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理解佛教的「无我」

济群法师  2012/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济群法师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会伤心失落。及至死亡来临,更是万般恐惧,不知死后去向何方。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我们没有来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里?面对家庭离异,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

其实,夫妇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著,将对方当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可见,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清这点,生死才能得以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灭除人我对待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

拜经后有什么感悟

问: 请问当初是何因缘促使你对经文《华严经》等一字...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不定地方不定地点,随机有智慧去放生

问: 当今放生我认为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时候放生款比...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没有风险的投资

布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施舍。《摄大乘论》云:又能...

哪些属于错误的追求呢

问: 人生的痛苦在于错误追求。请问,哪些是错误追求...

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问: 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

老人学佛有用吗?晚年犯了错如何弥补

问: 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 济群...

【佛教词典】持斋

(术语)过正午不食曰斋,持斋谓受持斋法而不违越也。...

【佛教词典】似虎奔山

禅林用语。为“如龙得水”之对句。又作似虎靠山。谓老...

昌臻法师《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同修: 今天下午想讲的问题是《地...

佛教徒的名利观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生老病死时如何放下心身

问: 生老病死有很多痛苦,我们应如何放下心身。 答:...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画传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

素食与防癌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负那些...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