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净界法师  2025/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是人天种性、是二乘种性、乃至你是三途种性,只要你过去生有《法华经》的善根,听闻《法华经》,能够承当一心三观的思想,你的生命产生根本上的改变。

因为你开始以法身为自体,你的思考模式跟十方诸佛是相随顺的,你是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你说,欸,我是佛陀的儿子,我只得到佛陀一点点的功德,重点是怎么样,重点是你迟早可以继承家业。

当然这个地方,特别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所产生的后续的影响是一种一念三千,你的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经论讲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阿罗汉,这个阿罗汉带了一个小沙弥在山中修行。在他们所住茅棚的附近有一个大海,这个大海有一个龙王,龙王就拜这个阿罗汉做师父。所以在每一个月固定的时间,龙王就会邀请这个阿罗汉,到龙宫里面去受供养。阿罗汉怎么去呢?他就是坐在禅椅当中,用神通力一飞就到龙宫去了。

有一天,他去应供以后回来,就把他的钵给小沙弥去洗。小沙弥在洗钵的时候,突然间看到有几颗米粘在这个钵上,他为了惜福把这个米拿来吃。他一吃,欸,不得了,特别的香、特别的美。小沙弥想,这个米不是人世间的米,我师父不晓得跑哪里去应供了。所以出于好奇心,当然他也知道这个月师父受供养的日子到了,就预先躲到他师父禅椅的下面,就躲在里面。那么阿罗汉要没有入定,有些是没有神通的,他师父就不知道这件事,又坐禅椅到了龙宫以后,欸,小沙弥就跑出来了,那既然来了就一起应供吧。

我们知道,龙王它的本体的果报是畜生道,当然是一个大福报的畜生道。它为了供养它师父,就变成人的模样。那么这个小沙弥在应供的时候,吃到美妙的饮食,看着龙宫的金碧辉煌,又看到龙女的美妙,他动了一个贪念就发愿:我来生一定要做一个大龙王,要享受这种因缘果报。那么他动这个念头以后,当然阿罗汉晚上入定,就知道他徒弟产生了一个恶念。他就把这个小沙弥叫来说:你不能动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恶因缘。小沙弥跟阿罗汉师父说:我的心就像石头一样的坚固,不可能改变。阿罗汉也没办法。

这个小沙弥他起了这个恶念以后,他从今以后就怎么样,精进修福。他为了让他这个念头早一点出现果报,就精进的开始修善;很多事他以前不想做,现在主动积极去做。几年以后这个小沙弥在经行的时候,突然间看到脚下出水,他就知道他龙王的果报即将成熟,就披着袈裟跑到海边跳到大海里面。他就死掉以后,因为他的善业力跟他的咒愿力变成一只龙王,这个龙王就跑到龙宫去,把老龙王给杀死,他就做新的龙王。

诸位,我们从一念三千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先预测一下他的果报,就这个生死轮回。这个小沙弥他虽然享受了短暂的快乐,但是从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来看,我们知道他未来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三恶道里面受苦,很长时间。好,我问大家,他未来堕落到三恶道,这个果报是怎么来的!

当然你也可以说因为恶业。但是这样子看事情就比较粗了,这不是第一义谛。按照佛陀的知见,是因为他动了一念的贪念,而这个坚固的贪念,他没有去忏悔对治。所以贪念为法界,一切法趣贪念,我们可以知道他未来是三恶道的果报,就是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因为他没有把这个妄想消灭掉。

所以这个一念三千,完全约着当下一念迷悟的相性体力作,来判定你未来果报的趋势。它这个好处呢,我们待会再详细说明,它的好处叫作圆顿。就是说,你经常用这一念心性的十法界来观察,你会进步的比别人快,因为你直接从一念心的迷悟的核心下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环不停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推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我广东东莞一位朋友的亲戚,结婚那年,正好赶上地下六...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有些行为不能让它辗转相续

那么你后面发心一正以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

用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

禅堂的禅字,又名静虑,又名思维修,总的一句话,就是...

【佛教词典】极微薄寂静苦

【极微薄寂静苦】 p1198 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极微薄寂...

【佛教词典】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p0603   显扬六卷四页云...

宗门下言心意识,就是心知起念、分别一切

根、尘、识俱遣,心、意、识全忘;十方坐断,不通圣、...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

你是灭色取空,还是离相清净

假观的智慧,第一个就是相状。因为如是相,你才能够产...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

以关怀代替处罚

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

屠夫的顿悟

10年前,张顺是个专职屠夫专门为附近的人宰杀大小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