籍教熏修契圆实理。傚菩萨之所修。修无所作。同诸佛之所证。证诸本具。是则一念顿圆于一切。一切普摄于一尘。三明八解日用不亏。五眼六通介尔具足。故荆溪曰。凡圣一如。色香泯净。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愈下凡之一念者是也。毛吞芥纳者。净名不思议解脱大用也。且凡夫一念造恶之心尚遍十方三世。岂不思议大用不即含纳。若不信凡心理本具足此用。则诸佛果上依正融通悉不成矣。

五问。真妄二法为同为异。若言同者。妄本是真古人不应云错将世智为佛智。如认鱼目为明珠。若言异者。应是离妄有真。古人不应云弃波求水舍器求金。若真妄两立又不双存。云何剖伸耶。

答。有真有妄者。对迷说觉也。绝真绝妄者。泯相离筌也。确论其旨。真则全妄之真。妄则全真之妄。二无二体也。佛大圣人说真说妄者。所以欲人慕其真而破诸妄。使妄不得而兴也。世人于兹不了。强执现前一念妄心均已是佛。正堕古人错将强认之说矣。若更弃此妄念别觅真如。复同偏教所修。犹如弃波求水舍器求金焉。兹二者过犹不及也。要须不即不离妙在其中。斯可矣。来意问。以真妄同异者。今答曰。非同异中。假立同异也。非同异者。真妄同源缚脱不二故。假立同异者。迷悟不同。情智有异也。如此甄之。自然悬合诸文。毋劳委论矣。

六问。夫言无情说法者。为是名本清净法性为无情说法。为是指草木瓦砾为无情说法。若本清净法性为无情说法者。此性横遍竪穷。生佛平等。不应言说法也。纵有言说。谁为听受。若指草木瓦砾为无情说法者。教相如何分别耶。

答。无情说法之言。其来尚矣。的论其要。难得其旨。汝问以清净法性草木瓦砾立二法也。当知法性之外无别瓦木。瓦木之外无别法性。二非二也。故华严曰。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山河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此道若论有相。充塞太虚。包含法界。若论无相。一法不留。见闻不住。卷舒自在。体露堂堂。昔南阳忠国师答学者。以牆壁瓦砾为古佛心。不异此旨。若论说法。炽然常说。古今无间。华严之中尘说刹说佛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若论听受。十方齐说。十方齐闻。三世俱宣。三世俱听。古人道。虚空问万像。万像答虚空。谁人亲得闻。木叉了角童。又云。真说法时声不现。正堂堂处没却身。学人又问国师。无情说法谁人得闻。师曰。诸佛得闻。曰众生应无分耶。师曰。我为众生说。曰某甲聋瞽不闻。师应得闻。师曰。我亦不闻。曰师既不闻。争知无情说法。师曰。我若得闻。即齐诸佛。汝即不闻我所说法。曰众生毕竟得闻否。师曰。众生若闻。即非众生。国师之答稍有深致。识者知之。

七问。世间有情变为无情。如石夫人地蟾石蠏等。无情变为有情。如麰麦腐草化为飞蝶萤火等。此等生类是何因缘而尔迁变耶。

答。只一如来藏性。众生循业发现不同。是故山河大地建立胎卵湿化成形。如佛顶经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且无情化有情者。神识乘时而来。依草附木也。有情化无情者。神识遇气迁变。驱[穀-禾+卵]枯朽也。当知千变不离于一念。万化难逃于藏识。世间更有火鼠汤虫氷蚕石鷰。情器难量。业报奚测。佛及众生俱不思议于兹见矣。

八问。世间有人。此身未死。彼处已生。如王院主等。此何因缘也。若云众生业用自在者。一切众生皆有业用。何故例无此事耶。

答。天台承南岳三种妙法。一曰众生法。二曰佛法。三曰心法。此三妙故。不可以牛羊之眼观视。亦不可以凡情世智测识。有如来智眼者方堪量度。良由体性不可思议一一高广故。华严所谓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妙证无差之道。故能于一身化千百亿身。于一法演无量诸法六根三业法界大用无有穷尽。众生处迷虽不能尔。而由性德本具此体用故。只于业报之身亦能少分变现。如上古舜帝。分身而应二妃。倩女离魂而合为一质。县令昼寝识化为鱼。至有二人双存枕上。二魂悉在地狱受殃者。如斯等事不能殚举。皆是众生界中业报难思之事。是知不独王院主一人而已。何苦兴兹疑难哉。

