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净界法师  2024/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施的本身重点不在帮助别人,叫作历事炼心。你必须透过布施的这个行为,你才会产生一种广大的胸量,这是佛陀的大智慧安排出来的善巧。所以改造你的思想很重要,因为这个是关键了!

当然净土宗就是两大思想: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这是你要建立的思想。首先你要想办法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第二个,你要想办法了解极乐世界。很多人对极乐世界是陌生的,这对你非常不利。我们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产生好乐,你没有去过澳洲,你很喜欢澳洲,不合理呀。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去想,你没办法建立一个坚定的思考。你一定要透过学习,你要说服自己一定要闻思。所以这个想象力,已经开始在引导你的未来了。注意!到这个“想”要注意了,它已经在牵动未来了,而不是在受果报而已。

这个“想”,当然受到业力的刺激,我们不能否定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所以你看菩萨戒里面警告菩萨,特别是属于那种生生世世在行菩萨道不到净土去的菩萨:你最好不要堕落到非常贫穷的地方去,尽量不要,你要修布施。因为什么?如果你生长的过程太过贫穷,你很难关心别人,这个是有关系的。你今生的痛苦太多,委屈太重,要你发慈悲心帮助别人,真的有困难,因为你的心中充满了埋怨。

所以菩萨不能堕入到贫穷的地方。你看《八大人觉经》,就是这个意思。菩萨要广施布施,因为适当的痛苦会引生你的出离心。但是过度的痛苦,会养成一种偏激的性格。所以我们也不能否定感受影响思想,这个也是有的,但是大部分就是透过教育来改变思想。

我们的思想有三种情况:第一个,继承过去。你过去喜欢布施,你今生还喜欢布施;第二个,环境的熏习。你从小成长的过程也会影响你的思想;第三个,你所接受的教育。比如佛法的教育,你接受小乘的思想,你就是喜欢出离心,不喜欢跟人家往来;你接受大乘的思想,你会站在大悲心菩提心的角度,你会更广结善缘。这跟你所接受的教育有关系。

总而言之,这个思想已经在影响我们的来生了。诸位!你遇到事情是怎么想的,很重要!要注意喔。这个叫作种性,其实你的性格已经影响种性了。这个思想已经不是果报了,它已经是一个因地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

佛法的修学要先修心再修相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我们一...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精诚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双亡后,更是抛家散财...

佛法的真实受用

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

拜访绍云长老:结缘乃是亲人,放下便是重生

坐落于安徽含山县褒禅山的千古名刹褒禅寺,云雾缭绕,...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推荐】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

【佛教词典】永不现行位

在十地中由第八地至佛果之间,无漏心任运,诸烦恼不生...

【佛教词典】无间大那落迦

【无间大那落迦】 p1075 瑜伽四卷八页云:又于无间大那...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推荐】蒙山施食的由来及功用

《蒙山施食仪》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都必须进行的一...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佛学漫画】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