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梦参老和尚  2018/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男子!何等名为三种业轮,一者建立修定业轮,二者建立习诵业轮,三者建立营福业轮。善男子!云何如来修定业轮,定有十种,何等为十?谓正观察诸有识身六种境界,我我所执以为其因。业为良田,无明覆盖,爱为滋润,无有自在,依他而立,系属众缘,为欲断灭业烦恼苦三种流故。如是观察,云何业流?谓诸有情所行诸行,若此诸行所由无明及爱为因,能生诸有,名烦恼流,若由烦恼识为其因,众缘和合,名色生起,名色为因,众缘和合,六处生起,六处为因,众缘和合,触受后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业流。”

三流,有业流、烦恼流、苦流,要观察它们是怎样生长的。什么叫业流?什么叫烦恼流?什么叫苦流?每一个名词含着很多意义。你要是懂的话,你就契入佛经了。不止这一部经,好多部经你都能懂。这里举了三种业流,什么叫业流?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作的一切事,包括睡眠,乃至于从生下来,一直到死亡,你逃脱不了的,离也离不开的,都在这三种业里头。业流就是你所造的业,凡是有情的,包括动物,畜生、马、牛、羊、鸡、犬、猪都包括在内,植物不算。

不过,业流是以人类为重,你所作的诸业,就是你所行的,这叫业流。流就是永远不停息,流是动业,永转不停息,永远这样流。烦恼流,就是无明跟爱。这个爱就是众生的欲望,众生的欲望是我们的生死根本,有爱染,以无明爱为因。由这个因而产生的行为,因为有了行为,就是你所作的业,善恶业,就有升有降,升者就上天,降者就下地狱。

那时候我在北京,碰到一些煤炭的工人,我问他:“你作什么职业?”他说:“我有时候,下地狱!”我说:“你能下地狱吗?”他说:“我是下地狱!”我说:  “下地狱干啥呢?下地狱不受苦吗?”他说:“我是作工作。”我说:“作什么工作呢?”他说:“我跟阎王老子挖煤。”我说:“你这个工作是不是在煤炭工作呀?”他说:“是呀!我天天都要下地狱。我们一早上睁开眼起来就下去。”他在北京门头沟工作,到了晚上才出来,很容易碰见坍方,上头掉下来或者冒顶,这是他们坑道的术语。北京的门头沟已经挖了好几十里,他们在西山的底下挖。“有时候我也有生天的时候!”我说:“你现生就能生天?”他说:“是呀!”我说:“你怎么生呢?”他说:“把我吊到中南海里头去,那些大官,我把他们看成玉皇大帝,给他们添砖盖瓦,那房子漏了,要我去添砖盖瓦。”我说:“你真的本事大,上天入地。”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时而作善业了,上升了,有福报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你别把痛苦忘了,我们也受过苦。能生诸有的话,这里包括很多。三流,一个业流,一个烦恼流,一个苦流。苦就是有烦恼,识为其因,识就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睛是属于根。眼根对着外边的境的时候,它是没有分别的。能分别的是眼识,用眼识来分别,这个识是指六识,总说起来是八识。有烦恼识为因,还得加上很多的因、很多的缘来促成,它才生起这样的次第!什么叫现在五果,未来二果?这都叫苦流。无明和行,行是运动义,要是贪、瞋、痴、慢、疑,再加上身、边、戒、见、邪,这十种都叫烦恼。这十种叫“结使”,它促使你作业,这就是行。这是内心里头的,属于因。心里头造业,还未生出现实的。心里想的运动,就是心里的活动,因为你不明白,不明白了就去活动的,不是智能的活动,而是愚痴的活动。这纯粹是造业的活动,是这个十结使的指使。投胎的业识,我们经常说这个结使是八识种子的,那个是恶分,不是善分,识里头有善恶二分,“使”属于恶分的。造了这些业,造了这个业就投胎。

由于过去这两种因,造这个业,这个八识又称含藏识,它就含藏在识里头。由于过去业,你就受报了。受报了,随你所作的业去受报,有的生天,那就享受,那也是他的识。那么投于六道去,投生人道,就是最好的。如果你作的善业多了,才能到人道。一般的众生是生不到人道,你堕到饿鬼畜生三恶道去了,要是堕到畜生道去,那就更苦了。

不论到哪一道,业识将入胎的时候,七天一变,将入胎的时候,还未有长六根,连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只有胎形,六根未具。出胎之后,爱欲跟境接触了,眼观色,耳闻声,身体就接触,在母腹里头很温,一生出来,那空气就让你每个毛孔挣扎,那种痛苦,你说不出来,就是感觉到痛苦。这个痛苦,我们不知道了。在监狱受种种苦刑的时候,把你的嘴巴堵上,眼睛蒙上,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六根都闭上了,只知道受苦,说不出来。我想最初投胎接触的苦,可能跟那个也差不多,没有办法表达。表达又怎么样呢?这是苦果。外界接触了,那就不同了,生起苦乐感觉了,也就是小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不如意,就用哭来表达一切,小孩子哭,大人不要太哄他,他哭就是表达。他哭的时候,就是成长。他一切的运动,只有哭,哭是他的运动。多哭,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表达了他的不快乐,小孩还不会说话,你逗他,他也会笑,你们带小孩多,就知道那种感受。我了解得少,你们比我了解得多,我是根据经上说的。

这个时候他产生的苦乐感受,业是投胎,这就是果。等他长成六根,他是果。出胎了,跟外境接触了也是果。这一接触,苦乐受,他就享受吧!从此就受了,这一生他都要受,受到再投胎,或者再死亡,永远不止息的,所以称为流,流是动的意思,流动不止。这就是无明缘行、行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这是过去的两因,二因而结了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五果。

由于过去二因受现在的五果,不会停息的。爱、取、有,是现在的三因。对境,对一切境界,生起爱欲,这花太好,我买一朵,我看见这花园里有很多好花,没人看见,摘一朵,这就是犯盗戒。看値好多钱,要是钱多,盗戒已经成了。虽然说我没有作,只要生心都算。那就是造了那个因,造了因,对境生贪爱,生欲望。生了欲望就想得到,好的想得到,不好的想舍掉,就想不受。因为追求这个,就要造业,就要造作。这一造作,就成了业。因为这个业因,你就受报。我们现在作的,现在就现受现报。已经现受现报,只是临时的果报。

如果我去抢人家的东西,当然受报,马上就被捉去关监狱,关监狱而后判刑,这是现报。但是还未完结,这只是人间的法律。完了,你要受因果。你抢人或者杀人,杀人要还命,国家法律已经执行,抢人家被捉到,把我枪毙了,我不是还了?不是,这是人间的法律,还得受报,那个人还会找你要命债,你得还他。你现在作的因,未来还要受色声香味触法五蕴的苦果。再来受,再来生,生了又老,老了又死了,死了又造,造了又生,生了又死。就这么来回的轮转,这叫十二因缘法。

在这里,佛建立第三轮,建立修定轮,解释定有十种。你要观察十身,六种境界。“我我所执,以为其因”,我执实为我,像我们上面讲的。你所作的业是田地,就是良田,被无明覆盖,再加上爱的滋润,自在不了。受这因跟业的束缚,都是依缘而成立的,依他而立,这叫缘生,缘生诸法。凡是因缘生的,没自体的,生而灭,灭而生,生而灭,灭而生。无自体的,就是缘起时不能久住的意思,也就是轮转的意思。假使要想观察这个业流,观察明白了,之后,一切有情所作的种种诸行,就是诸业。这个所作的诸业又成了一个烦恼苦,由于造业而系属的众缘成就了,成就了,你就受苦,要受烦恼苦。有了烦恼,那就受了苦果。要经常的观察这三种流,业流、烦恼流、苦流,一切有情所作的,超不出十二因缘法。随你想的、作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是受的,现在受过去的因,现在受的五果,受的过去的因。你相貌长得好丑,有智能没智能,跟你过去的无明行有关系,跟你的善业也有关系。那么所受的不同,都是由无明跟行,无明在前,行在后,再加上爱为由,才生长诸有。

诸有是一切有情,我们都有情感。畜生有没有情感?任何畜生都有情感。你看那布谷鸟,要是细心观察,仔细研究,你看看它们的行动,它们也有爱有取舍。你要如是观察才知道。家里养小鸡,或者布谷鸟,你看那雌性的,会围着雌的转。那雌的不喜欢那雄的,就不交往。雌的喜欢那雄的,就交往。这不是爱吗?不是有取有舍吗?一切动物、一切人都如是。

十二种因缘生起的意识,构成了有情生存的十二种条件,这叫十二支。因为愚痴,没有智能看不破,才有行,有行才造业。在〈大乘起信论〉上讲,一念不着生三细的三系相,这是根本烦恼,它不会停止的,它是在转变的,因为转变,它就追求现前的境界。这境界还是自心的,缘那个行,那个运动,他要找个对象,要取境。因为想取境,就产生识,而识有分别,识是分别义,他要分别。因为有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又缘爱。好的,他喜欢,你要是用鞭子打他,那个触,它不接受,太苦了,他有痛苦。太热了,它又痛苦,太冷,它又痛苦,这是属于触的感受。这样子缘爱,就有取舍。有取舍,就缘有,缘取有有。有缘有又生。缘取就有,缘有就有生,缘生就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聚一身,一切苦恼都产生。

这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依他起行,都是依缘而生的。十二因缘,过去、现在、未来,无明跟行是二因,过去的、现在的,这叫一重因果。这种因果就是两因五果,过去的因,现在受的果,有识、名色、六处,而六处触受现在的五果,所受的五果。在这个取舍当中,有取有舍,有爱有取,这就有了生死。这是三因。这个三因,就是给未来造成不生老死苦果。这叫三因二果。生老死,有生必定有老,有老必定有死。有的时候跳过去,未等老,他就死了。有的人业不同,他只受苦,一生下来就死了。甚至还有胎死母腹中的。业不同,过去的因不同,所受的果也不一样。因为修这个定业轮,定业轮有十种,修定的时候要观察,观察你身的六种境界。

我们刚才讲的是十二因缘,这里只讲六种境界,是指内在境界说的。还有,在这里产生我、我所执,就是以我为主宰义。执着的,就是在无明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因为不明白,没有智能,他认为自己是对的,说我是第一,执着那个见解。看问题,明明是不对,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执着,他有他的执着,这个就是他的因。一个人在看问题的时候,分析问题的时候,是不准确的。你认为这个是对的,其实你已经错了。就像我们买股票,买这张股票以为一定发财,一定能涨,结果你一买到手就赔钱,已经不涨了,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你看人家都赚很多钱,你生起羡慕,你去买,那就是我执。他认为一定能赚钱,事实上一定赔钱,赔到跳楼自杀,有没有这种情形?也有看对的,这回一定发财,他的投资就投对了。

这都属于我执,我见。但是从佛经的道理来讲,从生灭法上来讲,得到的也会消失,没得到的当时就受苦,得到的后来才受苦。你得到也好,没得到也好,都是虚幻的。你得不到什么,最后是消灭的,虚幻不实的。但是他不认识,以为是实有的,其实是虚妄的,要想无我,非常之难。非得灭因,不取于缘。怎么办呢?你要修,佛要建立修定业的轮,你得先观察观察业流、烦恼流、苦流。

“如是三流,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而得生长。为欲枯涸,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三种流故,于五取蕴,观为无常,及苦无我,愚钝无动,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空无所有,无相无愿,无所造作,无生无起,无出无像,寂静远离,无所出生。于五取蕴如是观察,能顺空忍,顺无相忍,顺无愿忍,为欲随顺观五取蕴。”

“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这又生长,你想把业流枯涸了。有时候这个枯“涸”,念“固”,有时候念“涸”。枯是干枯的意思,那个水流已经干枯,枯竭不让它滋长。你先断了无明,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你就不会爱,不生起贪爱之心。所以,他就说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才能生长,生长出什么呢?五取蕴,也就是取、贪取。在《心经》上,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二法,就是色、心,受想行识属于心法,色就属于色法,只是两种,这两种都是无常的。

所以,你想修定,要先观这些是无常的,是苦的,不是甜的,是无我的,因为愚痴的缘故,把这些看成是“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空无所有,无相无愿,无所造作,无生无起。”想修这个定业,有六种。要先从无取观察,先进入了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而后再进入。我们学佛之后,要想修行,要想真正进入,要想解脱,这是最基本的。一切止观,必须得这样修。

