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  2020/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慧

“慧”,梵语 毗钵舍那,翻译到中国为“慧”。慧的本义是指推理判断事理的精神作用。能通达于无为的空理,所以称之慧。慧有两种:

有漏慧:漏即烦恼之义,这些智慧与烦恼相应并密切不可脱离,且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称为有漏慧。

无漏慧:即指圣慧,不与烦恼相应的智慧,所以称为无漏慧。是从闻思修而来,是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的智慧(此慧即为定的用而来)。

所以观慧又分为四种:

1、正思择,又称简择诸法。谓以思择分别“净行所缘”之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种境界,“善巧所缘”之五蕴、十八界、十二入、十二缘起、是处非处等五种境界,“净惑所缘”之世间道、出世间道等之种种差别诸法。

2、最极思择,即指对于种种差别的诸法之中思择平等之真实法性。

3、周遍寻思,又称普遍寻思。即指依分别作意以取诸法之相,而遍寻思。

4、周遍伺察,又称周审观察。即指详尽推求所缘之境。

【曰寂照】

寂:是寂静的意思。

照:指观照的意思。

此二合起来,意谓止观的本体为空寂、寂静,而有观照、照见的作用。《大乘无生方便门》曰:“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摄相归性。”故曰寂照。

【曰明静】

即指智慧明、禅定静。由观能破烦恼远离愚痴,所以称为明。由止能息止乱心镇伏烦恼,所以称为静。

总而言之,“曰止观”是指从因地上修行来说而称为止观。

曰定慧:是指从果地上来说称为定慧。即指在修行的时候称为止观,止观修成功了之后称为定慧。

曰寂照:是指从它的作用上来说而称为寂照。

曰明静:是指从它的体上来说而称为明静。

【皆同出而异名也】

以上虽然说有止观、定慧、寂照、明静的四种名字不同,仅只是同一体性,分为四个角度设立种种名字而已,所以称为‘皆同出而异名也’。

问:为何同一体性而出种种之名呢?答:体虽相同,但体用不同,所以须要出种种名。为令修学之人容易解、容易学习、容易识别。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

若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至于说到。

穷:指寻根究源,或终极义。

万法:指世间法和出世法。

源底:源本指水的源头。

底:指最后。

“源底”合起来即指前因后果。

此句连起来是说:至于说要寻根究源世间法和出世法的前因后果,必须要选择修习止观,没有比止观更好了。故在后句说“莫若止观”。

【考诸佛之修证 ,莫若止观】

考:指考察、核实等。

诸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合起来称为十方,此指空间。过去、未来、现在称为三世,此指时间。十方三世各有无量诸佛在度化众生,所以称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修:指在因位,正在修的时候,依止观而修。

证:指在果位,已经成就,亦依止观而证。

此句之义即指(我元照律师)考察、核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修因证果,无不是依止观而来。

意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从最初为凡夫时,乃至到了成佛之位。从修行到证果的过程中,不出止观二法,都是依止观而修,依止观而证的。所以说“考诸佛之修证 ,莫若止观” 。“莫若止观”即:无如止观,没有离开止观二法的。

第三节 传承弘扬

【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

天台大师:即智者大师的道号,为表示恭敬,不敢直呼其号,所以用所住之山的名字代称之。

灵山:即灵鹫山的略称,位于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东北侧。此山为何叫灵鹫山呢?灵鹫是鸟名,相当于我国秃鹰,羽毛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而称此山为灵鹫山者,因这座山之形状类似于灵鹫鸟,又因为此山山顶栖有众多灵鹫鸟,所以称为灵鹫山。

亲承:即亲临法会,得到传承。承:继承、接受、承担义等。

承止观也:即传承了止观法门。

合起来即指智者大师在灵山会上,亲临法会,由释迦佛亲自给他传承了止观法门,或大师在灵山会上亲自得到传承。传承了什么呢?传承了止观。所以说“承止观也”。

此句是表明了天台止观法门二种传承中的金口传承。天台宗的止观传承分为二种:一为金口传承,二为今师传承。

1:金口传承又分二种:一指昔日在灵山与慧思大师同在佛陀座下共闻法华三昧法门,得到的传承。二指今生在大苏山,诵药王品时,在定中亲自听闻佛陀说《法华经》,所得到传承。

什么是金口呢?佛是金色之身,所以佛所说者称之为金口。根据《天台九祖传》卷一上说:陈文帝元嘉元年,大师时年三十三岁,南岳大师住在光州大苏山,即往顶礼。南岳大师一见之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此即是说明昔日的金口传承)。

南岳大师即于普贤道场为说《法华·安乐行品》(此即是今师传承)。智者大师如教研心,经三七日诵经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身心豁然,寂而入定,观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大师亲闻佛陀尚在讲《法华经》(此即今世的金口传承)。智者大师亲身亲口得到佛陀在灵山的传承,所以称为“灵山亲承”。

今师祖祖传承表:释迦如来传第一代迦叶、二阿难、三商那和修、四优婆毱多、五、提迦多、六弥遮迦、七佛驮难提、八佛驮密多、九胁尊者、十富那奢、十一马鸣、十二毘罗、十三龙树。

龙树造《大庄严论》说明修一切功德法门。造《大无畏论》说明第一义,《中论》是其中一品。从佛传承下来的妙法微义尽含于其中,后被罗什法师翻译到中国。北齐慧文大师见之恍然大悟龙树心髓,证入不二中道境界。

慧文大师在北齐之际,聚徒万人,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所证入法门,非世人所知。学者景仰之,以为戴天履地,莫知高厚。慧文大师以所证悟之心观法门,口授南岳慧思大师。南岳大师分身四门飞入皇宫,位证铁轮,法付天台智者大师。所以称之为“灵山亲承,承止观也。”智者-慧思-慧文-龙树-毘罗-马鸣……迦叶佛,从后到前传承。

【大苏妙悟,悟止观也】

大苏:山名。现在河南光州境内,智者大师在大苏山经三七日诵法华经,入法华三昧定,悟入初旋陀罗尼,发空观总持,照了法华灵文,证悟微妙的实相之道,所以称为“大苏妙悟”。此悟是名词。

“悟止观也”即依止观悟入一心实相,此悟是动词。此句意谓,智者大师在大苏山悟入微妙的法华三昧,而悟证了一心实相。一心实相即是一心止观。悟:有证入觉悟之义。妙:是赞叹词。

【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三昧:指法华三昧。依据《法华经》而修的法,以三七日为一期,于四威仪中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此法以忏悔灭罪为主,所以须于六时修五悔(忏悔六根、劝请、随喜、迴向、发愿)其法有三:

身开遮:开用行住二仪而遮止坐卧二仪。

口说默:口诵经,默世言。

意止观:分有相行和无相行。

此句意谓智者大师当时在大苏山所修的法华三昧,就是修的一心止观,所以称为“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前面“考诸佛之修证”这句,是指说明诸佛的修因与证果。诸佛所修之因是止观,所证之果也是止观。而此二句“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即是说明智者大师也是和诸佛一样。从灵山亲承之后,“大苏妙悟,悟止观也”即是表明智者大师所证之果是止观。“三昧所修,修止观也”即是说明所修之因也是止观。表明了释迦佛和祖师之间的直接传承,乃至修证方法等都不离止观,由此可知唯以止观法门最为究竟。

【纵辫而说,说止观也】

纵:任意地。

辫:通辨,指辩解,或辨明等。

智者大师既然证得三昧,因此南岳大师授记说:“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辫,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陈朝大建元年,智者大师居瓦官寺,开始讲说“法华经”题,就于一夏三月之中开科析释,此即称为最有名的九旬谈妙之佳话。因为此《法华经》即《摩诃止观》的宗骨。法华一大部即止观大体。此句意谓大师随便任意地一说,无非都是在说明止观法门。所以称为“纵辫而说说止观也”。

【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

天台三大部五小部,皆是大师于大苏山,大悟法华三昧之后。复又于天台华顶苦行头陀所证得的境界,以之和盘托出以告后学之人。所以智者大师随意一说,就说出了他自己心中平时所行证的法门。

【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

“则知”即指就知、才知之义。

“宗部”“宗”指主旨义、尊崇义等。

“部”即类别之义。

此句连起来意思是说:照上面这样一讲,我们才知道或就知道天台教理所尊崇的主旨类别,虽然繁多,最后的归宿都没有超出止观二法。

【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

“舍”放弃义。此句意谓:放弃止观二法不修,就没有资格说,已经明白了天台的修行之道。

“天台道”即止观道。止观即是定慧,定慧是整个佛法的中心。所以天台道即是整个佛法之道。又由上传承可知,佛的正法,由历位祖师代代相承。到了龙树菩萨时,以佛法心髓含著《大智度论》之中,被北齐慧文师所悟,辗转而传至智者大师。所以宋朝志磐大师说:“若无生宗旨,三观行门。其实祖龙树,宗北齐,禀南岳,师资相承。然佛祖所传,无非止观二门,舍止观,佛祖无所传”。

由此可知,这句“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放弃了天台止观法门不修,就没资格说,已经明白了佛法的修行之道。因此天台宗被称为“观宗正统”,可知离天台止观法门外,并非另有正统。所以说天台道就是整个佛法之道。

【不足以议天台教】

此句应连上句,即“舍止观不足以议天台教”。“议”讨论义。此句意谓:放弃止观二法不学,就不够资格来讨论或论说天台宗的教理。“天台教”即指天台教观,也是指整个佛法的教理。为什么说放弃止观二法不学就不够资格去论说佛法呢?

