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大慧宗杲禅师  2017/10/23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本无法,心亦无心,心法两空,是真实相。而今学道之士,多怕落空。作如是解者,错认方便,执病为药,深可怜愍。

故庞居士有言:“汝勿嫌落空,落空亦不恶。”又云:“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若觑得这一句子,破无边恶业无明当下瓦解冰销;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亦注解这一句子不出。当人若具决定信,知得有如是大解脱法,只在知得处,拨转上头关棙子,则庞公一句与佛说一大藏教,无异无别,无前无后,无古无今,无少无剩,亦不见有一切法,亦不见有一切心,十方世界空荡荡地,亦莫作空荡荡地见,若作是见,则便有说空者,便有闻说空者,便有一切法可听,便有一切心可证,既可听可证,则内有能证之心,外有所证之法。此病不除,教中谓之以我说法,亦谓之谤佛法僧。

又教中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前所云内有能证之心,外有所证之法,便是这个道理也。

佛弟子陈惇,知身是妄,知法是幻,于幻妄中,能看个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忽然洗面,摸着鼻孔。有书来呈见解,试手说禅,如虎生三日,气已食牛。其间通消息处,虽似吉撩棒打地,有着处则入地数寸,不着处则全无巴鼻。然大体基本已正,而大法未明,亦初心入道之常病耳。苟能知是般事,拨向一边,却把诸佛诸祖要妙门,一时塞断,向威音那畔讨个生涯处,方于法得自在矣。释迦老子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信知如是事,以我所证,扩而充之,然后不被法缚,不求法脱,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凡有言句,凡所受用,如壮士展臂,不借他力。箭既离弦,无返回势;非是强为,法如是故。得如此了,始可言无善无恶、无佛无众生等事。而今大法未明,若便说恁么话,恐堕在永嘉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中,不可不知也。“但得本莫愁末,久久淹浸得熟,不愁不成一片。勉之!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不动心才是真修行

某处闹着灾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尽些济助之心,因...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

【佛教词典】劫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

【佛教词典】善巧所缘

【善巧所缘】 p1141 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善...

【视频】佛教威仪教学--过堂

佛教威仪教学--过堂

【视频】大悲咒(法鼓山唱诵)

大悲咒(法鼓山唱诵)

【视频】显明法师《普润大师六即颂简释》

显明法师《普润大师六即颂简释》

寺院普佛的意义

普佛属于佛教忏仪的一种,内容包括香赞、佛号、忏悔文...

【佛学漫画】弥勒菩萨上生经

弥勒菩萨的故事——上生兜率天...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要不要扶

问: 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

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三卷过以后,整个《楞严经》...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 入其家已 ...

真假故乡

战国时代,有一位在楚国长大、原籍燕国的人,年岁增长...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念佛是念六字还是四字,怎样计数方便

问: 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