因此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要想入定,要观察生死的十二种流,要断这个业,烦恼、苦流。你要想修定,乃至“数、随、止、观、转、净”。这是本经上所说的。智者大师作的天台宗〈六妙门〉,他在中间改一个字,“数、随、止、观、还、净”。这部经上说的是“转”,“转”跟“还”的意是相通的。转变一下,还本还原,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得有前方便,如果你没有前缘,要想修,你进入不了。所以智者大师给我们提出来,要想修止观,因缘必须具足。如果没有那个条件,你修不成。具足因缘有很多,你发心要想修行,要想得定,要想开智能,证得定慧能够去除一些苦难的,你要想作,得具足缘。没有缘,是不成的。什么缘呢?你受了三归五戒了,要持戒,起码三归五戒,得持清净。第一个是持戒清净,才能止住烦恼。因为持戒缘故,得生诸禅定,也能灭苦,能够生长智能。

第一个是持戒缘。但是持戒有不同的情况。智者大师说,持戒的修行人,持戒有所不同。哪三种不同的持戒呢?我简单说,就是我持了,受了戒,根本没犯过,第一种是最好的。第二种我犯得很轻微,不是重的,一忏悔就忏悔掉了。第三种,犯了根本戒,你受了五戒,杀盗淫妄都犯了,归依三宝了,后来,你又归依外道了,这是破了三归,这是第三种。但是你能够至诚的依照依着大乘教义,还是可以忏悔的,但是必须痛哭流涕,天天拜忏,昼夜二十四时。这样忏悔,忏悔清净了,得到清净,得到证明了,见了相好。清净了,这因缘还是可以成立,修观还是得入的,但是必须现生不作五逆罪,如果现生作了五逆罪的,现生想再得止观,很难。

那个忏悔清净了,已经成就了。修止观的人,一者是从来不作诸恶,二者作了恶事还能悔恨,还能忏悔的,但是忏悔有方式。第一要信因果,第二个生起恐怖,恐怕下地狱,恐怕受轮,第三种要生深惭愧心,完了,再求学灭罪的方法,或者拜哪个忏都可以,〈地藏忏〉、〈占察忏〉、〈千佛忏〉、〈大悲忏〉,都可以,但看哪一个方法适合你。

最后你要是能够修观的时候,观“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时罪亦亡”,就是观无生。如果罪业重的人观无生,根本观不起来。如果真正的前生宿世善根深厚的,修七天或者三个七天或者一个月。我们拜〈占察忏〉,在《占察经》上,地藏菩萨说拜一个七、两个七,一个月、两个月都不成,就拜三年,这可不是像我们一天拜一次。而且要能持圣号,就清净了。

地藏菩萨依照他的忏法,修的时候是这样的。第一个,你得具足这个缘,我只举诃责五欲,五欲就是贪心、欲望,生活不能太舒服。生活太舒服的人,你想要进入止观,你进不了。妄想纷飞的,混浊不清的,怎能禁欲呢?你想要坐禅,必须诃责。

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迷失愚痴的人,就是在这色声香味触里头,色声香味触生爱着,生贪染,不知道他的过患,智能者知道这是过患,不敢亲近这五种,叫诃责五欲。这里头包括很多,如果大家想学的时候,要多看。

第二种,得弃五盖。贪欲在五盖里头,就是贪欲盖。由于这个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境界,你生起欲望,而且你内在的意根也生起欲望。你修禅的时候,心生欲爱,坐不净,所以覆盖你的善心,平常好像还没有什么脾气,烦恼都可以压伏,能够忍受。一坐禅的时候,忍受不了,把过去压伏的都翻起来,而且非常的猛烈。所以,要防止修止观所生起的障碍。你要是正在修数息观,数数的过程,或者想起了哪天,谁对我不起,他挖苦我,我得报复。你心里愈想愈瞋恨,就把你的本修全忘了。乃至于不坐了,起来了,那个业障促使你去找他报复。要诃五欲,要弃五盖,第一个条件是外缘要具足缘,这一共有十种。

还有第四种,是调和。行住坐卧,都可以修。但是以坐为好,修止观的时候,一定要调和,身心相适应,先调身后调心。完了,调息,调身、调息、调心,要调和,这是第四种。

这十缘,我只说个名词。如果大家将来真的想修,你就研究研究。第五缘,要有方便善巧,修行要有方便善巧。智者大师讲了一些方便善巧。第六种才是正修的时候,正修定,或者你打坐也好,坐在思维观想也好。第七种发愿,善发大愿。第八种,你自己要认识魔障。未修的时候魔障不现,修的时候魔障来了。第九种,对治禅病。在你修定的时候,有很多的病,这叫禅病。这不是我们身体害的病,你要详细知道什么是禅病。第十种就能进入,禅定证果。

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你其他修法的都没有,观想的时候,你就念这四句:“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导的,学禅定的时候,你自己会观、会修,先具足这些缘,外缘都清净了,才容易进入三解脱门。

这三解脱门就是空门,空门不是像我们讲那个,有时候是拿虚空作比喻,这不是虚空,以为是虚空,那就错了。空的涵义是说一切缘生的,一切的法没有自体的。它当体就是空的,是很多种缘合成的,也就是由因缘而生的。假使认得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的,都是无自性的。那天特别讲缘起性空,我讲了很久,说一切法都是没自性的,没自性的是空的。而且是当体即空的,并不是把它打碎了,打坏了,才叫空,并不是那个意思。但是缘散了,缘没有了,缘不具了,它就空了。你要是能够了解这种涵义,就很容易得到自在,你知道了,对于一切事物,不起执着了,包括能够断我执。阿罗汉所证得的一切智就是空,证得这层意思,他就解脱了,空了就解脱了。这个无相,又称无想,一切不想,你既然知道一切空了,对于男女的相状,实在不可得。你要是认得一切诸法无相,那就是离开一切诸法的差别之相,而得自在。就是在一切法上,你能得自在。因为你对一切法不起执着,晓得它没有的,它是幻相、假相,如影如形的,这是无相的意思。

“无愿无作”,也称作无欲,你知道一切法无相,你在三界无所希求,既然不求了,你就不造业,你要是不造生死业,生死果报的苦果,你当然不受。这无相,你就得了自在,一相、异相、同相、诸相、差别相,不希求种种的相,因为它都是空的,都是如幻的。如果能够进入这三解脱门,有智能,真能进入了,那就是在世间而离世间了。你虽然是在世间,已经离开世间了,不受世间诸法的拘束。

再看看“数、随、止、观、转、净”,数,我们平常说是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数数。数什么呢?它是数出入息的,这是修定,心要专注于这一境。一至十,又回来,一至十,如果稍有杂念,数字就错了。你必须专注这一境,依着这个数字,把你的心定在数字上,你就不会再寻求其它的妄念。

这种的修法很多,我有一段时间用过这个功夫。我是以地藏菩萨圣号来用的,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往里吸气是“南”,出气是“无”,完了,再吸气是“地”,完了,再出气是“藏”,完了,再吸气是“菩”,再出气是“萨”,一个字一个字观想,你这样一出一入,一出一入,这个叫观出入息。《十轮经》就是要你观出入息,他并没有说数字。但一般而言,数的方法是一至十。〈六妙门〉的数字,它讲得更详细。这就是修止观的一个前步骤。

《十轮经》简略这么谈一下子,每一种都有二种相,能够把出入息的相,定到这个出入息的相上。那么,现在就是出入息,先是气息很粗,等你观想久了,气息就细了。细了以后,气息没了。就像我念着南无地藏菩萨,念念的念也没了,气也不出了,气息好像就定了。由粗到细,细到感觉没有了,感觉息止了,这是出入息相。因为你在出入息的功夫已经进入了,就能够专注,随着这个出入息,随顺这个出入息而能止住妄念、妄想、寻求、伺察。你要离开那个妄想,妄想能够止住了,不再去寻求了,不再打妄想了,你在出入息上已经得了功夫。得了功夫,说的更通俗一点,从粗相进入到细相,就像我们最初数的时候,心很粗,很浮动,很躁动,数数就跑了,数数,思想又跑了。业已经能够定住,就在出入息上,其他念都没有了。就这么一念,观鼻端、或观特定的相,即专注一境,就是这个涵义。专注在这个境上,你就能够止住妄念,这个出入息相已经很轻微。善取出息相,这个相,若有若无,但是,还未止住,必须到了止的境界。

“随、数、止、观、转、净”这六个是连贯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到你的出息入息已经灭了,没有出息了,也就是能住于定中,或者是我们所说的轻安,也叫三摩地,到了这个时候就表示出入息尽了。能知道出入息尽的时候,这是观,出入息已经尽了的时候是止,知道出入息、观察出入息,已经息灭了,这就安住于你的心。这个时候你要看着自己的观察,心无异动,要观察,这叫因定产生明。明就是智能,智能就是照了的意思,到了第四步功夫。这个时候前面所说的色受想行识,色法,你早舍掉,这是转的心法。你能够舍掉五蕴,渐渐的趋向于得定。真能进入定地了,渐渐能够趣入圣地了,能够清净了。你要是到了净的时候,你就舍掉结使贪瞋痴。那个结使都舍掉了,就能够产生净见,这样就开智能了。这个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了,作起来很难了。这里头有种种的细行。

还有,你在修的时候,引导的老师会知道你到什么境界了,你要是问他,“我现在到什么境界?”特别是起魔障的时候,自己就会认识到的,虽然认识到,可是克服不了。例如说,我们一天要坐三次,或者坐五次,你定的时候,或者你最初克服一切困难,才要清净下来了,刚刚才要入门了,障碍就出来了。或者世间上很多缠绕的事出来了,你自己心里不安定,你会躁动的。如果你在坐、在行的时候,在观想走的时候,或者念佛也好,你虽然心住一境,但是你会躁动,外头境界自然干扰你。即使没人干扰你,你自己也会去找,这就是寻伺,你自己还会去找,又退回去。如果是这样,要回去修的时候就很难了。我们一个数能够进入了,能够随了,舍住寻伺,不去追求,不去寻找,思想不去攀缘了,也就是妄想心,不另外去攀缘境了。

特别是对于修行人,他就会发生这种障碍。或者是心里生起烦恼,不想干了,不想作了,不想修了。这是自己内在生起的。或者朋友、亲属,反正什么缘都来了。当你要进入的时候,障碍就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去的善根没有了,所以,智者大师才会说,你修观的时候,要想修定修慧,先得具备好外缘。地藏菩萨教导我们,要忏悔。还不用说是修定,就是你想进入,想学习,你得先忏悔。不然你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就算有了学习的机会,你也进入不了,会被障碍障住。

万一我们诸位的道友,想要修定成圣。你发愿说,我要听完《十轮经》,这部经讲完了,从头到尾没间断的听完的人恐怕不多,我不敢说没有,或者耽误一回两回。讲《占察经》的时候,我就试验过,以我看见的,从头学到尾的,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业流!特别是在末法的时候,缘就是不盛。特别是自己的内障,比外障还厉害,业完了就起惑。惑就是不安烦躁,乃至于起烦恼。跟谁烦恼呢?自己跟自己烦恼,坐坐不耐烦了。修道都是这样,不论你修哪一门,拜个忏,该没有吧?很难了,自己发心,我定下来,最初就是规定三次,或者改变成两次,二次后来变成一次,很难。总会有些干扰,谁干扰呢?自己的业流、烦恼流。在这苦果上干扰你,你想超脱,很难。

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修道者,要想不造作生死业者,要想截断生死流者,如果没有发这个愿心,又怎么能去作呢?即使你有这个心,想要去作,中间的障碍太多了,你要怎样克服?除了自力之外,就是求佛菩萨加持。所以我们拜忏,求他力,用自己的心力跟佛菩萨的慈悲力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你作起来才能够断三流。断了三流,你就证了,就能入圣了。

我们最初开始学华严的时候,二乘人,乃至想生极乐世界的,想一想没有什么必要,乃至认为不学了。那是发大愿,现在愈学愈恐怖,愈感觉是错了。二乘阿罗汉果是断了生死的,证得初果的圣人,得断见惑,我们是见什么生起分别,见什么生起贪爱,距圣太远了。说者容易,作者难。知道容易?还是作容易呢?儒家讲“知难行易”,说知道很难,行起来很容易。有些事情是知道容易,行起来很难。依我看,学佛的人知行都难。但是比较起来,你必须是真正的先知道,才能去作。这是第一步。你不知道,怎么作呢?这个知要有智能。你要有好多种因缘,你才能开始去知。

如果你遇到一位不是很好的师父,没有遇到一座讲经的法会,我们看见很简单,其实很不容易!就我所知道的,我所经验的,并不容易。你连知都不知道,怎么去作?是不是?第一步要知道,而且在这基础上,你得信!如果连信都不信,你怎么会知道?因为你进入了,你才去学。连信都没有,你怎么去修道?我们不说别的,看到那济公,我们都很羡慕,他那么懈怠,那么好,随手拈来便是,看那些大菩萨,无一不是佛法。但是要到达那种境界是不容易。

