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良因法师  2018/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是关于如何为病人说法,使他能够收摄正念的方式。其中包括“余人劝导”,即一般人探病时的劝导方式;和“瞻病劝导”,就是专门照顾病人的侍者,如何常常提醒病人正念的劝导方式。

乙一、余人劝导:劝导临终病人,应赞叹他此生善根功德,使欢喜无忧,正念不乱余人劝导的重点,在于赞叹病人的功德。为什么要赞叹他的功德呢?因为在临终时,内心的爱取跟哪一个法界相应,会决定他来世投生何处,所以是很重要的。

在古印度有位迦腻色迦王,他一生护持佛法,修了很多的功德。但在他临终的时候,仆人拿着扇子帮他驱赶苍蝇,不小心把扇子拍到他脸上。国王的个性都是很骄慢的,他于是生起大的瞋恨心,结果堕成了千头鱼。当然,他护持三宝的功德并没有失去,只是恶业先起现行,因为过去的杀业,使他堕入了千头鱼这种痛苦的果报。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在《涅槃经》中记载,有一位母亲抱着小孩过河时,不小心被水溺死了。但因为她在被溺死之前,心中一直忆念着她的小孩,想保护她的小孩。虽然她在世时,恶业恶习都很重,但是因为临终时这一念慈悲心,结果她死后,就升到天上去了,所以临终的这一念非常重要。

我们在劝导临终的病人时,可以首先为他忆念,这一生所修的善业、功德。让他心中没有忧恼,甚至欢喜。因为有时候临终的人,会有些障碍。想到今生这个事情做得不对,或者对不起那个人等等的,内心会忧恼。同时人在身体很差的时候,正念往往也很衰弱,越想越对自己没自信,甚至会想:我这么差,还能往生极乐世界吗?会起这种颠倒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赞叹他一生所修的功德,当他内心生欢喜心,对自己有了信心,再为他说极乐世界功德,就容易提起往生的正念了,这是“余人劝导”的重点。

《事钞》云:四说法劝善者,十诵:应随时到病者所。为说深法,是道非道,发其智慧。

为病人说法,劝他生起善念的方法。根据《十诵律》所说,“应随时到病者所”,“随时”就是常常。其实临终关怀很重要,不能等他断气了,或快断气了,才到旁边去为他开示,那就晚了。他那时已经进入乱心位,如果没有先前的基础,往往旁人说什么,都很难入他的心了。一定要在他平常神识还清楚的时候,就为他说法。在临终时只是稍微再提醒他一下:“某某人,之前跟你说过什么法,你这时候要提起来哦,要注意哦”。所以临终关怀,应该是在他神志还清楚的时候,就要常常去探望他,为他做种种的开示,一方面常常鼓励他,另一方面劝他放下妄想执着,提起正念。

“为说深法,是道非道”,“深法”就是佛法,佛法甚深,所以称为深法。为他说佛法,指示什么是道,什么是非道。“道”就是出世解脱之法,这是真实的。“非道”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妻子眷属、财富等等,这些是非道。发起他的智慧,发起他的正念。告诉他,信愿行三资粮,才是解脱道,一定要提起;而世间的功名利禄、妻子眷属、财富,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都不是我们生命的归宿处,这些都是非道,不是解脱之道,一定要放下。这样为他说法,来发起他的智慧,让他生起正念。

先所习学,或阿练若、诵经、持律、法师、阿毗昙、佐助众事。随其解行而赞叹之。”

他过去所学习过的法门:“或阿练若”,即十二头陀,修头陀行的;“诵经”,比如他曾经长时间读诵某些经典,功夫下得很深;“持律”,专门持戒的修行人;“法师”,专门为人讲经说法;“阿毗昙”,阿毗达摩是论,这里指的是专门造论的论师;或者“佐助众事”,就是僧团里的执事,当家、知客、住持等等,或是佛教团体的执事。“随其解行”,随着他平常的解行,在哪方面功夫下得最深,来赞叹他。这是对于修行人来说。

