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净界法师  2015/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遍。【因缘观:一、当随缘消旧业想,二、当善知识想;真如观:三、梦幻观身,空护为上。】

我们刚开始在栽培菩提心的幼苗的时候,是在佛堂在看经的时候,在寂静的时候。但是你要让菩提心慢慢树根长大以后,你就要开始从人事去历练。因为你不可能离开众生的,你一定要跟众生的顺境、逆境碰撞。那怎么办呢?有三个观想:

第一个,因缘观,随缘消旧业想。今天他会跟你做恶逆的因缘,事出必有因,一定是你有罪业。记住!从今以后,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内心去观,不要去怪罪外境。其实你今生的遭遇跟别人都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助缘。《楞严经》说,循业发现,你有这个业,就发现这个因缘,它只是个助缘。所以,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障碍,你要想说:这个是自己的业障,在消业障——安忍、认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个比较正面。你要想:唉哟,不错哦!我必须要经过这个历练,我才能够成长广大,老是风平浪静,我这个船技术也不会进步。你必须有恶逆的因缘的刺激,你这个树才能够开花结果。你看那个树,它一定要经过春夏秋冬,它老是在春天,这棵树长得不漂亮,一定要经过冬天的寒霜、秋天的冷风,这棵树才会长得漂亮。逆境,某种程度让你更坚强,当善知识想。

最后的“梦幻观身,空护为上”。观一切法空,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这些都是如梦如幻。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要用智慧来随时调整自己。

末法时代,你遇到障碍,没有大善知识,没有神通的善知识在,大概都要靠自我调整。你的智慧水平不能太差,否则你没有办法调整自己,别人又没有神通,你在起烦恼,别人也没有人知道。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可能刚开始第一念会落入妄想执着,但是你要想办法让自己走出妄想执着,就靠自己的智慧水平,靠因缘观、真如观。

其实修行,成佛之道里面,最大的困难就这一块了,就是凡夫这一块了。尤其是资粮位菩萨,因为你带妄修真嘛,我们带着妄想执着来修菩提心,所以妄想会不断地干扰我们。虽然我们要跟它保持距离,但是毕竟我们已经把它养成习惯了,所以它会反扑,我们有时候又落入妄想执着当中。但是菩萨要透过自觉、自省、自调,你要自己觉悟,自己调整自己,自己走出妄想,很重要!你的智慧不能太差,自己观照的功力不能太差。

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跟佛在一起,你活在妄想当中,佛陀会随时出现,把你带出来,那是你福报大,生长在正法。生长在末法时代,你就要靠自己了,所以你平常要多听经,加强你自己的观照力,自我反省,自调,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1 打扫心灵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

修净土宗,你要做两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

48个真相告诉你为何要吃素

动物的痛苦 1、无数的动物由于大量的饲养而被虐待。 ...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

【佛教词典】九无学

梵语 navā?aiksāh。即无学位之人有九种优劣差别,又...

【佛教词典】手把散食戒释名

亦名:把散饭食戒释名 子题:遗落、振手、手把 行事钞...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几则打猎致命失误的事例

古今中外,千古不变的规律: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错...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谁没有熬过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自谋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筑工,...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

怎样对待历劫的冤亲债主

有冤亲债主乃至无量的冤亲债主,这都是正常的。那么我...

圣严法师《因果法》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为...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