最初开始学,一切法都不要执着,现在我才体会到,我没有法,不要执着法,叫我怎样把我去掉呀?我必须得依法才能去掉我执。等我没有我执,我再也不依法了。现在的我还存在着,一天的五欲境界全具足了,就想不要法,你怎么进入呀?你还是在五欲界里头打滚!是不是这样子呢?所以,说起来难,说起来也很容易,就是一个至诚的信解心。信了之后,你自然知道哪个好,哪个壤。你当然想趋吉避凶。明明是火坑,谁去跳呀?他已经明明告诉你,那是火坑,三界是火坑。你一定要出离。解之深者,求之切。愿切,行才作得起来。你经常念无常念苦,一天所遇到的尽是苦果,不是这样迫逼,就是那样迫逼,刚好一点儿,苦又来了。刚好一点儿,苦又来了。

很多的道友经营商业也好,工作也好,房子都没有问题,什么都过得去,她失了业,收入没有了,你说麻烦不麻烦?刚刚才好一点,家里就出了病人,看病要钱,很逼迫的。我们现在所学的、所要修行的,就是“持来去念”,也就是我这个起念头,出入息就是来去念,起念头,经常掌握这么一个也不容易。我们慢慢学,本来像我这样讲《十轮经》恐怕一两天也讲不完。学经作什么?能用的还是用一下。我们还是在起头的时候多讲一遍,这对我们是最方便的,大家都能够入,都能够知道的。今天我们就讲这个“持来去念”,“数、随、止、观、转、净”,还没有讲完,大家可以看一看〈六妙门〉这本书,每一个相解释的很详细,但是只是一切修定的入手处。现在宏觉法师讲菩提道的止观,那是依照西藏的教义,也很方便,也很简洁,如果大家入进去了,也很容易。如果这两个都结合起来,更好一点。

“复方便修入出息观,即是修习持来去念。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谓正观察,数故,随故,止故,观故,转故,净故。应知此中,数,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依伏诸寻伺,二能取于入出息相。随,能造作二种事业,一依出离舍诸寻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灭,二能安住胜三摩地。观,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尽,二能安住心及心所法别异观察。转,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方便舍诸取蕴,二能方便趣入圣地。净,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舍结,二能净见。”

修定业轮在最初的方便上,就是修入出息观,要想修这种方便法门有六种,就是“数、随、止、观、转、净”。这个入出息观,又叫修习持来去念。来念、去念,这个数息观,数是数字,也就是数数,用数数的方式来摄你的心,摄你的妄念。我们初听或者初学,感觉很简单。你要是真的修起来,很不简单。你数数,就错了。它可以有两种数法,一种是入息数一,出息数二。一直的入数一,出数二,又入数三,又出数四。这是一种的数法。另外的数法,你可以入息出息作为一个,一入一出作为一个数字,一入一出作二,你就数到十数字为止。一者是数字始,十者是数字终。第一轮数完十个,你又从头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又这样来观数。

最初你感觉这样数很简单,你数数就错了。如果心稍微的不注意,一者是数字错了,二者是你这个出入息就混乱了,入息、出息就混乱了。你必须气息调匀,既摄你不昏沉,也摄你不散乱。因为这是修定,第一个入手处,你必须在那个静心的观察,不昏不散,你才能数得好。

如果你没有用过这个功夫,最初听了以为很简单,你用起来其实很难,一会儿就错了。如果你单一数,入息数一,出息数二,入息数三,出息又数四,这样数十个,一个字算一轮。如果是一入一出算一,那么你这十个数字就是十个入出息。有的人感觉一入一出数一个数字,怕错乱,他就入息数一出息数二,端看你怎么能够定得下来,那就是最好的,这个方便,你可以自己取。但是在你数到十个数,又从头来。最初一开始用的时候,刚坐下来气很粗,很浮躁,你这么入息出息数数的,那个气从粗就入细微,到了最后,出息入息都止了,这样你就渐渐的入定。

我先大略的讲一下。这个“随”,前随出入息,前随这个数数,往前随于这个数,往后随止。他能起两种作用,随着这个出入息的数字,就可以随着观察出息入息来去的相。在数数的时候,你这样子数来数去、数来数去,把这个气息调的非常微细,渐渐的你就把希求心、攀缘心,都停歇下来。你自己能看到、自己能够观想得到出入息的样子,能观想它的出入相。这是属于色法,属于色相。所以你观的是有相的,你可以把散乱心降伏下来。你数数的时候,随着这个入息出息的相,自己能够观察得到。这个随能起着两种作用,一种把寻求的心止下来,把寻伺心降伏下来了。

因为数数的时候,把这个散乱心降伏下来,到了随的时候,就能出离,舍掉了这个寻伺心。这个时候,他就善取这个入息出息的相。当你修的时候,能够渐渐的观察。这是随的作用。止的作用,就是随的时候所示现的入息出息相,灭掉了出息入息相。

这个时候你就能够渐渐入定了,安住定。等你感觉到能渐渐入定的时候,那就是观照,它能够告诉你出入息的息已经尽了,完全不动,灭尽了,能安住你的心。转就是把这种相降伏的意思,能舍掉这个色法、色蕴了。出入息的相就属于色蕴,他渐渐地断烦恼了,能入圣地了,就是断烦恼了。感到静的时候,他就能够舍掉这个结使,舍掉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这十使烦恼的结使。舍了并不是断,还未到达断的境界。能断的时候,可以产生正知正见,这就叫作六种方便。六种方便,就是从这个数,“数、随、止、观、转、净”。智者大师作〈六妙门〉的时候,他就改用“还”,还原来的清净。

每一种的方便都有两种象征,一个粗的,一个细的。当你初修的时候,数数的时候,看你自己怎么选择。我在用的时候,我是念地藏圣号,我是一个一个字。入息,“南”字,出息,“无”字。完了,再入息,“地”字,再出息,“藏”字,再入息,“菩”字,再出息,“萨”字,我是六个字分作三次。入,出,入,出,入,出。念佛十次,我整整是六十个字。在初的时候很粗,要集中精力,稍为一松懈就错了,一用上精力的时候,数数数数数,渐渐那个气息就降伏下来了,心里头就静下来了。既不能打妄想,也不能昏沉。如果思想稍一不注意,你所观照的就照不住了,就错了。你最初感觉这样入太复杂了,可以简短而入息。先从入息数起,入息一,出息二,那么,又入息三,又出息是四。那么,入出息五轮就是十个字。

依照我个人的经历,如果你能数到五百次的时候,不论你行走也好,坐着也好,有时候你坐那儿数数的,你会像个傻子似的,就呆在那里。因为你专注那一境。经上说,专注一境也能摄心,感觉粗的已降伏,就进入细的。细的时候,你更要注意。细的容易作什么呢?容易昏沉,一定要观照出入息。但是必须注意,你注意了,专注一境,数字就不会错。这样一切妄想心,那个寻求观察的心就会停歇下来。这个停息下来,就是随的伏。你所取随顺的这个相就是出入息的相。

在随的时候就能够舍掉这个出入息的相,能离开了,离开就是舍了。那就是随的涵义,能舍掉的时候就是随的涵义,也就是说把这个出息入息的相舍离掉了,把那个粗的寻伺相舍离掉了。但是这个时候,只剩下很微细的出入息相。这个相必须到止的时候,这是随的情况下,必须到止的时候,你才能够入定,入了定,这个入息出息就没有了。没有了,就在定中,不过,这个定还不是大定。

在你止的时候,你示现的出息入息这个相已经灭了,三摩地就是定。在你初得到的时候,感觉非常的欢喜。这是一步一步作来的,不能超略的,不能跳越的,你必须一步一步的作。我们经常说定能生慧,这个慧是照的意思,不再去分别,再去找,那一找又落到前面的寻伺里。不是那样意思!它是照了,照了它,观察再观察,照了它,这个出息入息没有了。这样,没有出入息,一直到这个相也没有了。先是伏寻伺,后来是灭出入息相,等到随的时候,直到这个出入息相渐渐的都很细微很细微,到了没有的时候,到了止的时候,就完全尽了,那是舍离了。这是尽了,这个时候你知道心已经安住于定境了,专于一境,这就是安住。心、心所,别意观察,心就是心所法。我们学百法,知道色法有十一,心法有八个,心所法就五十一个。观察的意思不是去分别、去找,一找又落寻伺,而是照了,照了你的烦恼,被你降伏了,昏沉、散乱,这都是心所法里头的。随着你的意识分别所起的六入里头,耳闻声、眼观色、舌知味,你照这些六根门头,前面的现象都没有了。这可不是呆子,也不是睡觉,要观察。因为你在定中生起了慧心所,这是初步。

“如是六种方便,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观五取蕴。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领纳名受取蕴,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蕴,如是入息出息了别名识取蕴。如是所说五种取蕴,各各别异,互不相似,新新非故,无住无积,不可言说,如是观察五种取蕴,能除三行。若能如是究竟随观三种行尽,便能于此诸有识身六种境界,究竟随观我我所执业无明爱因田覆润一切皆尽。”

这六种方便是入定的初步方便,别认为这个止是胜三摩地,这不是大定。只不过是百八三昧当中,初入的初喜净,也就是你最初入手修行的时候。等到转的时候,再开始,再舍蕴,蕴是含藏。取蕴了,这就是所入的圣地。如果初果的圣人断了见惑,大致就是这样子。这个时候,就深了,就能舍结使,就不追求,但不是断,跟前面那个随的舍字是相同的,他就得正知正见了。清净法眼净,就是六种方便,修出入息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能够随顺进一步修。那么,它解释了这个,进一步修入息出息的体,也就是入出息的自性。这是色法所摄取的,叫色取蕴。那么蕴藏着一切的色,到此,就止息了。入息出息,一出一入,这个领受的涵义,这叫领受,也叫受取蕴。

入息出息的取相,取相就是思想的想,叫想取蕴。如是的入息出息造作的,这个造作就是运转的意思,运转这个,叫行取蕴。如是者入息出息了别了,入、出、入、出,这种了别就叫识取蕴。识取,这个叫五取蕴。五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个取的涵义,就是你所具足的。五取蕴就是具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具足了。只要是有情的,都具足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这五蕴各各都是不同的,不是这个相似那个,这个时候是不相似的。往前进一步,前面就舍掉了,就叫后。有粗的五取蕴,有细的五取蕴。这是不住,不住者就是“新新非故”,不是旧有的,而是新新的相交替。所以他不住,是不是积聚在一起呢?不是的。想用语言清楚解释五取蕴,这是不可言说,言说是说不清楚,只能够在你观照的时候去照。

你能够到达这样的情况,就得到“三行”。哪“三行”呢?就是福、罪、无作。无作就是无动的意思,也就是不起福的念,也不起罪的念。“三行”,你能去除这个福、罪无动,也叫无记,非罪非福,无记性。要是能够随观这三种的行,尽了,现在的身心就清净了,识就是心,身就是身体。身体跟着这些色法,心就是心法,这个色心二法,六根门头都清净了。在这个时候就能够进入我执,就渐渐深入的观无我。破除无我,就能进入我所执的法,能执的是我,我所执的是这一切境界相。执着境界相呢?有无明、爱因,无明爱因的田,覆盖一切罪业,所生的罪福都尽了,这是初步的。

“如是修习四种念住皆得圆满,乃至修习八支圣道皆得圆满,如是乃至修习十八不共佛法皆得圆满,如是乃至修一切种无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圆满,如是修习持来去念,入诸静虑,名住正法胜义有情,名为真实修习静虑,名为真实供养三世诸佛世尊,名一切佛心中之子,从佛口生,是法所成,是法所化。”

这个修完之后,才能进入修习四种念住。起观四种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数、随、止、观、转、净”工夫下手,这个时候再起观四念处,就能很快的进入,很快成功。圆满就是成就的意思,最初都是从数起的。这就要在你定中进一步的思维修。经过这样四种念住都圆满了,八圣道都圆满了,乃至于修十八不共佛法都圆满了。乃至于修一切种无生法忍,也就是一切种智。无生法忍就是忍无生法,无生法只有一种智慧,得到了首楞伽三摩地。这都是超略的说。若要详细说起来,就这么一个圆满的定。这是前面的第二个佛轮,就这么略为解释一下。

修“持来去念”,就是修你的念,由这个念,修念入于静定,“住正法胜义有情”。正法胜义是指什么呢?是指第一义说的,是指实相说的,是指真实不变义说的。这个有情已经成就了,能够真实的修行静虑了,真实修行定。

八支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对佛法不产生邪知邪见,解释得很正确,远离了唯神、唯物、唯我等妄见。虽然是二个字,正见却是很不容易产生的。我们好多人希望有神通,希望有感应,或者是我执我见很深,凡是我,摆到第一位的就是我见,我见不是正见。在唯神、唯我、唯物上,总是把心跟境分作两个。心跟境分作两个,唯境就是唯物质,唯物就是物质。不要把物质摆在第一性,或者把唯心摆在第一性,都是错误的。这才是正确的解释佛法。心外头没有法没有境,境外也无心,也就是法外无心。这个解释起来很深的。我们说是产生正见,不产生邪知邪见就好了。看问题,看得能入理一点。这个理,要解释的也很多。简单说,即是真心(即是真理)。

