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智度论》卷二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简单的说,所谓大慈悲心,就是要让众生离苦得乐。大慈悲心不是佛陀和那些大菩萨们才有,我们凡夫俗子,人人本来都有一颗大慈悲心。这跟孟子以梁惠王“不忍见其觳觫”、一般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说明人人心中都有“仁”的根苗,想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凡夫的慈悲心容易受到自我蒙蔽,一不小心就落在自私自利的圈套里;所以,我们要时常从起心动念处检讨自己的行为。

比方说,我们看到地上有一根针,心里会想:“啊!幸好被我看见了!”为什么幸好被你看见?你是担心自己踩到呢?还是担心别人踩到?担心自己,就是自私心;担心别人,就是利他的慈悲心了。所以,同样是把针捡起来的动作,念头不一样,慈悲与否是当下分明的。

慈悲心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涌现的。看到一个水果,想到其中有多少辛苦耕耘的血汗,因而产生爱物惜福的感恩之心,那就是慈悲;看到别人遭遇不幸,心生怜悯,固然是慈悲;看到别人春风得意,心中默祷但愿他好生处之,不要得意忘形,以免乐极生悲,这也是慈悲。

也有人问,在野外看到会致人于死的虎头蜂,要怎么做才算是慈悲?最圆满的作法当然是警告别人切勿靠近,一方面保护人的安全,同时也保全了虎头蜂的生存权;但是如果有人受到虎头蜂的攻击,危在旦夕,当然以保护人身安全为先。

所谓“物伤其类”,慈悲心的立基点,还是从人开始的。不过,看见虫子在吃你辛苦栽种的玫瑰花,你该不该杀虫子以保全玫瑰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杜绝虫子孳生的机会,因为制止生命状态的发生,并不算是杀生。如果虫害的范围很小,不过吃掉几片叶子,不致影响玫瑰花的生长,这是自然生态本有的现象,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控制虫害,表示这个环境根本就不适合栽培玫瑰,我看还是改种其他的花卉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用什么眼光来看人呢

你和人相处,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怀疑的...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圣严法师:同事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佛教词典】金刚智

(一)梵语 vajra-prajā。音译缚日罗般若。西藏语 rdo-...

【佛教词典】十地

【十地】 p0100 显扬三卷一页云:谓菩萨十地。广说如经...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业缘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力所牵引,有种种的因...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大安法师的出家因缘

社会上也说,人有一点隐私嘛,就算我是一点出家因缘的...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体验什么叫作「贫穷」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

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