如志磐大师说:“舍天台之学而欲识佛法意者,未足以议也。夫圣教东渡,经论徧弘,唯任己心,莫知正义……众制纷纭,相倾相夺,南三北七,竞化当时。犹夫粟散小王,妄自尊大。而不知金轮飞行,统御四海,威德之盛也。唯我祖师智者大师,天纵之圣,备诸功德。约法华悟门,说止观大道,为万世法,盛破光宅,徧难四宗,望风失据,宣布至化,坐致太平,非夫间生圣人,其孰能为此大业者哉。然则欲识佛法意者,其唯天台之学乎!”由此可知,放弃天台止观教理不学,就不够资格,说已经讨论过佛法了。

【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此句意谓:所以进入佛门要修道的人不可以不学习止观,又《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说:“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故入道者不可不学也。”因为止观是修行的根本法。所以说“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学者不可不修】

学了止观的不可以不实地去修。学而不修,不出生死。故曰:“学者不可不修。”

(一)当知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佛法中能闻到天台教理又难上加难。况今修行的条件都已具备,岂可不修。古德云:我昔于无始生死海中忍受无边的痛苦。今幸得难得人身,皆由过去善业而来,转胜于如意宝珠,千百万倍,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此难得幸已得到的人身,自应作最有意义之事,勿使空过。有意义之事,莫过于修持正法。今所讲止观最适合于年轻人的修法,所以学者应随闻随行,不可稍存推诿。

(二)无常不待人故。人的生命很无常,刹那变化。死期到来,猝不及防。有中午还吃饭,下午便已亡故者。所以如果不及早修行,刹那命尽,则唯有各随业力所转,不能自由。那时虽然有很多佛学知识,临终半字救我不得,所以说学者不可不修。

(三)前生业种未断,此生业在增长。若学而不修,终毕堕落故。人在世上所造业,恶业最为容易。如人一饮一食,都含有三毒恶意,以从未反省,因此恒不自觉。恶业既成,堕入三途,必定有份。省庵大师说:犯一吉罗,五百岁堕泥犂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现在我们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诶。且以五戒说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是居士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戒等,又不必说了,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犯则终必堕落。万一堕入地狱,一日之间万死万生,其痛苦能忍受吗?以现时吾人所遭的寒热尚觉难受,何况地狱里的大热大寒,你能忍受吗?

如果不修行,万一堕于饿鬼,不惟不得饮食,且不能得闻饮食之名。想解渴而不可得,见果树欲食而不可能。以世人相比,数日不得饮食即不能受。饿鬼九百万年不得饮食,你能忍受吗?

虽恶业轻微,而堕入畜中。所遭到鞭打背磨,生杀活宰以及愚痴无知。如此痛苦,你就觉得不可怕吗?

省庵大师说:若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恶报还自受之,谁当相代,能不寒心。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犹苦。修行则勤劳一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故这篇序文作者元照大师苦口叮咛说:有缘遇到了天台教观,学了佛法,不可不修啊!

【奈何叔世寡薄】

奈何:怎么办、无奈等义。即没办法、无可奈何的意思。这里是指作者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无限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抒发的感情。

叔世:本指国家衰乱的时代,称为叔世。这里引申为佛教末法时期,而称之为叔世。(叔字到下面还会解释到)

寡薄:寡指少义。薄指轻视的意思。此句连起来意思是说:怎么办啊,在末法时期,这些缺少福报的人竟然不重视,诸佛所传的修行心要止观二法。

【驰走声利】

驰走:原义即奔走、走得很快。引申为追求义。

声利:即指声名利禄。利指财利、利养等。

即指未法时期的学人,不真正地安心学法修道,虽住寺里却去追求世俗名利。因为追求名利的心情非常猛烈急切,所以喻之为驰走。

【或胶固于名相】

胶固:指执着闭塞的意思。此语出南朝荆州刺史表中说。有宁臣胶固等语,又有坚固、巩固的意思。《后汉书七十郑太传》上说:“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胶固分开来说:胶指粘着,固指牢固等,粘着很牢固。

名:古代称文字为名。《周礼春官外使》,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或指概念,亦指表达概念的语词、名称。

相:与性相对。指一切事物外现的形象状态,可以识别。

此句连起来的意思,指末法学人执着自己从文字上肤浅得来的理解概念,不习止观法门,固步自封,闭塞了悟门。又指末法学人一头扎到文字堆里,被粘着了,非常坚固、牢固,出不来了。所谓入海算沙,一辈子都在分析名相,空过了一生。

【或混肴于暗证】

肴:指鱼肉类熟食。这“肴”应指“淆”字。

混肴:也称浑肴,有混杂义,指界限划分不清。《抱朴子尚博篇》说:真伪颠倒,玉石混肴。混肴二字意思一样,

暗证:暗指暗昧,证指得到的境界。暗证二字指不识禅定次第法以及禅定境界等。

混肴于暗证:意指禅定修证次第不知,而盲修瞎炼。纵然有禅定的境界出现也分不清是非真伪。以光影门头为真实,执瓦砾为珍珠,以四禅为四果等。

上面三句,第一句“驰走声利”指凡夫之人,不修不学。第二句“或胶固于名相”,指学而不修。第三句“或混肴于暗证”,指修而不学。所以知道必须解行并进,继承天台家风,才能挽救末法之浊流。

【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

“蔑”蔑指无义。“蔑闻”即无闻于世。又指目受伤而不明。此句话意指:天台宗以止观为修证的法本虽然还存在,但依止观方法去修道的人已经很少,没有传闻于世。

这句话是总结了前面三句的结果,以及互相的关系:

1、之所以驰走声利、胶固名相、混肴闇证,皆是不明止观或轻视止观而引起的后果和弊端。

2、正因为不明止观、轻视止观,所以会驰走声利、胶固名相(不去实修)或虽修却混肴于暗证。

故元照律师感叹说:天台宗谈止观修证的书虽然还存在,而止观的修法却不被后人所重视了、所闻修了。

【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

得:指能、可、怎得等义。

之:指人和法。

意谓如此难得殊胜重要之法,是诸佛祖辗转相承之法。至今世人,不修不学、学而不修、修而不学,致使众生永沉生死。所以作者说怎么不为这些痛心疾首呢。作者痛心疾首之原因有二种:

1、为止观法门的哀落、时人见珍宝而不识、不知止观法门的殊胜而悲痛。

2、为众生不知学修止观法门,甘愿沉落生死轮回而生悲痛。

所以说“得不为之,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指心伤而头痛。即指作者慈悲心重,为止观法门的衰落,为众生的愚痴不修,伤心悲痛到极点的意思。

【今以此书,命工镂板】

今:指现在,现在以这本《童蒙止观》的书,故曰今以此书。

命工镂板:指命令工人雕版印刷。

此句表现出作者的急人如急己之心情。因为既然知道这本《童蒙止观》是诸佛的慧命、是禅门的关键、是众生的达道、是教法的总归,所以急急地使工匠去镂刻排版,而流通此书。目的就是使人人皆能知道止观,使人人皆能学习止观,使人人皆能修证止观,所以下句说:

【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

将:是介词,相当“以”字相同。

闻者:指听到这本止观法门的人。

见者:指读到这本止观法门的人。

皆:指都,或普遍义。

植:指栽种义、培养义。

大乘:乘是交通工具。指能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觉悟彼岸的教法。小乘教法以自己解脱为主要目标,大乘教法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所以称为大乘教法。天台宗认为大乘有两种:权大乘,大乘中的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实大乘,大乘中的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的教法)。

缘种:指因缘种子。

这段合起来:意指以让听到止观这本书的人,读到这本书的人,就都能够种下大乘教法的因缘种子。

【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

上句说读书听法都能种下大乘教法自利利他的解脱因缘种子,有这样的殊胜。更何况有人依这本书修持、有人因修持而证果的,那他得到的利益是更加不可测量了。

为什么说读这本书、听止观法、依止观修、证止观果,功德利益不可量呢?总括起来有十种大利益,所以说不可量。

一、法大:此部止观虽名《童蒙止观》,但他是大部之梗概。所以他的体性也是直缘实相理法,所以称为法大。

二、心大:既然知道止观法大,必须要发大菩提心修证才能相称,所以称为心大。

三、解大:即指要修证止观法门,必然先要理解三止三观的教法,所以称为解大。

四、净大:既然已经领会理解止观修法,必定要以清净心去修证才能相应。这清净心通于一切诸佛,所以称为净大。

五、庄严大:既然能够修证止观法门,就能具足菩萨智慧福报功德庄严。天台大师说,以三观为能庄严、以三谛为所庄严,所以称为庄严大。

六、时大:既然能够以止观二法庄严自己,就能一生成就,超越别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时间,所以称为时大。

七、具足大:即指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为以此止观修法能包含无量百千三昧无有遗漏,所以称为具足大。

八、智大:即指修持止观时能包含一切法,因为以空假中三观观察万法,万法无非就是空假中三观之理,而于一切境界上善能分别,所以称为智大。

九、巧大:指能分别一切,修习止观就能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垂形六道,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所以称为巧大。

十、事大:即能善巧化导,能令一切众生决了大事。示现世间,演说大法,证大涅槃,所以称为事大。

此十大功用利益,非凡夫所测、非二乘人所知,所以称为“则其利尚可量耶”。

尚:还、犹义。

耶:表疑问语气。

则:相当而、那么等义。

【予因对校乃为序云】

予:指我,第一人称。即指元照大师自称。

对校:即核对各种版本纠正失误的地方。

乃:于是、就义。

云:指讲话或语气助词。

此句意谓:我因由上种种原因,所以特地校对各种版本,纠正它失误的地方,出版了这本书,于是为这本书写了序文。因此我简略地予以说明。

【时绍圣二年。仲秋朔】

时:指写序文时间。

绍圣二年:是指北宋第七代皇帝年号,第八即徽宗,在位总27年,第九代钦宗,在位二年,被金人所软禁,北宋亡。第十代赵构即高宗转为南宋了。北宋第七代皇帝哲宗在位有元佑九年、绍圣五年、元符三年,合起来总十七年(西元1086--1100)国号绍圣的第二年,作者写了这篇序文(西元1095)

仲:古时指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仲是排行第二。

仲秋:即指农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如果说仲夏,即指夏天的第二个月,即五月。其它月等,如此类推。

朔:即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上看不见月亮,这种现象叫朔,以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因此称初一为朔、朔日等。这篇序文是写在绍圣二年农历八月初一,所以称为“仲秋朔”。

【余杭郡】

余杭:即今杭州。先为县名,后改郡名。秦朝开始置县,因秦始皇南游会稽(今绍兴)途经此地,因立为县,属会稽郡所管。南朝陈朝置钱塘郡,隋改余杭郡。唐朝时改称杭州,宋为临安府,而后一直还用杭州之名至今。

郡:古代行政区名:历代沿革不同,周朝始制、县大于郡,全境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后来秦朝统一六国,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郡大于县。汉朝相同。隋唐之后州郡互称。宋朝元朝设州府,至明朝时而郡废,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后郡或为府之别名。

【释元照序】

释元照,字湛然,余杭唐氏子,年少时依祥符地方之东藏寺慧监大师学习,十八岁通法华,试经得以剃度,专学毘尼,及见神悟寺天台大德谦法师,讲说天台教观,即嗣法允堪律师(允堪,从天台崇教寺慧公门下出家,学通天台,专攻律部)。元照既然为允堪之传法人,即以天台教义解释戒律,由是南山一宗蔚然大兴。后居住灵芝寺三十年,摄斋讲授,过五百多次,登坛传戒六十多回,得度者多及万人,所到寺院必为结界。政和六年(宋徽宗在位时,西元1116年)九月初一日,集大众齐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双盘打坐安然而化,后人称之灵芝元照大师,寿69岁。

以上解释序文毕。

第五讲 正文

第一节 解释作者

“隋”:朝代名,公元581-618年,北周大丞相杨坚(隋文帝)始袭封隋国公,不久废周自立为帝,国号隋,经历三帝三十八年。隋本作随,自杨坚称帝,以随字从走,因鉴于周齐奔走不宁,所以去走为隋字。而智者大师虽生于梁朝,后来国家统一于隋朝,所以称为隋朝智者大师。

天台山

“天台山”智者大师栖身之所,天台山,或云天梯山,谓此山高险如阶梯,所以称为天梯山。“天”者颠(最高处)义,或指显义,在万物之顶显然可观,所以称为天。《天台四教仪集注》云:“元气未分混为而为一,两仪既判,清而为天,浊而为地,故名为天。”这是依旧时解说。又古人认为,天是太微、太气、太素、太虚、太清五种元素所成。如果依据佛教解释,“天”指最胜、光明、自在等义。这座山的山名称为天台山,是因为此山,上应天上三台星,所以称为天台。所谓三台星:即指上台虚精星,主天子皇帝;中台六淳星,主公卿大夫;下台曲生星,主万民百姓。

修禅寺

“修禅寺”乃大师于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于佛陇之北建寺而住,陈太建九年,陈宣帝敕赐修禅寺之号。现由国清寺出资重新建造。

沙门

“沙门”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之义。佛世时是印度人对一切修道人的通称。为了分清是佛弟子,一般比丘自称为沙门释子,以区别于外教的沙门,后来佛法传入我国,沙门二字则专称佛弟子。

沙门有四种:

1、胜道沙门,指行道殊胜之圣人。如佛、独觉等圣人能以圣道自觉,所以称为圣道沙门。

2、说道沙门,又名示道沙门,即指能够善说佛法道义,而且所说道法无有谬误,如舍利弗等,所以称为说道沙门。

3、活道沙门,又名命道沙门。即指依佛道之法而生,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圣者,多闻广学善持法义,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间,所以称为活道沙门。

4、污道沙门,又名坏道沙门,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

智者大师是属前面三种沙门之一,所以自称为“沙门”。

智顗

即智者大师:538—597字德安,姓陈,世为颍川人(河南境内)。为避战乱,止于荆州之华容。父名起祖,梁元帝时官至散骑常侍,封益阳侯。母徐氏,温良斋戒,孕师时梦香烟五彩,萦回在怀。又曾梦香白鼠(卜者云:白鼠,龙所化也)觉而有娠,师出生时,光明溢户外,邻人以为火灾,至则知其子。

又过一夕,其光方止。师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合家欣悦,欲宰牲为庆席,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晨有二僧叩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得出家,言讫不见。师眉分八采,目耀重瞳,有古帝之相。(在《春秋演孔图》中解释为八种彩色,在《帝王世纪》书中,谓尧十四个月生,眉有八采,舜目有重瞳子)父母每藏护之,不令人见,在襁褓中卧即合掌,坐必面西。

七岁喜往寺院,听僧口诵《普门品》,一遍成诵。年十七,于长沙佛像前,誓为沙门。夜梦佛像授金色手,从窗而入,三摩其顶。由是深厌家狱,思求出家。二亲爱之,不获见许。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当拜佛时,恍然如梦。见高山临海,山顶有僧,举手招之,须臾伸臂接至于山引入寺院,见所造像在也。

即悲泣自陈,愿学得三世佛法,能对千部论师,说之无碍,用报四事恩惠。僧复指像谓曰:“汝当居此,汝当终此。”是年父母相继倾丧,年十八辞兄求法,投本郡果愿寺舅氏法绪出家。二十进受具戒。初从慧旷学律,常乐禅定。二十三岁时,闻南岳大师在光州大苏山,即往顶拜。