九问。有情无情既同一真性。何故斫伐树木。不为冤对。不令人堕地狱。才损有情。便为冤对。令人堕苦受报何耶。又复既是依正二报同一法性。何故有情有觉知。无情无觉知耶。

答。法界体性离诸妄念。相等虚空。无所不遍。遍依遍正。遍根遍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遍。嗟夫群生梏桎斯体妄为情器。情则四生六道水陆空行。器则山川岳渎草木丛林。于情分中妄计我人知见。故有苦楚冤对之事。器分既无我人知见。故无业累雠偿之愆。如是不同皆是众生境界虚妄分别。究论法界。体性有何差别。故荆溪曰。纵然造依造正。依理终无异辙。斯言是也。

十问。一切众生既同一觉性。何故捶打他人。不觉痛苦。却为快乐。既各不相知。云何辨平等觉性耶。

答。清净本然。尚无一法可以当情。况论捶打痛苦之事。但真如不守自性。变为诸法。如一源水从流派别清浊动静海咸河澹。是故于中人我竞起。爱恶是兴。以强陵弱。攻击不休。子今设问。正是铨量迷妄中事。惟当返妄归真背尘合觉。则了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到此之时。一证平等觉性。尚无彼此色相迭相见。岂复论于世间捶打胜负哉。

再答泰禅师三问

禅宗泰禅师问 四明法师答

 清泰不揣下愚。辄具疑问十条。上请教诲。兹承赐答。三复感悰。如获珙宝矣。然则日月固明。盲者自咎。其间尚余三处未晓。不免再露鄙拙。果蒙洊与指示。下情感幸之至(清泰)上白。延庆教主法智大法师。

一问奉。第一答中云。忽然不觉。迷理而生无明。只如不觉。依何而生。以何为体。何因缘故忽然生耶。

答。甚深藏性之源非真非妄。此性随缘而真而妄。故佛性论云。单真不生独妄难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是故教门所示真有随缘不变之义。妄有体空成事之能。良以灵源无住。随妄而生。强觉既迷。忽然而起。然此起妄之言复应了知其意。若言众生本觉圆明之性。此即直指众生无始无明而为法性。以无明法性体一故。若言忽然不觉而生无明。此即约修以说。对性论起。从本觉体而有不觉也。不如是。则不能显进修之人。是复本还源之道矣。以此意故。凡诸经论多云从真以起妄也。其实一切众生自无始来。唯有迷妄不觉而已。故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以来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是也。子问不觉依何而生。若晓上意。则不必如此问也。如首楞严中满愿子尝疑此事。佛反责曰。既称为妄。云何有因。又圆觉经金刚藏亦启此难。佛斥非为正问。谛观两处。佛意诚不欲兴此疑难。盖众生之妄自无始即有之也。

二问奉。第二答中云。一切众生迷无前后。觉有前后。譬如夜间多人同睡。睡时虽同。不妨前后起也。若如此渐渐觉悟成佛。应是众生界有毕尽之期。若然者。经论之中何以并言众生无边耶。

答。一切众生无始覆真和合而起诸相。虽真源不二。而所照有殊。如古德道。含生随业现。三界不同躯。如沤依水起。水不碍沉浮。迷源虽不二。熏发有贤愚。来问以众生成佛众生界尽者。如彼水生浮沤。沤虽前后灭。即不可言水随灭也。故佛藏经云。一日之中有百千万亿恒河沙众生。一时成佛。众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何以故。如来藏无尽故。又长沙大师赞南泉云。堂堂南泉三世之源。金刚常住十方无尽。其旨亦同。当善思惟。切勿于众生难思境界中而起断灭见也。