如果对于一般的世间善人,或一般的俗人,他纵然一生造作的善业不是很多,总会有值得提醒的善业或者善根,可为他宣说。在临终前常常提醒他,让他发起欢喜心。比如说他曾经做的慈善事业,帮助人家;或者说人家都赞叹他性格特别好,是世间的好人等等。赞叹他的优点,让他生起欢喜心。最起码,世间人对他的子女,都是非常慈悲呵护,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善业。当然,如果他是佛法的修行人,佛法功德更大,赞叹他佛法的修行,他更能够有欢喜心。这种劝导的善巧,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关于劝导的善巧,各位可以参考《附录一、明余人劝导法》的详细说明。

传云:中国临终者,不问道俗亲缘,在边看守,及其根识未坏,便为唱读一生已来所修善行。意令病者内心欢喜,不忧前途。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

在印度的本传中说:“中国临终者”,这个“中国”指的是印度。在印度,面对临终的人,不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的法俗眷属,在旁边守候的时候,只要是亡者“根识未坏”,他的六根六识还没有分离、解散之前,还听得到别人讲话,当然最好是在他第六识还清醒时,就常常为他鼓励;到他临终时,甚至已经断了气,只要六识还没有散坏之前,内心还是清醒时,都可以这么做:为他唱读他一生以来所修的善行,让他内心欢喜,而“不忧前途”,不再害怕死亡,或不再担心会到三恶道。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这就是余人劝导的方法。

乙二、瞻病劝导:明说法——初启善根后,应根据病人病情、心力、业缘与好乐,慈悲善巧进一步引导临终正念

余人劝导的重点,在于赞叹病者的善根,让他生起欢喜心。欢喜心提起来后,要再引发他的正念,就有基础了。所以接着在瞻病人的劝导中,就要进一步引发他的正念,引导他来生的去处,这两段有这样渐次的差别。

一、量机

《事钞》云:其瞻病者,随其前人病有强弱,心有利钝,业有粗细, 情有去取,当依志愿随后述之。

说法要“量机”,要根据众生根机不同来说法。看护病人的人,首先要判断“病有强弱”,病人此时的身体状况好不好、病痛是否剧烈。如果他身体状况不好,就只能简单说法、鼓励。如果病痛剧烈,就要告诉他一些缓解痛苦的方法。

例如台湾有一位圆因老法师得了癌症,据说他得病后,曾经有段时间承受很大的病苦。但是他每次刺痛一下,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以这样的方式,来缓解身体的痛苦。所以到临终前几日,身体的病苦皆消失,故得以临终安详往生。

其次“心有利钝”,临终的人,有的神识还很清楚,有的神识已经不太清楚了。对不太清楚的人,尽量提醒他,要集中精神念佛;对于神识清楚的,还可以为他多说法。

第三“业有粗细”,临终的人过去所造的业,有粗有细。例如培福,就属于粗的业;禅修、诵经等等,就属于细的业。同样都是修功德,也有粗细的差别。

第四“情有去取”,“情”指他内心的好乐,尤其指他对法门的取舍。如果他没有特别好乐的法门,我们就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但有的人,就是不想求生西方,他愿意再来娑婆世界;或者有的人,他就喜欢观音菩萨,他也不一定要求生西方。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他内心好乐的法门,尤其他有特别的好乐,要按照他所欢喜的方式来引导他。不能把他不相应的法门,强加在他身上,这很重要。因为这时候,他的心比较脆弱,如果我们再强加他不欢喜的法门,反而让他起烦恼。

所以此时不是我们弘扬佛法的时候,这时候重点在发起慈悲、善巧之心,引导、启发他的善根。所以在律典《毗尼母论》中说:“病人不用看病人语, 看病人违病者意,并吉罗。”假设病人是一个比丘,当别人为他劝导开示的时候,他不听,执意要活在自己的妄想执着当中,那要结突吉罗的小罪;相对的,看望、照顾病人的人,若坚持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病人,也要结突吉罗。

其实对于临终的病人,不用给他太多的建议。尤其有时在家人会很好心,告诉他:你一定要吃某某药、某某食物等等。其实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往往需要的就只是身心的安宁。如果我们以世间爱执之心劝诫他:“你一定要吃什么药,不吃不行啊!”一直说一直说,会让他很烦,反而对他身心的稳定有障碍。所以我们要本着慈悲与善巧的智慧,来判断怎样对病人好,就怎么做;而不只是单方面,自己想要怎么做。

