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心梵天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持心梵天所问经卷第四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授现不退转天子莂品第十五

尔时,天帝释白世尊曰:「唯天中天!犹摩尼珠所入着处,则于其处人目覩见珠之光明。如是,世尊!斯诸正士奉行具足无思议法,自在所游普则悉以法宝光明而自恣照,辄便修习显曜本际,堪任自由而演辩才,其自恣者则于诸法无所倚着不着彼我。自恣辩者则无反耶,亦不颠倒常得自在;自恣辩者净于往古,不得当来不见现在;自恣辩者信诸不信度诸不脱;自恣辩者摄诸憍慢,开化自大使无异决;自恣辩者至令诸魔不得其便,有所听省超度魔事;自恣辩者其诸善法未加劝者,则令兴发善法,已生进不违忘,尘劳若起使蠲除之,尘劳未兴令不得生。自恣辩者其诸菩萨未被德铠使得被之,其以被者则不退转;自恣辩者不断正法将护正典。以是比例辩才之谊,则能降伏一切异学。所以者何?计于小兽终不能堪师子之吼,见于师子不能自进,何况入窟游树间乎?如是,世尊!一切异学不能堪任演于无上师子之吼。」

于是,现不退转天子问帝释曰:「向所云师子吼,何谓,拘翼!师子吼乎?」答曰:「天子!其于诸法不可倚着亦无言说,此则名曰见师子吼。覩无所倚言乎寂然,其有倚着寂然行者,为师子吼为虫狐鸣见平等处,有所说故。又复,天子!尔当复说,何谓所为为师子吼?」

天子答曰:「拘翼欲知,其不倚着于如来者亦无言说,何况其余异因缘耶!是故名法为师子吼;奉平等教曰师子吼;讲说一品曰师子吼;闻有所说而不恐畏曰师子吼;若说经法不起不灭无有自然曰师子吼;处于尘劳而不怀结,无有合会亦不解散,说如斯法曰师子吼。所以言曰师子吼者,若能专至不计有人而无吾我,一切诸法假习俗言。所以言曰师子吼者,而以专一显扬空法;所以言曰师子吼者,口有所讲护于正法;所以言曰师子吼者,蠲除一切众生苦患,当成佛道宣畅斯教;所以言曰师子吼者,所念财业清净之本,而知止足赞扬斯教;所以言曰师子吼者,在于闲居不择所行。布施之本而造元首为师子吼,不舍禁戒为师子吼,等心亲友及与怨敌为师子吼,不释宣远亦无所近为师子吼,除诸尘劳为师子吼,等观智慧为师子吼。」

天子说是师子吼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百千伎乐不鼓自鸣,其大光明普照世间及诸天宫。百千天人举声叹曰:「吾等为已于阎浮提再见法轮也,用此天子师子吼故。」

尔时,世尊寻即欣笑,佛正觉法假使笑时,无央数光从佛口出,青黄赤白黑紫红色,照于无量不可计会诸佛世界靡不周遍,上至梵天悉皆覆蔽日月之明,绕身三匝,还从顶上入[火*霍]然不现。

持心梵天即从坐起,叉手向佛以偈颂曰:

「诸通慧殊特,  普知一切有,
 皆悉分别了,  三世众生行,
 随宜所信喜,  而以慧解脱,
 其心有超异,  一切悉授决。
 诸声闻缘觉,  悉非是其地,
 佛慧为若兹,  无量持无限。
 晓了众生心,  何因说所趣?
 度脱于众生,  殊胜难可当。
 从意之所乐,  善拘怀除秽,
 其光明这出,  蔽日月释梵。
 通照铁围山,  亿姟诸须弥,
 愿说其旨趣,  何缘而感欣?
 瞋厌以永除,  能仁寂澹泊。
 慈愍普观察,  天上及世间,
 视佛无厌足,  覩体得利安,
 所因欣笑者,  安住说决义,
 选择察诸法,  自恣如虚空。
 若云雾电[火*佥],  虚若聚沫幻,
 见所有如梦,  若如水中月。
 善哉演说意,  何故而欣笑?
 除一切想见,  能仁超度空,
 诸通慧消灭,  常离诸想着,
 则无三处愿,  禅定以平等,
 所以奋光明,  唯正分别说,
 无文字言辞,  不着于音响,
 安住为说经,  不慕众生法,
 一一了众会,  欲令晓佛慧。
 知神足根力,  最胜善哉说,
 佛者为医王,  蠲除一切苦。
 勇勐御至安,  济愚戆放逸,
 力势超钩锁,  人众悉归命,
 光说人神尊,  何因而欣笑?」

