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净界法师  2013/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那么为什么会有生命现象呢?就是说,宇宙万法本来是不存在的,《楞严经》说,本来是毕竟空的。那么为什么地球上会有这么多的生物呢?因为他过去生曾经依止他的心念创造了一个因缘,那么这个因缘现在成熟就现出了他目前的果报,他可能是一只蚂蚁,可能是一只狗或者是一个人等等,那么等到这个业力释放结束以后,他这个果报就消失掉了,所以我们的生命是由因缘来支持的。因为我们有无量无边的因缘,所以因缘的相续就造成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的相续了。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在对因缘的观察,有两个不同的差别。如果从道理上来看,我们在观察因缘是分成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块来分成两重因缘,就是过去跟现在,这是一重因缘,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这是一个因缘;第二个因缘就是今生跟来生,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又是一种因缘。所以从道理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都具足了这两种因缘。这个是从道理上观察,但是实际上从修行的角度,我们不这样看,因为这样看太复杂,

从修行的角度,佛陀在经论上的指导,就是一个修行有观照力的人,他把因缘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他分成内外,就外因缘跟内因缘,什么叫外因缘呢?就是生命的结果,只要这个东西跟结果有关系的,都叫外因缘。比方说你会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你长大以后会跟谁结婚?你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今生的成就有多大?只要跟生命的果实有关系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因缘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解释,叫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因为当你看到外在的环境的时候,那是一片已经成熟的水果。可能这个水果有甜酸苦辣,但这个水果,只要你到了五十岁,这个水果都长得差不多了,很难改变了,这个水果已经成熟了。

所以佛教的思想,它的因缘观,他是先知命而认命,这个很重要。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这个是错误的。佛教的第一个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结果,佛教都先讲结果,再讲过程,佛陀讲四谛苦集灭道也是先讲结果,就是说,我们面对我们今生的生命是先求认命,你才能够来顺受。你不认命你的心就躁动不安,你就会抗拒。

所以学佛人第一件事,你要接受命运,你不能抗拒命运,不管你同不同意,你满不满意,先接受它,你才能够利用你今生的资源去创造来生,如果你一直排斥今生,你就毁了你的来生,这就是借假修真的道理,所以当我们学佛以后第一个我们要接受今生,不管这个今生的生命体你满不满意,但是这是你唯一的希望,因为你要创造来生就从这个地方开始。

所以佛教的修学,当我们看到外面的很多很多的水果树的时候,充满酸甜苦辣的时候,第一件事情我们知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都是我过去的业所招感的,我没有二话先接受它,然后你才有希望,因为你才能够安定下来。所以佛教第一个思想不抗拒命运,佛教都是逆来顺受的,没有一个人抗拒命运的。那么当我们接受命运的时候,我们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就是接受我们的过去,我们承认我们的过去。

第二个更重要是开创未来,这个就是你内因缘。外在的因缘是充满了果实,内在的因缘是一片的土地,都还没有开始种,你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就是心灵的力量。外在是一种业力的主导,那是你做不了主的,但是你内心的世界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有无穷的希望。你可以把种子种下去,来生就马上受用得到。

所以我们现在一个人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说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注意结果,这个错了,因为这个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花了很少时间去经营我们的心地法门,这个是错误的,这个是错用心。所以这个人生就是一代一代的一直错下去。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结果要放弃,我们只重视过程,因为过程是操之在我的,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是你可以决定的。你今生的成败得失,这个是前生就决定了,当业力成熟的时候,当它形成水果的时候,一种果报的时候,你不能改变它。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修行者,他会慢慢的把心收回来,他知道这个水果已经成熟了,不能改变了,所以我开始要去创造我的来生,开始在心地上下功夫,开始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如何面对人生毁誉得失而不动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我们心是否清净

《维摩经》上面所说的,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自性中的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当众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

【佛教词典】胜进道

梵语 vi?esa-mārga,巴利语 vīsesa-magga。胜,殊胜...

【佛教词典】五佛灌顶印明

由五佛授五智之灌顶宝冠予行者之印相与真言。五佛指大...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下生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福慧具足的人,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

无法代替的五件事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嘴里不谈钱,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这个廉就是廉洁了。我们这个文化里,标榜人...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净...

命运的好坏,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

世间上的人,有的遇到挫折灾难,或运气不佳,就到处算...

业障深重怎么办

问: 我是初学者,业障深重,是不是应该念地藏王菩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