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比丘众,并大菩萨文殊师利等大众围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佛子,我今为诸众生于四圣谛,心生颠倒,恒处轮回不能免离,说此真实四圣谛法。」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云何因缘,而诸众生不能远离如是虚妄轮回之中,不觉不知?」

佛言:「文殊师利!我见众生受如是虚妄轮回,何以故?善男子!皆因无始已来妄生计执,分别彼我。文殊师利!以是因缘,受此愚痴业报,虚妄轮回。何以故?是诸愚痴众生,不闻、不知最上一切寂静法故,不自思惟警悟三业,恣身口意造众烦恼,我贪、我瞋、我痴等;我今于彼如来法中,得此出家,受清净戒,修持净行,远离轮回,得涅盘道,解脱苦轮。

「复自思惟,此烦恼性即善法故,即有漏法故,即无漏法故,即轮回法故,即世间、即出世间,即智、即蠲除法,即决定法,即观法圆满智,即观苦集灭决定道,乃至决定法界故。

「又复思惟,一切行虚假故,一切行苦恼故,一切行即无相故。我若得此,即能远离一切虚假,得随意生。若观我见,不离道谛,即得彼法,所作随意。复于彼法,忆念无惑,于一切法,心无差别,能如是知,即得远离不信、疑惑、毁谤、赞叹,得此解脱一切我苦。我于是时,无有少分,而难作者。若阿罗汉能知此我,彼临命终时,自见所生,弃舍本心得佛菩提,随意所乐自在而往,即得至于无为界故,彼得此苦智、法智。若了知我集一切法,生不信心,疑惑、诽谤、种种怖畏。若不信此法,尽此集故,彼作是思惟,决定灭谛。

「彼复思惟,此法应如是作,得灭谛故。是法若作此,决定灭作,是决定彼意,心生疑惑,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中,云何名如实思惟?生一切法故。」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见四圣谛心?」

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即不生故,即见苦谛;若见出生一切法消除故,即是集谛;若见最上涅盘一切寂静法相,即是灭谛;若见究竟一切法性即是道谛。文殊师利!若彼见此四圣谛非实、非虚,是善法、是不善法,是有漏、是无漏,是世间、是出世间,是有为智、是无为智,是无变异法,是观苦集了别智法,即决定灭谛,乃至决定法界道谛,不可改变。何故一切愚迷众生耽着欲乐,于此实相法中,而生迷惑?彼诸众生,于寂灭法,不谛思惟,乃至一切法,寂静自性,不得现前。不知此法非取、非舍、非离取舍,在彼贪界,显现涅盘,瞋界、痴界乃至轮回界,悉能现彼涅盘寂静界故。若于一切法,能现如是自性平等,当得一切法中自在无碍。云何不知彼真实法?若于不生、不灭法,心同虚空,即佛平等不可得故,法平等不可得故,僧平等不可得故,乃至涅盘寂静平等亦不可得故。如是于一切未曾有法,不生疑惑,即得离疑。不生、不出,至一切最胜涅盘寂静界故。文殊师利!如是真谛一切法不可见,是故须菩提而不往诣礼如来足。如须菩提尚得无我,况复如来云何而见?勿作是解。文殊师利!如是一切不生法中有所见故,即非见四圣谛。」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见四念处?」

佛告文殊师利:「彼须菩提,当得观身不净,见身念处;观受是苦,见受念处;观心无常,见心念处;观法无我,见法念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实相云何而说?复云何见真实四念处?」

佛告文殊师利:「止,此真实谛如来所说,难解难知。」

文殊师利言:「唯愿说之,广演分别,彼真实四念处故」

佛言:「文殊师利!汝若见等虚空身,即见此身中身念处。又,文殊师利!若于受中内外中间有所得故,即见受念处。又,文殊师利!若见此心智有方圆大小,即见此心中心念处。又,文殊师利!若于善、不善,有漏、无漏,乃至烦恼世出世间法中有所得故,即非见此法中法念处。文殊师利!此真实四念处应如是解。」

文殊师利白世尊言:「云何见四正勤?」

佛告文殊师利:「若观十二缘生,究竟空寂乃至无性,一切法彼不可得,当起精进心,称法灭除所生不善一切业故;为未生不善法,令不起故;未生善法,起精进心令出生故;所生善法,令得久住,不废忘故,当起圆满精进心故。如一切法离取、离舍、非离取舍,若得如是正忆念故,彼不复起心,即得此三摩地行。彼云何思惟?得神足故。云何住平等一切法?文殊师利,应当如是见四正勤。」