佛告持心梵天:「见现不退转天子乎?」对曰:「以见。天中天!」

佛言:「梵天!现不退转天子三十二不可计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须弥灯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世界名善化,劫名净叹。其佛国土当有二宝,以绀琉璃紫磨金色,淳菩萨众降伏魔怨,所居室宅衣食被服,当如第六化应声天。」

如来殷勤多所开化,于是持心梵天谓现不退转天子曰:「如来已为授仁者决。」答曰:「如来已为见授决矣,犹如无本授无本决及与法界,授我之决亦复如是。」

报曰:「又以无本及与法界则无有决。」答曰:「如来不授于无本法界之决所说授决,一切菩萨亦复如是,不当覩于有所授决。」

又问:「仁者不从住由正觉,净修梵行分别晓了如佛授决乎?」答曰:「梵天!其无所习此等畴类乃修梵行。」

又问:「何谓其无所习乃修梵行?」答曰:「其不习于欲界色界及无色界,此等之伦乃修梵行。复次,梵天!无所习居不用我居,不习有人不习有寿不习有命,斯等之匹乃修梵行。举要言之,假于诸法不习诸法,是乃名曰净修梵行。」

又问:「所言净修梵行为何谓乎?」答曰:「净修梵行不住二道,此之谓也。」

又问:「不住二道为何所立?」答曰:「不住二道则为建立一切法言。所以者何?无所立者,则为贤圣之所遵修而得超度。」

又问:「遵修何等为道行耶?」答曰:「有遵修行者,不堕于行亦不离行,亦复无有行于法者,亦复无有离于法者,是则名曰遵修道行精顺如应。」

又问:「以何等行而为道行?」答曰:「无见无闻无念无知,无教无得亦无造证,于一切法而无所行,是则名曰遵修道行。」

又问:「何谓菩萨坚彊精进?」答曰:「假使菩萨而不见法行有一事,亦复不见有若干行,是谓菩萨坚彊精进被戒德铠。设于法界而无所坏,已无所坏则无所近,亦不离法亦无所违,不见尘劳亦无结恨,是为菩萨第一之行,为精进也,不举不下于一切法奉修精进。假使,梵天!无身因缘、无口因缘、无心因缘,是为第一精进之行。」

于是,世尊赞现不退转天子曰:「善哉!善哉!如汝所云。」

复告持心:「如是,梵天!如今天子之所说者,是为第一精进之行,其无身行亦无口行亦无心行。」

佛告梵天:「吾念过去往古久远世时,一切知节寂寞之德,专修精进恭敬奉事,处在闲居而学博闻,于众生类而行慈愍,以何等行一切遵修暴露精进?如来不见授于无上正真道决。所以者何?坐以住于身口意故。

「尔时梵天,如是色像遵修精进此具足行,如今向者天子所言,然于后世见锭光佛所见授决,当于来世而成为佛,号曰能仁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是故,梵天!若使菩萨疾欲受决,当以是比遵修精进,晓知诸法而无所行。」

梵天问曰:「何谓世尊而无所行?」

世尊告曰:「究竟平等,正均空无而为精进。」

「何谓究竟平等正均空无而为精进?」答曰:「过去心灭,当来未至,现在不住,其灭尽者则不复起。设使获者无有起想,如是住者常无所住,其为法者,设使正法平等兴者则无所起,无所起者便无过去当来现在,设使无有去来今者,便为本净则无所起。是为,梵天!究竟平等,正均空无而为精进。如是菩萨,疾得授决则逮法忍具足众行。」

