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净界法师  2015/09/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怎么厌离娑婆呢?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思惟死殁无常——对治今生的爱取。

有些人前生的善业力强,前生的布施、持戒的善业,所以今生有很多安乐的果报——身体健康、身相庄严、眷属如意圆满。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样的“爱取”怎么对治呢?修“死殁无常”。你应该观想死亡决定会到来,有生就一定要有死亡,迟跟早;第二个,死亡随时会到来,你根本不可能去规划,它可能今天就到来;第三个,你观想死亡到来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它都“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也就是说,死亡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但是我们往往到死亡时才开始后悔──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却去做。就是说,我们把死亡的因缘提前告诉自己:原来我有一天会死亡,而死亡的时候,有些东西是带得走的,有很多东西是带不走的。透过死亡的观照,我们就很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功德,什么只是暂时的因缘,让你知道如何来作取舍,透过死亡的镜子一照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是对治今生果报爱取的方法。

第二个、思惟生死过患——对治来生的爱取。

有些人今生很苦恼,他把希望寄托到来生,来生做国王、大富长者、生到天上去,这样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就是说来生的果报,有地狱、饿鬼、畜生这种刀山油锅的危机。

也就是说,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阿赖耶识”,它含藏我们无始劫来所造的业,虽然我们今生造了善业,可是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罪业还没得果报,就算你来生得到暂时的安乐,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也很容易堕三恶道。说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你去尝这个美好的食物,同时也把毒药吃下去了。就是让你做一生的大国王,然后下一生让你到刀山、油锅去过一生,我相信你也不愿意。所以三界的果报我们不能当归依处,因为它有三恶道的危机。

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放弃了娑婆世界,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我们开始欣求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佛号要怎么念

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

【推荐】佛佑中阴往生——德文法师的往生纪实

东林寺丈室衣钵德文法师,于2024年1月22日23时12分,在...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推荐】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

湛山倓虚大师传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佛教词典】金光明三字

(术语)梵语修跋拏Suvarna,此译为金,乃尊贵之义,以...

【佛教词典】正日

于禅林中,指送葬之当日。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帝师涅槃(...

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

诈称眼瞎喻

从前,有一位工匠为国王做事,由于工作非常繁重,身心...

身体随着佛号节奏打拍子,这样有利于摄心专注吗

问:在坐念的时候,有些人的身体会随佛号节奏而快速的...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圣严法师:忏悔要忏在心里

有位女居士因为吸-毒被关,出狱后来向我学禅,她边哭...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