慧思大师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遂于座下,得证法华三昧。三十八岁入天台。先有神僧定光, 庵居三十载。师至光为之曰:颇忆招手相引时否?师即悟礼像之征。即于是山,造寺安僧。

大师后历为陈隋皇帝讲经说法。京师大德莫不归服,后会稽郡嘉祥寺沙门吉藏,百余人奉疏请讲《法华经》不赴。卒于公元597年十一月廿四日,时春秋六十,僧腊四十。安坐如三昧而逝。

【述】

述:指述说,或遵循义。

即传述已成之说,而不自己另立新义,所以称为述。这里即表示了所说的止观修法是有传承的意思。意谓我只述说南岳大师传来的禅法之义,所以称之为“述”。又表智者大师谦虚,而推功上人。所以称为述而不作。

第二节 止观的总纲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四句是这部《止观》内容的总纲领。并且一代佛法之中,三藏十二部经所有内容,无不包括殆尽。广而言之,乃至十方诸佛的教法,无不含摄其中。为何这样说呢?这有三种理由:

一、从修持角度说。“诸恶莫作”即是止法。“众善奉行”即是观法。“自净其意”:即止观双运之法。它能斩无明之染污,证得真如之性体。所以能使心意清净,成就菩提。“是诸佛教”: 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此正是十方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

此四句在解说时,有前后次第。在行持时,断恶修善并无次第。因为佛法是心地法门,惟有自净其意,才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惟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自净其意。

二、从三业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身口二业。“自净其意”,是意业。

举出三业以统摄六根。这就表明了下手用功,唯在身心上下工夫,于六根上入手。所以《楞严经》上说:“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復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所以说这三句是十方诸佛之根本教法。因此称为“是诸佛教”。

三、从体相用上说。智者大师一开端即以此四句明示止观的体相用。如:

“自净其意”是指止观的本性之体。

“众善奉行”是指止观的本性之相。

“诸恶莫作”是指止观的本性之用。

“是诸佛教”以此止观修法能令凡夫直证真如本性之体相用。正是十方诸佛出世教化众生之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

又这止观之真如本性的体相用,遍于一切。因迷悟不同,故有凡圣之别。所以这四句之理,通大乘小乘,义包凡夫圣人。

下面就依凡夫、二乘、菩萨的分别不同来作解释。

第一句 诸恶莫作: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第二句 众善奉行: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第三句 自净其意

一、凡夫

凡夫虽行十善,心念执着于有,未能断尽染污之意。现在佛教化以空观智慧而照破有漏十善之不净 ,弃有漏之善而不用,能观一切法空,因此超出生死,转凡成圣,其意自净。所以称为“自净其意”。

二、二乘

二乘虽断见思之恶,但沉空落寂,被偏空所迷所染,所以也是未净其意。现在佛教化以假观智慧,了达一切法空而不空,入于俗谛境界度化众生,即能破尽尘沙烦恼,所以称为“自净其意”。

三、菩萨

菩萨虽能破除见思和尘沙烦恼,观一切法非空非有超于二边。但对于中道法爱未破,四十二品无明未尽,所以也不能称为自净其意。现在佛教化以中观智慧,了达一切万法当体即是实相中道,非有非空也非中;当下即空即有即中,如果说是空,一空一切空,一切法趣此空是趣不过,趣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假观中观也是这样,如此类推。所以行持一善法,即是行持一切善法。观一法即是观一切万法。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离四句、绝百非。一一无不是妙善戒定慧。到此时,三惑永尽,二死永亡,这就是菩萨的“自净其意”。

第四句 是诸佛教

是诸佛教:指以上所说的境界,正是十方诸佛出世教化众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又依四教佛来说:

佛有四教不同,并都能教化相对应根机而让他们 “自净其意”,超越生死。所以称为“是诸佛教”。诸佛出世教化众生总不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三大纲要。所以这四句能包尽一切佛法,也是本书指导我们要如何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证圆教三德大般涅槃的总纲要。所以在未讲正修之前,先列出此四句为首。而称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以作为止观的总纲领。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第三节 止观二法的重要性

[原文]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 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 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 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 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若如是知者,止观 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 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 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 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此段是说明止观二法的重要性。

若夫:此二字是语气词,即发端之辞语,一般置于句子之首,即表示后面要发议论。词意相当:至于说到。

泥洹:即涅槃异音,是梵语,翻译为灭、寂灭、灭度、圆寂、不生不灭、无生等义。又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原来指吹灭,或表示吹灭之状态。后来转指灭尽燃烧烦恼之火,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这是超越生死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所以以表明佛教的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

佛教大小乘对涅槃的解释大概的分别,可有如下之说:

据部派佛教来说:涅槃即指灭却烦恼的状态。涅槃分为两种:

一、指有余涅槃,即虽断烦恼但肉体还在的状态,而称为有余涅槃。

二、指无余涅槃,即灰身灭智的状态,再没有遗留色身。这是根据小乘的解释。

涅槃是否有实体呢?小乘有部主张涅槃是一个实在的实体。小乘经量部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状态的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的空性,所以与生死世间无有差别。南本《涅槃经》卷三等,指出涅槃具足八味功德。

一、常住:指涅槃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永恒,所以称为常住。

二、寂灭:即指涅槃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所以称寂灭。

三、安乐:即指涅槃之理,无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名安乐。

四、清净:即指涅槃之理,安住清净寂灭中,各种障碍都已净除,故名清净。

五、不老:即指涅槃之理,不迁不灭,无增无减,所以称为不老。

六、不死:即指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所以称为不死。

七、虚通:即指涅槃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所以称为虚通。

八、不动:即指涅槃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所以称为不动。

天台宗对涅槃的分类又有三种:

一、性净涅槃,又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的理体,此性净涅槃即亦指真如本体。所以称为性净涅槃。(此是先天之体)

二、圆净涅槃:依靠修道去除罪业和烦恼,而证得的圆满清净涅槃。所以称为圆净涅槃。(此是后天之相)

三、方便净涅槃:即佛以救度众生的原因,示现种种假身,教化众生之缘既然已尽,而即入涅槃,所以称为方便净涅槃。(此是涅槃之用)

此之涅槃一一皆具八味功德。本书此处“若夫泥洹”所指的相当第二种圆净涅槃。学此止观能够知道心佛体同,就是性净涅槃。依次而修,广利自他,就可以达到方便净涅槃。此三种涅槃,一一具足八种功德,身体尚在,即是有余依涅槃,身体舍去,即无余依涅槃。若依大乘法来说,无明分破,即有余涅槃。无明断尽,即无余依涅槃境界。

之法

法有两种意思:

一、法指境界的意思。这句“若夫泥洹之法”合起来的意思是:至于说到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到涅槃的境界。

二、法指方法。“若夫泥洹之法”,即:至于说到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到的涅槃之方法。

入乃多途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要进入或证入本性涅槃的境界有很多的途径。什么是涅槃的本性境界呢?就是上面所举的性净涅槃。吾等众生自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只因一念无明才生起三细而动六粗,所以迷失了清净的本觉自性。此清净的本觉自性,迷失后就成为迷惑的不觉无明,即真妄合一成为阿赖耶识。

由这个原因,我们的清净自性法身,流转于六道,沉没于四生。生死既然由三细六粗而来,那什么叫三细六粗呢?即指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六粗(九相)之区别。三细即指没有“心王”和“心所”的分别,它的相状微细难测。六粗即指有“心王”和“心所”的相应,它的作用之相状粗大明显。

三细:

1、无明业相,略称业相。即指从真如本性生起妄觉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的最初状态,乃根本无明中的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的状态。

2、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到了初动之相。又称转相,即依据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据前面所讲述的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的对象之心(主见)。

3、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面转相而虚妄现起,各种境界之相。这是因为能见相既得生起,就会同时虚妄现起,此认识对象(客观)。

六粗:

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于染净境,起爱不爱相,即智相。

2、相续相:依智相分别于爱不爱境,生苦乐觉,觉心起念,相应不断,即相续相。

3、执取相:依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称为执取相。

4、计名字相:依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

5、起业相:依计名字相,执取生着,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

6、业系苦相:系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故称为业系苦相。

众生有此三细六粗之相,所以生死不断,即由三细相辗转进入六粗相,亦即指由不相应心的阿赖耶识位,进入相应心的六识位,迷的世界乃随之展开。如来以慧眼观之,甚可悲悯。为了使令众生抵达证悟涅槃之境,必须是由六粗相逆向三细相迈入,即得证到本源清净的自性涅槃。因为众生根性不一,习气烦恼不同,所以才说种种法门,而法有八万四千,一一法皆能证入涅槃。虽然修持佛法入手不同,但是归元则是一致,所以说“入乃多途”。

