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妙江法师  2016/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产生失望和伤心,怎么来调整这种心理状态,请大和尚慈悲开示。

妙江法师答:我们来到五台山,要学会世界上的两个快乐:一个是知足常乐,一个是助人为乐。对外要助人为乐,给别人做些事情。

能为别人做事,说明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善心,有这个布施的思想,因为布施会让彼此产生快乐,所以叫助人为乐。对内要知足常乐,要知足,有了知足就是快乐,不知足就没有快乐。

所以呢,过去说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这就是快乐的一种心理,有这个快乐的心理你就到处都是快乐。

我们寺院里,吃饭的地方为啥叫五观堂呢?看看我们的德性,就是吃这碗饭,有没有这个德性吃这碗饭,所以呢要自我看,不要和旁边看。

所以说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就没有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

不要用无益的苦行来破坏你的色身

我们看修禅定的人,刚开始修禅定是散乱心,欲界的境界...

福是什么?钱多就是福吗

福是什么?俗世以为钱多是福,其实乱世钱太多常常成祸...

为什么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

【佛教词典】刹说

(术语)谓草木国土说之说法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

【佛教词典】满泥

(杂语)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

体会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总是不断生灭,只是自己不曾察觉,也不会去注...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梦参老和尚:善用其心

我们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舍命不一定解脱,可能还会随业受生

汝将谓舍命便解脱乎。不知识随业牵,又复受生。驴女马...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