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2013/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更积极去放生,变得慈悯生命;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从内心谨谨慎慎地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气。周遭旁人的缺失过错,都如同菩萨示现,像一面镜子提醒著我们别重蹈覆辙。

没有“以戒为师”,把目光放在学佛的细枝末节上,自然会引起混乱,不知所宗。甚至会导致上面所说的严重副作用。我们学佛怎样看自己有无进步?那就看看自己杀盗淫是否避免了,恶语、妄语、绮语、两舌的话是否还挂在嘴边?自己的心里贪欲、嗔恚、骄慢、嫉妒、邪见是否还蠢蠢欲动?这些就是标准。这个标准每个人都能搞清楚。每个人都能知道。

学佛怎么学?就是要学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偷盗、不嗔恚、不骄慢嫉妒、不邪见。这个标准不仅我们自己衡量,别人也会衡量我们,我们学佛与否,别人很容易就知道,他可能不知道这个标准,但是他知道你身上起什么变化。

如果有一个‘老师’告诉你,不必去学什么戒律,不必修什么善业就可以成佛,就可以如何如何,乃至身体力行去做恶,那么一定要分辨清楚。远离这样的人。远离这样的恶友。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现在能深明因果,了知是宿业感现,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欢喜,龙天护持。

南无月光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成佛之前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佛学常见辞汇(十七画-十八画)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

【佛教词典】罗刹

(异类)Rāk?asa,又具曰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

【佛教词典】国清寺

(寺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山有三寺,在顶曰福...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业力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

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

三国吴主孙皓玷污佛像的因果故事

吴主孙皓,性格暴虐,做事不近人情;有一天,他与婇女...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