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净界法师  2021/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三面,整个唯识的修行位次有五位:第一个资粮位、第二个加行位,加行位的相貌就是: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加行位的特色是带相观空,这个观念我们已经解释清楚了,看第三十四面,加行位的相貌在第三十四面的第二段讲得很清楚,加行位有四位——就是煖、顶、忍、世第一,叫四加行。

然诸菩萨于此四位,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也。

所以这个地方说“现前立少物”,简单的讲就是带相观空,他能够遵循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这些法语的引导,他的心开始不随顺妄想而转,开始遵循佛法的文字去思惟,思惟久了以后,因为有禅定的摄持,他的心安定下来,安定下来但是他还不能够放弃佛法的名相,因为他一放弃的话他的真理就会消失。他的真理的出现要依止闻思,这叫带相,带着文字相来观察内心的真理,所以还是有所得。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大乘的修行从本论来说也是两个重点:

一个是信心,一个是智慧。

当然这个信心也包括愿力,信心和愿力是分不开的。就是说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叫资粮位,资粮位就是仰仗大乘的信心,依止菩提的愿力、依止菩提心、每天忏悔业障、积集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每天靠做功课,听闻佛法来加强自己的信、愿。不过这个地方就是说,因为资粮位的菩萨“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心中有很多的烦恼、障碍,所以他的心跟正念相应的时间少,跟妄想时间多;所以他有时候功课做完的时候,到处走一走放松一下。

但加行位的菩萨没有这回事情,加行位的菩萨经过一大阿僧衹劫不断地用功,心中禅定现前,他已经从佛法的正见,而转成内心的正念,所以叫内凡位,心游理内。资粮位要经过一大阿僧衹劫。加行位时间很短,可能一生——如果精进的话,一生就经过煖、顶、忍、世第一;也可能三生、五生;总之一个人成就禅定以后,他成就圣道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所以叫做内凡,虽然是凡夫,但是他内心当中已经跟真理相应的时间长,叫加行位。

经论上说加行位的菩萨一般来说不容易堕恶道,就算他没有成就圣道就死亡了,一般不容易堕恶道;即使堕恶道,唯识学上说“虽堕恶趣,终不久留。”因为他善根特别强,跟资粮位不同,资粮位菩萨是退转的太厉害,不可思议,资粮位菩萨今生是一个出家人,好乐佛法,你来生可能是做大国王,那是非常的放逸,甚至于诽谤三宝都有可能。

就是资粮位的菩萨,你有无量的可能性的,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的。但加行位的菩萨不是,他虽然还没有成就圣道,但他善根的体性决定不可能造恶业,也不太可能堕恶趣,就算堕恶趣——“虽堕恶趣,终不久留”马上弹出来,因为他善根太强。他等于是已经经过了凡夫位的尾端,但是还没有成就圣道,在过渡时期叫做加行位:煖、顶、忍、世第一。这个阶位的时间应该非常的短。看第三通达位,这个地方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正式的成就圣道。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如实通达唯识相性,其相云何?

这个地方见道,见到圆满的真理,见到什么道?包括见到了唯识性跟唯识相——圆成实性跟依他起性。这个菩萨内心是什么相貌?我们看偈颂: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一个菩萨,当然所有的菩萨都是从凡夫开始修行的,没有一个人天生就做菩萨,这个菩萨经过凡位的资粮,摇摇晃晃的修行,也经过加行位的用功,他突然间有一天打坐的时候,在一个禅定的明了寂静的心中,突然间一念的相应慧,这个时候内心的太阳出现了,那么他的相貌“若此”,这个此就是很短暂的时间,突然间,就是一时的、一刹那的时间,这个地方一般来说成就圣道都是在禅定,不可能在散乱的工作中,也不可能在拜佛的时候,都是在禅定的时候。那么他对于所观察的境界,当然加行位所观察都是观察真理,这个时候连能观的智慧也不可得,能观所观唯是一心。这个时候能所双亡,他的内心真实的契入到唯识的真实性,“离二取相故”对于能取、所取的分别全部破坏。

