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净界法师  2022/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义,事理和融,顺入中道法界,故名“回向”。

我们知道十住位菩萨的重点在空观,用空观来自调;十行位的菩萨在假观,用假观来调他。到了十回向的时候,因为十行位的菩萨也有缺点,他很难顺入中道法界。

而中道的法界是整个大乘佛法的最高指导原则,所以十行位菩萨的缺点就是,他有时候会回忆起以前进修十住的空观智慧,他会不想度众生,偏空;有时候度众生度得过头了,假观太强了,扰乱他的内心,有时候偏有。所以他在空有当中很难保持中道,有时候偏空,有时候偏有。所以从大乘佛法的角度,他不能够很圆满地顺入中道的法界。

到十回向,他怎么办呢?他透过回向的方式,让内心的空有保持平衡。我们看他是怎么做到的。就是说,菩萨在没有入初地之前,他空有之间的这种平衡,一方面无住,又要生心,这是很难的。因为这有两个思考一个有相,一个无相。所以他必须要无住的空性,又要有相的分别去帮助众生,那么他怎么能够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呢?

第一个,他“回事向理”。他来到人世间做种种的义工,这个是一种事相的因缘。他遇到很多人,说了很多的话,做了很多的事,这个都在心中留下很多影像。他回去以后,要做一道程序,叫作回事向理,他要把这些相状重新地回归到真如的空性。

所以诸位!你看我们只要有做功课,大乘的功课,你放生也好,洒净也好,最后一定要诵一部《般若心经》,对不对?因为你前面的持咒、念佛、开示,都是有为的事相,它一定要有一道程序,回事入理,就是收归到一念清净的本性——回事入理,把有为的事相回归到空性的真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回因向果”。这个果是什么呢?是无上菩提。他不能追求人天福报,所以他必须要把这个心态,把这些有为的事相、未来的方向要调整一下,把有为的事相回归到无上菩提。

第三个,“回自向他”。他不能自己受用,这个他指的是什么呢?法界一切众生。

他透过三种回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他就能够使令“事理圆融,顺入中道法界,故名回向”。这个人还没有证得初地,但是他透过三种的方法,做所谓的三种回向而达到空有的平衡。

我们把十回向的阶位念一遍。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这是讲到十回向的菩萨,他透过回向的力量,让他很成功地走到了中道的菩提道上,保持无住生心的平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个身体不是「我」

我们过于重视我们这个色身,把这个我的当成我,把我的...

听闻随转修心要

第一个「听闻」:闻所成慧 当然现在有一些文字的档案,...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

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梦心消失的时候,你醒过来,看那个人事,觅之了不可得...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宏海法师:楞严经略讲

(第一讲)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有缘们吉祥,诸位下午好...

【佛教词典】大铁围山

(界名)围绕一世界之铁山云铁围山,有大小之分。围绕...

【佛教词典】有超越

【有超越】 p0541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有超越者:...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隐密暴露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