我们的思想活动,可能离不开三种,就我们作人来说,一个是物理,一个是心理,还有一个是生理。很多人是根据生理,一切物质生的时候,他有一种道理的,物理一切物质的变化,生住异灭,他是有规律可寻的。心理,就是我们自己心的思惟,也有一定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要统一生理跟物理,心理并不容易,就像一个国家立了法律,必须了解国情,人的性情,人跟人的家族关系,六亲眷属的关系,国家的关系,你不能不照顾。所以,在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情。法立得不合人情,这个法不能成立,不成法律。

所以我们经常讲,天理、人心,还有国法,也就是情、理、法。讲道理,道理是可以讲的,但是要合乎人情,合乎道理,合乎国法。三种违了一件,就不能成立。立这个法,完全违背人情,道理上是说得通,但是人情上说过不去,你会遭到全民的反对,那也是行不得的。合乎情理,在情理上得这样作,法律不容许。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国家必须要有统一的法律,天理、国法、人情,这三个你得懂。懂得了,你再去研究生理、物理、心理。

像我们刚才讲的正见,佛引导众生都有方便善巧,想让你达到真理,达到真实境界。他先依照情说,每个人性情不一样,为什么要观机说法呢?他的前因不一样。前因就是理,他现在的思想逻辑又不一样。佛对各方面都能观察得到,对他一说,他就能开悟了。我们讲正见,第一个要无我,我执太重,谈不到法执。我执未断的时候,怎能谈到法呢?什么事情都把自己摆到第一位,这不是正见。凡是有我执的,就不是正见。我只详细讲一个,其它就不能详细讲了。

正思惟,妄想、贪欲、希求,那是不正当的。我们希望永远不生病,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有肉体,就是由地水火风和合的,由诸缘所和合的,想无病,任何人都不可能的。释迦牟尼佛也会害病,也示现害病。你要是有永远不生病这种思惟,那是不正确的思惟。还有贪恋、贪欲,这都不是正思惟。或者我们希望多闻法,增加我们的慧命,多开智能。以智能为我们的生命,这就是正确。使我们修道的道业,早日成就,这个思惟是正思惟。要有正见,才能产生正思惟。你的见解有没有智能?从你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会表现出来。

正语,这个容易懂,不要胡说,不要毁谤人家,不要说戏论,不要说恶口,不要挑拨是非。这个错误容易犯,在那儿说人家是非,你自己就在说是非,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那个对,那个不对,对就是是,不对就是非,张三那个时候作的事是不对,李四那个是对,你这几句,就是说是非,说是不是,是非曲直,要依照什么?依照无我,依照正确的见,正确的思惟发出的语言,这就是正确。像中国话,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那个礼怎么讲呢?依照佛教讲,那个礼就是合乎法,合乎佛所教导的,那就是礼。正语就是合乎法的,合乎佛所教导的。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这是大前提,四个标准。但是中间还有很多,那就要你自己去观察。

正业,凡是合乎佛法侩,合乎佛所教导的,那就是正业。但是在社会上你所作的职业,你所从事的业务,一个是佛所教化的戒法,一个是国家的法律,如果这两者相互抵触,国法跟佛所教导的戒法相抵触,要遵从国法。佛是这样教导的,遵从国法的时候,你不算犯戒。你遵从戒法,可是为国家所不准许,在你现在所处的国土,你不能这样作,你就应该放弃,要随顺国法,这才是正当的行为。这个时候,你只要不违法,不伤害别人,不为自己利益打算,我们认为这就是高尚了。各各的国土,各各的种族,各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所有的高尚情操都不一样的。我们举两性关系为例,很多国土,很多的民族,看法不一样,国法也不一样。

依照佛所教导的,凡是邪淫的,你是犯淫戒,不该你所得的,你非法所得的,犯戒,犯偷盗戒。乃至于杀人,犯杀戒,菩萨戒是杀畜生也跟杀人同样犯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是八关斋戒,优婆塞优婆夷戒,那个杀戒纯是指杀人说的,你作了也不失戒。八正道,看在什么地方讲,看对那些人讲,这也是对机的。对菩萨讲就完全不同了,对凡夫讲又不同了。要懂得这个道理,既然是八正道,就是你说的话,要合乎菩提道,我们得这样的解释,这是深一层的。

正命,如果合乎戒律的标准,勇猛精进的去修道,去修行戒定慧,以这个精进,来保持你的活命,这是正命。

这正命是自己尊重自己,有的时候为了修道,宁舍身命。那是邪命还是正命?我们看到很多道场,峨眉山的舍身崖,《法华经》上法喜菩萨燃身供佛,这是正命还是邪命?看你勇猛精进到什么程度,也看你自己的修道,认识到了什么地位?有些人因为持戒而死,不为破戒而生,看你怎么理解。主要是以你的心,以及当时的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说为了使三宝种子不断,或者委曲求全,你就是菩萨,因为你要护持三宝不断,不讲究一切的细行。但是,单一个戒的现象,这不能作为表率,不能作为常法,佛制的戒律才是常法。所谓的正命,就是不为邪命所活。譬如说观天文,观地理,星相宿命,医方,但是菩萨有五明学,他要作这个事,不作这个事是不对。他方便善巧度众生,不过你若是比丘、比丘尼,作的时候,那就是邪命。如果你受菩萨戒,也受比丘戒,你就不能作。所谓“正”字,就有这么多的简择。

最后,正念就是要我们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所谓不失正念者,是念念不忘三宝。还有入信位的菩萨,觉知前念起个不好的念头,后念不起,马上就纠正了。有一种是犯戒,他能忏悔,忏悔了又还复清净。有一种他根本就不犯,持得很清净。但是这两种,都是清净的。“正”字,就是发出真正的智慧,从定上使自己的身心达到圆满的人格。像佛弟子的人格,依照三宝所规定的,一切弟子的人格,我们要这样来解释。八正道,我简略的这样解释,八正道的解释有很多种,看你到什么地位就解释什么地位,就说什么话,一般而言是这样的解释。

一切种智,就是“一切种”。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种子是生产的意思。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执之法总的智能,是声闻缘觉所执的一切法。一切智,就是断了见思惑,断了见思烦恼,可是尘沙无明还没有断。道种智,是指着菩萨说的,他能够知道一切法的差别之相。一切种智,就是指佛。在这个三智之中,一切种智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因,我们举每一个众生,他能观见他无量劫以来,从什么时候种的善根,他信了佛。一切种智,又称为佛的智能。只有成佛了,才得到一切种智。成了佛,具足一切智能,就称为一切种智,知道一切的法,一切成道的方法,知道一切众生的因,而且知道他应受什么法,就给他说什么法。那么也就知道一切众生的差别智。

“一切种无生法忍”,就是一切智。“首楞伽摩三摩地”,就是首楞严三摩地,一百零八个定,能够成就圆满了。最初修定的时候,是修持来去念。“入诸静虑”,由这个初始修持来去念。入定的,入到住静虑。这以下所有的解释是所取的定。住在正法胜义,这类有情就是真实修行静虑。真实修行静虑,就达到了。就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得到这个种智者,这才叫真正的供养三世诸佛世尊。这是包括菩萨种性说的,是指道种性说的。如果是这样的修行,修行到这个程度,才是能够成道的诸佛佛子。“从佛口生”,从佛口生是佛所说法,口所说法,他依着法而成道的,那么就是他所生的身,就是以法为身,是诸法所化。

“或有菩萨如是修习渐渐退转,乃至漏尽成阿罗汉,具六神通,或有菩萨如是修习渐渐增长,功德圆满,成大菩萨,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种智修习圆满,此人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善男子,我以如是诸业法受因果报智,观察三世诸佛法眼安立有情,于此十种修定业轮,令其修习。善男子,是名如来修定业轮。”

有的菩萨证得灭尽定了,得了寂静定,就不再向前修行了。所谓退转者,就是他到此为止,也算是退的意思。“漏尽”,漏尽是什么尽?他的惑业,见思惑漏尽了。漏尽了,就是他不漏了,不再漏落于三界,成就无生。阿罗汉又翻“无生”,无生就无灭了。阿罗汉自己认为他所证得的,已经无生无灭了,跟佛没有什么差别的,他就不向前希求。这六种神通,天耳、天眼、他心、宿命,他已得到漏尽通。至于天人的报通,或者鬼神的报通,没有漏尽,因为他还有见思惑存在着,发大心,发菩提心,他修止观的方式,这是向前进修的,并不会到此为止。他令一切众生都能达到这种地步,已初发意的菩萨,并没有跟阿罗汉平等,必须到十地菩萨才能跟阿罗汉平等。他是大心,胜过小乘。因为菩提心没止境的,他不会停歇的,一定要成佛的。

所以,有的菩萨,他渐渐退转了,感觉佛道长远,生起退却之心。那么,他就证得阿罗汉果,入般涅槃。大心的菩萨渐渐增长他的功德,一加上“摩诃萨”,就是大菩萨。十八不共法,内容很长的。刚才讲的一切种智,修行圆满了,修习成功了,他就证得无上的正等菩提,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这是佛答复梵天所说的。“我以如是诸业法受因果报智”,“诸业”就是所有的造作,造作什么呢?就是修定的方法。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直至究竟报德的一切道种智,究竟圆满了。“观察三世诸佛法眼,安立有情”,这是用佛眼观察一切,洞察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法眼,使这一切有情,一切众生,在修定的时候,令他们修习,这是十种修定的业轮,“令其修习”。但是这里是注重“持来去念”。这一段经文注重修持来去念的修习,“是名如来修定业轮”。修定业轮,如果更深入一点的,在《占察善恶业报经》讲止观,就是深入的。第一种佛前面所标的三轮,一个是修定业轮,一个是修习诵业轮。

“善男子,云何如来习诵业轮?谓诸苾刍,或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或复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善根微薄,依世俗谛,根机未熟,我当安置如是有情,令其习诵。初夜后夜,精勤无怠,若诸有情求无上智,我当安置纯净大乘,令其自读,或教他读,令其自诵,或教他诵,令其自说,或教他说,于大乘中,令其自习。或教他习,为令自身及他身。中大烦恼聚皆除灭故,为令证得无上智故,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为令趣入无畏城故。”

第二个业轮就是怎么样学习诵、学习读,也就是读诵大乘。如果修定,没有这个善根,定不下来,修不成,你就多读诵经典,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或者读诵声闻缘觉乘经典,三乘经典都可以。如果你是三乘同时并进,也可以。我感觉到,佛是从大乘说到中乘,说到小乘,从菩萨,完了,说到缘觉,缘觉完了说到声闻,看这三乘,你是哪一类根基,主要是令你离苦得乐,断除烦恼。目的就是他的宗旨,说是四众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这个近事男、近事女,“邬波索迦”就翻“近事男”,“邬波斯迦”翻“近事女”,就是四众弟子,在家二众,出家二众。还有,他也没有归依,没有受法,或复有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由于过去世修定的根基微薄,过去的根基不厚,就要依照世俗谛,依照真谛义。

前面我们讲的,大概是依真修习的,习定是依着真的,初步也是世俗。而渐渐进入真的,他是观心,他是从理性入手的。这两个对照起来,定是从理性入手,他又说,这个是依照世俗谛,根基未成熟。这些有情就让他们学习习诵。习诵也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我们念一段经、念一部经,就算得习诵。我们念得太少、太短,佛令他们习诵,是初夜、后夜、中夜,初夜四小时,中夜四小时,后夜四小时,就是十二个小时。十二个小时里头,除了中夜的四小时,可以休息一下,可以不读诵。另外初夜、后夜都要精勤无怠,都要习诵。

因为他的根基很浅薄,他发的心很大,愿很大。过去他的种子有大乘的根性,所以他恳求无上智,无上智就是想要达到成佛。佛说,我就安置他纯净的大乘,学读大乘法,念大乘的经典,令他自己读,还要教人家读。你要是发大心,自己读也教人家读。自学,人家也学,有兼度众生之意。或者自己诵,或者诵《法华经》,或者诵《般若经》,要是《般若经》不能全部诵,就诵《金刚经》、诵《心经》,自诵兼着教别人也诵。自己说,或者教他人说。或者自己研究、学习大乘经典,也教别人学习。这样子令他自己及他人用读诵大乘经典的方法,来断烦恼。

学佛的目的,不管深浅,习定习慧,从慧方面入手,或从定方面入手;从慧方面入手,也得习定。读诵大乘里头含着有定的义,不是那时摆到这个次位,习定的时候,定摆到第一位。要是定慧这两个截然的划分,我只学习定不学慧,是不可能的。习慧不习定也不可能,必须定慧均等。但是按次第说,定能生慧,慧也能入定。

