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库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大安法师  2019/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印光大师

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特别强调“至诚恳切”这四个字。这句话也是他一生最愿意说的一句话了,他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但”是“只”或“只要”的意思;“无不”,是“都可以”、“都能够”的意思。所以用“至诚恳切”心去念佛,就是我们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往生西方净土的三资粮“信、愿、行”中的行门,是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里注意,念佛的心理背景是如印祖所开示的“至诚恳切”!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我们很多念佛行人,往往没有注意到应该这样来用心。

念佛要用至诚心、恳切心、如救头燃的心、落水呼救的心。能有这样的心态,就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通。念佛一法是要感应道交,才能产生作用的。

但问题是我们众生知道这个道理,却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很多净土理念,他也知道,但就是做不到,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

他一念一念,还不是至诚心,不是恳切心,而是带着很多的名利心,或者虚假的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以这样的心去念,就不能跟佛感通。

所以注意要“至诚恳切”地持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时时刻刻,无令暂忘,不负祖师对我们的忠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带业往生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问: 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

如何才能生起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观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佛教词典】半钱

比喻实际修行之助益。如贫穷之人徒有数邻人珍宝之喜,...

【佛教词典】力金

(1327~1373)元末明初僧。吴郡人,俗姓姚。字西白。...

慧律法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

人生的七宝

人总想要拥有一些财宝,金银、珍珠、钻石、房屋、地产...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喻解无生四句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

【推荐】寿康宝鉴劝戒十则

一戒处女: 闺秀处女,最重视一生名节,倘若狠心将她玷...

文殊菩萨——诸佛之母菩萨之师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左持利剑烦恼断 右执青...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