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2013/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当前题目为编者所加。人生三毒为“贪、瞋、痴”,也是修行人要断除的根本烦恼。印光大师在此文中,有道理有例证,在从事项到究竟了义的层面上,分别阐释了这三毒的危害以及详尽的对治方法,为净业修行人指引了珍贵的修行门径。本文专门开示修行人如何对治瞋恚。

瞋者,见境而心起忿憎之谓。富贵之人,每多瞋恚。以诸凡如意,需使有人。稍一违忤,即生瞋怒,轻则恶言横加,重则鞭杖直扑。唯取自己快意,不顾他人伤心。[1]

又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燥,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2]

昔阿耆达王,一生奉佛,坚持五戒。临终因侍人持拂驱蝇,久之昏倦,致拂堕其面。心生瞋恨,随即命终。因此一念,遂受蟒身。以宿福力,尚知其因。乃求沙门,为说归戒。即脱蟒身,生于天上。是知瞋习,其害最大。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古德云,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辱护瞋心。[3]

如来令多瞋众生作慈悲观者,以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则当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岂以小不如意,便怀愤怒乎。既是未来诸佛,当必广度众生。倘我生死不了,尚望彼来度脱。岂但小不如意,不生瞋恚,即丧身失命,亦只生欢喜,不生瞋恨。所以菩萨捨头目髓脑时,皆于求者,作善知识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无上菩提道想。观华严十回向品自知。[4]

又吾人一念心性,与佛无二。只因迷背本心,坚执我见,则一切诸缘,皆为对待。如射侯既立,则众矢咸集矣。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无所有。犹如虚空,森罗万象,无不包括。亦如大海,百川众流,无不纳受。如天普盖,似地均擎,不以盖擎自为其德。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具佛心理体,其起心动念,全属凡情用事,认妄为真,将奴作主。如是思之,甚可惭愧。若于平时,常作是想,则心量广大,无所不容,物我同观,不见彼此。逆来尚能顺受,况小不如意,便生瞋恚乎哉。[5] 

【注】

[1] 印光大师指出,“瞋”就是人面对境界而产生忿憎之心。一般情况下,富贵的人由于事事如意,偶遇境界容易瞋怒。稍有不顺自己的意思,就恶言、拳脚相加,只求自己快意,不管他人伤心。

[2] 然而,起了瞋心,对别人没好处,对自己倒是有损坏,轻微的心情不爽,重的则伤肝伤脾。这样很不划算,因此必须让心中常常顺适温和,才能够疾病不侵,身体健康。

[3] 印祖又举例说,佛世有一位阿耆达王信仰佛法、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福德无量,但是临终时候却因为一念瞋恚心而变成巨蟒。后来遇到出家人为其说法,才脱身生于天上。所以瞋恚的习气,害处太大了。不论是佛经还是祖师论典,都反复强调瞋恚的害处。讲到此处,不禁让人想起了梁武帝与达摩祖师关于“毫无功德”的故事,梁武帝和阿耆达王类似,虽然造寺安僧、度人无数,但是对治自己的习气却不着力,因此达摩说:陛下虽有无量福德,却毫无功德。梁武帝听了不高兴,对达摩冷淡异常。这岂不恰好说明他的瞋习未除吗?

[4] 为什么要对一切人作慈悲观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也是未来之佛。从理上来讲,既然是过去父母,自然要报答生育之恩,时刻觉得不足,怎么还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生气愤怒呢?既然是未来之佛,那么如果我的生死问题不能解决,还期望他来帮忙呢。这样来想,别说小的不如意,即使剥夺了我的性命,也满心欢喜。所以菩萨修布施度时,舍弃头目、骨髓、脑颅,也只把索求的人当做恩人,是来成就自我无上菩提的善知识——就像释迦世尊过去世作忍辱仙人,被歌利王肢解,却发愿成佛后第一个度他一样。这个在《华严经·十回向品》有详细的叙述。

[5] 更进一层讲,我们的一念心性和佛无二无别。只因为迷失本心,执著有我,才将一切境缘,变成了我之外的事物。就像靶子立起来,乱箭就不停地射上去了。如果能用智慧观照,知道当下一念心就是佛心,而佛心空无所有,好像虚空一样万物含藏;又好比大海,大河小溪都能容纳;还好比苍天和大地,一个笼罩万物,一个支撑万物,却一点都不因此而觉得了不起。再观察我们自己,虽然道理上我们都有佛性,但是起心动念全部是凡情用事,错认真妄,颠倒主人翁,这样思考的话,惭愧得无地自容。平时就能够这样去想,那么心量自然广大,外境、人事和我一体,即使逆境当前都能够温顺接纳,怎么还会因为小事情而发脾气的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星云大师《瞋恨之害》

你会生气吗?你会发怒吗?你会骂人打人吗?你会怨天尤...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

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

俗话说,气大伤身。医学上认为这很有道理,对女人来说...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佛教词典】随难别解

谓解释经论之际,取其中难解者各别析明其义。乃相对于...

【佛教词典】甘露陀罗尼

《甘露陀罗尼》,是密教中阿弥陀佛的根本咒。此咒在汉...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

养生贵在七个按时

1、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几个主要原因

很多人婚姻不幸福,有的是命定的,更多的是自己作出来...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