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犯戒有五衰耗

2011/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不遂;

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

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

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

五者身坏命终,当人地狱。”

犯戒有五种衰耗,以警示诸信士勿毁犯戒律。佛陀说的五衰耗,“一是求财,所愿不遂。”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人在信佛后,都希望事业顺利,财源广增。佛陀认为,这种种愿望的实现是以守戒为前提的。若不能持戒,只是做名份上的信徒,即使你去求财,也不能满你所愿。

犯戒的第二中衰耗是说,犯戒之人不仅求财不得,而且即使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也会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因为持戒人的言行举止文雅庄重,常会得到别人的敬仰。若不持戒,便常会造作诸多恶业,令人生厌,更谈不上令人尊敬了。一个信徒一旦心中没有戒律观念,便会恣意妄为,处处犯戒。对于经常犯戒的人,一般人就会拿佛教戒规来评价他,当看到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与戒律背道而驰,他们就会指责甚至辱骂这些不守戒规之人。常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这些犯戒之人就会恶名流布,人皆远之。在佛教中,犯戒之人根据其所犯戒的轻重,将会受到轻重不同的果报。如果无视戒律,我行我素,还会遭致堕落地狱的苦报,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

为何现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说雪峰的饭头,沩山的典座,堂里参禅堂外参禅,总是...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佛教词典】离尘服

(衣服)袈裟之异名。远离六尘之义也。六物图曰:通名...

【佛教词典】境本定身

(术语)见佛之相好而发心,谓之见相发心。此见相依四...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116岁肉身和尚:妙智法师

妙智法师,俗姓蔡,名松苍,祖籍福建福州,生于清光绪...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

要获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则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第一讲) 好,我们闻思讲堂群三的各位莲友们,请大家...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

如何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问: 要想成为自己人生的大赢家,该怎么做?现在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