就是加行位的菩萨还有能、所,有能观的智、所观的真理,带相观心,假借语言文字的相貌慢慢的趋向真理;但是通达位他是能观的心跟所观的真理两个…“智都无所得”,能所双亡,他的心完全跟真理打成一片。当然那个是一个很短暂的一刹那的时间,这个时候阶位叫通达位,通达位只有一刹那,下一刹那就叫修习位,通达位的时间是非常短,要比加行位更短,只有一刹那的时间,所以“若此”,一刹那的时间,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真理,亦名“见道”。

这个名相大家清楚了,

谓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智真理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

这个地方解释偈颂的前半段,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这个时候他内心无所得的智慧,不取种种戏论相故。这个戏论就是我们心中的名言,名言为什么叫戏论——但有言说都无实意。我们刚开始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但这个空还是没有出现,没有出现但是已经有随顺于空义。虽然说随顺空义,在一个比较高的标准来说还是戏论,因为你还带相观空,那么突然间你连心中的名相都消失了,所有的戏论都消失,这个时候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真理,是平等不二,能所双亡,诸相叵得。你已经是一个圣人,不必再假借文字去了解真理,你的心就是真理。

过去有一个禅师,参禅很久以后,他去参访法眼文益禅师,当然禅师强调是以心印心,把自己修学的心得,请善知识来印证。见到法眼文益禅师以后,他说我这段时间的修行有一个意境,请老人家您帮我印证一下,说我最近的修行“万里晴空,一轮明月,如何?”我长时间的修行,内心当中,在万里晴空当中月亮出现了,乌云慢慢淡薄了,他心中的妄想淡薄了,妄想虽然有,他心中的法宝一现前妄想就消失了。我这样子的修行,请老人家帮我指证、指证。

法眼禅师说:“犹是阶下汉!”,你还没有完全相应。这个时候当然真正修行人他很谦卑,马上跪下去顶礼说:“请师接上阶!”请师长再引导我一把,把我推一把。法眼文益禅师说:“月落后再来相见!”就是说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这个表示你还是在对治。当然对治很重要,但是这个还是过程。你要能够“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任运的;就是那个月亮消失了以后,月落后再来相见。当然相见不是跟法眼文益禅师相见,是跟真理相见。

我们刚开始在了解真理是带相观空,但是真实的契入真理是离言说相。就是说你从这个地方到达彼岸要坐船,这个船不是彼岸,但是船可以引导你到彼岸,到彼岸的时候,你的船要舍掉。当然刚开始没有船你也不可能到彼岸,这个船本身也不是彼岸,它是一个过渡时期,大家体会体会。

然“真见道”,是根本智,亲证真如,不变相故,名为“挟带”。若“相见道”,是后得智,变相观空,仍名“变带”。

说是见道位,见到什么道?见到两个道,第一个叫真见道,第二个叫相见道。真见道是根本智,亲证二空真如理,不变相故,名为挟带。我们刚开始所见的道见到是圆成实性、见到二空真如,这个时候是不变相,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一般凡夫的心跟境界接触是有能所,有见分,有所谓的相分。但是在圣人的无分别智契入二空真如的时候,他没有相分,只有见分,只有见分没有相分,他没有能所。为什么这样讲?佛法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就是说你修唯识观他修天台观,在资粮位、加行位的时候,天台跟唯识安立的名言不同,所以他契入真理的方便会有差异。但是当唯识观跟天台宗一刹那跟真理相应的时候,你心中的真理跟他的真理是完全一样,因为都不带相。如果带相那就有差别了。要是讲相分:你心中的相分跟他心的相分不同。

你看这个佛像,你心中有相分,你心中的影相跟他心中的影相不同;但是你跟真理相应的时候没有相。所以为什么十方的圣人证入真理的时候,大家都是,你的心是如,他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心中没有相分,过程会有相,但是到结果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这个是根本智契入真如时候的相貌是无相。但是根本智以后第二刹那引生的后得智,所谓的证得依他起性,这个时候变相观空,仍名变带。

所以我们在通达位的时候通达两个真理——第一个见到了真见道,第二个相见道,相见道是属于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方便,它还是有相。