佛谓梵天:「设使菩萨于一切法而无所习则曰布施;而不将护一切法者则曰奉戒;若不思念一切诸法则曰忍辱;而于诸法无所因缘则曰精进;而以平等一切诸法则曰定意;于一切法而无所想,则曰智慧;斯则名曰不造增益,亦不损耗无作不作。

「常行布施无所悕望,护持禁戒而等同像,遵修忍辱内外清净,奉行精进具足成就,禅定一心悉无所着,钦尚智慧而无有想。如是忍辱具足行者,菩萨备行普现众行悉无所着,以无所着等于世法,得利不喜无利不慼,谘嗟毁呰获名失称遭乐逢苦。

「设以值此不动不摇,不以增减不喜不慼,已过世间之所有法,不以苦患亦不以恼不以肃震,无念不念则无二事,离诸因缘趣无二法,其堕二见发于大哀,而兴己心开化众生,是为梵天第一精进,用获无我为忍故也,则向群黎入大悲哀,所生之处摄取救护。」

佛说是精进行时,八千菩萨得不起法忍。佛悉授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皆同一字,名曰坚彊精进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各各兴于异佛世界。

尔时,大迦叶白世尊曰:「譬诸大龙而欲雨时雨于大海,此诸正士亦复如是。天中之天犹如大海,而兴是像放大法雨,诸大正士则为巨海,心亦若斯,以真实性而演法雨。」

佛告迦叶:「如尔所言,此诸大龙不以贪嫉,而不雨于阎浮提也,用阎浮提天下之地,不能堪受大雨之渧。设使,迦叶!斯诸大龙而出大雨雨天下者,令阎浮提郡国县邑山陵溪谷,漂没永尽如漂树叶。以是之故,诸大龙王不放大雨雨阎浮提。如是,迦叶!斯诸正士不惜法雨,而不为人及众生类演出法泽。

「又复,迦叶!若器堪任应佛法者,斯诸正士则没海意觉诸众生,如其心念演出法雨。譬如,迦叶!诸龙雨时,堕诸大渧犹如车轮,大海悉受此之大雨,不以为足亦不充满。此诸正士亦复如是,若于一劫、若百千劫闻所说法,又于诸法不增不减不以为满。

「譬如,迦叶!彼于大海,处处诸水万川四流,归于海者会为一味醎苦如盐。斯诸正士若干音声,各演异教而令闻法,适省听已悉归一义,为解脱味趣空无味。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而有清净无垢之宝净洁无瑕,则以不受不时之水亦不受秽。此诸正士亦复如是,清净无垢,不受一切结恨懈厌瞋怒之瑕。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而极幽深难得其底边际难限。此诸正士亦复如是,所了圣慧而甚邃远,心入玄妙幽奥难量,声闻缘觉所不能及。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稸无央数不可计水。此诸正士亦复如是,积聚种殖不可限量,智度无极,合会诸法故喻大海,如是色像则曰正士。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积聚无量若干种宝。此诸正士亦复如是,以若干教无量法宝自然充满。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有三部宝,真身之宝、清水之宝、为财业宝。此诸正士亦复如是,说经法时从人根原,心所应脱而令得度,得声闻乘或缘觉乘或至大乘。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稍稍广大水渐流入转成深广。菩萨如是志诸通慧行诸通慧,渐得成就于大圣道。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不受死尸不与同处。此诸正士亦复如是,不习声闻缘觉之心,不与同归,不与贪嫉毁戒结恨懈废瞋恚心者而与同归,不与懈废乱意恶智所行者而同归也,不与吾我人寿命见者游居。

「譬如,迦叶,若火灾变消竭川流,大江渊池悉以枯涸,然后大海乃尽无余。如是,迦叶!流布正法普诸土地,先以施行习正法,然后施于海意众觉,诸正士等正法归之。

「又复,迦叶!此诸正士宁弃身命不舍正法,诸正士党流布正法,不当复为造如兹观。譬如大海有如意珠,名曰金刚,诸宝等集踊出七日,上至梵天而悉烧化,及诸世界三千大千佛土悉尽无余,乃至他方。」