【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这句意指:论说证得涅槃最直捷最紧要的方法,总不会超出修止修观二法。

论:指论说。

急:直捷,很快。

要:紧要。

证入涅槃的方法无量无数,所说法也是无穷无尽。然法门虽多,天台四教四观,可以包尽一切法门。十方诸佛,如果舍弃四教止观的法门,下无众生可度;三世众生,如果离开四教止观的法门,上无佛道可成。因为这止观二法,是一切法门的本体,所以众生要想一生即可成就,以凡夫身当下证得如来三德秘藏,不须经过三大劫而修证,唯有修此止观二法最为直捷最为紧要了。

藏教以析体止观为急要,而入证偏空涅槃。

通教以体空止观为急要,而入证真空涅槃。

别教以次第止观为急要,入中道无住涅槃。

圆教以一心止观为急要,圆证大般涅槃。

此止观二法非天台宗独有,如密宗的大手印、大圆满等,即止观之异名。华严宗奉法界观为最高原则,行普贤行,即修此止观。唯识宗的修唯识观,也离不开此止观。乃至念佛参禅,当体即此止观。由此可知,止观体则是一,止观的名或有、或无,或用异名而已,可知止观为一切法门的要道,登向涅槃的纲领,所以说“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修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是镇伏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的最初法门,而修空假中三观智慧正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的最紧要处。

此段是说明止观的效果。

【所以然者】

此句为转语词,意谓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止观是伏结断惑的初门正要。

伏:指镇伏之义(表示未断)。

结:是烦恼的异名,唯此烦恼能使众生结缚生死,不得出离,所以称为结。结分为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是指欲界众生所拥有的烦恼。

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着心,无有厌足,此修不净观可伏。

嗔恚:于违情境上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此修慈悲观可伏。

身见:于名色阴界入等妄计为身,执着我见,此修界分别观可伏。

疑结:迷心秉理,孤疑不决,由此迷惑而迷真妄,背觉合尘,此修因缘观可伏。

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此也修因缘观可伏。

欲界众生由上述的欲贪与嗔恚二结,不得超离欲界,如果能够超离,由有身见等后之三结的原因,虽然生于上二界,最终还要堕下欲界,所以想要当生解脱,须先伏此五下分结,而勤修五停心观。

五上分结:指色界无色界众生所拥有的烦恼,上二界众生有此五结,不得超离二界,故受轮回,终还下堕。

色贪:是指贪着色界五欲的烦恼。

无色贪:是指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的烦恼。

掉举:是指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的烦恼。

慢:是指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骄慢的烦恼。

无明:是指上二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没有明了之烦恼。

这些上二界的五分结烦恼,应当修四念处观、暖顶忍等十六行观及真实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等即可断除。此中如果断除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就能证得预流果,得到不堕法,一定趣证菩提。

【惑】

惑是烦恼的总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众生因为痛苦想要寻找快乐,而因无知又造恶业,由造恶业又受痛苦,像这样地辗转轮回造成了生死不休,所以想要了脱生死,就要先断生死的根源,根源就是惑,惑业虽然有无量之多,总归不出三种:即见思、尘沙、无明。修空假中三观即能除灭。所以说止能降伏烦恼,观能断除烦恼。

吾人终日忙忙碌碌为烦恼所驱使,起惑造业招受果报,在苦海中浮沉,惟止观能伏断烦恼,使吾人超出苦海。然最初入手,非伏烦恼不可,烦恼伏,则断之易了,所以修止是降伏结缚的初步,正观慧照是断除烦恼的根本。故曰:止乃伏结的初门,观是断惑的正要。

【正要】

谓此修观法正是伏断妄惑最切要的法门,所以称为正要。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修止就是调养真妄二心最好的资粮,观是策发神通大开圆解微妙的法术。

此两句是说明了止观的妙用

爱养:即调养。

善资:最善(好)的资助、资粮。

心:心有两种意思。一指妄心,即第八心王。二指真心,即真如心。

识:亦有两种意思。一指第六意识,二指第九清净识。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有二种义。

1、依已见性人角度来说:爱养心识的“心”,即是真如心;此“识”即是第九清净识。意谓开悟之人,一旦彻见真如本心,急需依于山林水边,护养或调养清净的心识。古人称之为长养圣胎。而在山林水边长养圣胎最善(好)的资助莫过于修真实三止了。所以称为“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

2、依未见性人角度来说:即指吾人平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修方便三止就可以使妄心安定,而第六意识明净,所以说“止是护养心识的善资”。

这妄心幻识本来是生死的根本。古德所谓:“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损功德、灭法财,莫不由此心意识”。此心识既然非是善法,何须爱养他呢?

当知此心识,虽具恶法,但其中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果用在于善法上,则能助人了生死、成菩提;如果用在恶法上,就会使人入牛胎、投马腹,流转生死。所以天台宗最初下手修法,教人以第六意识为所观境,并以妄心识,起微细一念就作为能观所观之主体,使令众生从生死而悟达不生死,领会当下的一念妄想心就是真如心。

所谓即妄即真,犹如即波即水。不须离妄求真,如不可离波求水,知道即虚妄处,原本即是真如,犹如即波浪处,原本即水。学者只须于此不起分别,但在行住坐卧之间修习止观,历缘对境绵绵密密,如鸡抱卵,一旦桶底脱落,就可自然心开,而能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那时神通智慧妙解庄严无不圆备,所以称为“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因为无止不能调伏身心,无观不能开发妙解。止观二法,相互资助,缺一不可,并且二而不二,所以智者大师为修行者首先点明。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策发:策动引发。即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无明黑暗所遮,不能显现,现在既然修习止法,能将自心妄想杂念降伏,并进修观法,使心里智慧通彻明照,如风吹云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发。所以《论》云:修空观得一切智,能妙解万法一大总相。修假观得道种智,能妙解万法差别相。修中观得一切种智,能妙解万法之根源相。所以称为:“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下列表复习: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策发:策动引发。即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无明黑暗所遮,不能显现,现在既然修习止法,能将自心妄想杂念降伏,并进修观法,使心里智慧通彻明照,如风吹云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发。所以《论》云:修空观得一切智,能妙解万法一大总相。修假观得道种智,能妙解万法差别相。修中观得一切种智,能妙解万法之根源相。所以称为:“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下列表复习: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修止法是得到禅定之果最殊胜原因,证观法是开发无漏智慧的缘由和凭借。

此句说明了止观的功能。

【止是禅定之胜因】

止:止即止息妄念和止于真理而不动。由止息妄念安住于真理,所以获得有漏无漏定的定性现前,所以止是得到禅定的殊胜根本之因,而禅定即是修止所获得殊胜之果。

禅定:简单来说,即让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又禅定是梵语,此云静思维,定是它的意译,梵汉合一,而称作禅定。因止息妄念深浅的不同,与止于真理的对象不同,所以有种种禅定之不同。

【观是智慧之由藉】

观:即观照。

由:指因缘义或原因义。

藉:指凭借义或依仗义。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观的因缘或原因才能获得。

当知万法虽多,不出真俗中三谛境界,此三谛境界,由空假中三观为能观,就能出生三种智慧,因此经云:“无碍清净慧,悉由禅定生。”所以说:“观是智慧之由藉。”

《月灯三昧经》卷六上说:“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具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遵法式而行,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

2、行慈境界: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获安乐。

3、无烦恼: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观是智慧之由藉】

观:即观照。

由:指因缘义或原因义。

藉:指凭借义或依仗义。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观的因缘或原因才能获得。

当知万法虽多,不出真俗中三谛境界,此三谛境界,由空假中三观为能观,就能出生三种智慧,因此经云:“无碍清净慧,悉由禅定生。”所以说:“观是智慧之由藉。”

《月灯三昧经》卷六上说:“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具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遵法式而行,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

2、行慈境界: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获安乐。

3、无烦恼: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4、守护诸根:习诸禅定,常当守护六根,不为六尘所动。

5、无食喜乐:习诸禅定,即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故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悦。

6、远离爱欲:习诸禅定,寂寞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

7、修禅不空:习诸禅定,虽获诸禅定功德,证真空之理,然不随于断灭之空。

8、解脱魔绢: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

9、安住佛境: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的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故心寂静灭,住持不动。

10、解脱成熟:习诸禅定,一切惑业皆不能迷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由上可知,欲得禅定智慧,非修止观不可,所以说:“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总之世出世间欲得禅定智慧,定须修止观。

下面把止观二法各分三种解释,

一、从止的三义来释:

1、止息义:指止息妄念,尚是凡夫境界。

2、停止义:指停止于真理,可入圣人境界。

3、对不止而明止义:即汇入法性智。

凡圣因修止故,可得住禅定。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如果有人成就禅定智慧的两种法门,这就是自利利人的所有方法,全部具备了。

此句是说明止观的殊胜利益。

“定慧”是止观的果,定慧二法即是止观二法。

“法皆具足”即指一切佛法在止观中皆具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三种解释:

一、依义理说 。

二、依本性具足说 。

三、依教化众生说。

一、依义理说:因为佛法虽多,不出自利利他的法则。止观既能自利利他,所以一切佛法皆具备于止观中了。止观怎么能自利利他呢?