你看龟山灵祐禅师,他有一天组织结夏安居,九旬的用功,最后一天临走的时候大家跟他告假,他跟大家讲一段开示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说你们告假,你是东去回到自己的场所,东去西去,但是最重要的安住处你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这是你真实的归依处、大安乐处。我们翻遍佛陀的清净的话语,佛陀没有讲这句话:不如到无万里无寸草处去;但是它的义理跟佛的义理相符合。龟山灵祐禅师怎么能够讲出这样的相出来呢?这就是他的后得智。

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只有欲望,没有所谓的道,那么刚开始我们是怎么办?带相观空,文以载道,从文字的思惟观察,去慢慢慢慢地趋向道。但是当我们跟道相应的时候,也可以从道里面创造文字出来,你也可以创造文字出来广摄方便。德山“棒”、临济“喝”;你问德山祖师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打你一棒,他用打的方式来开导佛法;你问临济祖师说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诃责你?那么不管打不管诃责,他就有办法把你的妄想消灭,让你悟入真理,这个都叫相见道。既然是相,每一个祖师的方便都有所不同。

通达位的相状,他自己受用的真见道是离相,那个不能跟别人分享,但是他从真见道出来的时候,他所应用的依他起性,所谓的后得智。观察众生的根机,安立不同的方便,那就是变相了,他会显现各式各样的相,或者是摄受的相,或者折服的相,各式各样的相,这叫通达位。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其相云何?

通达位我们讲过,通达位只有在初地的初心。就是你刚刚证得初地的那一刹那叫初心,之后到初地的后心都叫修习位。他能够随顺于他的二空真理,他的真见道、相见道不断的在进步,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看偈颂: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捨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

这个地方分两段,先看他内心的体性再说明他内心的妙用。修习位总共有十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于十地,十地位的菩萨,他的内心有三种功德:

第一个、无得:他心中不管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他心中是没有这个能所的对立,完全跟无所得相应,跟空性相应。

第二个、不思议:妙用难测,叫不思议。

第三个、是出世间智:这种智慧是无漏的,他没有烦恼,没有跟罪业相应。

所以他以无得、不思议跟出世间智来赞叹十地菩萨的内心,前面是讲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讲自利,这种内心有什么作用呢?“捨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他能够调伏两种粗重的障碍——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所知障。他舍掉烦恼障,就成就了大涅槃的转依果,舍掉了所知障就证得大菩提果,这叫二转依果。菩提、涅槃两种转依果。

十地菩萨他的意境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凡夫很难理解,什么叫不可思议?佛法讲不可思议就是,你很难用我们这种有所得的心去思考去表达,心思口议,我们没办法表达。

我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在郊外为诸比丘说法,讲四圣谛的法门,这个时候就刚好有一群天人从空中飞过去,听到佛陀法音以后,就飞到法座上来听佛法讲四圣谛,听了以后起欢喜心,有人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佛陀顶礼以后就离开了。阿难尊者说:佛陀,这些天人看到你老人家说法就起欢喜心,是什么因缘?一切法因缘生怎么回事呢?

佛陀说:过去我行菩萨道的时候,我做一个国王,这个国家本来是非常的富足,但是突然间旱灾,没有下雨,没有下雨就歉收了,所以大家就饥荒,很多人饿死了。这个时候国王就把仓库打开,用国家的仓库来养这些饥民,但是天上还是不下雨,国家仓库里全部吃光了。这个时候国王就说:现在我非常惭愧,我认为一个国王没办法教导你们,没有办法给你们饮食,我现在不能再做国王了,他就要离开这个国家去带领其他的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找食物,他说愿意跟我走的,那么就跟我走,你不愿意就留在这个地方。

这个时候有八万多人愿意跟着国王到其他地方去找食物,正好找到大海,有海就有食物了,就抓鱼、抓动物。但是七弄八弄把大海边缘的东西都吃光了,还是没办法,大家又濒临死亡的边缘。国王就感到非常的惭愧,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跑到海边就发愿说:我身为他们的国王不能提供他们饮食,我非常惭愧。就发愿:“我现在死掉以后,依我的愿力跟多生多劫所修的善业力,我要变现成一条大鱼,用血肉之躯来滋养他们的色身。以后我要用佛法来滋养他们的法身”。