佛言:「迦叶!其如意珠诣异世界当见烧坏,未之有也。如是,迦叶!此诸正士尽一切法兴显发起,于七正法令世依怙,便复游至他方佛土。何谓为七?诸外异道、随亲恶友、堕邪见行、转相贼害、受堕诸见、坏诸德本、不得等时,是为兴显发起。于此七法,斯诸正士为如应器,见众生本游彼佛国不离诸佛,常见正觉听于经典,劝化众生殖众德本。

「譬如,迦叶!无央数人含血之类,依于大海游居其中。菩萨如是,无央数人众庶之类,悉来集会而依倚之,游居同归归于三趣。何谓为三?生于天上、具足人间、成就灭度。

「譬如,迦叶,大海之中,龙、阿须伦而得自在。此诸正士亦复如是。普悉降伏一切魔众。」

于是,耆年大迦叶启问世尊:「唯天中天!计于大海尚可测量竭其边际,此诸正士不可限量得其崖底?」

世尊报曰:「迦叶!欲知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诸尘,尚可数知,斯诸正士至真之行,不可思议究所归趣。」

于时世尊说此颂曰:

「犹如大海,  一切之水,  而悉受之,
 不以厌足。  志求法者,  亦复如是,
 好乐正典,  不以充满。  犹如大海,
 受无量水,  悉来归之,  而不拒逆。
 聪达之等,  亦复如是,  不以智慧,
 而为具足。  大海不恶,  污浊之潦,
 其诸清流,  亦复归趣。  遵修行者,
 亦复如是,  而不受诸,  尘劳垢秽。
 犹若大海,  不可限量,  极广弘远,
 不可卒知。  智慧德海,  亦复如是,
 众生度人,  无能解畅。  大海之中,
 若干归趣,  万川四流,  合为一味。
 若干种人,  佥来听法,  悉归一乘,
 同谊之典。  非一品类,  号曰为海,
 前者成海,  而得建立。  无所畏者,
 志愿如兹,  普为众生,  而兴道意。
 譬如大海,  众宝积聚,  则在于彼,
 而无所着。  诸菩萨众,  亦如积珍,
 而以显发,  成于三宝。  犹如江海,
 而有三宝,  虽尔其海,  亦无想念。
 群圣达士,  说法如斯,  则以三乘,
 开导众生。  犹如江海,  稍益广大,
 众流悉归,  而得充满。  诸菩萨众,
 志诸通慧,  用群萌故,  常遵修行。
 犹如大海,  不受死尸,  其海之法,
 则为如斯。  建立菩萨,  求道如是,
 不将慎身,  不与同归。  犹若海中,
 而生众宝,  须弥为妙,  处立坚固。
 劫烧起时,  终不能焚,  便则超游,
 异佛世界。  正法灭时,  亦复如是,
 强精进者,  而揽持之。  已观察见,
 无任器者,  便则往诣,  他方佛所。
 谿谷江河,  泉原枯竭,  然后海水,
 乃为消涸。  劫烧起时,  则为若兹,
 大千世界,  悉亦崩毁。  凡夫之众,
 行在国土,  假使正法,  已没尽者。
 勇勐之徒,  护法如斯,  朽弃躯体,
 不惜寿命。  已觉正法,  欲消灭尽,
 正觉现在,  若灭度后,  斯等志性,
 清净如是。  建立法者,  所当遵修,
 如亿众生,  依怙于海。  非一品故,
 而有斯处,  其大名称,  志愿如是。
 一切众庶,  心普得解,  尚可限量。
