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与法同住世间

阿姜查  2012/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坐禅和听闻佛法就是修行。那也没错,但这些仍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与感官对象相遇的地方;感官接触的发生点上,就是修行所在。例如:当人们说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时,憎恨之心就会升起;假使他们说的是我们喜欢的事,我们便会体验到愉快──这就是修行所在!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来修行呢?这是个重要的课题。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追逐“快乐”,逃避“不快乐”,不断地那样修行下去,那么直到死亡的那一天,也永远见不到佛法,一切都将会是白费功夫。当快乐和痛苦升起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应用佛法,使我们从它们之中得到解脱呢?这就是修行的重点了。混乱升起的地方,就是宁静可以升起的地方,哪里有混乱,我们透过智慧,哪里就有宁静!

有一些人非常自负,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评,他们会反驳和争论——尤其是在小孩子对大人作批评的时候。事实上,有些事可能确如小孩子说的,但如果你是他们的母亲,你会无法让步;也许你是一位老师,你的学生如果说了一些你以前所不知道的事,那些事可能是真的,但因为你是他们的老师,你会听不进去,甚至还会驳斥。像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弟子。有一次,当佛陀正在为比丘们开示佛法时,他转向这位比丘说:“舍利弗,我所说的这些你相信吗?”舍利弗回答:“我尚未相信!”佛陀满意他的回答,说:“啊!很好,舍利弗,你很有智慧,一位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地去相信,他先会虚怀若谷地倾听,而后在相信与否之前,考虑事情的正确性。”这对一位老师而言,是个善法修习的好例子。舍利弗所说的是实情,他只是说出他的真实感觉。有些人会觉得若说“不相信”,就好像怀疑到佛陀的权威一般。他们害怕去说类似这样的话,他们只会点头同意。

世间就是如此,但佛陀说你们不需要对那些不是错或坏的事情感到羞耻,说你尚未相信你不相信的事,并不是一件错事。因此当尊者舍利弗说“我尚未相信”时,佛陀称许:“这位比丘很有智慧,他在相信任何事情之前,会先作审慎的考虑。”对于一位教导他人的老师而言,这是正确的方法。有时候,你可以从小孩子身上学习到一些事情,不要盲目地抓着权威的见解不放!无论是站着、走着,或是坐着,都是我们能够学习周遭事物的时候,我们在自然的状况下学习。无论是色、声、香、味、触,或法,我们都应从中学习。

一位有智慧的人会对色、声、香、味、触、法作全盘的思考,在这真实的修行中,纯熟的修习者将能到达“心无一物”的境界。

如果我们依然不了解“喜欢”和“不喜欢”──它们的升起,它们的本来面目,那么,仍会有一些事搁在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知晓这些事物的真相,我们将会明白:“啊!这是喜欢……它什么也不是,只是一种感觉的升起和消逝而已。”那么,你还能对“感觉”期待些什么呢?如果我们认为快乐是我们的,痛苦是我们的,那我们是在惹麻烦,因为我们将永远无法跳出“心中有事”的这一点。而这些问题会像永无止尽的循环链一样,相互地衍生下去。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事情就是如此。

人们都有这种倾向,他们不赏识佛法的价值,也不谈论真理,假若有人谈到真理,他们甚至会很不以为然地说:“喔!他不懂因时因地地去说话,也不懂得如何说好听的话。”事实上,只要有人谈说“真理”,我们就应该倾听。在说法的时候,真正的法师是不会仅从记忆中的知识来开示的,他会说“真理”!世俗人通常会凭着记忆中的知识演说,而且以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自己;真正的比丘是不会那样做的,他说的是“真理”──事物的本然。

甚至今天的比丘也像那样。我曾经听过他们中有人说:“我出家不是为了修行,只是为了读书!”讲这种话的人,断绝了佛法修习之道,一点办法都没有,一切都到了绝路!当他们成了老师之后,他们只会以记忆中的知识来教导:也许他们是在说一件事,心却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他们只是凭着记忆来教导,而不教导如何去揭示真理。

