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向佛要钱

2011/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带领众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情势马上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此路不通!」一名其貌不扬的婆罗门伸出手指在沙地上画出一道凹线,瞪大眼睛直勾勾地望向佛陀。「你交出五百两金子,才许通过!」佛陀一行人安静地站立于巷口,在烈日下没有人移动半步。这件意外的插曲惊动了瓶沙国王和波斯匿王,纷纷带来奇宝珍玩,想替佛陀解围。

「不要!我不收!」婆罗门非常固执,毫不妥协;没有谁了解他究竟葫芦里卖些什么药。

终于须达长者闻讯赶来,带着好几车金子。「先生,请笑纳,让尊贵的佛陀通过好吗?」须达长者小心翼翼地指着准备好的五百两金子,陪着笑脸。

「如果是你的话,就姑且收下吧。」婆罗门点了点头,接过金子,满意地走了。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情?世尊,是什么因缘造就今天这场遮难呢?」众比丘松了口气,一起向佛陀请教事件的本末。

佛陀笑了:「过去无量世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波罗。波罗国的大臣有个儿子,赌输了五百两金子,仗着权势而不肯偿还,当时,刚好波罗国太子路过,见二人僵持不下,就对赌徒承诺:『假如大臣的儿子不偿还赌债,我代替他还。』从此以后无量世中,赌徒常常向我索债。当时的太子就是我的前世;而大臣的儿子,就是须达长者;赌徒不是别人,正是挡路索金的婆罗门哪!所以,凡是负债的人,不可以不偿还;否则纵使修行成佛,依然不脱此难!」

省思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修行不离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一切果报皆自作自受,无人可替代。了解此理,更要在因地上戒慎,努力断恶行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

学佛之后得重报转轻报

法会结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尽,虽然不及师父操...

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消解愤怒的情绪

相信因果,就会有对一种生命的际遇那种逆来顺受。以前...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铁窗下的忏悔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佛教词典】八圣道支二处所摄

【八圣道支二处所摄】 p0084 瑜伽九十八卷十七页云:略...

【佛教词典】四处立塔

(杂语)诸佛之常法于四处立支提:一生处,二得道处,...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推荐】破除淫欲之魔

破除淫欲之魔,要观照男根、女根的不清净。那么男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