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2023/10/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说法。

当时有位梵志,名叫孙多耶致,当他见到佛陀时,即拄杖站立,想道:“我每日沐浴三次,只吃水果、喝水,并且不接受他人布施,我的修行胜过这些沙门。他们受用美食、好衣,坐卧柔暖席垫,居然被众人称赞为贤德!这都是不实的讹传,他们根本不如我的修行。”

佛知道梵志心中的想法,便对弟子们开示:“人有二十一种恶行,不能得到美食、好衣。一是心生贪淫;二是心生瞋恚;三是心中愚痴;四是贪爱睡眠;五是内心纷扰、纠结,不具有堪受人天供养之威仪;六是狂妄自大;七是傲慢无礼;八是有嫉妒心;九是心存悭贪;十是行为凶残暴虐,无恻隐之心;十一是言行虚伪,表里不一;十二是无惭无愧;十三是行为秽恶、鄙陋,不知羞耻;十四是专看他人过失,不知自我反省;十五是放纵逸乐,不赞叹正道;十六是两舌、谗言,使人交恶;十七是喜见人起争端,不为其排解;十八是态度无礼,自视甚高,无谦卑心;十九是掩饰自己过错,不受贤者劝谏;二十是不行孝道,无慈悲心,忤逆长上;二十一是信受邪道,供妖奉蛊,耗尽家财,使亲人穷困,不知世间无常的道理,不皈依三宝,追求欲乐,享受奢华的美食、好衣。以上二十一种恶行,使心杂染污浊;就如同想要用染色去除布的污垢,使之洁净,终究是徒劳无功。造作这些恶行的人,死后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受苦无量。

沙门应当明白如来所说的行为准则,舍弃旧习,悔过自新,收摄六根、灭除欲望,使内外三业清净;譬如一块净洁之布,稍有染污大众皆清晰可见;沙门的言行清净,也同样为大众所瞻仰。沙门通达此理,志行高洁,智慧具足,堪受四方供奉衣物、饮食、房舍,受之无过,且能使布施者得大福报。沙门精进修习禅定,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大众自然知晓沙门高德。

沙门虽未得道,但明白佛典经义,持心端正,恭敬佛经,遵从教义,以大慈悲心普遍化育众生、润泽众生;以恕己之心恕人,使人安稳;对待仇怨,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若见女人,以姐妹之礼对待。见穷苦人,思惟地狱、饿鬼、畜生道之苦,发愿使受苦众生身得安稳,如意喜乐,愿其能遇三宝,除灭垢染、无明,以清净心,见自性光明,回归本性空寂,永得安康无尽。行道若此,受用美食、好衣,终究无罪。众生心中充满贪淫、瞋恚、愚痴、嫉妒,如处浊中之浊、暗中之暗。沙门心开意解,智慧清明,愚痴垢染皆已灭除,虽处浊世,犹如莲华生于污泥,污泥不能染莲,沙门亦如是,不被世间烦恼垢秽所染,因此受施无罪。若心怀三毒、不除十恶,毫无顾忌地放纵欲求,谄媚、欺骗以谋取利益,不遵奉佛戒,无非是选择死后吞热铁、饮沸铜水。无清净行而受供养者,死后堕入地狱,饮沸铜水、吞食火炭,受苦时间难以计算。”

梵志走到佛前,向佛禀白:“我现在要去沐浴了;有条名叫‘好首’的溪流,凡是入此溪中沐浴的人,心中垢秽皆能随溪水漂流而去。我自从听闻父亲的教导,每日都在此溪沐浴三次。”

佛告诉梵志:“此地有许多溪流,人在溪中沐浴,就能洗除痛苦、得到解脱吗?沐浴上千次之人可除去身垢,但心垢岂能因此洗净呢?我们佛法中的沙门已断除欲求之念,思惟诸法体性空寂,愿出三界,心垢灭尽,证得清净道果。你以何人为师?教你以水沐浴可以去除心垢?”

梵志回答:“是我父亲所说。”佛问:“你父亲已证道果了吗?”梵志说:“未得道。”佛言:“佛法以心为本,心念端正无邪,志意清净,即可得道。”

梵志长跪禀白佛:“我先前对您的无礼行为,实是狂妄、愚痴之举。现在听闻佛陀教诲,才豁然醒悟,犹如在黑夜中点燃了灯火,如今始能看清真相。我乞求在您座下成为沙门,求佛慈悲应允!”

佛言:“你若有亲眷,应先向他们禀告你出家的意愿。”梵志回答:“我无亲眷。”佛言:“沙门来!”梵志即时成为沙门,于树下静坐,思惟二十一事,去除诸欲、杂念,一时心中豁然达到无念、无想,证阿罗汉果。于是前往佛所,头面顶礼佛足,说言:“我今如眼盲得以视见,狂病得以痊愈。”佛问:“如今你认为是佛道好?还是你过去所修的道好?”对曰:“众道皆邪,唯有佛道为正道。”

佛告诉诸沙门:“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诸沙门闻佛所说,法喜充满,作礼而退。

典故摘自:《佛说孙多耶致经》

省思:

“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佛法是人生的真理,指向最正确的解脱之道。知见、观念影响思惟,思惟造就言行,而有人生的顺逆境界。公案中的梵志不明真理,讥嫌沙门好衣、好食,以外相判别修行;却不知正心修道之理,佛法云:“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唯有端正知见,净化三业,灭尽心垢,方得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

圣严法师《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这是一种骗术,为何仍有人受骗上当

【原文】 或问:烧炼①之诓骗,莫不知之,而恒中之者,...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主人在何处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

背麻的人

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

【佛教词典】三界雄

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无量...

【佛教词典】识

【识】 p1431 瑜伽一卷十页云: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小鸟与阿育王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母鸡的爱心与智慧

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