三问奉。第六答无情说法中云。十方齐说。十方齐闻。三世俱宣。三世俱听。既齐说。又如何俱闻。既齐宣。又如何俱听。况复诸圣又如何用闻耶。

答。子疑齐说齐闻俱宣俱听者。当知刹刹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了无异趣。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不可以凡情测。是大总相法门寂而常照。法身冥资之境也。故荆溪曰。愿解脱之日。依报正报常宣妙经。一刹一尘无非利物。又问诸圣如何用闻者。既云法身冥资一切俱说。岂不能一切俱听。如是则言不干舌。千圣俱闻。照故恒说。遮故俱听。众生才闻即同诸佛。前佛后佛其一揆焉。若更别立程途。则非西圣一路涅槃门矣。

天童凝禅师上四明法师第一书

正月十八日。天童山景德禅寺住持传法苾刍(子凝)。谨熏沐裁书于延庆堂上教主法智大师(侍者。子凝)甞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斯往哲之格言。非潜夫之臆说也。(子凝)素昧达人之旨。辄陈愚者之言。愿渎听聪。少陈狂狷。近因暇日。恭览十不二门指要钞。义峯孤耸。非郄克之足能跻。教海汪洋。岂师旷之耳能尽者也。珍重珍重。中所援引。达磨门下三人得法而有浅深。尼总持云。断烦恼证菩提。师云。得吾皮。道育云。迷即烦恼。悟即菩提。师云得吾肉。慧可云。本无烦恼。元是菩提。师云。得吾髓。但为传闻故无实证。未知斯语得自何人。大凡开物指迷。必须据文显解。岂可以道听途说将为正解。礼云。记忆之言不足以为人师。此亦虑无稽之言以为正说者也。宁可指鹿为马。事类赵高。使民战栗。宛同宰我。今据祖堂及传灯录。只云。二祖礼三拜依本位而立。未委彼宗。复何为解。今或有师云。达磨之道但接下根。未通上智。又云。悟即心之理。昧心外之法。斯皆以管窥天。将螺酌海者也。今试辨之。原夫病在膏盲者。失之于针砭。滞名相者。封之于言句。岂教不能明心。而药弗能瘳疾耶。良由积疗增痾伙言惑性。是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亦方便之一揆耳。或者犹云。但指即心未入佛慧。如般若说九类皆住无为涅槃。华严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未知此说与祖师之道同耶异耶。噫小智自私贱彼贵我。达人大观无可不可。古贤之言信而有徵矣。然则田巴毁三皇罪五帝。随而和之者千人。盖海上有逐臭之夫。讵田巴之道能胜于三皇五帝之道者也。教主大师久积净行。恢张教网。前无古人。后不可继。自当依经解义续智者之真风。何必採鄙俚之言。玷启迪之旨乎。愿削传闻。自扶本教。无使滞名相者而取傚焉。幸甚不宣。天童山景德禅寺住持传法苾刍(子凝)顿首上白。

四明法师复天童凝禅师第一书

正月二十四日。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谨修书复于天童景德堂头禅师(侍者)。今月十八日。僧使齎到长书一缄。文理相高。经实俱赡。舒卷忘倦。珍荷弥多。但以夙事忏摩。全疎文学。将谋投报。预抱忸怩。然阅华词。备谙雅旨。盖以(知礼)早岁为解本宗十不二门。辄述指要钞。编文纪事。聊资学众之寻研。义浅词荒。敢冀宗师之观览。其中所引。达磨门下三人得法浅深不同。尼总持云。断烦恼证菩提。师云得吾皮。道育云。迷即烦恼悟即菩提。师云得吾肉。慧可云。本无烦恼元是菩提。师云得吾髓。来书云。此语不契祖堂及传灯录。谓是道听途说採乎鄙俚之谈。而不知此出圭峯后集。裴相国(休)问禅法宗徒源流浅深。密禅师因为答释。广叙诸宗。直出傍传源同派别。首云。达磨直出慧可。傍传道育及尼总持。乃示三人见解亲疎。故有斯语。此之后集印本见存。南北相传流行不绝。曾逢点授因是得闻。而况有唐圭峯禅师帝王问道。相国亲承。和会诸宗。集成禅藏。製禅源诠都序两卷。及兹后集为世所贵。何为鄙俚之谈。岂是道听途说。此乃禅门自生矛盾。固非讲士敢此讥呵。只如祖堂亦是人师集录。谁是谁非。言何容易。夫法本无说。说必被机。机发在缘。缘有宾主。故诸圣人抑彼扬此。是一非诸。补处逸多尚受折于维摩诘。上首尸利甘负屈于菴提遮。岂补处纳言。上首暗理。盖知缘不在己。是以功让于他。以至正像法中。华竺宗主空有更破。性相互非。业禅者屡斥寻文。传教者或讥暗证。皆为进于初学欲使深于本宗。智论立悉檀被机。禅经用四随益物。设化之法大体合然。但以假名引令入实。不得其意。宁免生疑。来书又云。今或有师云。达磨之道但接下根未通上智。又云。悟即心之理。昧心外之法。未审此语何文所载。何处亲闻。无求闾巷之音而构诬罔之说。道听途说。事有所归矣。且夫信行法行各有利根钝根。唯色唯心岂分内法外法。刹那九世一念三千理事俱融。频彰指要。既蒙顾视。合察源流。愿存为法之心。广阐利人之道。俾信法根性从说默开明。无使达磨子孙独能破立。智者宗裔全废抑扬。则彼众当机有趣真之路。令此宗来学绝入理之门。禅师悟彻一心。辩超千古。为佛祖之了使。作人天之导师。希开博济之怀。勿任偏情之执。讲忏之隙仓卒奉酬。幸无以朴野而见诮焉。不宣。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拜手上复。