 分别知之。  于佛世界,  诸有大海,
 斯等所行,  不可别知。  缘觉之众,
 及诸声闻,  无有等伦,  况复出表。
 诸菩萨行,  坚强精进,  心如是者,
 宜为稽首。  当得佛道,  开度黎元,
 斯为众宝,  譬如巨海。  当供养此,
 常福德田,  此为良土,  上妙医王。
 疗治一切,  诸疹疾者,  便为救济,
 受归度脱。  将护灯锭,  为显光明,
 于闇昧世,  兴明彻眼。  其得眼者,
 进成甘露,  则为帝王,  常曰法王。
 斯为天帝,  多思谊利,  亦为梵皇,
 思惟四禅,  则便转于,  正法之轮,
 斯则导师,  开示涂路。  处在诤讼,
 为现蹊径,  则为勇勐,  多所降伏。
 蠲除诸尘,  为清净士,  遵清白法,
 如月盛满。  演放光明,  犹如日出,
 智慧超卓,  如须弥山。  处于三界,
 为雨甘露,  斯等难当,  犹如师子。
 其心调柔,  譬如贤象,  若如大地,
 载诸山陵。  降伏一切,  诸外异道,
 行常鲜洁,  譬若如水,  威曜难当,
 其若如火,  无所罣碍,  犹若如风,
 以离懈废,  又若如地,  斯等弃慢,
 拔离瞋恚,  为如药树,  无有想念。
 其戒清净,  无着莲华,  于世八法,
 无有依倚。  所行譬如,  优昙钵华,
 无数亿劫,  音声难致。  于诸人尊,
 则有反复,  为住佛教,  不断正典,
 志愿坚强,  为怀愍哀,  遵固慈心,
 憙悦超绝。  则以救护,  于五色欲,
 善求合会,  最胜财业。  斯等布施,
 而有殊特,  所奉禁戒,  则无等伦,
 以忍辱力,  秉意勇勐,  精进解达,
 而不厌惓,  斯等禅定,  神足通慧,
 往至佛土,  无量亿姟,  得见诸佛。
 逮闻经典,  如其所闻,  则便习持,
 则能畅了。  众人之行,  随其所应,
 所信诸根,  安隐谛学,  善权方便,
 则为外道。  显示证明,  便能通辩,
 一切诸法。  佥然和同,  分别报应,
 而能解了,  因缘法律。  离吾我见,
 常在平等,  便以观察,  如应顺法,
 则为曾更,  出家学矣。  过去当来,
 一切诸法,  已住于法,  综了法界,
 敏识空慧,  而无有形,  则能兴发,
 差特矜哀,  便能摄护,  勤苦众生,
 遵修解脱,  所当行法。  计有吾我,
 而有妄想,  愚騃所行,  随邪放逸。
 斯等晓练,  虚伪之法,  而则讲说,
 蠲除诸见。  无常为常,  空谓有实,
 以苦为乐,  非身谓身,  凡夫之士,
 摄取颠倒,  而不分别,  生死之际。
 若能政理,  摄颠倒原,  则知无人,
 无寿无命。  已能净修,  平等行者,
 则晓非常,  苦空非身。  迦叶斯等,
 名称功德,  所趣御之,  犹若持地。
 令闻无量,  慧不可限,  若能遵修,
 菩萨亦然。  设使周满,  三千世界,
 悉以敬侍,  建志菩萨,  供养罗汉,
 复倍是数,  终不能及。  逮菩萨志。
 吾亦建立,  斯等之类,  过去正觉,
 当来如是。  又今现在,  十方圣尊,
 为诸建志,  欲得佛者。」