所谓慈悲,就是无论我们赞叹他的善根,或是为他说法,都是出于一种希望他能够离苦得乐的慈悲心。而不是以讲法者的姿态,在这里滔滔不绝的说法,不是这种心态。而是真正对他的苦感同身受,希望帮助他离苦得乐的慈悲心。

所谓智慧,就是要善巧方便地引导。劝导亡者有两大重点:第一要放下,第二要提起。用种种开示,劝他放下对娑婆世界的执着。如果他内心有特别放不下的事情,就要多开导他,或帮他处理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比如他还有些财务,没有处理好,就要赶快帮他处理好。或者他有什么心愿未了,赶快帮他解决。如果实在无法解决的,就要为他开示,引导他放下。

再者,就是要提起——提起他的正念。一方面列举他今生所修的善业,让他心生欢喜,对自己有信心。这个信心很重要,当他对自己有信心时,再念佛求生西方,就容易相应。另一方面,就是为他说法,引导他的去处。当然,主要是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他有特别欢喜修的法门,这时候就要引导到他相应的法门。

比如说他是修藏密的,那我们若在旁边念阿弥陀佛助念,他如果不契机,这就不相应了。或者他本身喜欢念观音菩萨,我们若硬要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会因为不相应,反而起烦恼。若让病人因此起烦恼,有时候反而会依着恶念,堕落三恶道,那就不好了。而且他这个烦恼心,还是缘着三宝的境界而起,那更不好。

所以这时候,不管对他开示也好,用药也好,或者给他吃什么东西也好,都要以善巧智慧来判断。不是说我们认为好的,就一定给他,要看他接受的程度。关于劝导放下和提起的运用必须灵活,没有固定的方式,只有透过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以培养经验。如果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让他生起欢喜心,这时再帮助他放下对娑婆世界的执着,就容易多了。

或者有的人,对未来非常迷茫,我们就先告诉他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庄严,让他提起好乐心,再劝他放下身心世界,他就容易放下。还有的人,特别执着某些事情,我们就要先破他的执着,让他先放下之后,再帮他回忆这一生所修的善业,或者再为他讲未来的去处,他才听得下去。这些都要试试看,我们在跟他讲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反应。所以临终关怀最好在往生前几个月就开始,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还要观察他的神识清不清楚,如果神识都不清楚了,那讲再多也没有用。所以重点就是为他讲相应的开示,以提起他的正念。到病人临终时,他已经断气或快断气了,我们此时就是稍微提醒一下之前跟他所说的法就好。

我过去认识一位男居士,他在临终前半个月遇见我,那时他还没有决定临终时,到底是念阿弥陀佛,还是要念地藏王菩萨。我就对他引经据典,说了种种理由,告诉他临终时应当念阿弥陀佛,而他最终也接受了。后来他临终断气后,我赶到他身旁,首先提醒他之前讲的观念,提醒他要信愿具足,求生西方,念阿弥陀佛等等。稍作提醒后,就直接念佛了。这时不用说一大堆理论,稍微为他唤醒一下过去所栽培的正念即可,重点就在念阿弥陀佛了。

除非助念很久,好几个小时之后,病人的脸还是一脸的阴暗、忧郁、不开展,那时有经验的人,就会再为他重点开示一下,劝他放下、提起等等。否则就一路念阿弥陀佛,让他的心跟信愿行相应,自然感应阿弥陀佛来接引,不要多事

现在的人送往生,发明的方法越来越多,这往往容易干扰亡者,对他很不好的。并且临终关怀重点在前期教育,前方便的引导,而不只是临终开示。开示的重点就在于:放下提起,这两个重点。

从另一方面说,我们自己也不要对临终关怀太过于依赖。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自己平常就要练习放下、提起。如果平常自己就放不下、提不起,想要临终时突然能够放下、能够提起,那是天方夜谭,恐怕很困难的,所以平常就要训练自己的心。

