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19/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知道整个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首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根本。从本经上来说,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

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状,因为那个相状是变化的。我们心中只要有相状,这个相状一变化,你的心就跟着变化了。

所以,在修学的时候,你的依止处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状,你一定要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真实的心性,才能够安住下来。无相的心性找到以后,它有两个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个,它是有不变性;第二个,它是有随缘性。

心性找到以后,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会不断地干扰我们,所以我们要随时地调整。调整,在本经当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观来加以调整。空观是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取,发明我们心中这个不变的理性。

所以,我们心中开始执取的时候,我们先守住不变,以空观安住不变。

然后,以假观来成就随缘的妙用。当我们把心中的虚妄相扫掉以后,我们根据佛法的施设,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

比方说,我们安立了布施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福报;我们安立了持戒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尊贵身;我们安立忍辱的假相,来成就我们未来的庄严;乃至于我们安立了忆佛念佛的假相,来成就往生净土、成就不退。

所以,空观是在破除我们心中的执取,而假观是在建立种种的庄严的假相,中观等于是把空假二观作一个平衡。所以说,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首先依现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观来作调整。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是《金刚经》也是在破相,《楞严经》也是在讲破相,那么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呢?

《金刚经》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后,它显出来的是一种空性;《楞严经》用空观把相状破坏以后,显出来的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这样讲,“破妄”这两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显真”有所不同。

《楞严经》认为:空性的智慧不能当安住,空观只是破除我们执着的一种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它才能够安住。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楞严经》它是破妄又能够显真,这样子才是比较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这两个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

葡萄对人体的九大好处

葡萄,存在地球上几千年的生物,我想大家都吃过,可是...

你以前见地超卓,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佛教词典】三种无表色

(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

【佛教词典】报恩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以报恩之意思而布施者。...

自信是由实力而来,而不是整容

问: 医学发达,整形变得很普遍。有人觉得,整形像化...

驴肉是这样来的

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处驴肉馆。几乎每到傍晚,门口...

佛源敬老院免费接奉养年迈出家人公告

佛源敬老院是一座针对出家人、食宿全部免费的敬老院,...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

破除执空和执有

真谛和俗谛是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从两个层面阐释的...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常拳公主

某日,佛陀带领阿难尊者及众比丘入王舍城托钵乞食,在...

欲治身病先医心病

命运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诸如身体欠安、家庭失...

冤冤相报何时了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