天童又上四明第二书

正月二十八日。天童山景德禅寺住持传法比丘(子凝)再修书奉白于延庆教主法智大师(堂下子凝)闻。夫意浅则言疎。思深则言訒。前所献言者。且欲大师削去传闻自扶本教。再垂来示。徵引源流。徒知出于圭峯。问因相国三宗辨异。未尽所长。殊不知。知解宗徒祖师昔记。循其泛说。讵惬通怀。彼禅源诠云。达磨九年面壁。盖为绝缘。由是祖师独断乃云。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今达磨所传唯灵知而已。至于深推荷泽轻视牛头。矛盾之言洋洋于外。既曰曾逢点授。合具雌黄。何异採鄙俚之言资脣吻之解。且夫达磨之得二祖。亦犹思大之有智者。垂范作则。千古皎如。傥智者之言教成非。而达磨之子孙亦谬。岂容缄默。须议师承。非之则谤因谤缘空招捺落。是之则正人正己信奉讴和。岂谓相国亲承帝王问道。北宗神秀四帝国师。藉势恃权。其风自弭。来书又云。补处逸多尚受折于维摩诘。上首尸利甘负屈于菴提遮。盖知缘不在己。是以功让于他。若如是。则虽晓抑扬。罔穷实际。苟云功让。未喻下怀。又云。业禅者屡斥寻文。传教者或讥暗证。俾信法根性从说默开明。无使达磨子孙独能破立。智者宗裔全废抑扬。此者深思。谁之咎欤。刚云破立。以过疣人。岂不云一念三千刹那九世。禅教之旨何理不臧。思益经云。说法有二种。若圣说法若圣默然。何必有说滞言。无说乖旨。实惟不二。非任偏情。昔人截耳捐身。引肠断臂。斯有由矣。不然贾有余勇。恃死不回。山人每一经心。如负荆刺。愿吾大师力扶像运。深察源流。无使正法浇漓人情美顺。唯宗高范。是振淳风。知事忏摩必无虚日。再形鄙抱。专候斥呵。不宣。天童山景德禅寺住持传法比丘(子凝)顿首再白上。

