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福要怎么去修

大安法师  2011/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也是谈修福。我们作为学佛的人,福如果修不到,就很难去修道。有句话叫“培福载道”,福德培得深厚了才能载道,这个载体才能够承载你的道业。而道业更多的是一种出世间的无为的智慧,它需要福作为基础。

那么六度为什么把布施放在前面?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 因为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有两种烦恼,悭和贪。悭就是悭吝,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占为己有。给别人一块钱,都觉得心理难受;如果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毛钱,都觉得很高兴。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气。悭和贪这两种烦恼关闭了我们的善业之门,我们本有的性德就被这两种烦恼给闭锁了,心量就狭隘了。悭贪是病,这个病怎么去对治它?药方就是布施。能够布施,对治了悭贪的烦恼,就能打开内在心性的宝藏,心量也打开了。布施给众生一些利益,众生心生欢喜,众生欢喜你也感到欢喜了。慈善家为什么愿意做慈善,他有一个心理感觉——当帮助了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感觉到很高兴。光凭这种感觉,就值得去做。当你有快乐之感的时候,身心都是一团太和之气,首先直接的好处是对你的身体健康有利,同时别人感恩你,精神上也就很愉悦。并且你播下的这个种子,后世又会有回报。所以布施是修福德的一个重要的科目。

但对于布施,有的人说:“我没有钱,怎么能修到福呢?”你没有钱财,能够随喜,也在修福。就好像两个人在买卖香物,你在旁边站着随喜,就沾染了香气。修福并非要有很多的资财,但首先要发起这种为利益众生修福报的心。有这么一个公案:就是手指植福。有一个很贫穷的人,是帮别人修鞋子的,在城门外修鞋子。这个城里面有个大富长者常常供斋。到应供的时候,就有很多比丘要进城,他们不知道那个大富长者住在什么地方,就常常问他:“那个供斋的在什么地方?”他就在那里用手指为他们指方向,怎么走怎么走。过了若干年之后,这个贫穷的人转生成了一位树神,有一天有些商人在山林里面迷了路,树神就告诉他们怎么出去。这些商人在山里面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这个树神就从手指上流出饮食、饮料给他们。这些商人就很惊叹,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德?这位树神就说,是由于他多少多少劫以前,做一个贫穷的人时为比丘指路,他的手指就出现这样的功德。这就是布施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你是属于刚强傲慢型,还是调柔寂静型

你看一个人,他完全不修无常观无我观,他在佛教界里面...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 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如何掌握病人断气时刻的念佛速度

问: 在断气之时,给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顶念佛...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佛教词典】法云等觉

(菩萨)十地之第十位为法云地,越法云地即为等觉,越...

【佛教词典】三世间

【三世间】 又称三种世间。乃世间的之三种类别,经论中...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对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我亲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谦恭价值观箴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戒定慧学有门入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

禅师的笑

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