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2020/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犍连二位尊者于受食前,先观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苦,希望能藉此因缘,教化众生厌离生死,求于涅槃。

当时目连尊者见到一饿鬼身体犹如燋柱,腹大如山,咽喉细小如针,头发如锥刀缠刺着身体,手足各支节处都出火,痛苦呻吟,大声叫唤,四处奔走,求索污秽的粪尿作为饮食,但疲苦整日,却连想求屎尿以止饥渴都得不到。目连尊者见此情形,便趋前询问:“你过去造了什么业,要受如此苦报?”饿鬼回答:“有太阳的地方就不需要灯烛来照亮,如来世尊今住于世,您可以去问世尊就知道了,我现在饥渴难受至极,没有办法回答您。”

于是目连尊者便前往佛所在之处,想问佛此饿鬼过去造了什么恶业而受如此苦报。当时佛正在为众天人演说妙法,见目连尊者进入,便问道:“你今天见到何种奇异之事?”目连尊者回答:“我见到一饿鬼,身体燋然,到处奔走。”目连尊者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都向佛禀告,并问道:“此饿鬼前世究竟造了什么样的恶业,竟会受那样的苦报?”

佛告诉目连尊者:“你仔细听,我现在为你解说。在过去贤劫中,舍卫城内有一长者,财宝丰盈无可计量,时常令仆役榨甘蔗汁给世家望族们饮用。当时有一辟支佛患严重渴病,医生开立处方,要他服用甘蔗汁,病就会好。此辟支佛便前往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见到辟支佛威仪庠序,深生恭敬信仰的心,问道:‘您需要什么东西?’辟支佛说:‘我患严重的渴病,需要服饮甘蔗汁,所以前来化缘。’

长者听了,心生欢喜,赶紧找来妻子富那奇,并说道:‘我有急事必须立刻出门,你到后面去取甘蔗汁来供养辟支佛。’妻子回答:‘你放心出门吧!我待会自会拿给辟支佛。’

当丈夫出门后,这位长者妻取了辟支佛的钵,在暗处小便在钵内,再倒些甘蔗汁盖覆于上,然后将钵交还给辟支佛。辟支佛拿到钵后,便知道钵内不是甘蔗汁,就把钵中物倒在地上,带着空钵返回。此长者妻命终后,便堕入饿鬼道中,如你所见,经常受到饥渴的逼迫。因为那样的恶业因缘,才会受如此苦报。”佛继续说道:“当时那位长者妇,就是现在那位富那奇饿鬼。”

佛说此饿鬼业报因缘时,在场的比丘们都舍离悭贪,厌恶生死轮回,有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阿罗汉者,也有发心欲成就辟支佛者,更有发无上菩提心者。

听完佛陀开示的比丘们,都心生欢喜,受持奉行佛的教诲。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五》

省思: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贤不可毁,祸必灭己。”辟支佛是觉悟的圣者,前来托钵,本是舍悭贪种福田的难得因缘,但生活富裕的长者妻却不舍布施,还以污秽之物污辱圣人,因此恶行而堕饿鬼道受苦。“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有智之人当深信因果真实不虚,弃恶从善,广修福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

捐献血小板的德超法师:有什么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学漫画】持安忍

持安忍...

【推荐】本色而脱俗是一种魅力

大学毕业后,我不走包分配的老路,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

修塔延寿

从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国王,曾有一位聪明的看相师傅为...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佛教词典】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凡六卷。唐代彦悰撰。又称沙门不敬俗录、集沙门不拜俗...

【佛教词典】三千大千世界藏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为何释迦牟尼...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

性德

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