文殊师利又复白言:「世尊!云何见五根?」

佛言:「文殊师利!若见究竟一切法不生,即解信根。何以故?文殊师利!此究竟不生信根,于一切法中,心不可得故,本离此名。又,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离忆念故,无有趣求,不住方所,是为精进根。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离现前明了故,远离差别,心不起故,是为念根。又,文殊师利!若于诸法,能离生灭,能觉所觉,性空性非空性故,是为定根。文殊师利!若性孰有孰无,一切法中不可得故,是为慧根。文殊师利!应如是解,了知五根故。」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见五力?」

佛言:「文殊师利!若能见此离性、离相一切广大心法,是为信力。文殊师利!若于菩提进求功德,能离取舍,非离取舍,是为进力。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离诸忆念,无有计执,是为念力。文殊师利!若至一切法无相故,是为定力。文殊师利!若能远离一切所见,乃至涅盘,是为慧力。文殊师利!应如是解,了知五力故。」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见七觉分?」

佛言:「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无自性法,不忆念故,是为念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心不可测度,说善、不善及得受记,是为择法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能离取舍、非离取舍,又于诸法舍离思虑,是为精进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不生爱着,解一切法即无生故,是为喜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心生信乐,解一切法不可得故,是为轻安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心无掉举,是为定觉分。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无住、无着、不可觉知,于一切法不生贪着,若得此舍,是为舍觉分。文殊师利!七菩提分,应如是解而能了知。」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见八正道?」

佛告文殊师利:「若不见正,乃至不见一切无性、法无二相,心无罣碍,是为正见。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离诸罣碍、非离罣碍,心无所着,是为正思惟。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无有边际,称无边际,平等善说,是为正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法,无有动作,离悲[(每*殳)/心]心,本不生故,是为正业。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无喜、无瞋,诸法不生,是为正命。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无有起灭、无有力用,是为正精进。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念念不生、无有知觉,离诸思惟,是为正念。文殊师利!若于一切法,自性、非性而能远离,无有所着,是为正定。文殊师利!此八正道,应如是解即能了知。」

「文殊师利!若有见如是四圣谛心,即得见于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真实心故。是求彼岸,至实际地,得大安乐,悉舍重担,远尘离垢,观身无相至无生忍。阿罗汉、沙门、婆罗门,至净彼岸名曰多闻,是真佛子,是能仁子;能敌冤家,弃掷烦恼,得大坚固,无老、无怖,无有疑惑亦无戏论,无彼无此,名此比丘为圣法幢。文殊师利!若得如是法忍,得大善利,应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而为供养。文殊师利!是故得一切国土无空过者,悉受清净饮食供养,为离轮回、得涅盘岸,脱诸苦轮,乃至一切正遍知正等菩提,起此心法所求皆得。」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得此法,彼诸天众于如来、世尊、应、正等觉,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散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而以供养,作如是言:「彼等于如来佛法中,当得出家受清净戒。若说此法,一心听受,得菩提道。」复有八千一百比丘众,心得漏尽无生解脱;复有四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于时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王宫殿、山林旷野、大地,六种振动,于虚空中雨众天花,赞言:「善哉,善哉!善说此法,甚为希有!」出是音声,十方普闻。

佛说此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及大菩萨、诸比丘众,一切世间诸天、人民、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各各欢喜,礼佛而退。

佛说文殊师利问法经


上篇:佛说文殊师利行经

下篇: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善思童子经

善思童子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一...

大庄严法门经

大庄严法门经卷上(亦名文殊师利神通力经,亦名胜金色...

道地经

道地经一卷 天竺须赖拏国三藏僧伽罗刹汉言众护造后汉...

最无比经

最无比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祇多蜜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咒五首经

咒五首经...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禅波罗蜜序 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真谛义品...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卷上 (一) 菩萨度人,譬若巧乳母养子,有四...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

发财重要还是修学圣道重要呢

问: 现代人生活忙碌,有时觉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余而...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个方法: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 很多时候,我...

圣严法师《体验》

你没有真正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真的想要体验属于...

圣严法师:见人低一级

所谓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猎人与小鸟

有一群小鸟每天很快乐的飞翔,有个猎人很想捕捉它们,...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问: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观想...

四十八大愿——(第4愿)形色无有好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