当然我们凡夫没有什么资粮力,发愿就没有什么效果,这个菩萨有资粮力有福德智慧资粮,他发愿以后,跳到大海去死掉了,死掉以后就变成一个五百由旬大的大鱼。一早起来,有这么大的鱼,大家你砍一刀我砍一刀,大家就靠这个鱼度过了旱灾的饥荒,得到了生命的相续。这八万多人过去就是因为这样跟释迦牟尼佛结的因缘,所以今生做天人的时候,看到佛陀说法起欢喜心而得度。

就是说我们凡夫在修六波罗蜜的时候,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凡夫的六度是不殊胜的。其实我们在修六度是假借众生的因缘,来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是成就自己。真正六度的殊胜是从初地开始,因为他的心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他是不可思议的,他能够用自己的色身去布施,不要说外在的金钱,他们连生命都能够布施。当然这样子的思想对我们凡夫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凡夫是爱着自己,保护自己——我爱执。当然这个圣人把我爱执破坏以后,他心中只看到功德没有看到自我,他该做的事情他就去做,这是不可思议的。有关十地菩萨,我们看:

附表二十一——十地菩萨断感证真表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十地菩萨——修习位,当然我们现在应该说是资粮位的菩萨,所以十地菩萨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遥远。但是从成佛之道来说,我们每一个人迟早要成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也迟早要经过这十个阶位,现在我们也无妨用一种向往、随喜的心情来学习十地菩萨的功德。首先我们把这个”地“做一个解释,为什么这十个菩萨用“大地”来形容呢?

第一个、不动义:这个地方赞叹菩萨涅槃的功德,他的明了的心跟顺境逆境接触的时候,内心能够如如不动,就像大地一样不动,赞叹他的涅槃的摄持,这个也是赞叹他我空的智慧。

第二个、能生义:一切的草木都从大地引生,这个是赞叹他菩提的功德,他的大悲心,能够引生种种的妙用来度化众生。所以他有不动义跟能生义,所以叫做大地。这十地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一、欢喜地,   二、离垢地,

三、发光地,   四、燄慧地,

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

七、远行地,   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   十、法云地。

一、欢喜地。断异生性障。证徧行真如。

第一个欢喜地,“初入圣性,生大欢喜。”这个菩萨经过资粮位、加行位以后,经过了一大阿僧衹劫,节省饮食、节省睡眠,调伏自己非常辛苦,这个时候跟真理相应起大欢喜。他整个前面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所以这个地方欢喜地是形容菩萨内心的心情。他所断的是异生障,所证得是徧行真如。那么这异生当然是差别,他以前的生命是差别的,活在我法二执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时候跟真理相应,内心开始平等,徧行就是平等,他证得的平等真如,内心跟平等相应,把以前差别的思想都消灭了。

二、离垢地。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

离垢地就是:“具足尸罗,远离污垢。”尸罗就是戒,他的戒波罗蜜圆满,他这个邪行——就是一些犯戒的过失,乃至于误犯都不会犯了。他内心当中的真如是最胜真如,这个真如里面已经远离身口意的过失,他永永远远不会损恼众生,这叫离垢地——持戒的圆满。

三、发光地。断暗钝障。证胜流真如。

这个地方是禅定的圆满,“成就胜定,大法总持。”暗钝障就是前面的初地二地的禅定还没有得到四禅,可能只有初禅二禅三禅。发光地他有四禅的摄受,他对无量的法义已经不再忘失了,所以他没有暗钝的情况,证得胜流真如,这个我空法空的真如能够摄受无量无边的法义,叫做胜流,能够来自利、利他。

四、燄慧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

燄慧地是智慧的圆满,特别指的是我空智慧圆满,所以他没有微细的烦恼,前面的三地有时候还有一些微细的贪嗔痴烦恼的现行,这个地方连俱生的烦恼都不活动,那么他真如不再摄受烦恼的现行叫做无摄受真如。前面的四地偏重在断烦恼障——从假入空;五地以后,是断所知障——从空出假,能够他受用。

