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2015/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有脆弱的时期;在意识活动中,偶尔会有不想活下去的念头。但是,自杀的念头要是成为行动时,人生的悲剧便产生了。

众生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个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可有以下几点:

一、源自对死亡的无知与无奈,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当死亡来临时又特别无奈于自己的死亡。所以自杀者真正的痛苦是自杀者死亡过程中的痛苦——一种对生命生存的欲望与死亡抗争的痛苦。

二﹑对死后生命是否延续的疑虑,如果对未来生命有一种期许与信心,便能坦然地面对死亡。

三﹑对现世一切存有的执著——包括“我”与“我所”,佛教强调人在死亡的八小时之内不准移动尸体,人的心识离开肉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心识对身体有强烈的执著,如果这时候移动身体,容易生起嗔恨心,进而影响到未来的生命形态。同时主张亲属不得出现哭声,因为临终者会听到哭声而增加对现实的贪恋,这和中国人哭丧的习俗不同,有些人还无法接受,认为与孝道相违背。

四、受到传统文化与社会民俗对死亡负面印象的熏染与误导。中国传统认为人死为鬼,听起来就非常可怕。

在不杀生戒中,自杀与杀他是同样的罪。佛教反对自杀的理由,是基于“贪、嗔、痴”三毒。

第一、自杀涉及到自我与贪,自杀的动机即使与宗教有关,如厌离身体、急于升天,或厌世间苦而兴起对离苦乐境的不当贪求,所以“有贪欲之咎”。有“贪”也就意味着无法解脱。从佛教的自觉觉他的精神来说,在救渡众生过程中,与其选择自杀,不如布施一切并努力为众生服务,这样才能转化贪心。

第二,与“嗔”有关。自杀中如果夹杂了自暴自弃的动机,这是一种对于自然生命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的行为也违背了不杀生戒。所以,在佛教中自杀犯“波罗夷罪”,这种罪是最重的一种罪,属于断头罪,不通忏悔,即无法通过忏悔消除罪业。

第三,就是“苦”与“痴”。自杀源于痛苦,而痛苦就来自于无明。不明白生命的起源,不明白自杀的痛苦,这些都是愚痴的表现。我们知道,佛法所讲的苦不是单指悲伤中的苦痛,而是指一种现实的逼迫。所以苦是一种现实,不是一种答案。我们生命所追求的都是苦,因为当追求到的时候答案又变成了现实。所以,选择自杀就是因为还不了解世间苦的现实。

第四,自杀是障道的因缘。身体虽然是“臭皮囊”,但是却有“借假修真”的作用,是修道的增上缘。如果采取了自杀行为,自然无法成就道业。

第五,“罪性虽空,缘起是实”。罪从本性来说是空的,但它有因有缘,符合缘起法。因缘之中就存在因果的报应,所以“罪性虽空”的空不是指没有业力,也不是指没有罪,更不是指没有这个现实,而是说在罪和现实之中没有不变的本性,它是一个无常法。因此,对于自杀的问题,我们虽然知道其“罪性虽空”,但也要知道 “缘起是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好好地面对自己的生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佛源老和尚的故事:祈晴法会与遣蚁法会

当时,寺里放生池因年久渗漏严重,佛源老和尚决定修理...

证严法师:在生命的白纸上

△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 有...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推荐】深圳最大海鲜酒楼改卖素餐 看老板改变的心路历程

刚到新梅园圆通素食城(深圳店)时,感觉很是惊讶。一...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 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

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佛教词典】三种思惑

指于尘境起诸染着而生之三种惑业。即:(一)俱生思惑,...

【佛教词典】出离乐

【出离乐】 p0481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正信舍家,趣...

性如灰

一位修行的人,一直以性如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

真正的富有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印光大师有关放生的开示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