四明又复天童第二书

二月初七日。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再裁书于天童堂上大禅师(丈室)比者累接真缄。颇彰深意。前书谓。指要所引三人得法全不据文。乃是道听途说。採乎鄙俚之谈。盖由不晓斯文出自圭峯后集。只齐曾见非彼所闻。故以长书责无实证。今知所出。合耻鲜闻。如何却斥圭峯弃乎援据。噫过而不改斯成过也。且如指要所引。非无所以。盖智者立法华绝待十妙止观圆顿十乘。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二句之文而为刚格。诚非二法相合名即。故不可以断证明之。亦非一法翻转名即。故不可以迷悟示之。烦恼非定本无。菩提非定本有。故用烦恼即菩提等。绝其言诠。寂其思虑。俾妙解圆明妙行密契妙理顿显故也。柰以天台宗教陵迟之际。圭峯后集流衍来吴。禅讲之徒多所宗尚。咸云。达磨印于二祖。本无烦恼元是菩提。方为得髓。智者所说既同道育之解。乃成得肉之言。鄙僧忝嗣台宗。得无伤痛。况闻点授。粗见否臧。遂于指要文中对扬厥旨。何任唇吻之便。而浪有所讥。且夫分宗受法。传教接人。人据圭峯难于本教。岂不依教而返破之。斯皆扶树本宗。勉励初学。证悟之际。彼此岂存。前所谓设化之法大体合然。悉檀被机。四随益物。不得其意。信有狐疑。洎观捐身断臂之心。如负芒剌之语。后五百岁能几人乎省己扶宗。既能如此。于他护法。岂得周遮。幸冀禅师博览本宗。善扬祖道。无得阻他。释难便成。立我化功。蒙索报音。讵可缄默。不宣。延庆院住持传天台教观比丘(知礼)稽首再白。

天童又上四明第三书

二月十四日。天童山景德禅寺住持传法比丘(子凝)谨重致书于延庆堂上教主法智大师(座下子凝)窃闻。屠保之内必有异人。讲忏之中岂无通识。何劳往复再叙端倪。而大师指要凋文刻义。只曰相传。达磨门下三人得法而有浅深(愚)既议之。岂可便责圭峯以求情实。所谓道听途说。可曰相传。果有后书。指为曲据。妄生穿凿。合晓否臧。或达磨授二祖。有本无之说。道育尼总持有断烦恼之称。则圭峯言之。而大师议之。斯亦可矣。既元无此说。拟剥何人。岂可逐浪随流扬声遏响。前云。设化之道大体合然。斯未可也。大凡援引古今。存乎婉当。彼宗固执可示斥呵。方谓抑扬昭乎义理。苟弘教者引佛经不当。亦须削之。如是则称作人师堪为教主。后生宗范千古不逾。所谓学而不思。传而不习。斯之为耻。何耻鲜闻。来书又云。天台宗教陵迟之际。圭峯集流衍来吴。人据圭峯难于台教。岂不依教而返破之斯皆扶树本宗勉励初学耳。甞试论之。原夫圣人立教示迷。情同蒭狗。智类氷壶。神遇之怀道无不在。岂同鄙俚有滥道途。常患学佛从师未能忘筌离相。余与大师言议者。盖存大师永永之道也。假使信任圭峯为是。须知回顾。祖堂无言。未坠本宗。尚犹焚躯炼指。岂同外道。非理赴火。投崖革故。是宜鼎新无爽。所依止观十乘法华十妙菩提烦恼信本无差。纲格之言。岂容繁剖。所谓过而不改。斯有归矣。不宣。天童山景德禅寺住持传法比丘(子凝)稽首上白。