世间的方式是这样的:假使有人不依世间法生活,却过着简朴生活,修习佛法而住于平和中,人们会说他很怪异,跟其他一般正常人不一样。他们说,人们都像这样的话,这世界、社会将无法进步。他们甚至会攻击他。因此,一个好人可能会开始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对劲而回过头来追随世俗法,他会在这世间越陷越深,直到走投无路。到了那种境地,将会驱使他说:“啊!现在我出不来了,我陷得太深了!”这个时代,人们想得太多,有过多的事物让他们感到兴趣,但却没有一样能够有所成就。

假设我们有一辆牛车和一头牛,这车的轮子并不是长的,轮迹却是长的。只要这头牛拉动车子,轮迹就会跟随着车轮走;这轮子是圆的,轮迹却是长的!若光看静止的牛车,是见不到车轮有任何长度的;不过,一旦牛开始拉动车子,我们便会看到轮迹在我们后面展延。只要牛不停地拉,车轮便会不停地转动。然而,有一天,当牛疲困脱却牛具时,它走开了,牛车留在那儿,轮子不再转动。迟早,这牛车会分崩离析,构成车子的所有部分也将回归成四种元素:地、水、火、风。

跟随着世间法的人们也是一样!如果有人在世间寻找宁静,他会一直不断地找下去,就像牛车的车轮所辗出的轮迹一般。只要我们追随着世间,就没得停止,没得休息。如果我们很单纯地停止追随世间,这车轮便再也不会转动,立刻会停下来;不停地随着世间走,轮迹就会继续不停,制造恶业也像这样。

只要我们重蹈覆辙,就永不得停止;反之,如果我们停止,那么,一切也将停止。这就是法的修习。

如果我们真正地了解佛法的修行,那么,在生命中,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何种职位,老师、医生、政府官员或其他,我们每天每一分钟都将能够活在“法”的修习中。一般人总认为在家人无法修行,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完全丧失了道法。如果一个人真的想做某事,他一定办得到。有人说:“我无法修行,我没有时间。”我便告诉他们:“那人怎么有时间呼吸呢?”问题就在这里,他们为什么有时间呼吸呢?呼吸维持人们的生命,如果你把佛法的修习看成是维持生命,那么你会觉得呼吸和修习佛法同等重要。佛法的修习并不需要你去到处寻找或花费整个的精力去达成,你只要观察那些在你心中升起的各种感觉: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觉味,以及其他种种时,它们全都会来到这颗心——一颗清明觉醒的心。

现在这颗心认知到这些色、声、香、味、触、法时,会发生什么事?如果对对象产生喜欢时,我们会经验到愉快;如果不愉快生起时,我们便会经验到不愉快,就只是那样子。因此,生存在这世界上,有谁能够找到幸福快乐呢?难道你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你这一生中都只对你说好听的话和做合你意的事吗?那样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如果不可能,那么你要去哪里呢?这世间就是这样,所以佛陀说“世间解”──了解这世间的真理。这世间是我们必须清楚地去了解的。

佛法的价值并不能从书里告诉我们的种种中去发现,那只是佛法表面的样子,而不是从我们内心深处生起的知识。如果我们有极深的了解,便能觉悟自己的心,进而见到真理就在我们的心里。一旦真理在我们心中变得清晰可见时,这就能斩断无明之流。

这些时日,人们不寻求真理。今天,他们读书、学习,只是为了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去谋生及养家活口,如此罢了。

他们读书、学习为的是生计。现今学生所得的知识远比以往学生来得多,他们供需不虞,凡事更方便,他们比以前拥有更多的知识。然而这个时代的人也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迷惑,他们较以往有了更多的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宁可寻求谋取生计利益的知识,而不去寻找真理与法同住世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佛教词典】阿梨耶

梵语 ārya,巴利语 arya 或 ariya 之音译。又作阿哩...

【佛教词典】秘密庄严心

真言宗之行者修三密五相之妙观,以庄严自身秘密之法界...

副经中的正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土的部类门。此前讲过...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

五种滋养护肾的黑色食物

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

各宗要略——禅宗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

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

问: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就感觉害怕,请法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