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大安法师  2013/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祖师,他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就是学戒律的,而且对净土并不是太看在眼里,结果他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他的戒律似乎也发挥不了作用,还是病得很重。他就思惟到天台讲五停心观,多障众生念佛观呐,开始念佛,念佛他就把他的病念好了。由这个念佛一法他才反观到自己原来的那种轻视净土,那种发的愿很高妙是不切实际的。

他原来发的愿是仿照一个慧布法师发愿,说:“与其在西方净土十二大劫在莲华不得出来,倒不如在五浊恶世水深火热当中生生世世救度众生。”他是发了这么一个愿的。这个愿固然很伟大、很崇高,也符合菩萨道精神,结果发现一病了以后他没有办法,自己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你怎么能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去救度众生呢?所以他就忏悔自己原来那样的,这种志愿虽大但心力不及的情况,还是导归净土。

所以他到后半生,三十多年都是老实念佛,念得还很有体会,对净土宗的主要的典籍他都有著述。这个人很有学问,灵芝元照律师。他就持戒念佛,这个学在戒律,行在弥陀,念念求生净土。他在那个开示里面特别谈到念佛一法对一个学戒律人的重要性。学戒律,他面对这种境缘现前的时候,他的烦恼还是很难把它伏住的,尤其是淫欲的烦恼。他谈到淫欲的烦恼,尽管行为上不做,但内心的种种念头、种种的那种表现形式,最后说,“这太难了,还是赶紧念佛求生净土”。

所以他深知这样的一个情况,其中的消息,所以他对这个念佛一法,专靠佛力甚至是全靠佛力往生一法是一往情深。他了解到净土高超律宗的特点。那这个教下那就更多了,像智者大师,作为天台宗的祖师,导归净土。好,那么我们了解这个高超律、教、禅宗的特点。禅宗后面会谈到,很多禅宗的祖师,秘修净土一法,因为禅宗开悟并不意味着他已经了生脱死了,他还有见思惑未断,所以对禅宗开悟者来说,他更应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

本焕老和尚喜庆105岁寿诞

昨日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105岁寿辰,弘法寺举行贺寿盛...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问: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修净土法门勿废金刚经

勿废金刚经。 就是《金刚经》的诵持不可废止,意思是,...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佛教词典】定宾

唐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天资颖悟,强识过人。出...

【佛教词典】五佛羯磨印

密教五佛之羯磨印。羯磨印,乃结显其尊威仪事业之印。...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

劝念观音菩萨圣号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

圣严法师《找不到太太》

我认识一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要「知大」,要「见远」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地藏经》利益篇

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辈,深明...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