读经的时候,读到相应处,没有能读所读,没有自他之相,这也是一种定境的功夫了。但是,修定也好,修慧也好,读诵大乘也好,“持来去念”也好,目的都是断烦恼。因为昏烦恼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反正有烦恼,什么也成不了,心不安怎么会成呢?我们心定不下来。若没有定,你读诵大乘也定不来,你在那儿对着经本念,不知道念到那里去。念念自己还找不到,念得你一瞌睡,啊!念到到那里去?不知道!或者一个妄想就过去了也错了。

我感觉到自己并不是用功者!真正用功者,几十年也该得有个入处,现在还不行。我是说老实话,不论修定也好,只要是学佛的佛弟子,你必须得断烦恼。烦恼有好多呢?太多!我从〈百法明门论〉上抄下来,跟大家说一说这些烦恼。这是很有用处的。

“大中烦恼”,“大烦恼”就是根本烦恼,是随着你的心,跟你的心所作伴的。只要一起心动念,烦恼就跟着来,你是离不开它的。第一个没智慧,无明愚痴。愚痴,一般是邪见的代名词,或者是无明的代名词,我们具足好多。放逸包括了很多,我们想一想谁都懂。放逸、懈怠,在中夜、后夜都读诵大乘,白天你干什么?去放逸?不会的,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佛都要你读诵,或者习定,你不持戒律,自然就持了。我们愚痴、放逸、懈怠、不信,为什么精进不起来呢?信心根本不具足,对大家所说的不相信,不论谁提出来都反驳。不信,我还坐这儿干什么?这信是有限的,现在我们的信不坚定。因为信心不猛利,精进不起来,是这样相对来说的。

昏沉掉举,〈俱舍论〉所指的大烦恼,就是这六种,包括贪瞋痴慢疑。恶见里头生出来六个,乃至于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就是十使烦恼,这是根本烦恼。大烦恼可能是指根本烦恼。

“中烦恼”又是什么呢?可能是指随烦恼。“中烦恼”,指二十个烦恼,二十个烦恼就是我所说的大随、中随、小随。大随烦恼有八个,这也是根本烦恼的随烦恼之一。不信、懈怠、掉举、昏沉,随着心所的。根本烦恼是随着心的。心法有八个,眼、耳、鼻、舌、身、意、末、阿赖耶,这叫八个心识。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个。我们这里举出来只有二十个,大随烦恼八个,就是前面说过的。不信、懈怠、掉举、昏沉、放逸,大随里头八个,再加失正念、散乱、不正知。不正知,是大随烦恼,大随烦恼表示重。

中随烦恼很简单,第一是惭,第二是愧。我们往往把惭愧合在一起,其实,惭是惭,愧是愧。怎么解释呢?惭,自己心里过不去,有惭于己,心里过不去,感觉就是作的不对,不该或者犯戒也好,或者作什么也好,乃至于是作错的事,心里头生惭心。愧是对别人,对三宝,对道友,对别人,有愧,有惭于心,有愧对人。惭愧,就是中随烦恼。

中随烦恼,还有十个,大随八个,中随两个,合起来就是十个。还有小随烦恼,十个,总共有二十个。小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十个。

忿,怎么说呢?不平。我们讲不平则鸣,气不过,通俗说就是气不过。这件事你气不过,不论是出在别人身上,或者你看一个境界来,你感觉不平,不过只是你心里想。恨,那就有仇,认为别人害了你,你就恨,恨就深一点。恼,气恼是乱的意思。每一个名词里头都有一个涵义的。覆是覆盖的意思,因为把你盖覆住,你的智慧发不出来,这个覆就是你的行为,或者心里的障碍,让智慧发不出来。嫉,是嫉妒。自己悭贪不愿意舍,看见别人布施,心里起嫉妒。他都出风头,显不出我,心里头总有这种涵义,看见别人作好事,他不随喜,他生起嫉妒。你作吧!他又不作,就是对于财物的悭贪。

悭、嫉,罪还算轻一点。特别是对法,他不给人家讲,别人讲了,他又嫉妒。因为,他有悭贪心,对法悭贪堕落的时候,堕饿鬼道很惨。这类故事很多!对法不要悭贪,不要嫉妒,看见人家都要随喜,不要悭贪。为什么要悭贪呢?悭跟贪怎么说呢?他把说法拿来跟世间的交换条件,等价了,平等看待了。我跟你说法,你得供养我,看你筹码够不够,够了我才说,不够就不说。

对于学法的人,要劝人读诵大乘,他自己不劝人家,看别人劝人读,他在那儿生嫉妒,只有你好,只有你强。他在这儿说嫉妒话,乃至于说破坏话。悭,他不肯作,我传习你个法,你供养我好多。有的上师是这样说的,但是人家那个不同,得依你自己的心力来衡量。有的上师就这样说,你要拿好多钱,好像在西藏讲,你牵一匹好马来,我就传你这个灌顶。我曾经问我师父:“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这个人悭贪,对那匹马爱得要命,他求法能得到吗?把马牵来给我,我再给你传法,他就舍得。他一修,他就得成,我不要他的马,转给别人”。

但是,你不是那个地位,也没有他心通,或者没有这个德。你不给人说,或者跟人要一定的价钱,得供养好多金银财宝,这干啥!大家看过密勒日巴尊者传,他的师父马尔巴要求他供养全部东西,完了才给他传法。但是,我讲的是悭,没有本事,他不肯舍,不肯供养法。诳人家,没有信义。诳言,谄媚,你很容易看到。凡是一个人,对于比他低下的,如果骄慢的时候,对于上面他一定谄媚。对下骄,对上一定谄。见着有权,或者有财,他脑壳都搭到底下去,腰都陷下去。就是这样的意思。谄媚,好听的话他都说尽了,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到。现在的人,这样子很多,学佛的人不应当谄媚。

诳谄,不说老实话,这里头分为有意、无意的。你唯利是图、为名欺骗人家,你有目的,这个诳罪又大一点。随便跟人家说笑,或者说笑话说着玩,这就轻得多。这都属于打妄语。但这个不是,这个诳是有意的,为名利故。谄媚也是为名利的。

害,就明显了,或者害人,但是他以为是害人,其实是害自己。凡是害人的并未把人家害到,反而成全了人家。你一害,反而使他消灾了。大家读过《金刚经》,要是有人被人家轻贱,你的先世罪也被消灭。或者你被人害,求之不得,他害了你,你的前世罪也消灭,本来该下地狱的,他一害你,连地狱都不下,就把那个罪也给抵销了。

慢是骄慢,这个骄慢的骄,有很多种讲法。慢有几种?有十种慢,有十种骄。我们大概提一提,他本来就没有本事,本来就不行,还感觉比别人强。这类的人很多,他的知识本来没有好大,却认为自己很不得了,比谁都强,对谁都看不起。甚至他认为释迦牟尼佛都不是真的,我才是真佛。这样的人确实是有,这样的和尚也有,这样的居士也有。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有,现在这个时代,忿恨、恼覆、悭嫉、诳谄、害骄,我们有几个?二十个随烦恼,都是我们的烦恼。有这些东西,怎么能开悟?修行得下去吗?不论读诵大乘也好,习定也好,都障住你,你怎么能进入呢?很不容易进入。

不过,这都是属于我们的毛病。佛说我们的毛病太多了,大家必须自己对照一下,不要来这里听好听的话,《十轮经》很少好听的话,愈往后愈复杂,这只是大概说一说我们的毛病。大种烦恼,后面会一样一样地指出来,指出我们现在所产生的过患,如果除掉这个过患,就好了。你修定也能进入,读诵大乘也能生慧。读诵大乘,你在那儿读诵大乘经典,入定了,或者看见圣境,读〈净行品〉看到文殊菩萨,那就差不多。读〈普贤行愿品〉看到普贤菩萨,读《地藏经》看到地藏菩萨,读〈普门品〉看到观世音菩萨,是真的?是你的心变化的,因为你的心定下来了。你读经,你会生起的,这是幻境,别以为是圣境。如果你略为生起我见,一执着,“我还不错,我能读到,能感应菩萨现身!”这就是骄,马上就招烦恼。那是幻境,如果你不执着,照样读你的经书,现也好,不现也好。像闻喜菩萨似的,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萨给闻喜现身的时候,给他一照理。他说:“文殊是文殊,闻喜是闻喜,你不能代替我。”得有这个志气。所以,现了什么境界,不执着,该作什么本行,怎么样修行,你就怎么修行。

入定的时候,你也会看到很多的境界。特别是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佛菩萨很灵,你求什么好像都很相应。信久了,好像佛菩萨愈来愈远了。并不是佛菩萨远了,而是你的心起了变化。像我们出家人,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十年佛上西天。过了十年,他不知道了,佛没有了。什么原因?学法之后,生起了很多烦恼,本来是圣事,你把它变成烦恼。在俗谛还不够,入了空门,可是不空。如果不空,还会增加一个空,虚空的空,那个空很厉害,使你堕落的很快。“没有关系,空的!”把因果报应全部一笔抹煞了,他不学佛还好一点,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学佛之后,胆子大了。“佛说的,空的。”所以,他什么事都敢作。作了之后,可就不空了。等到受苦的时候,肚子痛,脑壳痛,他就空不掉,一点也空不掉。他就知道厉害,所以要老老实实的学。

前面我们讲到习诵业轮,讲到“中大烦恼聚,皆除灭故,为令证得无上智故。”我们再重复一下子。前面讲修定业,修定,这里讲习诵业。大家恐怕是习诵的多,修定的少。因为我们读《金刚经》,或者读《弥陀经》,习诵就是读诵大乘,一般人读,就是照着字念一念就好了。有的时候,时间很匆忙,有点像赶工似的。在那个情况读的时候,你很不容易进入。我说不能进入,就是习诵的时候,不能够随着经文的道理入观,只是照着文字念一念,这样的习诵,功力就比较差。这种习诵,断烦恼就有点困难。

习诵业跟修定业是相等的,如果你能够至心的读,例如读〈普门品〉,要是能听过,讲过的更好,没听过讲过的,或者听哪位师父说读〈普门品〉,有好处,你就请一本〈普门品〉,就这样读。没有师父传,没有跟你讲怎么读,你所得到的效果就比较差一点。为什么?诵业轮上得加个“习”字,“习”字就是学。你得学习之后,再来读。

你在习诵业轮的时候,就是我们读诵大乘的时候,不要懈怠,初夜后夜,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末世,以众生身体的情况恐怕是支持不了,大家只是读了,或者〈普门品〉或者〈普贤行愿品〉,或者《药师经》,或者《弥陀经》,读一部经就好了。那就不用初夜、后夜。时间的问题,不太大。

在读的时候,一定要作个仪式。总要有座香炉,要点炷香,同时要随你力之所及,供点花,多了不可能,一朵也可以了,你那个小花瓶,里头搁点水供上一点花,点上一炷香,这个仪式该要有。经本摆上,你要先叩上三个头。叩完了先上,打开经本,你要沉静一下。完了,要静一下,要观想一下。心静下来,打开经本就念。念,必须是字字了了分明。初念的时候,更要了了分明。如果你想深入一些,还要随着经文入观。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你要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要至心,不至心不会来。如果你会修观的,念〈普门品〉的时候,你观想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发这么大愿?我也要学他,读诵他过去所作的事情,也就是故事,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过去所作的事情。你读他,也要学他发愿。

诵经的时候,要把“观”加进去,效果就大,那样才能断烦恼。有的道友们曾经这样问过我说:“诵〈普贤行愿品〉,已经诵了几千部,每天诵一部的话,我诵了十几年,但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说:“你是怎么诵的?”他说:“拿着经本念就是了。”对不对呢?对。我说:“你所说的效果是要求什么效果呢?你最初发的是什么愿?”在习诵的时候,你得发愿,你读哪一部经,或者读《地藏经》,或者读〈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那就随顺地藏菩萨发愿读《地藏经》,你读〈普门品〉,就随着观世音菩萨发愿,读〈普贤行愿品〉要随着普贤菩萨发愿。

你这样诵,效果就大了。你如果能够了解这部经的涵义,诵的时候,要是不起执着,没有能诵的我,也没有所诵的经,念经时读诵,你的心跟经结成一体,你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结成一体,你读哪一部经,就跟哪一位菩萨结为一体,那就叫入了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是你读经的一个方式。

读完了经,一定要回向。开始读的时候要发愿,读完了要回向,过程一定得作,这就叫修行。你读经,就是在这儿行菩萨道!就是修行!我自己坐在那儿念,我怎么行菩萨道呢?你读经的读诵功德,加持回向给一切众生,特别是三恶道的众生,你发愿希望菩萨加持,度脱它们,免除它们的灾难。回向的意思,就是把我们心里的力量,我们所作事业的力量,所得的报酬,都拿去给他们。像我们打工,把打工赚来的钱,供养三宝。完了,看见穷苦的众生,布施给他,这种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读诵经的时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报酬就是菩萨加被你,三宝加持你。希望三宝加持一切众生,无论有缘、无缘,这样你在读诵的时候,才能断烦恼。

