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道坚法师  2012/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为了永恒怀念佛陀,便制作了佛陀的形像以慰藉群生的心,让人们看见佛陀的形像便想起佛陀的高尚人格和他完美无瑕的教法,以警策自励,努力修行。佛教经典《般舟三昧经》、《道行般若经》等初期大乘经典中说,造立佛像是为了修习般舟三昧、观佛三昧的方便,通过观想佛陀,与佛合一,这是佛教实证的方法之一。因此,佛菩萨像不仅是单纯的偶像,主要是为佛教徒怀念佛陀,学习佛陀,成就像佛陀一样的圆满人格的修行法门。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对自然界没有深入的认识,认为一切灾害都是来自于神灵的惩罚,于是对一切自然物都崇拜,特别是对附有非人格性、超自然力以及附有人性精灵并可发挥灵异能力的物体加以崇拜,如圣石崇拜、树木崇拜等等,之后再发展到祖先崇拜。到了文明社会的初期,视偶像为神灵的造型,偶像一旦制成,认为神灵便依附其上,而与神灵同样神圣。宗教发展到高度文明时,所尊崇的对象,则以人类形态为主。佛教就是高度文明的产物,它虽然创造出了许多佛菩萨形像,然其这些造像各自具有不同的表征,如佛像表觉悟的真理,观音表慈悲的法门,地藏表无尽的悲愿,普贤表对真理的实践等。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很快,自然界的变化有很多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佛教寺庙里的偶像,更多的是一种纪念与表征的意义。因为佛教一直主张众生能够成佛,关键还是在自己的愿力与修行,所以祖师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有外在的形象都是助你修行取得成就的他力。

当我们知道了佛像崇拜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之后,你就会明白,佛像的崇拜虽然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佛教更加强调的是心中有佛,而且只有心中有佛时,才能做到按佛教的思想和教义理论去生活,否则,你仍然是“著相”,如同丢掉了根本,而去追随表相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问: 请问在西安目前卖得很火的泰国佛牌,古曼童等说...

敬佛无定法

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

网络学佛的注意事项

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

自从学佛后跟人格格不入....

一个居士说:自从学佛后,似乎跟人处处格格不入了,因...

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问: 佛教为什么要给佛菩萨像开光 济群法师答: 供养...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

【佛教词典】转梵论

(术语)转法轮之异名。梵者,清净之义,佛法清净,故...

【佛教词典】波婆遮吒

(人名)比丘名。译曰恶谄,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梵Pā...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花饰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

净化世界,需要从心做起

21世纪是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

常把惭愧放心头,有三大好处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