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捐赠器官与临终助念问题

会性法师  2025/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捐赠器官与临终助念问题

报载某师鼓励人死后捐赠器官一事,引起修净业者临终助念的问题,以为:“既然死后即可捐赠器官,那又何必助念?”对修净业求往生者,影响至巨,不得不辩。

某师说:“不知道是哪位佛教祖师,传下‘人死后八小时才可动’的观念。”哪位祖师?是弘一大师(公元1886——1942)!弘公所著《人生之最后》第四章“命终后一日”,曰:“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因八小时内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

不但弘一大师,就是近代的道安法师,亦如是说。安公所著《人生指南》二十四“饬终”章云:“须待气尽八小时后,方可搬动、哭泣、沐浴……”

为何要待八小时后才可搬动?以人的生命以寿、暖、识三为体;刚死亡时,呼吸虽已停止,而尚有暖气,则第八识尚未离去;必须待至全身冷透,神识才离去耳。尚有暖气,则神识仍在,若被触动,亡者虽不能言,仍觉痛苦故也。

印光大师曰: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观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捩之痛,痛则嗔心生,而佛念息,随嗔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可怖之至!”(见《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卷、《菁华录》)

《临终舟楫要语》曰:

“夫人之生也,惟此第八识,其来最先;及其死也,亦此八识,其去最后;盖第八识,即人之灵识,俗谓“灵魂”者是也。然此识既灵,故人初受母胎时,彼即先来,故儿在母胎中,即能活动。至人死气断之后,彼不即去,必待至通身冷透,无一点暖气,彼识方去;识去,则此身毫无知觉矣。若有一处稍暖,彼识尚未曾去,动着、触着,仍知痛苦。此时切忌搬动,若稍触着,则其痛苦最为难忍,不过口不能言、身不能动而已。……”(见世界佛教居士林印行之《佛说无常经》后附)

《印光法师嘉言录》“四、论生死事大”后附死,是至极痛苦的事。清,省庵大师《八苦诗》,死苦诗曰:

“识神将尽忽无常,四大分离难主张,脱壳生龟真痛绝,落汤螃蟹漫慞惶!”

又、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第六、念生死苦”云:

“……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以上皆见《省庵大师语录》)

《中有论》曰:

“……将死之候,四大各渐分离;地大分离之时,身体如重物压,四肢抽搐,作支撑状,此时极为痛苦……”(《中有论》卷下、慎终第五)

《佛说无常经》云:“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两目俱翻上,死刀随业下,意想并慞惶,无能相救济,长喘连胸急,短气喉中干,死王催伺命,亲族徒相守。……”(大正藏一七册七四六。)

为何必须八小时耶?以呼吸停止以后,至全身冷透,约须八个小时耳。近有余定熙居士著《人生最大的一件事》云:“神识出离,迟速不定;大善大恶,去得快;一般普通人,去得较慢,假定为十小时至十二小时。”总之:必须至全身完全没有暖气,才可移动;最起码也要八小时,这是祖师经验之谈,不可不信。

至于饬终、助念等事,请详阅《饬终津梁》、《饬终须知》等书便知,兹从略。

医者谓:可“使用呼吸器及其他辅助设备,若有人脑干死,愿意在八小时后捐器官,应该有办法解决问题。”此更不通!只有增加亡者的痛苦、延长痛苦的时间;暖气不去,则神识不能离,至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痛苦至极!如此作法,未免太残忍了!于心何安?须知:八小时的用意是待其自然冷却;并不是八小时后就可以任人“宰割”,切勿误会。若未全冷,就是八十小时也还不可移动。

然则捐赠器官决办不到,是否?此又不然。若是大修行人,功夫到家,能够视死如归,能够彻底放下,要舍就舍,如:晋之僧群,宋之昙称、法进,僧富,齐之法光、昙弘……等(皆见《高僧传》忘身篇)之高僧大德,决能做到,毫无问题,今人若有如此高行,要做捐赠器官功德,决能成办。

不过,古德舍身救人,皆是在身体还活着时;就是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舍头目髓脑,身肉手足,都是在活着时,舍身救世;决不是至死后才舍。今人以为死后舍较容易,这是大错特错!在生时,自己作得主,尚不能舍;死时自己不能作主,怎么能舍?某师要立遗嘱,死后要捐出全身的器官,救助他人。其愿力之大,悲心之切,曷胜钦佩!

不过,遗嘱能否生效,尚未可知。某师为当代名僧,桃李满天下,死后,说不定他的门下会将他的遗体坐缸埋葬,三五年后开出,将全身舍利装金,供于纪念堂哩!──这不是开玩笑,不要误会,有事实可以证明。请看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遗嘱:“阇维(火化)之后,磨骨和粉面,一分施鸟兽,一分施鳞介,普结法喜,同生西方。”但是,大师往生后,“丁酉冬,如法荼毗”,弟子们“不敢从粉骴遗嘱,奉骨塔于灵峰大殿右”。(见《蕅益大师年谱》)这就是遗嘱未能生效的明证。

或谓:“佛教徒不应执着自己的肉体”。“捐赠器官就是行菩萨道”。对!学佛要破除我执,稍懂佛法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不执着要在生时不执,不要等到死后。在生时,能自作主,尚且不能不执;待死后不能自主时要他不执,能做到吗?捐赠器官是行菩萨道,没错。不过,菩萨道应在活着时行,不要等到死后使遗嘱去“行”。行菩萨道,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后人。

有一点,现在只要有健康的身体,人人都做得到的,那就是“捐血”!时常听说医院闹血荒,某师何不登高一呼,以身作则,凡是佛教徒,无论僧俗,大家发心捐血!有人大手术,急需血液,只要血型适合,马上发心捐赠;这就是行菩萨道,不但没有痛苦,而且功德无量。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离开尘欲,求生极乐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佛教词典】为暂支持食于所食

【为暂支持食于所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四页云:云...

【佛教词典】六度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乌龟感恩 惊呆卖龟人

有一次,我到宝鸡开会,路过文化宫门口时,碰见一个男...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那一班子人都是开悟的

现在天气热一点,没地方躲。你躲到房里边,也不行,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