忠法师天童四明往复书后叙

吾祖法智尊者。始因钱唐奉先清师製珠指解十不二门。总在一念之文为真心。别分色心之言为俗谛。改色心门。造谓体用为造。谓体同改内外门。三千即空即假即中为即空即中。凡改二十来字。天台昱师注不二门。立唯观不思议境。消一念三千唯色唯心。为真谛。法智悯而救之。所以指要之所由作。故序云。或示或注着述云云。是此也。清师又立生佛三千为事造。心法三千为理造。而不知三法各具事理。如指要破曰。据他所释。心法是理。唯论能具能造。生佛是事。唯有所具所造。则心造之义尚亏。无差之文永失。又序曰。事理未明。解行无託。此皆破于清公也。然指要之中正明观心达妄之道。闢他山外观真之非。文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二句。为发心立行之本。因此拣示达磨门下三人得道浅深。可大师云。本无烦恼元是菩提。达磨曰。得吾髓。法智评之曰。可师之见意纵阶。此语且未圆。凝禅师谓指要所引差错。从而辨之。乃准祖堂及传灯录。当时可师但礼三拜。依位而立。而不曾有本无烦恼等言。凝公如此扶救。毁斥法智云。是道听途说。非为正论。殊不知。法智准圭峯后集而示。到此凝公自当结舌服膺。柰何后书倔强不已。今更就彼书辨之。若将可大师无言依位而立。便是显圆顿者。且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大品云。若有一法过涅槃。我亦说如幻。又有无言童子净名杜口等。今问。此诸无言而与可师无言。为同为异。请端的示之。切莫通谩。又如阿含外道问佛。不问有言无言。如来踞座。外道赞云。世尊大慈开我迷云。即礼三拜而退。阿难问佛。外道得何法而退。佛言。如快马见鞭影即着正路也。祖堂引为圆顿第一则语。天台判此为小乘三藏。若望圆顿犹霄坏焉。故知不可才见无言便谓真证也。当时四明太守直阁林公见二师诤议不已。因请法智于指要下和融之语。法智不得而辞遂改之(指要旧文曰。此乃又超得髓之说也。可师之见意纵阶。此语且未圆。问今明圆教。岂不论断惑证理及翻迷就悟耶。若论者。何异持育之解。答秖如可师。岂不断惑翻迷。岂亦同前二耶。故知。凡分渐顿。盖论能断能翻之所以尔○指要新改曰。然汝所引达磨印于可师。本无烦恼。元是菩提等。斯乃圭峰异说。致令后人以此为极。便弃三道唯观真心。若据祖堂。自云。二祖礼三拜。依位而立。岂言烦恼菩提一无一有耶。故不可以圭峰异说而格今家妙谈尔)况达磨西来。以楞伽四卷授可大师。且曰。籍教悟宗。仁者依此修行。自得度世。荆溪甞判楞伽。阶天台别教。以经云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之义。大慧菩萨问。是顿是渐。佛答是渐。既言是渐。安得指为顿耶。准此则法智所评信不诬矣。今谨录当时议书五番。非但令后昆睹指要新旧二文来力。抑亦不昧先时辨论之因起也。

熙宁三年中春永嘉法明院传教法孙(继忠)识

草庵录纪天童四明往复书

法智学行高妙。凡所着作。莫不立宗旨闢僻邪开奖人心到真实地。指要钞中。引圭峯后集。比决幽奥。而天童凝禅师者一见喜之。但谓。其所引少有参错。欲法智改正之而已。书简往返凡二十许。其末至有云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使大法流衍百世无瑕玭者也。余昔亲见此帖。字划如锺繇。语如韩退之。真可爱也。或谓。法智以此聊为改正。又闻。指要既出。雪窦显禅师特出山。羞斋为庆。仍有茶牓。具美其事。余未甞见之。甞睹广智初主南湖法席时。显公虽已老。亦牓煎茶。但记其高头大麻牋。其字小古。以此知。法智之时不虚也。在昔禅教一体气味相尚。至有如此者。

(宗晓缵录天童四明之书。秖得五番。准草菴。既曰凡二十许。果堙没不少。其显禅师茶牓之类。并已无闻。凡阅此书者或有。此幸见赠。以全之)。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四

 

上篇:四明尊者教行录

下篇:天台传佛心印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说罪要行法

说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每于半月月尽忆所犯罪。...

莲邦诗选

莲邦诗选序 经云。清泰国土。宝树珠网。德水珍禽。常...

十不二门

十不二门 唐荆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迹门,谈其因果及以自...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达磨大师血脉论

达磨大师血脉论...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卷上 宋沙门翔公于南海郡...

弊魔试目连经

弊魔试目连经(一名魔娆乱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

佛说解节经

佛说解节经一卷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不可言无二品第一...

【注音版】佛说离睡经

佛说离睡经...

说罪要行法

说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每于半月月尽忆所犯罪。...

菩萨念佛三昧经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序品第一...

求福者遇佛得度

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偈,在佛经...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

邪淫十二害

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

你所选择的环境,对你善根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研究唯识,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种现相熏...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

最近常做恶梦,是否提醒厄运要来了

问: 我最近总梦到爸爸死了,难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运...

圣严法师《守心》

守心的本身是一种方法,是从制心、守一而产生的。五祖...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实宗

俱舍宗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

财富的秘密

【一】 收到一短信说:财富很重要啊!此为答复。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