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大安法师  2016/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 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散善义》

真实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自利的角度来谈真实,一个是从利他的层面去谈真实。

自利真实。我们来看看,作为净土行人来说,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心是不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那么,真实心体现在身口意三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可能是不大容易了。

比如身业,我们常常看到同修,让他念念佛,让他诵诵经,他会说:“哎呀,我很忙呀,我忙得不得了啊,我没有时间啊,就是十念法也没有时间啊”。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就像《无量寿经》所说:在这剧苦之中,共争不急之务。你的身业都在世间的五欲六尘里面去了。

那么,就从你的身业来看,你的重心倒向了这边,你说你厌离娑婆,你不是真实的。如果真的真实,如果是真实的求往生的人,就像《无量寿经》讲的: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把世间的志向全都捐弃,就像虚空一样,一法不立,然后一心一意求至道、至德,去念佛求往生,这样的净业虽然一世精进勤苦,然而在无量劫轮转的这种广阔的时空里面,它就象须臾间,一瞬间一样。你就是一百年、七八十年的时间,你面对无量劫的轮转是不是一弹指间、须臾间啊?你须臾间的精进勤苦,能够后生无量寿国,那是快乐无有极,那是沾了个大便宜呀!

然而,我们就是在这个须臾间的分段生死当中,都是放不下,一天到晚忙了很多世间的事情。这就不是在真实心里面来制舍,轻慢、厌舍三界六道轮回的依正二报。

口业,也要从真实心里面厌离、制舍三界六道浊恶痛苦的世界。如果你的口业天天津津乐道:哎呀,最近出了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呀,又什么好吃的,又什么流行色啊什么的。你这样的口业,你就没有真实的厌离了。

意业,要在真实心里面去思惟、观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这种欣喜之心,要欢喜踊跃,一提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种手舞足蹈的心,这时候才是真实的。厌离和欣求这是一体两面的,有时候从厌离下手,产生欣求,有时候从欣求下手,自然产生了厌离。但这些都不是很容易的。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检查得了一个重病,患癌症了,这时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赶紧念佛啊,求往生”。如果后来再复查,癌症没有了,误诊了:“哎,那算了算了,我还得要干我的事业”。你说说,这是不是很多人的一种状态,所以真实心难呐!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易往”,容易往生,但结局是“而无人”啊!当佛说出这句话,我想佛的心是很酸痛的。“无人”是什么?没有真实厌离欣求的人啊!他都在那里玩手段啊!搞虚假的东西。

所以,对我们身口意三业不善的东西,也得真实心里面去舍去它,对身口意三业善的东西,必须在真实心里面去作它。不管是在我们家里,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还是在公众场合,都要真实。不能说在大众场合,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回到自己寮房里面,回到自已家里,反正别人看不到,睡大觉,迷迷懵懵。

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然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这是很多人的情况,他自己一个人在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干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然后见到君子在,他就掩盖下来,然后说自己我有什么优点呀,把自己好的一面说出来,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然后他的那些阴暗面他就把它覆藏覆藏,这都是不真实的。

所以,要真实心去作,才能够有至诚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

为净业者守护信心,说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为修持净业者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说...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须得无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众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佛教词典】五种性

【五种性】 又作五种性、五种种性。唯识宗立论,谓一切...

【佛教词典】飞行

自在飞行于虚空。六通中之如意通、神通业者,彼等经行...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为何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十万亿佛

问: 极乐世界的人何以只须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他方...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

六即佛之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五...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