建立法品第十六

于是,持心梵天问普首童真曰:「愿劝如来、至真、等正觉,令此经典于后末世五浊俗时建立流演。」

普首答曰:「于梵天意所趣云何?如来岂为班宣申畅于此法乎?欲令如来建立法耶?」报曰:「不也。」

「是故,梵天!一切诸法无所建立,亦无有念亦无言说,故无流演亦无所护。其欲建立斯经典者,则为欲成立虚空矣!设使菩萨归趣斯典非为顺法,菩萨普入一切径路而无诤讼。又菩萨者,于诸众会假现名耳,说经法者则当如兹不为听经。所以者何?无所闻者乃为听经。」

又问:「普首!此为何谓?无所闻者为听经乎?」答曰:「眼耳鼻口身意,无所流闻乃为听经;其有染污于诸入者则无所闻,便在于色声香味细滑欲法,斯等听经则为虚妄。」

时诸会中诸天子众,三万二千比丘,五百比丘尼,三百清信士,八百清信女,斯等咸闻普首童真之所说法,应时逮得不起法忍,各各举声而歌颂曰:

「如是普首,  诚如所云,  无所闻者,
 乃为听经。」

持心梵天问诸得法忍菩萨曰:「卿族姓子!岂为得闻此经典乎?」答曰:「已闻,梵天!无所闻故。」

又问:「贤者!云何晓了斯经典乎?」答曰:「如无所知无所不知。」

又问:「贤者!为何所获逮法忍乎?」答曰:「建一切法。」

又问:「当以何缘归趣法乎?」答曰:「无所至者则归趣法。」

又问:「诸贤现在目覩法乎?」答曰:「梵天!于一切法现在己身众生志性皆为本净。」

时众会中有一天子,名离垢英,问持心曰:「假使,梵天!若得听闻斯经法者,如来则为授决处乎?」

答曰:「辄便授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其法典者则为亡失报应之果,积累一切众德之法,便降伏魔及与怨雠。斯经典者,寻离一切贪欲之诤,多所劝化而令喜悦。设有信乐斯经典者,心怀欣豫而谛执持,则获贤圣平等究竟,而善执持斯经典者,一切诸佛加威护之。设天上世间诸天、人民、阿须伦,而专念向斯经典者,得不退转不见侵欺。又斯经典至于道场,惠施真谛诵习佛法,其有不学则为断绝于正法轮。又斯经法决诸狐疑至贤圣路,谛听经典,至解脱故;谛持经典,欲执御故;谛说经典,用福庆故;善护经典,好法训故;加施安隐为经典者,归灭度故;不断经典,坏魔异学故;当晓归命于斯经典,众祐无着故;斯经典者多所悦喜,明达法故;斯经典者多所踊跃,为慧解故;斯经典者御智慧音除一切见,所归趣故;斯经典者为导慧响,坏愚痴故;斯经典者为善应,顺随其所入故;斯经典者善究竟诚,次第美辞故;斯经典者分别义理,说第一故。不舍经义不获圣慧,斯经典者则为帑藏,给诸虚匮无有热恼,济众盛煮等诸音响平等为食。遵修慈心乐为禅定,积累精进为诸懈怠,以禅定意济诸乱意,则以光耀照诸邪智。」

「梵天欲知,斯则建立于经典矣,一切诸佛之所将护。」

时天子说此经典功德所训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世尊赞彼天子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今此天子本昔曾闻斯经典乎?为从过去如来启受之耶!」

佛告梵天:「此天子者,从六十四亿诸佛所悉得听闻。」

又告持心:「离垢英身过四十万劫当得作佛,号宝[火*佥]如来、至真、等正觉,世界曰宝积,其于中间诸佛世尊所兴起者悉供养之,当复得闻于斯经典。梵天!欲知此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龙、鬼神、揵沓惒,应斯经典逮得法忍者,皆当生彼宝[火*佥]如来佛之国土,而现在于宝积世界。」

于时,离垢英天子白世尊曰:「今我坦然不远求道亦不愿道,设不欣乐于佛道者,亦无所依亦不得道亦无所想念,何故世尊而授我决?」

大圣告曰:「天子知之,草木茎节枝叶华实着于火中,若有人来说言,勿烧草木茎节华实,令火不烧,未之有也,不用彼言而不燋烧。如是,天子!假使菩萨不悦乐道,无所依倚志不建立,亦不愿羡一切诸佛,则为授决。设使,天子!若有菩萨不志乐道,无所依倚无所建立,无所侥愿无所得者,斯等菩萨乃为如来所见授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尔时,会中五百菩萨白世尊曰:「余等不建立道,无所志愿亦无所得,无所欣乐无所依倚,无所想念无所想报。」

时诸菩萨承佛圣旨,察虚空中现于上方八万四千佛,斯诸如来悉授其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彼菩萨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如来善说快乃若兹,其于道法无所欣乐,无所依倚无所建立,无有志愿无所得者,乃为如来而见授决。唯然,世尊!吾等今见上方,去此八万四千诸佛国土,又斯诸佛授我等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

诸天叹品第十七

于是,普首童真白世尊曰:「唯愿如来建立是法,使于末后五浊之世,流布天下在阎浮利,斯等则为被大德铠,以三品事致耳闻之。若族姓子、族姓女,设使兴立魔因缘者,不随其教,魔及官属不得其便,以能受此经典要者,不退不转至于无上正真之道。」