五、极难胜地。断于下乘般涅槃障。证类无别真如。

什么叫极难胜呢?就是“真俗双照,极难超越。”他内心当中能够观察真俗双照、即空即假即中,内心当中所断的障是下乘般涅槃障,这个下乘是二乘,二乘涅槃的障碍。

这个地方是说:前面的四地他内心明了的心性,当然跟二空真如理相应,但是他有时候在佛堂静坐的时候,会出现寂静的相貌,这个寂静跟躁动,都是有相行,都是所谓的唯识相。他在佛堂静坐的时候,会出现寂静的相貌,他到外面去弘法的时候会有躁动的相貌。前面的四地他还对这种寂静相有点欢喜、有点羡慕。但是五地菩萨他对涅槃寂静不再羡慕,他知道这两个是没有分别——生死涅槃等空花,这是证得类无别真如,他已经证得不生不灭了,生灭法跟不生灭法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是不容易超越的,这个都是微细的法执。

六、现前地。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

现前地。“染净平等,妙慧现前。”就是说菩萨断的是粗相的现行,这个地方相,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相?相就是杂染相跟清净相,杂染的当然是贪嗔痴,清净的是戒定慧。他对这个杂染相跟清净相的分别消灭了——无染净真如。

七、远行地。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

前面的相是粗的,这个地方是微细的染净相的障碍、分别也消失了。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相,菩萨刚开始度化众生的时候,在前面的五地,他只能够现清净相,就是用戒定慧来摄受众生,因为他染净相的执取还有,得到七地的时候,他如果观察这个众生要现染污相能够得度,你对他起贪嗔痴的欲望来摄受他,他就能够听佛法的教化而因为这样栽培善根,菩萨会采取染污相。他已经跨越了染净的分别,现染污相对他的心没有影响,只有增上、没有影响,这个都不容易跨过去的,所以前面的极难胜地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的菩萨证得不垢不净,他的垢净相的分别消灭了。

八、不动地。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

这个地方不动:“妙智相续,心不扰动。”这地方当然是证得不增不减,前面是不垢不净。这个地方是说菩萨在无相中做加行,这个无相是空性的真理。那么前面的七地有时候闭关的时候,他的空性会加强,那么要出关的时候,他的空性会减少,所以他的空观因为他的入关跟出关有所增减。但八地菩萨他不管闭关、出关,他的空观是没有差别,所以八地菩萨他做早晚课跟不做早晚课对他是没有差别。他不必要假借外面的加行来增长他的空观,他的空观是任运的现前,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动静一如。所以在他的心里已经是真正的证得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最容易证得的,生灭相的执取、染净相的执取、增减相的执取,这个都是从五、六、七地、八地,慢慢的破坏。

九、善慧地。断利他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

这个善慧地,“具无碍智,说法自在。”他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演说佛法自在,而且他能够断除利他中的一种懈怠。八地菩萨他有时候对说法会有所懈怠,那么这个地方他是乐说无碍,他能够白天到晚上一直说法,内心当中不生疲厌,在利他当中没有疲厌之心,这个是非常不容易。证得智自在,他的智慧辩才都不可思议。

十、法云地。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法云地是:“大法智云,含众德水。”他的心含摄无量无边的十波罗蜜的功德,所以他在利他的事业当中完全得大自在。不管是观察众生的根机,不管是摄受无量的法义,不管是上求下化,都得大自在。所以他得到业自在,他的身口意不管上求下化,都能够大自在,他已经即将要成佛了。法云地下面就是佛地。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初地:当然初地是转凡成圣。

第二个、五地:一至四其实这个菩萨还是偏重在自利的成分多,成就戒定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五地以上就是在修利他的功德。从利他当中去调伏自己的生灭相、染净相、增减相的执取。

第三个、八地:到八地又是一个关键,八地以后,他的功德就任运的成就了。菩萨不管他是精进、懈怠,他的功德是一直一直在进步,没有所谓的用功不用功的差别,他是无功用行现前。所以初地、五地、八地这三个是重点。