二、说法

1 令缘佛

或缘西方无量寿佛、或兜率弥勒佛、或灵鹫释迦本师。

“说法”,就是为了提起他的正念而说法。引导他忆佛念佛,不仅是持佛名号,还要忆念佛陀。大部分的人,我们都可以劝他求生极乐世界,所以请一尊阿弥陀佛的接引像,让他常常看到,因此能放下身心世界,恒常忆念阿弥陀佛,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在他临终的时候,就能看着这尊佛像往生,而帮助忆念的功夫,这是缘着阿弥陀佛。

如果他就要往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也要随他的意,不要说:“你一定要往生净土啊!”也不必。他真的很想去内院,我们就帮他念弥勒菩萨的圣号,帮他往生内院;有的人希望下辈子继续来娑婆世界,在这五浊恶世修行菩萨道。我们劝他求生净土,但他就是不能接受,那就让他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求释迦佛的加持,下辈子能够得到增上生。

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

“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旛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销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 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因此在临终时,能够听闻一佛名、一菩萨名,就算没能往生净土,也决定不堕三恶道(最起码,他就不会堕落三恶道)。临终时能靠的就只有佛菩萨,所以缘佛很重要,无论缘哪一尊佛都好,但要专缘一佛。而且缘着佛号也比较容易相续,道理讲太多,他听久了也会累。只有念佛,可以一直念下去不会累。所以,最主要就是要让他缘佛号

2 示心观

或身本无人,妄自立我。或外相似有,实自空无,如至焰处则无水相。 或为说唯识无境,唯情妄见。

这是以道宣律祖所安立的三种空观(即南山三观),即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来破临终之人内心的执着。我们后面会详细解释这三种观法,这里先大致作个介绍。

首先观“身本无人,妄立自我。”这是“性空观”从无常的角度切入。这个“人”,指一个有主宰性的、真实的“我”相。我们的身心,实际上就只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的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心中受想行识,刹那刹那的生灭,这当中都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而且不需要假借任何外在因缘的依托,就能独立存在的“我”或“人”存在。所以“身本无人”,身心都是无常的,只是我们虚妄地安立了一个“我”的概念,这是性空观。

第二个“相空观”“外相似有,实自空无。”这比无常更进一步——即使无常也是幻化。无常观是看到有真实的法在生生灭灭,就像空中的闪电,它的生灭是真实的。而相空观则“当相即空”,表面上有个法在生灭,事实上这个生与灭都只是幻相。“实自空无”,它本身就只是个幻境而已。“如至焰处则无水相”,这是以阳焰来作譬喻,阳焰就是海市蜃楼,在炎炎夏日的公路上,常常会看到前方好像有一滩水,到面前却根本没有水相,这就是阳焰。它的生灭相,只是太阳、虚空、尘埃这三个法和合之下所显现的幻影而已。如幻的生,如幻的灭,这就是相空观。

第三个“唯识观”“或为说唯识无境,唯情妄见。”一切境界都不离开我们的心识,这个心识,可以说是阿赖耶,也可以说是真如,都可以。“唯识无境”,一切境都不离我们自心所显。“唯情妄见”,只是因为我们凡夫虚妄的情见,所以认为有个真实的“我”存在。就像眼前的桌子,触摸起来是坚硬的、冰凉的,感觉就是这么实在,我们会觉得见闻觉知的一切境界都很真实。而实际上“唯情妄见”,就只是我们无始劫来的坚固妄想,把这地水火风四大的影像,认为是真实的。而这些影像,实际上都只是我们这念心识所变现的。这是更深入的,建立心性中道的思想。

前面的相空观只是如幻空;而唯识观法,就更进一步,看到这个如幻空的体,有真如或者阿赖耶的存在。当然,也不说真如、阿赖耶是实法,这在后面会详细说明。也就是透过无常、如幻,或者唯心所现,这三种不同浅深的方式,随着对方能接受的深度,来为他说法。