习诵的时候,能够除灭中大烦恼,得到无上智。否则的话,你照着经文,只念那个字,你是得不到的,读的时候、念的时候,要加上观想力,这样子才能够得到无上智。因为大家修定的少,念《药师经》是为了消灾免难,减除痛苦,使我身心健康不害病,乃至于已经有病了,使他除癒,菩萨加被除愈。你读《药师经》也得会读,同时你在读的时候,随经文的意思入观,定跟慧两者是相结合在一起的。你在读的时候,如果没有杂乱心,你读读会入定的。这可不是睡觉,读到昏沉也像入定一样,那就混淆了。所谓入定的意思,例如你读《华严经》,你会入到华严境界。

过去有位老和尚就是这样,他是在定中读,速度很快,怎么样快呢?他是从天王殿到大殿的路上就读了一部《华严经》。大家知道《华严经》有八十卷,他才走那么一两百步,就读完一部《华严经》,他是在定中读的!要普遍的读,那就是一即一切。后来侍者提出问题,不相信他,就找了八十个人,一人拿一卷,八十个人听着他读经,拿第一卷听到他读一卷,拿八十卷听到读八十卷,他就读好了。

我们虽然还不到这种定力,但是我们可以从初浅的作起,你读《地藏经》,读到哪一品,就观想哪一品,知道这一品是什么意思,要懂得意思再去读,效果更好一点。乃至于读经的时候,不要把琐碎的事情都搁在脑子里头。读经的时候,不要打妄想,你很忙乱的时候,就坐在那儿读经,读一读就睡着了。这个情况也有,读一读,打妄想、昏沉,不知道读到哪里了。修定不许掉举,不许昏沉,读经也是这样,不能掉举,也不能昏沉。你要是掉举,这一部经看的是很少,你会读很长的时间也读不完,读一读,会生厌烦的,要是碰见一部长的经,你更是读不下去。这些是要防犯的过患,才能得到一切智。

读经就是修慧,也是修福。《金刚经》讲般若空义,读《金刚经》,福德之大,超过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供养,比那个布施的功德都大,这就是福。而且能用、能得到慧,那就是慧。福慧双修,才可以得到般若智。经文当中好像没有说修法,其实每部经都告诉我们方法,你得修习,习的时候就是学,你这样的读才能够得到受用。佛令这一切的众生,要是有大乘根机的,专门修大乘的,让他习读诵大乘,不但自己去习、去读,也劝别人去习去读。这样子就能够得到无上智慧,也因为读大乘经典,回向给一切众生,除一切苦,可以消除众生所有的苦难。你自己读,让一切众生也读,令他们趣入无畏城。

“无畏城”,成了佛之后,有四无所畏,畏是畏惧的,我们现在惧怕的情形很多。有很多道友读《地藏经》,感应不同,或者看见鬼神,或者发冷,这并不是坏现象。这个时候你都要问一问,这是他有畏惧,不敢再读经。本来读经是消除畏惧的,但是他有了畏惧,由读经而感受畏惧,这种情况很多。

不只是《地藏经》,读别的经也会有,你要先明了,读诵大乘经,就有护法护持,怎么会有这种恐怖感呢?本来读经的时候,能够趣向无畏,趣向没恐怖。佛的四无畏是一切智无畏,障道无所畏。你修道的时候,说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说的时候,无所畏。只有佛才能说清楚一切的障道法,你要修道,有些障道必须跟你说清楚。说的时候,无所畏惧。还有,漏尽无畏。漏尽,就是再不漏落三界的意思,乃至不漏落一切众生,使他永远都得到解脱。第四是尽苦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惧,说的时候无畏惧,因为佛的智慧能够知道。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达到佛的境界,除一切众生苦,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些利益,这跟前面求利益、得定的时候是一样的。

“若诸有情求缘觉乘,我当安置诸缘起法,令其习诵。若诸有情求声闻乘,我当安置百千文颂四阿笈摩,百千文颂毘奈耶藏,百千文颂阿毘达磨及毘婆沙,令其习诵。善男子,是名如来习诵业轮。”

如果他不是大乘的根器,在读大乘时不能进入,佛就给他说缘觉乘。缘觉乘,缘觉十二因缘法。这个十二因缘法,也就是说缘起法,看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知道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享乐?当然证到寂灭就乐了,在生死轮回就是苦。因为缘一切事物的变化,他的智慧能生起觉悟,产生智慧,他看着这棵树,一下绿,一下又黄,四季的春夏秋冬,乃至人的寿命,长短不一,他对这些加以研究,找出原因。过去的二因,产生现在的苦果,无明缘行,行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这是佛说法的时候,有佛出世的时候,缘觉是依照佛所说的因缘法而开悟的。无佛出世的时候,他自己观着一切的生灭变化,他悟道了,那就是独觉。也有由于过去的善根,对于这类众生,就跟他说因缘法,说缘起法,让他念这种经。

要是声闻乘呢?安置百千文颂四阿笈摩,四阿笈摩就是四阿含,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阿含的意思,是传承佛教法的圣典,这是起源于佛教的时代,佛的弟子、信徒们,把他们所闻的、所听到的,佛所教导的、所说的法,用诗、用简短的文字形式流传下来。诗歌形式都是口口相传的,不像我们是用文字记载的。那个时候都是口传的,口口相授,这样子就叫真传,为了要积极传承,才逐渐的发展出传诵形式。所以,他用简短文字记载着。印度那个时候都是诗歌的形式,诵的文字就是从这儿来的,这就成了《阿含经》的由来。

《长阿含》共有二十二卷,内有四分,三十部经文。第一卷是有关佛陀生平的记载,第二分就是修行,有关教理的经典。第三部分就是跟外道问难,互相的论难,驳斥外道的邪知邪见。第四部分就说这个世界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道理。总的说,四阿含就是这个涵义。

《中阿含》就是指四谛十二因缘,或者譬喻,也就是佛陀跟弟子互相酬论的时候,所说的话,乃至于所作的事。就像我们读诵经的时候,只是语言。但是《中阿含》告诉我们怎么行的,是修行的方法,那就属于行。依着言语教导而去作,那就属于行为。《增一阿含》是用数字说的,因为修这部经典的时候,十数加一,他有十一法。他在十上又加了壹个一,增一是这样的涵义,有五十卷又增加了一卷就有五十一卷。《杂阿含》记载的很杂,不是长文的,不是一个义理,而是很多义理。那就是原始佛教的四种经典。《四阿含》,随这个文,大概跟大家说一说。

“安置百千文颂阿笈摩,百千文颂毘奈耶藏。”“毘奈耶”是律藏,专门说戒律,戒就是规矩,就是出家的佛弟子应该遵守的法律。之所以叫戒律不叫法律,它有遮有持,持遮两种。持是应该作的,有止持,有作持,止是不许作的。作持是一定要作的,要你作,你没作,犯戒。叫你不要作,你偏偏去作也犯了。要分止作两种,这里头说的很多。像大家所熟悉的三归,三归没说戒?三归也是戒。归依佛就是遮止你去归依外道,归依佛了之后,再不能归依天魔外道。学了佛之后,一定要持诵三宝,念佛、念法、念侩。这是作的,不能去归依外道,不能看外道典籍。归依法的时候,不能看外道典籍,就是止的。一定要读佛经,就是作的。每个都如是,归依侩的时候,侩就是侩人,也就是一切的出家众,你不能归依邪道,又是止。

凡是戒律里头,声闻乘对于戒律部份,比丘二百五十戒,二百五十戒都没有犯,持清净了,一定证得阿罗汉果,这是指从受戒那天就一直没犯的。一但你犯了,得依法忏悔,就作持,有羯磨法,告诉你怎么作怎么作。你犯了罪,犯了这个戒,只是小的、轻微的,忏悔了,就清净了,还复清净的,那就是作持,那叫羯磨法。

阿毘达磨,是属于论藏,这就是经律论。原始佛教的《阿含经》就是经,阿毘达磨是论,经律论是三藏。毘婆沙是论,批注就很多了,学缘觉声闻的,令他习诵这些。“是名如来习诵业轮”,上面说怎么样习诵呢?就是念这些,你自己感觉哪一个适合自己,你读《四阿含经》,感觉很好,那你就读《四阿含经》,你读大乘经典,《金刚经》、《弥陀经》,你感觉得好,就读大乘经典。当你归依某位师父之后,很少人向师父请法,“师父我读什么经好?”这个问题是很少人问的,受了三归,就走了,连念佛、念法、念侩,都不念,还读什么经!他没有那个请求。要是有请求的话,师父会给你讲得详细一点。有的师父没跟你讲,你不问他,他也不说。你受完了三归,有的还要受五戒,受五戒一定要跟你讲。一定要讲三归的意义,是要你回去之后,不要忘了念佛念法念侩,这个一定要讲。这是习诵的。

“善男子!云何如来营福业轮,谓诸有情根机愚钝,未种善根,智慧微劣,懈怠失念,染着种种受用资具,远离善友,我当安置如是有情,使营福业,谓令修作佛法僧事,及亲教师轨范师事。善男子,是名如来营福业轮。”

要是修定修不来,习诵也习诵不来,如来还有方便法门,有什么方便法们呢?营福业轮。业是作,你就作点福德的事,去修福!这是指这一类的有情,根很钝,不能读经,更不能修定,愚钝没有智慧,因为他过去没种过善根,智慧很微少,很下劣,也就是没有的意思。那么,他所表现的就是懈怠,失念。

大家都容易失念,我们有时候拿起念珠,一拿到就想起佛法侩,念珠搁起来,就忘了。拿起念珠,才念。所谓念者,就是念念不忘三宝,或者念佛、念法、念侩都可以,你专念一佛也可以。因为他的智慧微劣,善根又少,失念的时候就多了,他执着于这个去享受了,想享受一切的生活用品。他宁可去打八圈麻将,要他坐在这儿听一座经,一个半钟头,他感觉很苦,各人所好有所不同。像讲经只是举例,不信佛的先不管他,就是我们佛弟子,你要他游戏,他精神很饱满的,你要他念经,或者修定,就无精打采。要是面对他的身体,资生的工具,他执着得很,不懈怠,很精进的,这就相反了。这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有贪爱、有欲望。

同时,也没有善友帮助他。所谓善友者,包括你,或者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六亲眷属关系。因为我们有一个六亲眷属,他是信佛的,他就劝你信佛,他要把你带去信佛。因为这个,有机会信佛。若没有这个因缘,遇不着这个善友,乃至道友之间互相帮助提醒,让你修行,那就不懈怠,懈怠是对着精进说的,失念是对正念说的。没有善友,像这一类的有情,佛说:“我就安排他们,使他们营福。”营福,就是修积点福。念佛、念法,或者到庙上作点善事,或者修庙,参加修习,像我们好多道友作义工,看你这个福业怎么回向,虽然是作很小的福业,你要回向,把它扩成很大,这是由于意念的关系。

还有你跟你的受归依师父,或者亲教师,或者轨范师,在他跟前,作个侍者,或者照顾照顾他们。他们修行的时候,你给他作点事情,这都是营福的。营福的,在庙里头,给僧者作给侍。那么在家的居士,优婆斯迦、优婆索迦,也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事男、近事女,就是营福的。第一步是对自己的亲教师,一般的亲教师是指和尚而说,也就是你受戒的和尚,你受戒的羯磨、教授、轨范师,引礼师都算在内。你给他们作点事情,如果你修定作不成,读经也作不成,那要你去作点好事。如果你在佛前当个香灯师,如果你家有尊佛像,有桌子你每天去擦擦,烧炷香,这都是营福的事。营福的事还很多,这是成就如来的第二佛轮。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轮。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随其所应,立三业轮,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摧诸天魔外道邪论,转大梵轮,成大梵行,如实了知众生因报。”

“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三世业智是指佛说的。过去未来三世所及的,他能知三世的业。一切众生的业,都能够如实的了知。一切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他们所作的、所为的、所种的因,现在所受的果报,佛是如实了知的。那么,就随机应化,随其所应,就是应机,立这种三业轮。三业轮,可以说就是上面这三轮,定业、习诵业、营福业,随顺着机,看他适合那一类、那个业轮,让他依照那个轮修。使所度化的一切众生,能够得安隐,安隐的意思就是不被苦难所惊恐,不被三恶道所惊恐,使他们无所畏。堕三恶道是苦,乃至是不说堕三恶道,就说我们作人类,就像现在大家都是人,这是就人道说的。

我们现在都是佛弟子、四众弟子,你有没有惊恐、忧虑呀?一天都在患得患失当中,有惊恐,为什么呢?你的定业没有修好,乃至第三轮,福德也不够,福业也不够。佛就不是这样子,他是成就的,对一切众生,如实了知众生的善根深浅,以及他们作业的厚薄。作业是善业,恶业,种的因,深不深呀?大不大?乃至于他现在所受的果报,有没有苦难?有没有畏惧?知道你有畏惧。因为有畏惧,跟你说去除畏惧的方法,就说这三轮。

