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门要略

天台智者大师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夫人修禅学慧法门。先明方便。后明正观。方便者凡有五种。初具五缘。一者衣食具足。二者持戒清净。三者闲居静处。四者息诸缘务。五者亲近善知识。五缘若阙则妨安心。若无善知识则不知遮障。为此义故须具五缘也。

二呵五欲者。谓色.声.香.味.触也。此五种能生行人欲乐之心。贪爱无足。若不呵却则妨正业。故须呵却。

三弃五盖。此五盖者。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此五若弃舍。心则得安也。此五在心则缠覆不明。

四调五事者。一调食不饥不饱。二调眼令不节不恣。此二就定外调之。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三就定内调之。调身者。令不宽不急是调身相。次调息者。令息出入绵静细。如有如无。资神安禅。守之心易得定。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次调心者。若多觉观浮动。须系念在齐中。制诸乱想。若心沈惛。头低睡熟无记者。当系鼻端。令心在缘无分散意。举要言之。不沈不浮是调心相。次复正于坐中。若觉身息心三事不调者。即须用前法调之。三事若调禅定可获。次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次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有散。次微微动身。次动肩脾手头颈等。次动两足膝等。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按两掌令暖掩两眼。然后开眼。待身汗燥方可随意。若不尔者令人作病。

第五行五法者。谓欲.精进.念.巧慧.一心是也。释云。欲者。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禅定智慧诸法门也。精进者。持戒清净。初中后夜专精进修习无上道法[廿/匕]。念者。念世间法治生产业。一色一香无非佛法也。巧慧者。思惟世间阴界入等。一一皆入如实。令魔界即佛界。为佛事如萨陀波伦也。一心者。既知世法即是出世法。应当专修定慧二法。令与法性相应。心如金刚无能坏者。故名一心也。此上并是坐禅。约出入略示此法。夫欲发心学道。先须问路。路有通塞。法有是非。心有邪正。今且约坐禅示其相。余则可解。塞路者。苦集为塞。道灭为通。无明十二因缘为塞。无明灭为通。六蔽为塞。六度为通。若有三塞。破之令通也。次简邪正者。一若为利养破戒等事发心学禅者。此发泥梨心。行地狱道。二若求名闻望他称誉而学禅者。是发謟曲心。行鬼道。三若为眷属徒众多檀越等。是发飞走心。行畜生道。四若为胜他妒忌者。是发丑陋心。行修罗道。五若为此生谢后恐失未来人身。兼持戒而发心学禅者。是发欲界下心。行人道。六若为求今世后世自然果报。兼修十善。是发欲界上心。行天道。七若为捍伏于他复层自举。狼踞唐视令物归仰者。是发魔罗心。行第六天道。八若为求今世后世禅定静乐者。是发梵心。行色天道。九若为求世智辨聪无事不知者。为此学禅者。是发外道心。行无想行天道。十若为思惟世间生死牢狱甚可猒患。出世涅槃清净寂灭甚可欣乐。为此发心欲速出三界者。是发无漏心。行二乘道。非心无量。略示十种非心耳。前九是世间心。是生死心。后一是出世心。是涅槃心。是圣人心。是解脱心行者。汝学修道应善识邪正。莫浪发心。二乘出世间尚简是非。况前诸心妄谓为是。若欲与理相应者。但首作人事。莫强知他事。即是更相憎恨世世相憎。非但此生无道无果。累及后生。能闭口合掌塞耳端坐修心者。是出世圣人。若不尔者。饿鬼畜生之道难得免离也。

次明修止观者。先约坐中修者。行人于坐中为乱想觉观修三止。一名系缘止止者。谓系心鼻端隔齐间等处。系缘守境。令念心不散。二名制心止止者。随心不起。即须制之不驰散也。此二是事止耳。三体真止止者。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即须体之。知悉从缘生。从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既知无性即不取着。以不取故妄念心息。是名为止。止心不动名为无为。无为者即诸法本源。若能安本源则一切妄想生死业行即皆空寂。即泥洹道。真法实也。略明三止竟。次作观者。谓正观中道诸法实相智慧也。行者于坐禅中。随心所缘一切诸法。若善法。若恶法。若无记法等。随所缘念念不住。虽如上体真而不止者。即当反观所起之心从何处生。从过去生耶。现耶。未来耶。若从过去生者。过去已灭云何能生。若从现在生者。现在念念不住云何能生。若从未来生者。未来未至云何能生。三世求生毕竟不可得。当知此心但有名字。名字之法本自无生。无生故。无灭故。无灭即是中道第一义谛观也。又捡此心为有为无。若心无者。云何有念。心若是有者。应当自有。何须缘发始有心生。当知此心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正观也。