大部分的人,比较能接受无常的观念。身是无常,心也是无常,所以不要执着这个身心的感受。比如身体很痛苦,就要想:这个身是假的,我们会觉得它痛,觉得难受,除了业力所显现的痛觉之外,另外其实还加上我们对色身的执着,认为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变坏,“我的”身体在痛,所引发的忧愁、烦恼,使我们觉得更加痛楚。但是若我们观察这个身,事实上只是一个无常败坏之法,是我们暂时假借的一个东西。借来的东西,又不是我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不断这样去观察,对色身的执着就能看淡,甚至放下。

3 示随缘

各随机辩而诱导之。

别地、着众生的宜,和我们自己的才,而诱导他。前面说了很多方法,就像有很多药,但具体该给某个人吃什么药、药量多少,这要我们自己去配。其实,要真正能够为众生配药,除了自己要常常去做临终关怀,积累经验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有实修的经验。因为我们要看清楚众生的心之前,首先要能看清楚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学了佛法,不要急着为人演说,而要赶快拿来实修。当我们能看清楚自己的心,甚至能掌控、能超越它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去掌控、超越他人的心。所以重点还是在自己,要在实修上努力。

乙二、瞻病劝导:示经像——旁人应手执经卷示其名号,又将佛像对眼观瞩,劝令念佛归佛,万不可说世间事令其执着,应以经卷手执,示其名号,又将佛像对眼观瞩;恒与善语,勿传世事。

应当用手执持着经卷,“示其名号”,拿给病人看,告诉他这是《法华经》、《华严经》等等的。“名号”,这里是指经典的名号。尤其,若是病人一生专修这个法门,就把这部经典拿到他眼前,称念经题,提醒他依着这部经典的开示,提起正念。就像智者大师在临终前,就是“口诵经题”,诵《法华经》等等大乘经典的经题,来提起正念。或者“将佛像对眼观瞩”,将佛像拿到病人眼前让他看。常常这样做,提醒他去忆念正法、忆念诸佛。“恒与善语,勿传世事。”一直以佛法的正念来开导他,不要跟他讲世间法,要引导他放下世间,提起正念。

《华严》偈云:“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

在《华严经》中的偈颂说:“又放光明名见佛”,能够见到光明,就是见到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他为了接引众生,放出无量无边的光明,遍满整个法界。而这光明的本质,就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所以当我们念佛时,以佛号为媒介,我们就能接触到佛的法身当念佛念到相应时,事实上,佛的光明就在不断地照耀着我们的身心

念佛的时候,不管我们有没有眼见到光明,佛都不断地放光照耀着我们,这时就可以称为见到佛。因此所谓见佛,并不一定是眼睛看到佛放光,我们在念佛的当下,就是佛光来照。这光明能够使命终的人觉悟,所以修念佛三昧,必定能够见佛,且命终之后能生在佛前。如果今生修念佛三昧成就了,那今生就能够见到佛,临终就必定可以往生。

见彼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又复劝令归依佛,因是得成明净光。

所以我们看到临终的人,就要劝他念佛。同时,要把佛像放到他眼前,让他以恭敬心来瞻仰。“又复劝令归依佛”,不只是让他看,还要劝他生起对佛陀归依的心、想随佛而去的心。因此临终的人最后就能够成就明净光,像佛一样的清净光明。就像古德说的:“我今犹为龙钟叟,明日则为光明身。”

以上跟各位介绍瞻视病人的方法,大致介绍完毕。各位以后如果有机会为病人看护,或者做临终关怀,就可以参看此内容,作为实践的准则。

良因法师《南山律在家备览导读·别行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看护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时往往力不从心、身心苦痛,特别需要关怀照料...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推荐】十念往生通平时也通临终

往生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基本点:不能仅仅站在凡...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

星云大师: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与病为友

贫僧从小说来应该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聪明人习气重问题多以及对治方法

原文: 数日前,令甥崔澍萍来函,并将阁下与彼之函,亦...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

智谕法师:开智慧

清净心是智慧种,一般人误会,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佛教词典】心差别相

【心差别相】 p0351 显扬十八卷一页云:论曰:心差别相...

【佛教词典】金刚佛子

又作金刚弟子、金刚资。指修行金刚乘者,亦即指修行真...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

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

给自己一片危崖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 蝙蝠是...

心中的石头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