佛之正法唯有教证二类,以此止观之法皆能具足,所以说“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又自利即智慧具足——断德(慧德)。利他即慈悲具足——福德。

结论:由此可知禅定、智慧具足,则能慈悲、智慧同时双运;福德、慧德圆满具足,自利利他丝毫无疑了。所以说:“若人成就止观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二、依本性具足说 。

如果已经得到功夫的人,修止即观,修观即止,止观互具。因为法性本来寂然,即是止义;法性寂然,所以有观照之用(如水澄清,观照的功能就会越强),这就是止中具足观照之用。这法性能有照用即是观法,能照之用不离明静,明静即是止(如月影静水)此即观中具足止法。古德云:“真观必寂然。”所以说观即止,“真止必明静”,所以说止即观。能这样地修持止观二法,即能契合法性妙海,出生无尽甘露法门,所以说“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三、依教化众生说。

《中观》云:“诸佛唯依二谛说,以教化众生,摄一切法尽。云何二谛,谓真俗二谛。”下列表说明: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所以《法华经》上说:十方诸佛自己安住在大乘境界当中,如他们所证得的法门,是以禅定智慧的力量庄严自己的法身,也用这禅定智慧的力量度化众生,而同证涅槃。

《法华经》是释迦如来最后极谈,释迦如来一生教化众生,直到此会,机缘成熟,才说出本怀,而令众生皆能证得最上一乘之法。而在前四时中,众生不悟 ,所以将一乘法,分别说三。现在到了法华会上,重将三乘汇归一佛乘。因此《法华经》称为经中之王。上四句即出自于《法华经》卷一,第二方便品中。

佛自住大乘:谓佛自己住在止观不二的大乘自利利他的境界中。

如其所得法:而告诉众生自己所得到的真实法。

定慧力庄严:无非是以定力、慧力来断烦恼、来庄严法身。

以此度众生:并且也是用定慧力于十方度众生的。

由上可知,佛以定慧之力而成佛,亦是用定慧之力度化众生。又欲令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劝人修此止观。故知止观二法,才是我佛最根本的无上大法,并且无所不包。

又宝静法师曰:“定慧力庄严者,佛的法身无量相好,种种神通无非是以定慧的力量而为庄严。止即定,为福德庄严。观即慧,为智慧庄严。福德、智德为能庄严,法身本性为所庄严。今即以自己庄严的定慧力而庄严众生,故曰以此度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应当知道这止观的两种法门,犹如宝车的双轮、飞鸟的双翅,缺一不可,如果偏修于止或者单习观法,就会堕落于邪魔外道和凡夫的颠倒之中了。

这是说明止观二法偏修的弊端,所以举喻呵破斥责。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当知:这是很确定地说,应当知道,修行时必须止观二法并重,缺一不可,所以引车、鸟二种譬喻,来说明修行,须止观双修。像这样地用二种比喻,说明止观成就与否。但还是担心有人不知偏修止或偏修观的错谬,所以大师又苦口婆心地说,“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怎样是“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若偏修习:如果偏于禅定,而疏远于智慧,没有慧水的滋润,即会堕落枯定之中。犹如盲人有足无眼走路,难免堕坑之祸。

如果单偏于观慧,而舍弃于禅定,犹如有目而无脚,总是原地不动,难免说食数宝之讥。

即堕邪倒:此句是大师严肃的警告,意谓如果单修于止,认为能出生死,就会堕于外道邪见。如果单修于观,认为能出三界,那是凡夫颠倒之说。

这种止观双修的观点,历代祖师,代代相传,反复论证,绝对错不了。下面智者大师再引经作证。

【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诳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此是引经破斥。大师考虑顽固的凡夫不能信入,故又引《大方广修多罗了义经》作证,略斥狂愚之过。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

如果偏修禅定,禅定属于福德范围,而不兼学智慧,就称为是愚痴的人。

指如果偏修禅定不学智慧,而禅定所得的功德,是有漏之福,纵然修得最高境界,得到八万四千大劫的长寿。因为不知道空无我慧,依然还要轮回。犹如万年的深山石头,顽固不灵,依然无用。像这类人,执着禅定不修观慧者,所以称为愚痴。

【若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如果偏学智慧,不去兼修禅定福德,就称为是狂人。

指如果偏学智慧不修禅定只是口头三昧。如古德所云:“听其言也,则高越佛祖之上,察其行也,落于凡庸之后,如是之人,岂非狂者。”永嘉大师亦云:“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数他珍宝有何益,多年枉作风尘客。”这些内容都是指呵斥学而不修的颠倒人。

【诳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

狂妄和愚痴的过失,虽然稍有不同,但同属邪见,使人轮转生死,并没有差别。

狂:者落空,虽然广学智慧,没有真实行,所以不能超越生死。所谓: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有言无行称之为狂。

愚:者落有,虽然修习禅定福德,但没有通达空性之理,不能了生脱死,所以称为愚痴。

这二者落空落有的过失,虽然稍微不同,但两者同属邪见,都会轮转三界,并没有差别。

盖:推原之词。意谓狂愚虽不同,推查他的原本并非不同。

【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止观双修,能出三乘之果,如果法不均等,止观偏修,这就违反了止观能够圆满具备三乘之果的功效了,这样怎能很快地证到了三乘的极果呢?下列表说明: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故经云:经指《大般涅槃经》。

这段是依三乘圣人要证到无上菩提角度来说,也要止观双修均等并进。所以再次引经作证,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说。文中特别指出了三乘圣人,虽能止观双修,但偏重不一样,所以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这段内容,总的是说明止观并运、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说明如下: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故经云:经指《大般涅槃经》。这段是依三乘圣人要证到无上菩提角度来说,也要止观双修均等并进。所以再次引经作证,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说。文中特别指出了三乘圣人,虽能止观双修,但偏重不一样,所以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这段内容,总的是说明止观并运、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说明如下: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者】

修声闻道的人,因为定力偏重,所以不能明白见于佛性。

声闻:即指罗汉,因为闻四谛声而悟道,所以称为声闻。仅破见思惑,未破无明惑,安住于空定境界中,不能圆融空即非空、有即非有之理,因为佛性是非空非有,所以不能见于佛性。

佛性:佛指觉悟义,性者不改义。指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本性,此觉悟本性通因果而不改,经生死亦常在,故曰佛性。又作如来性、觉性等。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盖覆而不能显示,如果断除烦恼,即能显示本有佛性。圣人以烦恼断得彻底不彻底,因此显示的佛性而有深浅不同,所以小乘的分别说部把佛性分为三位。

1、住自性佛性:即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2、引出佛性:通过修行所引发的佛性。

3、圣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圆满显发者。

【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十住位上菩萨因为慧力偏多,虽然能见佛性而不能清楚明了。

十住菩萨者:菩萨有五十一位置,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如果加上妙觉就是五十二位次,妙觉是佛。

十信者:信是信从义,闻说佛性、四谛、十二因缘之理,随顺不疑,叫信心。信心有十种,所以称为十信。从一信位到十信位满即可伏三界见思惑。

十住: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所以称为住。住有十种位置,所以称为十住。

1、发心住:指信心成就圆满,广求智慧,初发大心,所以叫发心住。

2、治地住:随空观智慧,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所以称为治地住。

3、修行住:巧观空有,长养众行,所以称为修行住。

4、生贵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所以称为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所以称为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门,所以称为正心住。

