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2015/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情感不顺、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可他们有没有反省过自己呢?很多人在与人交往中随意任性,不拘小节,尤其不注重口德,说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殊不知,这样最容易伤害到别人。嘴上不积德,最终结果是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不注意口德,说出伤人的话,往往就像往墙壁上钉了钉子,待悔悟时拔下钉子,却永远留下了疤痕。正如你捅了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却永远不会消失。这个伤痛会一直存在。“语言切勿刺人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便是这个道理。还有一说就是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一个人若有一颗豆腐心,却长着一张刀子嘴,也往往会使人倍感寒心而受到排斥。

开口讥诮人,不惟丧身,足亦丧德。从中国传统的命理学和位理学角度来看,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

古人说: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出言不慎,驷马难追。在任何时候,只说该说的话,才是稳中取胜之道。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燃纠纷,一句残酷的话也许会毁掉生命,一句及时的话也许会消释紧张,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愈合伤口、挽救他人。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顾及别人的自尊,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嘴巴让人,一生平安。

君子言简而实,小人言杂而虚。不知而说,是不聪明。知而不说,是不忠实。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易招怨。不当说而说,是瞎说,瞎说易惹祸。对失意者,莫谈得意事。面责人之短,人虽不悦,未必深恨。背地言其短,令人不悦,怀恨甚深。与人善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痛如刀割,刀疮易好,恶言难消。

固然,修身养性,非一日之功。但是先把这张嘴修好,才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历史上,凡夫俗子虽不能“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注重口德,尤为必要。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恶言不出口,恶言不留耳,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风生水起好运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止息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有一个剃头匠,很不会说话,每次说话都伤人,常惹人不...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违约的代价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荒野里,一只狮子王正跟象王斗得不...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佛教图片】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

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高清大图...

【佛教词典】本法身

(术语)本地法身之略。...

【佛教词典】梵本

又称梵夹、梵经、梵典。指以梵语书记于贝叶、桦皮、纸...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万...

群牛喻人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

修持大悲咒的感应和心得报告

特别提示:大悲咒的感应真是太多了,但这篇小文章的修...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哪些人不能成功

有两个饥肠辘辘的人得到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于是甲要鱼...

具足信愿一定往生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这个愿就含摄...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