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宜事理圆融

大安法师  2022/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自性的一种迷,你觉悟了就等于度脱了。自性是佛道,你觉悟了的自性就是佛道。既然是自性里面的,那也就很容易成就,不是心外的。所以圆教的发心,特别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法一如,“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那建立了这个圆教的知见后,怎么做呢,怎么发呢?“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这里要注意了,这里谈的虚空,不是谈虚空之相,这里的虚空就是谈空性的问题。所以般若系的经典常常讲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影、如泡、如阳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虚空,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这个虚空就等于是空中本来没有,但捏目成花——空花;虚空里面显现花相——幻相。

要理解这个菩提心是虚空之心,这是胜义谛里面的一种知见,就是菩提心是离相的,是无相的。自性本来不生,自性空故。这个虚空非色、无见、无对待、无漏、无为。但是虚空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一切有为的物相,都要依虚空来建立。如果没有虚空来遍一切处,那就会有障碍。所以谈般若系经典,常常有一个知见:正因为有空义故,一切法才能成立。没有空就成立不了一切法,这是深刻的辩证关系了。

所以这个菩提心就犹如虚空,无相,不要执著还有个虚空之相,那都是不对的。就在如虚空的这个菩提心里面才能生起利益众生的智慧,才能去知恩、去报德,才能生起慈悲心,才能生起对一切众生的同体感。所以是以无相的、空性的心发这个愿,虚空之愿。愿是缘起法,所以有时候讲无愿之愿。自性本体无愿,但又生起了这个愿。

虚空之行,有时候称为无行之行。本体上是无行,无造作,但是缘起法当中又不离开这个行。般若系经典常常讲,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谈如虚空的问题。但又要生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只是谈如虚空、如幻、如影,而你没有生起一种行,那就堕到断灭见里面,那也是不对的。

“行虚空之行”,无行之行。“证虚空之果”。这里注意了,这个果你也不要以为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般若系经典谈发心,“无所得”是一个不要忘记的观念,如果有所得心就白云万里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你是不是阿罗汉?你觉得你是阿罗汉,你已经就不是了。所以“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不是有个真实的法发菩提心者,发菩提心要当下体会那个空性。“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还发什么心,还有一个菩提心的实体吗?这是没有的。所以菩提,无论初发心还是它的果,无处住,就是要把握它的空性。

这就像度众生也是,行虚空之行,你不是要去度众生吗?但还不要执著你有真实的众生可度。《金刚经》告诉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要生什么心呢?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就是要把握这个空性,你不要以为有真实的众生。如果有一个真实的众生,那你就著相了。著相就体现为四相,如果一个发心的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为什么这么说呢?“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就是能发和所发都是寂静、无相、无我,这才是菩提。空性也无空相之得,这个“空”也得要把它空掉,“空空亦空,一空到底”,就称为“毕竟空,无所有”。要去把握这个义理,这样才可以说你达到了圆教的发心了。所以说终日度生,终日无一众生可度,虽无一众生可度还要勤勉地去度众生。一个是在理上说,一个是在事上说,理和事一定要圆融,才有圆教的味道,“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

「本此无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众生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

承事善知识应发的二十一种心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

大安法师:这句名号是佛心、是清静

我们修通途法门,要讲到怎么契入到无念、无相、无住的...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

【佛教词典】敕使拈香

古代名蓝大刹之住持,由皇帝敕命决定人选,而于晋山(...

【佛教词典】清净觉海

(譬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也。圆觉经曰:若于所求...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命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以心境来转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在佛法来讲,好的就...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

圣严法师:应以何种态度面对癌症

问: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的妻子过世,很多人不免感叹,...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 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

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凉圣地 风光独秀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