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净界法师  2015/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这以下是佛陀的预言,说:在我(佛陀)灭度之后,到了末法时代,五浊恶世、魔强法弱的时候,这些妖邪的精灵、妖魅、邪人,就开始出来活动了。这些恶人出来活动,是以什么方式呢?

是“潜匿奸欺,称善知识”,他把心中欺诈、欺诳之心,把它隐藏起来,表面上装出一副大善知识的样子,每一个人都自己认为自己得上人法。说:我是某某的古佛转世、某某菩萨转世…。他为什么把自己的生命抬高了呢?他的目的就是要“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无识就是说,他对佛法的知见、他对佛法诸法因缘生的道理,没有很深刻的体验。

詃惑,“詃”就是这个人,他会经常谈论吉凶祸福,说你这个人,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灾难、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病痛…以这样一种吉凶祸福的口气,来迷惑这些没有知识的人。

那当然这个人也搞不清楚生命的缘起,也不知道世间上果报是有因果的,他也搞不清楚,就“恐令失心”。他就被这恐怖的言词,失掉了一种正确的判断力,六神无主啦;尤其一个人遇到病痛、遇到灾难现前的时候,他更是六神无主。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人以善知识的姿态出现,妄谈吉凶,结果呢,“所过之处,其家耗散”,这个人所到之处,众生为了要消灾免难,就把金钱供养出去,结果整个财富就要耗尽了。

这里的盗戒,它的一个深层意思,我们看后面的经文,他不单是偷盗财物,他是“偷取佛法,贩卖如来”,这个过失是比较重的,后文会讲到。

我们先做一个简单说明──只要是在世间上出现一个佛教的善知识,不管他是哪一个宗派,有两个共同的原则是不可以犯的,两大禁忌(一犯到这两个重要的标准,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第一、一个善知识不能够自我膨胀─妄谈自己个人的修证。比方说,他在大众场合宣扬他自己持戒修苦行的善法,更严重的是宣谈自己个人的果证,这是佛教的大忌,因为你个人的修证,你谈出来有什么用呢?佛教的理论是诸法因缘生,我们把法门提出来,每一个人依照法门去修持,他就能够离苦得乐。如果我们妄谈个人的修证,产生个人的盲目崇拜,使令整个学佛的焦点,就失去它的焦点,大家不是在学佛法,是在学你个人的行为,这对整个佛教来说,不是好事情。所以一旦是在自我膨胀,这个就是有问题。

第二、颠倒说法─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一个善知识绝对不能够在公开场合,妄论感应神通、吉凶祸福,不可以的!因为你这样子,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向外攀缘的心。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回光返照,向内安住的。法师的责任就是--弘护正法,开人智慧,开启他人心中的光明。

自我膨胀跟颠倒说法,都有误导众生的过失,把众生误导到另外一个方向去,所以在后文说:偷取佛法,贩卖如来,这一部分佛陀发挥的比较多,有很深重的教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图】惟贤长老弘法足迹

2009年4月,惟贤长老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 20...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

何时得与圣贤亲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红藕华藏金砌鸭,绿...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你想什么,就和什么感应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把这公案跟这个比较一下: 有一个...

【佛教词典】马阴藏相

梵语 ko?opagata-vasti-guhya。又作阴马藏相、阴藏相、...

【佛教词典】眼识

【眼识】 是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以眼根为所...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

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 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

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首先杀业,你有杀业的话,直接就是多病、短命,这是杀...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

苏州灵岩山寺明学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苏州灵岩山寺方丈、当代...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

佛教故事系列

王子公主的故事 躲在暗室里的公主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

提不起就放下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