这里头包括了习定,定有多少种?至于读诵,读诵就太多了!看你读诵哪一类的经。营福很广,现在大家都想种种善根,我们把读诵大乘经典也变成福。虽然你没有得到慧,你读诵经典还是有福德的,连闻到名字的福德都不容易。过去的善根,佛都具足一切智慧,都能知道,让你再没有惊恐,让你究竟成佛,也能跟他一样,也能摧伏一切天魔外道邪论。

“转大梵轮”,梵是清净义,能够达到清净。那么你所作的业,你的修行,都能清净梵行。梵行,就是指清净的意思,对佛来说,佛是转大法轮,转清净的法轮,他能够如实了知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成善巧智,观察一切沙门、婆罗门、刹帝利、筏舍、戍达罗等,种种功德,多闻勇健,工巧伎艺。若诸众生,富有功德,成巧便智,精进勇猛,坚固不退,种种福德而自庄严。”

用这王轮来比喻第三轮。我们说第一轮、第二轮,举剎帝利王的第三轮。前面是喻,后面是法。法就是说佛轮,就是法。拿世间的剎帝利,也就是印度四种种姓的贵族,他受了灌顶之后,接受王位,成就善巧方便智,他看国内的人民,观察了一切,沙门就是出家人,这个沙门包括在婆罗门出家的,不只是佛教的出家人。婆罗门也有出家人,其它的外道也算出家人,他用沙门来代表。沙门翻“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广说沙门的涵义,还有很多的解释。总说就是这样的意思。印度有四种种姓,沙门除外。哪四种?就是婆罗门、剎帝利、筏舍、戊达罗,婆罗门就像中国的读书人,在印度说是学者,有学问的剎帝利就是贵族,就是王种姓的。筏舍,包括工商业,也就是士农工商。筏舍,多分指是商人说的。戍达罗就是贱姓,就是屠宰业,奴仆。四种种姓,再加上沙门,这个国王对他国内的人民,这几种种姓的人民,他都知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培福,怎样才适合他们的事业。

“种种功德,多闻勇健,工巧伎艺”,这是说看哪一类人应该怎么样对待,他以后会分配,给他们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因此,他也是观察这些人,哪种功德大,该享受什么,哪种人多闻有智慧,多闻就是多学习,多闻是指学习说的,不完全是指学佛法的,像那个戍达罗,他根本也不学佛法,有些不信佛的。工巧伎艺,就是工巧明,工巧就像商人。筏舍,包括工人,有技术,绘画、装修都在内,技艺包括很多了。假使对待那些有功德的、有智慧的,不过有些是作事很聪明的,不要把这智慧跟佛的智慧混淆。

“成巧便智”,这个灌顶王,他对国内的沙门、婆罗门、剎帝利、筏舍、戍达罗五种人,他们的功德大小,能力的强弱,技术的高低,假使是功德很富有的,就是功德很大的,这是一类。或者善巧很方便的,很聪明的就是很灵俐的。或者对国家的事务贡献很大的,精进勇猛的,乃至于作一件事,他能坚固不退的,以他的福德来庄严的。那么,这个灌顶王就根据他们所需要的,根据他们的智慧、品德、能力大小,就跟现在的工资也是一样的,你能作什么事业,能力强的就多赚点,能力弱的就少赚点。

“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给施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于自国土,若诸众生,德艺轻微,功德鮮薄,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微加赈恤。于自国土,若诸众生,功德薄劣,少于精进,懈怠懒惰,忘失正念,无慈悲心,不知恩报。于后世苦,不见怖畏,没居家泥,积诸恶行。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种种谪罚,或以言教苦切呵责,或夺种种珍宝资财,或夺受用如意产业,或罚鞭杖,或禁牢狱,或断肢节,或斩身首,如是无量随应谪罚。”

“随彼所应,施给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在他们自己的国土内,对这些众生就有分别。像在中国以前有九等,从宰相职务到七品知县,到衙役,到书办,到村长乡长,共分为九品。看他适合什么,就叫他作什么。对上等的,就给他珍宝、田宅、仆使,如果没有什么德,德不太重,给的很轻微。功德少的,那也是随他所应。他的能力连吃穿都挣不到,国王就慈悲,赈济恤舍他。还有比这个功德更低劣的,不精进、懈怠、懒散的,忘失正念是指他不作好事,对人没有慈悲心,乃至于你给他很大的恩惠,他也不知道报恩。他现在不作好事,将来一定要受果报。在后世受果报受苦的时候,他不害怕,也不怖畏,作恶的人是不会害怕的。

“没居家泥,积诸恶行”,没居家泥,好像是指沙门说的。不出家,居家就是在家,在家就是泥坑一样的,没到泥掉里头去。不只沙门,还有其他的人。居家可以有多种解释,他不作善业,作恶业,国家会有法律惩罚他。这叫奖赏分明。前面是说功德的大小多寡,对国家的贡献如何。贡献大的,就给他优厚,贡献小的,就少一点。乃至于没有贡献的,不能维持生活,还要赈济,还要怜恤他。

至于造恶的,怎么办呢?积诸恶行的,剎帝利王就给他刑罚。还要“种种谪罚”,这是法律,或者是批评他,恶业比较重点的,就谪罚他、诃责他,或者没收他的财产,夺他种种的珍宝财产,或者把他的产业没收了。这还不够,或者罚他鞭杖,打他好多鞭子。或者关到牢狱,或者剁手截肢,或者斩脑壳,就看他所犯的罪恶大小。这只是比喻,我们说这个主要是显佛轮。因为众生造的业很多,作恶行的也很多,抵触国家法律的时候,谪罚也很多,有无量的刑罚。奖赏的层次虽然很多,惩罚的层次也很多。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轮。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根机智。若诸弟子,远离福慧巧方便智,及以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归依于我,而我善知彼根意乐,随眠胜解,随其所应,为说治罚毗奈耶法。”

“善男子,剎帝利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轮”,这是这个国土的国王所应当作的,拿这个作比喻,因为这样子才能够使他的国家安乐,才能够降伏一切的怨敌恶友,令这个国家平安,大家才能过好日子。

“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根机智”,知道一切众生的根,知道一切众生的机,有这种智慧就不是剎帝利大王的善巧智,而是佛知众生根机的智慧。“若诸弟子,远离福慧巧方便智,及以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归依于我”,这位佛弟子,最初刚信佛的时候,到了佛的处所,求佛度脱的时候,这些人福慧善巧方便智,乃至于布施,乃至于调伏烦恼,都能够得到寂静,得到定,乃至于正念。要是失念了,就不能入定,心乱了,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就是向佛求法,归依于佛。

“而我善知彼根意乐”,我知道他是什么根机,知道他喜欢什么,知道他的根本烦恼是什么,知道他具足好多智慧,具足好多善根。这就是胜解。最深的胜解是到了佛地,具足佛智。来到佛所的这个众生,就代表一切众生,因为他过去福慧善巧方便智的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佛就观察他,归依佛。因为了解他的根基,了解他随眠的根本烦恼,或者他的智慧大小,胜解力如何,应机说法,随其所应。

“来至我所”,就跟佛出家了,给他说毗奈耶法,毗奈耶就是戒律。凡是归依佛的,最起码得受三归。三归五戒,或者八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而四重二十八轻,六重二十八轻,毗奈耶就是戒法的意思。

“若诸众生,其性很戾,于诸学处不能奉持,为令久住我之圣教,多有所作。或为制立忆念治罚,或以言教恐怖呵责,或暂驱摈,或令折伏,归诚礼拜,或不与语,不共同利,或如草布,或复灭摈。”

还有作持,也就是律法。要是这个众生的根性狠戾,凶狠暴戾,不善顺。但是他所受持的三归五戒,乃至于八戒,学处就指是戒,也是说他所学的律学,他不奉持,不遵守。这些戒律是保护圣教久住的,要是没有戒律,佛法就不能久住了。为什么佛要制戒呢?就是使得正法久住,使圣教能够久住世间,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未来的利益。佛法久住世间,利益的人就很多,因此,要求所有来到我处归依我的弟子都应该奉持戒律。奉持戒律的目的,就是使圣教久住,使佛法久住。

而戒律就是防护,就像城墙似的,是保护人民的。戒律就是防护你的心地,身不掉,心不乱,防护你的身心。所制定的戒律,有种种的法。或者你犯了错误,回忆忏悔。或者用言语教导恐怖,说你犯了戒,将来要受报的,下地狱的,就用恐怖的言语呵责他。再严重的,则是犯根本戒,就驱摈出去,驱出佛法之外。或者要他忏悔,看他犯哪一种。或者要他归诚礼拜,或者大家不跟他说话。不与语,就是僧团里都不理他。乃至于不共利,好比是人家施主供养财物什么的,不分给他,这就是不共利。

“或如草布”,草布就是他犯的罪太多了,大小都有,如草伏地。他犯罪就像泥巴似的,烂的走不过去,把草铺上才可以走过去,这就是忏罪方式。他所犯的也有严重的,也有不严重的。犯的很多,要是一条一条说,大家给他忏悔的时候不大方便,这是一种总忏。就像我们拜忏的时候,我好多生的事也不知道,今生我们没有犯五逆罪十恶,那么,拜忏的时候,我们就这样回向。那么,过去可能在他世多少生之前,作过五逆十恶罪,有这样的忏悔。这就是总忏的事。因为我们不知道过去,没有智慧。草布就是如草伏地,把草布在地上,就是等于这个忏悔法。就草布地,铺在地上,让你可以在泥巴上走过去。要是犯了很多错误,你就忏悔。这就是总忏悔的意思。

或者实在不成,不可救药,僧团里头不能留你,灭摈了,把你驱逐出去。在我们大陆寺庙里头,犯了根本戒的,就开除,摈除于寺庙之外。

各各的区域不同,大陆上就是默摈。凡是这种破戒的,他也不敢回寺庙,自己就走了,这叫默摈法。

“我以妙智,知诸有情补特伽罗根机意乐随眠胜解,如应谪罚,为令皆破广大积聚无义黑暗,枯竭烦恼诸瀑流故,令得生天涅槃乐故,为行恶道补特伽罗得调伏故,随其所应,说治罚法,观察黑说大说差别,随其所应,授与治罚行恶道法。”

“我以妙智,知诸有情补特伽罗根机意乐随眠胜解,如应谪罚”,“补特伽罗”就是人,就是有情众生。生生世世流转的,那个主要的流转者,就是补特伽罗的涵义。随你所犯的罪恶,给你这些谪罚的目的,就是破你的黑暗。你过去积聚的,没有意义的,没有胜解的意义,没有净行的意义,那些都是黑暗的,把那些烦恼、那个瀑流,枯竭了,消除我执我见。这是戒律的涵义,谪罚的目的是这个意思。令你忏悔之后,生天得到涅槃的快乐。这是广说,不一定是指出家人。作恶的这一类众生,使他们能得到调伏。

很多人看到庙,或者闻到佛法,他并没有加入佛教团体,他不信佛,也不是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这类补特伽罗能够闻到佛法,或者看见寺庙,给他种善根的,但是他看我们的戒律,或者他感觉受不了,就不敢加入。给他说好的一面,除了治罚的一面,还有培福的一面,也就是前面的三种轮。观察罪恶的大小、罪恶的差别,给他说治罚的方法。例如说下地狱,得给他说治罚的方法,说你受报,会得种种病,这个恶的果报,将来你要受什么报,这都是黑法。这就是所谓的黑说、大说,但看这个众生的劣根性到达什么程度。

“我以妙智,知诸有情,具足成就增上信敬纯净意乐,随其所应,为说种种善品差别,令其修学,乃至令彼一切善根皆得圆满,入无畏城。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三佛轮。由此轮故,知诸有情补特伽罗,种种根机意乐随眠,及与胜解诸业法受,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这是令他能够增上信心,这是佛的一种微妙智慧。令诸有情,增加对三宝的信敬心,使他的心意清净,心不散乱,那就要给他说种种的善品差别。行十善,别生恶业,不要妄语,别说瞎话,别说绮语语言,不要偷人家,不要杀人,这两者是对比的。一个是善法轮,一个是恶法轮。善法轮,就能够增上他的信心。不一定都到得了佛所,前面说“来至我所”,但是现在的时代,到了三宝地,就算来到佛所,不一定来到这里就要出家,就要受三归。有些人亲近佛法,或者到佛堂来,我们跟他讲讲善恶两涂,这也要有因缘,有的人就连这种因缘的也不见得有。这类众生,他的善根没办法增长,就没有这种因缘。