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地方讲到十地的菩萨,简单的说这十地的菩萨,他在自利方面跟利他方面,“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捨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

好,我们看第五的究竟位: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

究竟位就是成佛。我们在学佛的时候总是想:学佛,那么什么是佛的境界?佛的内心跟我们有什么差别?我们看天亲菩萨怎么说: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佛的体性跟作用,先看他的体性,佛的体性有两个:第一个是无漏,他内心当中有大涅槃的功德,所以他没有这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漏;其次他是不思议善常,不思议善常是讲到他菩提的功德——大菩提,他的善法是常,常就是相续不断的生起,不过这个地方的善是偏重在智慧,后面讲到四智菩提。就是佛的内心当中依止的功德有两个:一个是涅槃,一个菩提。

这样子功德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有安乐的功德,他能够自己安乐,也能够安乐有情;第二个解脱,他能够解脱两种生死,简单的说就叫做“法”,这个法就是清净法身,大牟尼名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后面的注解,大家可以自己看,很容易清楚。我们提出两点来说明就够了:

一、无漏

这个漏,我们把佛的心,从一个有漏无漏的差别做一个说明。

大乘小乘讲到八相成道的时候,对佛的心有漏无漏有点争议。小乘的学者是认为佛陀他一出生的时候是有漏的,怎么知道呢?他还会娶妻生子,所以他当然有烦恼,要不然他怎么能够娶妻生子呢?他什么时候开始无漏呢?他要到出家成道以后,才正式的无漏——小乘的学者是这个看法。

但大乘的佛法是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佛陀是示现,说佛陀是早就成佛了,他怎么可能有漏?久远劫成佛,他是依止他的愿力而做的一个示现。就是说佛陀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无漏。所以小乘的学者他比较用行为本身来判断漏不漏,那么大乘本身是依止内心,佛陀即使示现取妻生子,他的心还是无漏,他不管是做什么事“此即无漏界”,他不可能再有烦恼,不管是粗的烦恼,微细的烦恼,任何的烦恼一点都不可能有。这第一个。

二、常

第二个佛陀所生的自利、利他的功德是常,这个常字很重要。小乘的学者一直认为佛陀灭度了,所以他认为拜佛没有意义,你忆念佛陀也没有用,你念阿弥陀佛也没有用,因为佛陀灭度了,你呼唤他的名字他根本听不到。大乘佛法不同意,大乘佛法是认为佛的心是常住的,深信诸佛皆充满,法身是常住的。所以你现在去呼唤阿弥陀佛的圣号,他是听得到的,佛陀是从来没有灭度的。

第一个是无漏,第二个是常。

佛陀的明了心识是恒久住世,所以我们在大乘佛法,顶礼常住十方三宝,常住怎么说?就是佛陀没有灭度,当然我们眼睛看不到,但是我们眼睛看不到不能表示说不存在,你也没看到美国,但是美国还是存在。

就是说我们对佛的心有两个地方要知道,第一个他是无漏,第二个他是法身常住。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拜佛才能够得到感应道交。这两个观念你懂,后面的论文你就看得懂。

看甲三的结示劝修,我们《唯识三十颂》学完了,用一个偈颂跟大家互相勉励:

甲三、结示劝修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般舟三昧经》——

──释《唯识三十颂》直解竟——

整个唯识学的内涵我们是分成两个:一个是甚深见,一个广大行。

一、甚深见:你要修唯识观一定要有正见,什么叫正见?就是“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你内心当中跟外在的境界接触,这个境界可能是一个安乐的,随顺于你心意的果报,也可能是一个痛苦不随顺你心意的果报。但是不管你欢喜的境界,你不欢喜的境界,你都要观察这个境界是不牢固的,他是刹那刹那的生灭,那么这个境界是怎么有的?他不是上帝送给你的,是常在于念中,是我们一念心中所显现出来。