7、不退住:彻证无生之理,入于毕竟空界,所以称为不退住。

8、童真住: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的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所以称为童真住。

9、法王子住: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所以称为法王子住。

10、灌顶住: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轮王太子当绍王位,用金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所以称为灌顶住。

由上介绍可知,此十住的成就,皆以智慧为主体,所以说“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智慧多、定力少,为什么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呢?因为别教的初住菩萨只断三界见惑尽,二住到七住断三界思惑尽,八住到十住只断界内尘沙惑尽,伏界外尘沙惑,界外尘沙未断,无明烦恼未动,所以虽能从空出假,只能相似见于佛性,犹如云中之月,仍不明了。下列表: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十方诸佛如来因为禅定智慧力量均等,所以能够非常明了地见到本有佛性。

先列出十住后之诸位:

十行:从第一欢喜行到第十真实行,是从空入假,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

十回向:从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一直到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是正修中道第一义观,始伏无明惑。

十地:从第一欢喜地,一直到第十法云地,断十品无明,可于百三千大千世界中八相成道。

等觉:更断一品无明进入等觉。

妙觉:在等觉位,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即进入妙觉佛位。

此段是依别教菩萨成佛的修行历程来说,以定慧均等故,最后圆满成佛,所以能够了了见于佛性。

十住:虽不能明了佛性,但已发真谛智慧,悟空性道理,从此加功修行,即能从空入假,即进入十行菩萨位。

十行:从第一欢喜行到第十真实行,成熟道种智,能分别一切假名,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以此功德,普施众生,理事圆融,顺入法界性海,此即进入十回向位。

十回向:从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到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正修中道第一义观,伏无明惑,如是定慧等持,次第策修,无明分破,就进入十地位了。

十地位:从第一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功德智慧,位位转胜。可于百三千大千世界八相成佛,利益众生等事。如是从法云地,更断一品无明,即入等觉位。

等觉位:再以金刚观进破一品无明,即能进入佛位,如是从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皆是定慧双运,而到达妙觉位。

妙觉佛位: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十方诸佛修行皆遵止观双修均等并进之道而成就。所以说“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故了了见于佛性”。

见什么佛性?

佛性到底是什么?

本宗所说佛性有三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此三因佛性是智者大师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而立的。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妙果。下一一解释。

1、正因佛性:即一切众生自身本具的真俗中三谛空假中三观之理。“正”指正中,中必双照,离于边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像这样的真俗三谛具足,即是正因佛性。亦即诸法实相之理体,这理体是成佛的正因,所以称为正因佛性。

2、了因佛性:即指观悟佛理所得的智慧。“了”指照了,由前面正因佛性发此照了的智慧,这智慧与实相理体相应,即是了因佛性。

3、缘因佛性:即指能生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缘”指缘助,即指以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佛性,开发了正因之佛性,就称为缘因佛性。

此三种,正因佛性属于性德,后二种属于修德,后二种依性德而起修德,依修德而显性德,此二者本来性修不二,到达佛的境界时,定慧力等,即能彻底显示,所以称为“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

以此推之,指以这样地推量止观的修法之义。

推:指推量、推测。

之:指止观。

即上面所讲的凡夫外道偏修止观落于生死,声闻、菩萨定慧不均,所以证有不同。唯到佛地,定慧等持,所以能够彻底见于佛性,直证菩提。如果以这样来推测,就可以知道止观双修,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所以称为“以此推之”。

【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

此句是说,根据上面所讲的,此止观双修之法,难道不是通达涅槃极果最切要的法门吗?门:通达义,谓修止观是通向涅槃最切要的法门。

【行人修行之胜路】

指三乘行人修行时,想要趣向三乘圣果,此止观双运之法,就是最殊胜的菩提之路。

依凡夫修行来说:无论参禅、念佛,行人或要开悟、求生西方,止观是最殊胜的路径。为什么呢?当知参禅念佛,当体不离止观。今以念佛为例:如果念佛时,心不散乱即是止,清清楚楚即是观。如果念佛时散乱即无止,昏沉即无观,无止无观,岂能得生西方。可知修一切法门,必须要有止观,才能成就胜果。故此止观是一切显、密、性、相宗派,所有行人修行的殊胜之路。

【众德圆满之旨归】

“众”即三乘众。止观法门是三乘圣众得证功德圆满之旨归,为什么呢?

一声闻众:从因地上修五停心观开始,经历见道、修道乃至无学道果位圆满,最后是以灭尽定(禅定)和无生观慧(智慧),取证了四果,这就是声闻乘人以修止观成就定慧而达到了功德圆满。

二菩萨众:从十信因位上,闻有佛性,即深信不疑。知道不能证得,都是由惑业所障蔽。想要证得佛性,必须修习止观,并经历外凡、内凡、五十一位上,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最后以金刚三昧定的智慧,破了最后一品无明,取证了佛果,而使功德圆满。

三佛乘:众德圆满之指归。

众德:指智德、福德等。

圆满:指三觉圆满。经云:“三觉圆,万德俱,天人调御师。”

佛以什么作为调御众生之法呢?就是以止观二法调御众生。

指:引众生。

归: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

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之指归”。

止观与福德、智德、三觉、三德怎样的关系?

如上所说:修止即是福德,修观即是智德。福德、智德依据自利来说,即是自觉圆满,如果以此福、智二种德,布施于众生,就是觉他圆满。这样自觉觉他,而到达究竟,即是觉行圆满。这样三觉圆满,一一无非是以止观的因,而成定慧的果,指归于三德秘藏。

怎样指归入于三德秘藏呢?

即止观修成后,就是禅定智慧。此定慧能够契合法性缘起,所以止观即般若德。止观成就后,能破尽三惑,就是解脱德。止观成就后,三惑彻底净尽,法性全体显露,即是法身德。像这样地自他成就,众德圆满,无不是止观双运为指归,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为指归”。

【无上极果之正体】

此句是总结。也分二种解释。依据法上解释:即指无论修大乘小乘任何法门,想要证得无上极果,能够自利利他,圆满成就,无不以止观法为正体。

依据人来解释:谓此止观即是三乘行人证得极果的正体,即三乘极果圣人以止观作为自己的法身正体也。

怎样以止观作为三乘极果圣人的正体呢?

声闻、菩萨、佛等,都以五分法功德,组合法身正体。即由戒清净,得戒身。由修止,得定身。由修观,得慧身。止观双运,得解脱身。止观与法身正体不一不异,得解脱知见身。这五分法身即为三乘圣人极果的法身正体。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了。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

如果能够这样地知道了上面所讲的法理,就知道止观二法,实在不是浅显的。怎样知道止观法门不是浅显的呢?现在以《楞严经》四句来列此: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

此句有二种意思,即指人有二类:1、指迷蒙颠倒,未学过止观之人2、指冥顽邪见,止观偏修之人。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可分为二句:

第一句“欲接始学之流,开蒙而进道。”

欲:指五十一个心所中的善发欲。所谓善发欲,善指慈悲心,发即发出,谓于慈悲、善心相应而发出的欲心,所以称为善发欲。

接:即接进。

始学:指纵然教理通达,未修止观者,皆为始学。

之流:指颠倒之流。

开:指开示。

蒙:指迷蒙无知。

进道:即进趣菩提之道。

此句意谓:大师菩提心发慈悲心动,见颠倒之流专研故纸,不能自拔,困在书堆中不能进道。像这样地迷蒙无知之人,如果不以当头棒喝为之开示,怎能进趣菩提之道?所以称为“欲接引始学之流,开蒙而进道”。

第二句“欲引始学之辈,开冥而进道。”

引:指引入。

始学:指刚学佛法,纵然过去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而未能证到止观中正之道的人,皆名始学。

之辈:指邪见之辈。

开:指开示。

冥:即无知之义。指不明白止观双修之理。

此句意谓:大师见邪见之辈,落于枯定冥顽无知当中,如果不以点石成金,岂能进于菩提正道。所以称为“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

【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这几句显示了智者大师无限大慈悲心的流露。为了策进颠倒之流、邪见之辈的无知和轻视,所以智者大师说,解说止观的义理还是容易,如果行证止观境界,那就难了。所以称为“说易行难”。