有这种因缘了,以佛轮来教导他,让他善根得到圆满。圆满之后,使他再也不畏惧。一切众生,生到这个时代了,生到末法时代,他感觉无归无依,张惶恐怖。我们看到好多人在乱世当中,战争祸乱当中,我们不说刀兵,就像天灾的时候,蝗虫水灾,他没有吃的,生活很难维持,甚至于失命。在这个时候,你说一说十善法。为什么你会感到这个果呢?那是你过去没有种到好因,再也别作因,现在你就别再作恶。要转变果是很因难的,你可以为未来的因,重新种种子,令他善根圆满,佛不在的时候,佛弟子就代表佛。

凡是四众弟子都应当要这样子,让一切众生的善根都得到圆满。但是佛所说的是佛在的时候,佛所成就的善男子,我成就如是第三佛轮。但是佛不在世了,现在剎帝利王也很少了,连剎帝利王也没有。所以明君出世,国家就很兴盛,风雨及时,灾害就没有了。如果这个国王很恶,刑罚很重,国王要造恶了,那些国师就劝他,应该减刑罚、大赦,众罪减轻,轻罪都把他放了,那都是忏悔的意思。圣君在世的时候,国家就很平安,有几十年平安的。像中国满清,康熙盛世,他们差不多占了满清的一半皇位。乾隆皇帝六十年当中,没有打仗,人民过的平平安安,他自己也很幸福。他一天到晚就是作诗,作对,就是玩。国家没有什么灾害,天灾人祸都很少的。那个时候,就是圣君在世。从周朝的时候都是这样子,弔民伐纣,就是伐暴政。现在剎帝利王没有,佛也没有,佛也不在世。但是先帝法还在,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先王治国的旧法又搬出来。佛法常如是,诸佛的佛法都如是。

由这个轮故,使补特伽罗的种种根基,意乐随眠,就是烦恼及胜解,跟他所受的诸业法受,“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就是一切人民、一切众生,都得到好处,安隐就是没有惊恐。没有惊恐,他就无所畏惧。这是佛自称说:“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无所畏惧,正师子吼,说的都是正法。师子吼是形容词。狮子是百兽之中尊,师子吼,百兽闻之皆脑裂,这是形容词,但是我们不能过份执着。

有位道友在北京的时候,他问过我,佛经讲师子吼,好像很厉害似的,可是动物园里的师子吼也没有怎么样。怎么答复他呀?有些问得怪头怪脑的。我说:“师子吼,有没有吼?我去好多次都没听见吼。”他说听见过,也没有怎么样。我说:“现在把它关到笼子里能怎么样?你把它放出去试试看。我们佛教用师子吼是形容词,是表显佛在众中说法的威力很强盛。你不能这样比,你这样比是不对的,这是佛自己说的。”要是我们自己说,我们不敢拿畜生来比佛,狮子是畜生。

像我们过去的大将、元帅、虎将,我们都用虎来比喻。如果你说虎可以,要是说他是畜生,你那脑壳,恐怕要给取下来了。国王都是龙,中国都是画龙,龙表示最尊贵。可是,龙是畜生,你如果见到国王,说你这个畜生好,你的脑袋马上就搬家了。我说:“你这样说不行,那是比方的话,是形容词,形容着佛的威力,不能拿这个来比,这样比就不成了。”要是你称大元帅是虎威,他会高兴,笑的不得了。所以,有时候处处执着,在很多的地方表现出执着,就在这个上面也是执着,不从法义上讲,就是想在词句上面找毛病。

营福,你作好事,你见了僧人,不谤毁,把他都当成亲教师,当成大德恭敬他,你的福就积下。你心里恭敬,就可以了。还有,读诵的时候,先供上一朵花、一炷香。这里还要补充几句,不然会有毛病。有位道友问过我,他说:“我是个工人,我住的地方,几个人住在一块儿,我确实想念经。不烧香,不搁个花,心里又好像不好过,我屋里不能烧香,不能供佛,只有一个床铺,我往那儿摆?”我说:“你这样好了,你把你那个床,铺叠起来,枕头布要干净一点,把经本摆上,你作观想。”或者念《地藏经》,你观想地藏菩萨来了,就在上面坐着。又观想,百货公司或者超级市场,你把他们搬了一下,他说:“怎么敢?”我说:“不是,你是用心去搬,你不给人钱就搬是不行的。”你什么都没有,用心供就好了。你合上掌,花也供了,香也供了,什么都有了,感觉如法了。你打开经本念,这样子没有什么关系。别人以为你在看书,不出声也可以。

还有,就是用金刚持念经。什么叫金刚持?自己念自己听。只要你的舌头动,耳朵听得到,自己听到,别人听不到,这种叫金刚持,是默诵的念法。这叫不执着,不要在形式上耽误你的正行。这叫方便善巧,这叫方便智,你这样能念完了就念,不能磕头的,在心里拜就是了。屋子那么窄,上下铺,你怎么磕头?我在监狱里头,连磕头都不能磕,可是在心里磕,狱方不知道。你在拜,掌不合都不要紧,不合掌也没有关系,不要给他看这种外表的形式,你内心里清净,内心作功德都可以。这叫方便善巧智。

你不执着,所要作的事情,达到目的就好了。如果什么经也不能念,念佛总该可以,念个圣号总该可以。你坐着那儿,香花都供养完了,普贤菩萨的第三个大愿,广修供养,你普遍的供养,把世界上你所到过的都搬来,没有关系。你在那里供,供完了就念。要是不能摆经本,十大愿王总可以记得住,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到十者普皆回向。如果这也不成,那么阿弥陀佛该可以吧!只要你肯发菩提心,你要想什么,都能作。你不发心,就找借口。现在我们的佛堂很好,有人讲经说法,你也不会来听。因缘是自己创造的,福德是自己修的,罪业是自己作的,善根是自己种的。

大家应当这样来学习营福,这样来学习持诵,这样来学习修定。要想等到四缘具备了,就要很久了,要等到什么都准备好了,要等到东风来,那东风永远不会来的,也没有诸葛亮在算,你自己创造个东风就行了。你自己这样作,就行了。等?你不要等了。生命无常,等什么!实在没有办法,念念圣号也好,功德平等,你心里一定要平等。在佛堂里头很庄严,以为这样功德才大,其实在屋里头这样作也平等,不平等的是你的心。

如果你生起这个分别心,这个当然是不平等,是不一样。你心地平等的,能够磨练断烦恼就好了。什么时候都不生烦恼,他怎么样骂你惹你,你就是不发气,就是不冒火,他就没有办法了。大家习诵、读诵的时候,我前面说的要求是很严的,你听到我这么一说。“我不够条件,我不能读!”那么我就给作造罪了。后面给你解说一下,你只要作就好,多了不能作,少了也不能作,就念一句佛号。一天念十声也就够了,端看这十声是怎么念的!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知自国土有无量有情补特伽罗,归依种种邪神外道,起于邪信及起邪见,学邪禁戒,执着修治邪吉凶相,具受种种无利益苦。大王知已,数数召集,以其先王治国正法,开悟示现,教习诫勅,令其舍除倒信倒见,修学先王正直旧法,令自国土一切有情,一趣一归,一意一欲,一切和合。同依先王正法而转,听受诏命。随顺奉行,率土和同,作所应作。时刹帝利灌顶大王,常与群臣数数集会,共味嘉餚,受诸快乐,嬉戏游行,不相猜贰,咸共畴咨,理诸王务。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四王轮,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这跟前面是一样的,先讲王轮,后讲佛轮。剎帝利灌顶大王,他了知这个国家的一切众生补特伽罗,也就是他的国内一切众生。补特伽罗众生,大概有十种。一种是不种善根的补特伽罗,过去没有善根,现在又不修福业,也就是不修善业的意思,而且所修的业都是杂染相续。另一种是遇不见善友,尽跟恶友一块,这个国土都是这样的众生。同时他也不畏惧做坏事的后果,未来要受三涂果报的,他也不畏后果。贪瞋痴非常的猛利,因为他的心迷乱了,坚守邪见。总说大概有十种情况。这种补特伽罗归依邪教,就是不正当的邪神外道。有的邪神外道,不见得做很大的恶事,这里是指作恶说的。

举个例子,祭祀鬼仙,谄媚鬼神,杀些众生,供养鬼神,认为这才是求福。事实上这样做不但求不到福,反而种了很多的未来苦果。这叫邪信仰。乃至于我看风水的先生,也是邪信仰,说你这间宅子好不好,说吉凶祸福,对佛教来说,这都是邪知邪见。“邪禁戒”,印度有许多外道,从印度又传到中国的外道很多,或者有不吃油的,有不吃盐的。在中国来说,没有敬狗的,或者是敬牛的。印度有一种说法,这只牛得了神通,他看那只牛死后生天,这只牛对人都有功,那么就宠信这只牛。

我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到街上去散步,在许多街上,我看见牛都是很大很肥的,头上挂满红红绿绿的装饰品。我看那些开汽车的人,见了那只牛,马上就得停下来,等牛一步一步走过去了,他的车子再开,就是那一条街,那只牛也很通灵,它离开那条街,别的街就不去了。由于那条街都是信奉它的。这种信就叫邪禁戒。还有烧起一堆火,伺火婆罗门就这样,大家围在那儿拜,拜完了又念他的咒,以及他的经典。这些都叫邪禁戒。

有时候跟我们佛教也很相似的,他说:“你们这个出家人住在坟地,住在野外,我们比你们还苦。”还有一种,他睡到那些有刺的蒺藜笆,他也睡到野外。但是我比你更受一种苦,我成的道比你更大。这就叫邪见。修苦行成道,并不是这样成就的。

凡有这种种的无利益苦,这位剎帝利灌顶王看见这种情况,就经常召集这些朝中的大臣,国内的知名人士,研究过去古来先王的治国正法,令全国人民学习。如果再有邪胡乱闹的,就制裁你,轻者就是教育教育,重者就可以关监。例如有很多邪知邪见的人,有时候在国内,他会害别人的。

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一九四○年,我到印度加尔各答的时候,听他们告诉我,在加尔各答,你在街上,要小心一点,不要一个人走。他看见你是外来的,又不懂得语言,他会迫害你的,把你抓到暗室,到那里头就把你肢解,解了供神,眼睛供什么神,下根供什么神,脚干供什么神,这就是邪知倒见。要是国家不制止这种事的话,国王的法律没有禁止,这样子还得了!这就是邪知邪见,这种邪知邪见在中国也很多。先王的正法,就是每一个国家最初建国的时候,祖先都是很慈悲的。国家的法令,就是他的道德。以前我们也经常研究我们国家的伦理道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前很讲究这些道德,我小时候还要学,一到了中学时候就没有了,现在没有人讲伦理道德了。

我们并不是崇古,过去也有好的,现在也有好的。所谓进步者、改革者,要改过去不好的,革除那些旧的,对人民有害的,这才叫作改革。现在恐怕都不是这样子。把过去好的全改了,随着时代不同了,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改革的,杀盗淫妄,横行无阻,过去人口也少,像这么样的杀害,人口恐怕是会更减少了,不该死而死亡的,这就是邪倒见。研究正法就是研究过去古来所行的,过去先王所修的政治法律。大家经过研究,一致依照先王的正法。若有不听的,就是违背诏命。皇帝制定新法了,让一切的国内臣民都这样作。作他所应作的,不应作的,都不许作。这个剎帝利灌顶王,经常的跟群众集会,讨论这些问题。国泰民安了,大家就享受了,可不是像现在拿公款请客送礼。那是大家共饮,愉快,受快乐,嬉戏游行,彼此不猜疑,对国家没有二心,不相猜贰,一心一意的共同咨磋筹商,想处理好国家的政务。这就是剎帝利灌顶王成就的第四王轮,用以显佛的正轮。

由于这个国王制定这些法律,令这国土增长安乐,能使一切怨敌恶友都降伏了。所以善守护身者,这个“身”字就是每个人民,都能爱护自己,也能爱护人家,这样子才能增长寿命,积福延寿,乃至不伤害别人。这是国王的第四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

心然法师《地藏菩萨本迹记》

序 白圣 菩萨以正智证到真如理之后,复起差别智,观见...

闻地藏名见地藏像,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

地藏菩萨和我们关系

谁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我在五台山时候,有很多人到山上问我,说:师父,我念...

这样去布施功德很大

像我们一般的布施,是供养三宝,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佛教词典】法务

(杂语)事法之业务也。又佛法上之业务也。华严经八十...

【佛教词典】作者

梵语 kāraka。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

二十四种入魔之因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

亲近贤人之要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

圣严法师《冤家路窄》

「怨憎会苦」是佛所说的人生八种苦之一,意思就是冤家...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华严经》到底有多少版本

我们平常诵读的《华严经》多为《八十华严》,对佛教经...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过程当中,倓虚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

大安法师:冤亲债主能否临终障碍往生

问: 请教大安法师,如果没有解决好与冤亲债主的关系...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