“常在于念中”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就是因缘变——初能变,它由业力所显现出来,假设你是有善业的因缘,它就会出现你如意的果报;如果是罪业的因缘,它就会出现不如意的果报,这个是由异熟能变所显现出来的。这个我们不能排斥,只有逆来顺受。

第二个叫分别变,就是由第二能变、第三能变这个思量了境,它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执着,又变现了一次,把这个果报又变现了一次,那么这一部分叫徧计所执性,是我们要破坏的。但不管是怎么样,不管因缘变还是分别变,都是我们一念心。我们内心的业力的显现,再由我们心中的分别,把这个果报复杂化。我们对于生命应该有这样的看法,简单讲就是万法唯识;唯识所现、唯识所变,这叫甚深见。

二、广大行:我们对这样的一个生命的内涵应该怎么办?“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我们刚开始就修无分别智,破除徧计执——破除心中的名言,破除心中的戏论。那么慢慢慢慢的到达一切无想念,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不再起任何的名言,只有面对它,没有妄想。

这个地方的无想念,我们说明一下:

破除的是颠倒的想念,

但是你还要建立佛法正确的想念。

这个地方是破除我们过去的颠倒的想念;或者我们这样讲好了,你刚开始的修学重点就是从假入空观,刚开始的修学是用否定的方法修学,你想什么要否定,否定,否定——大死一番。刚开始是这样子的,一切无想念。但是你慢慢慢慢到了五年、十年以后,你内心当中会觉得,对这个世间的得失比较平淡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从空出假,开始又有想念,但是你这个想念是跟真理相应,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你个人的私欲,比较淡薄。

当然你要永远在一切无想念,那就是二乘人,你这个菩萨的善巧方便,菩提心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这个地方一切无想念是说:

你没有这种杂染的想念,转识成智;把杂染的想念转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清净的想念。

但这个转变的过程,你一定要有一个从假入空的过程。如果一个菩萨学者一出家,马上去度化众生,除非你是菩萨乘愿再来,如果你是一个资粮位菩萨,你所有的善法一定会夹杂很多的罪业跟烦恼;你的善法,因为你没有经过净化的过程,所以在本论里面你看天亲菩萨,很强调修无分别智,你刚开始先用否定。

修行——否定门入,肯定门出!

你一开始不要肯定自己,所以说基督教,我们有时候去外面看到电线杆上:一切众生都是有罪,这句话是讲对了。我们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带着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你不要太相信你的思想,你说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那都是你的妄想。

所以刚开始就是少管闲事。好好的找一个地方安住,先做一个自调的工作,慢慢慢慢你会觉得:大死一番——这句话有道理。

就是说你出家的十年二十年以后,你发觉,现在的你跟你以前在家的那个思想,完全不一样——觅之了不可得。你的思想是完全脱胎换骨,这个时候你就能够随缘随份去做你该做的事情,你要到一个地方去成立一个念佛堂,你要带行门共修、讲经都好,但是这时候你的心是依止你的菩提心,这个时候你所修的善业都是庄严无上菩提。这个地方道理就是这样,本论就是告诉你:

你刚开始先成就甚深见,依止止观调伏你心中的妄想,然后依止清净的心,再从空出假广度众生!就这个意思。

0:00 / 0:00
唯识三十颂直解1
唯识三十颂直解2
唯识三十颂直解3
唯识三十颂直解4
唯识三十颂直解5
唯识三十颂直解6
唯识三十颂直解7
唯识三十颂直解8
唯识三十颂直解9
唯识三十颂直解10
唯识三十颂直解11
唯识三十颂直解12
唯识三十颂直解13
唯识三十颂直解14
唯识三十颂直解15
唯识三十颂直解16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富楼那尊者的四种辩才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

【佛教词典】权现造

又作石间造。为日本神社建筑样式之一。此类建筑多取自...

【佛教词典】一字金轮法

又作一字金轮佛顶法。密教诸尊中,以 (bhrūj,勃噜唵...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

圣严法师《皈依三宝的好处》

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佛舍利的丰富内涵

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

丰子恺:素食以后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

仿荤素食不是肉,为什么也要少吃

作为肉类的替代品,仿荤实物似乎是素食餐厅的必备。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