复次。于禅中沈惛睡熟头低无记者。即须修观。分别法相。对治沉病。若于坐禅中心散动越逸攀缘万境。即须用止除乱想。一心念之。若修止时心安快乐。即应修止。又修止时能破睡散。即应修止。又修止时豁豁欲想清净。即应修止。又修观时心地静乐。即宜修观。又修观时道心郁起。即宜修观。又修观时能破烦恼恶见。即宜修观。观若有益即常修观。止若有益即常修止。行者善须斟酌。巧用止观调心。令妄念不起。即是善能用心。有少道理也。

次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历缘有六。谓行.住.坐.卧.言语.作务也。对境亦有六。谓六根对六尘也。缘与境合有十二事。初就行中修止观者。行者欲行之时。即应思惟。我今为何事故行。若为恶事无益等事。即不应行。若为善事利益等事。即应行。行中修止观者。即应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今推此行及诸法悉是虚妄。求实叵得。妄念不起。是名为止。复作是念。由心运身。故有去来及行中一切法。令及观此行中之心。不见相貌来处去处。无生无灭。当知行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观。于行缘中修止观既然。余五缘例尔。次对境修止观者。见色之时。即知如幻如化。不起贪染。心安寂然。是名为止。当及观见色之心从何而生。为从眼根生。为从色尘生。为根尘合生。为离根尘生。若见色从眼生者。未见色时心应已生。若从色尘生者。何关我耶。若从合生者。捡此根尘为各有心。为各无心。若有心能生心者。合时应有两心。若各无心能生心者。无有是处。若离根尘有心生。亦无有是处。当知见色之心本自无生。但有名字。名字性空。毕竟无实。是名为观。于眼见色时修止观既然。余五根对五尘例尔。

次于礼佛中修一心三观者。观一念礼佛之心。即空即假即中。观心即空是礼报佛。观心即假是礼应佛。观心即中是礼法佛。一礼即三礼。一佛即三佛。虽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圆礼。亦名不思议礼佛。又诵经旋绕历缘对境与心动念皆例如此。用三观也。问。一心三观有何功用。答。即空观破四住惑。即假观破尘沙惑。即中观破无明惑。一心三观。三谛圆破五住。五住烦恼破即三身显。四住破即报身显。尘沙破即应身显。无明破即法身显。又三观成故即三德满。中观成即法身满。假观成般若满。空观成即解脱满。三德满故名秘密藏。佛及众生悉入其中。毕竟无所有。永寂如虚空。若然者。云何复言有一切法佛以假名字引导诸众生。复次泥洹真法实众生从种种门入。令粗依一理。略出此法。示初心行人。不可执此为是余者为非。若得此意者。则千车同辙万流咸会也。一切诸法体性平等。众生身内法身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行人常敛念。观四大五阴空无所有。名为道。


上篇:重治毗尼事义集要

下篇:观心诵经法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百丈怀海禅师广录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 师。讳怀海。福州长乐人也。...

勅修百丈清规

勅修百丈清规 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 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

妙法莲华经玄义

法华私记缘起 沙门灌顶述 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

大乘止观法门

南岳大乘止观序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

药师佛圣诞祝圣仪轨

消灾延寿药师佛圣诞祝仪 (一)唱香赞 戒定真香 焚起...

如净和尚语录

如净禅师语录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

四十二章经解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 古吴藕益 释 智旭 着 经题七...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璎珞...

大正句王经

大正句王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华严经问答

华严经问答上卷 沙门法藏撰 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

宝星陀罗尼经

宝星经序 唐释法琳撰 《宝星经》梵本三千余偈。如来初...

劝修净土切要

重刻净土切要序 今夫苦乐纵横。一灵万变。升沉往返。...

十二缘生祥瑞经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

【注音版】佛说十号经

佛说十号经...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不论时地,不拣根机,只要念...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素食与防癌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梵网经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泰国的昧明禅师近日颇受弟子们的非议和斜视值更的僧侣...

受持斋法,长养福德智慧

斋,意为长净,长养善法,清净梵行的意思,佛弟子应尽...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