岂可广论深妙:意谓止观双运之道,在佛位才能彻底证到。现在止观未修,生死未了,一口气不来,便会阴阳永隔,成了孤魂野鬼。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生命危脆,轮回路险,岂可吃了聚头喧喧,谈玄说妙。所以说“岂可广论深妙”。

大师这样苦口婆心劝告以后,就可以知道修证的重要性,到底怎样修呢?所以智者大师接下去说: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这段是勉励初发心,学修止观,要认清止观法是证菩提、入泥洹最上的根本大法。

略明十意:略是指大纲的意思,因为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要完全一一说明,末法众生,福浅慧薄、寿命短促,确实无法学完,或初心行人,一见到浩如烟海的佛法,不知从何修起,就不能得到利益。所以智者大师一念慈悲之心,为使末法初心学人,得到一个入门处,因此从八万四千法中,提炼出一个纲要,使人一见就可明白,从凡到圣的修行之路。此纲要之法有十大章,所以称为“略明十意,以指示初心行人”。

以示初心行人:指的是初发心修行人。我们是否初心行人呢?严格来说,我们还够不上资格称为初心行人。因为初心行人从凡夫角度来说,有三个标准:

1、能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就能发心修行。

2、指宿世就有善根,具足正知正见,欲求出世妙道,就能发心修行。

3、能起慈悲心,悯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就能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

由以上三个标准,才称为初心行人。可知此书智者大师是为这些人而讲的。所以称为“以示初心行人”。

【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

登:上义、升义。“登”古代通“得”字。

正道:有二种意思。

1、指法。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的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直之道。泛指三乘行人所行之道,都是正而不偏的,所以称为正道。

2、指智慧: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什么呢?下分四点来说明:

一、指舍离主观、客观的相,而达到平等的真实智慧。即是菩萨在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的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的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的智慧。亦即远离名相概念等虚妄分别的世俗认识,唯对真如的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所以称为无分别智。

二、此智属性:此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

三、此智的分类:此智分有三种之别:

1、加行无分别智:即寻思的智慧(指准备阶段的智)。又称加行智。是证道的因。

2、根本无分别智:即是真正的智慧,又称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是证道的根本。相对于后得智,又是诸智的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的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所以称为无分别智。称此智是真正的智慧,因为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察的行解,亦没有分别的智用。但此智自然可明照法体、契会真理,所以称为真正的智慧。又以此智为智的正体,而非化用,所以又称为正体智。

3、后得无分别智:即出观起用的智慧。又称后得智、如量智、分别智、世俗智。后得智即在根本智的后面,再起反照世间通俗事象世界的智慧,这智慧是证道的果。

此根本无分别智与后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后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后得智方于世俗世界的认识中发挥功能。

四、此智的自性:此智远离五种相以为自性。

1、离睡眠等的无作意;

2、离二禅以上的过失有寻有伺地;

3、离无心定的想受灭寂静;

4、离色;

5、于真实义离有分别之计度。

此智修慧为体,到八地后可任运相续,八地前要数数修习。

阶梯:本意指台阶和梯子。这有两种意思:

1、引申比喻走向修道阶级或登进的菩提之路。

2、引申为导致证果的因由和凭借。阶梯二字都有因由和凭借二义。

登正道之阶梯:连起来解释有两种意思:

1、略示的十章止观法门,如果从体上说,是初心行人走向三乘圣人无漏涅槃正直大道的凭借或因由。

2、略示的十章止观法门,如果从用上说,是令初心行人得到登进无分别智的凭借或因由。

【入泥洹之等级】

入:是证入。

等级:指证道因上下高低不同,所以称为等级。

前面一句是从修因的角度来说止观,此句是从得果的角度来说明止观。即指此止观是证入涅槃的通道,由修止观深浅之不同,所以所证涅槃也有不同,所以称为“入泥洹之等级”。

【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寻:探求义。

愧:怖畏己过,引以为耻的精神作用。

为:使义。

大师告诫说:探求佛道之人,应当要惭愧自己业障深重,烦恼深厚,所以使止观之行难以成就。

上段大师教诫“说易行难”,为什么不解释?到这里才告诉了我们答案。即指凡夫业障烦恼深重,所以使止观难以成就。业障烦恼如果消除,成就即不难。当知所谓末法,不是法末了,而是人末了,因为修法条件破坏了,所以不能如法修道。应当知道止观之法,是过去圣贤都依之而成就之法,我们为什么不能修成就呢?由此可知是人的关系,而不是法的关系了。所以大师说:应当惭愧自己业障深重、烦恼深厚,而使止观之行难以成就。

毋鄙斯文之浅近也:此句是大师担心末法初心行人,虽有善根探求佛法,而不明白这本止观,文虽浅显而义深广,字虽简少而意周全。所以大师教诫不可以轻视。这本书文字虽浅,但含有无量妙义,我们不能了解,虽了解而不能全面,如三兽饮水,海终不浅。故下文云:

【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

心:指虑知心,即远离对象仍具有思考的作用。

称:相符义。

眴:指转动眼睛。意指时间很短。此话分二释。

一、消文释。是指如果自己的虑知心,相符本文所言的宗旨,在一瞬间,就可以以智慧断除难以称量的烦恼和业障,所证得神通妙解不能测量。

二、实义释:

心:指能观的空假中三观之心。

称:指合于法性。

言旨:指这部法本所讲的真俗中三谛之旨。

智:即智德,佛的三德之一,如实照了诸法而无碍者。即指般若德。

断:即断德,佛的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即指解脱德。

难量:即性德。因修止观时,止中有观得断德,观中有止得智德,使令法身彻底彰显,此即法身德。到此境界,非凡夫心能度量,非二乘神通可证量,非菩萨智慧可比量。所以称为“难量”。

神解莫测:即指依止观修持所证得的神通、智慧妙解,就等同于如来三德涅槃境界。非凡夫能测之法,非二乘能测之境,即使菩萨不能测其底。所以称为“神解莫测”。

这句话合起来之意,即指如果能观之空假中三观之心,照了真俗中三谛法性之旨,心境合一,则于一转眼之间,就具足了如来三德密藏境界乃至神通运用、智慧妙解,非凡夫二乘菩萨之能量和能测的。所以称为“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因此大师在上句中教诫学人‘毋鄙斯文之浅近也’即指此意。

【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者,空延岁月,取证无由】

虚构文言:指如果有人理解了文意,下笔则妙笔生花,谈论则滔滔不绝,而对于真实功夫不去修证,这就称为“虚构文言”。

情乖所说者:指所做事情却违背这里所说止观修法。

空延岁月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岁:一年称一岁。即空过年月。

取证无由:谓这些人只是空过岁月,纵然到毕命时刻,也不可能取得圣果、证到涅槃的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师举喻说:

【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说而不修,此事就等同于贫穷人数他人的财宝一样,对于自己有什么利益呢?这句是比喻,说而不修之人,仅是拾人牙慧,非自己所有,终不能得到佛法利益。

“者哉”者:加重语气的词。表示大师一翻彻底的悲心,来警戒后世学佛之人,不要终日分别名相,执着语言文字,只知研究这门佛学、那派大论,却不去真正依止观如法修行,怎能得到佛法利益呢?所以大师同体大悲,毫无保留说出自己所修所证法。为了使修行得到利益,所以从因到果,从始到终,把修行次第列为十章。因机有四类:渐修渐悟,渐修顿悟,顿悟渐修,顿修顿悟。大师是顿修顿悟者不需次第,但为众生,说此十章,以方便权巧,使令进入圆教,乃大师之本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主人公在哪里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一休与五休

有一天,有人问一休禅师道: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为什...

丛林及禅法

一、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要去惑众骗人

『方便妄语』:就是种种显异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遇到美色要念这三个口诀

一般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敢看,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不...

【佛教词典】禅法要解

(书名)又名禅法要解经。二卷,秦罗什译。明不净观,...

【佛教词典】莲胎

又作莲花胎。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之人,皆在莲花内化生,...

站着被烧焦的鸟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

什么是运气?运气就是福报

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即...

【推荐】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

广修福德,相好庄严

《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

失望的牧牛人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别辨心相明去取——圆心之相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

性如灰

一位修行的人,一直以性如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

开店遇到敲诈该怎么办

问: 弟子是淘宝开小店的,时常遇到碰瓷的、敲诈的买...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