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一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九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乐若苦,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乐若苦。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乐若苦,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乐若苦。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我若无我。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净若不净。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乐若苦,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乐若苦。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我若无我,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净若不净,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六神通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乐若苦,不应观六神通若乐若苦。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六神通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六神通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乐若苦,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乐若苦。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恒住舍性若常若无常。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乐若苦,不应观恒住舍性若乐若苦。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我若无我,不应观恒住舍性若我若无我。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净若不净,不应观恒住舍性若净若不净。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乐若苦,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我若无我,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净若不净,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乐若苦,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常若无常。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乐若苦,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乐若苦。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我若无我。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净若不净。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净戒波罗蜜多。于此净戒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净戒,是修净戒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净戒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一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大明度经

大明度经卷第一 南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行品第一 闻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苦阴因事经

佛说苦阴因事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迦婆...

【注音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三圣圆融观门

三圣圆融观门 沙门澄观述 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

净土神珠

净土神珠 幽溪传法后裔 古昆 集 净土神珠者何。现前...

【注音版】佛说八佛名号经

佛说八佛名号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文殊师利问经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 序品第一...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一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

佛说戒香经

佛说戒香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为梁武帝说法七昼夜的僧达法师

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法师,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如何才能超越色阴的障碍

再看辛三的悬示色阴尽相。这个地方佛陀先预先地显示这...

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法语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

年轻就发财得势是不吉祥的

年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许多人就喜欢年轻发...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代一切众生受苦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

「业」的含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