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耆域的感叹

2013/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这位耆域有神通,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记载,这些也都有人介绍过了。我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他曾发出的感叹。

当耆域从天竺来到当时中国西晋王朝的首都洛阳时,洛阳的和尚们全都出来前往礼拜迎接。但耆域根本就不理睬他们,见到他们向他礼拜时,连一声“请起” 都不说。最后耆域还叹息道:你们取佛法入东土,就象水的分流一样,无论佛法在天竺还是在东土,其修炼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可你们现在只是为了表面上的华丽,为了得到施主的供养而取它的呀!

耆域在中国传播佛教的使命完成后,就要回天竺去了。临走时,一个叫法兴的中国僧人赠他一件袈裟。耆域拿着法兴送他的袈裟,对法兴叹息道:这个地方极力制造新的罪恶,这是多么的可悲呀。

读到耆域的叹息,真是令人不胜感慨。我想:修炼就是要真正按照那一法门师父讲的法去做,才是真修,如果打着修行的旗号追求寺院的华丽、财物的供养、生活的舒适等等则并不是真修。目前佛教早已走入末法时期,真正想修炼的僧人已经很少了,就是想修的也已经不知道怎么修了,并非佛法不能度人了,而是人们心里没有道德心法的约束了造成的,都是指望靠着佛教发财、或有求于佛而非静心实修。佛教徒们真的是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刚出家时最好不要独住

问: 法师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场,那么弟子...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短期出家须慎重

有人问我说短期出家,你有什么看法?佛教本来没有一个...

老一辈的出家人,都是任劳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弥、净人阶段,其实就是累活重活...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福禄没有了,吃的东西也没味道了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波斯匿王迷恋他人妻子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里巡视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位年轻...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佛教词典】五种贪

【五种贪】 p0256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一页云:贪有五种。...

【佛教词典】盘山宝积

唐代僧。马祖道一之法嗣,居于幽州(河北)盘山,宣扬...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人生的目标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

麦当劳全球总裁离职转卖素食汉堡

2015年11月5日,位于美国加州的初创公司超越肉食 (Be...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

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