佛告普首:「善听思念。斯经典者,则当久存,天、龙、鬼神、犍沓惒,又有神咒,名曰选择,当分别说神咒句义。所总持者,其有法师、族姓子、族姓女,则得救护,为天、龙、鬼神、犍沓惒、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之所救护。若族姓子,若行此径路,若在闲居,若处室宇,若住房舍经行思惟,若在众会顺义澹泊执持辩才,寻随方便至于坚强力势超异,怨家盗贼不得其便,彼辄如是寂然经行,坐起卧寐如斯,普首号曰神咒之句义也。

「优头黎头头黎 末[目*知] 遮[目*知] 弥离楴离楴 隷弥隷睺楼 睺楼音 睺留伊拔[目*知] 錍拔[目*知] 丘丘离佉罗祇 阿那提 揭提 初往至 摩醯隶摩那夷摩嬭 抱犍提 萨披楼 臈披娑揭提 新头隷 南无佛檀遮栗提 南无昙 [目*匿]偈 南无僧披醯多善披扇陀 萨披波披 弥多罗弥浮提寿 萨遮尼陀罗 披罗摩那波世多 黎夷波 世多阿致禅提 萨陀浮陀 迦罗呵 南无佛陀悉禅提慢 陀钵

「佛所说咒者吉。」佛语普首童真:「是为神咒之句,设有菩萨遵修奉行斯经典者,则为已安祥寻后将护,而不卒暴靡有乱心,其行清净造次第行,而知止足卧寐寂寞,乐于澹泊不习多事。身心寂净乐于慈哀,乐于法乐建立诚谛,无所侵欺存在独处,精进说法思惟专精乐于道义。弃捐除去非义之念,限节燕处以为娱乐,则以获致为他人说,向于法门现于终始,亲友怨雠等心加之,弃众想念不惜身命。能观众业所行具足,乐护禁戒多修忍力而无麁言,面目和悦离于憔悴无恶颜色,先人谈言问讯恭恪,弃捐嫉癞乐善柔渜所游居安,是为普首建立行者。

「若族姓子讽诵斯咒,其族姓子见法师者,现获十力。何谓为十?已逮心力未曾有忘、至于意力晓了所念、所至力者所入经典无不解达、坚固之力行在生死、惭愧之力彼我悉护、博闻之力具足智慧、总持之力所闻悉揽、辩才之力佛所建立而得拥护、深法之力逮得五通、不起法忍力具足通慧。」

佛语普首菩萨:「若有法师建立是法讽诵奉持,则当逮得此十种力。」

佛说于此神咒力业所行术时,其四天王惊悸毛竪,与无央数百千鬼神眷属围绕,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白世尊曰:「我之枝党则奉佛教获通流迹,又我等身若有眷属,将诣族姓子、族姓女为法师者,若讲说法获斯经典,奉卷受持讽诵读者,四天当往将护使得澹泊。若在县邑郡国州城大邦,居家出家,我四天王与其眷属,当拥护此族姓子女供侍奉事,令得安隐无危害者,亦无伺求得其便者。若斯经典所可流布国土处所,当令宿卫面四十里,诸天龙神鸠洹眷属子孙,无得其便。」

尔时,惟楼勒叉护怨大天王,说此颂曰:

「我所有眷属,  诸子及宗亲,
 吾能顺堪任,  供奉此聪达。」

时惟楼博(无怨)大天王,则说颂曰:

「吾为法王子,  以法而化成,
 供养诸佛子,  奉建道意者。」

提头赖(坚郡)大天王,即说颂曰:

「则当为将护,  普周遍十方,
 其有持斯典,  佛正觉所说。」

惟沙慢(息意)大天王,即说颂曰:

「若建立道心,  供养后学者,
 众生缘供养,  不任报其恩。」

于是息意大天王,有太子名曰谛颜,以七宝盖奉上如来,寻说颂曰:

「今我当受斯,  如来之经典,
 辄为他人说,  人心之志性。
 世尊知我心,  晓了宿世行,
 如意之所建,  于世当成佛。
 今奉正觉盖,  莫能觐尊颜,
 愿我逮如是,  无见顶相者。
 正觉唯来眄,  人尊垂慈心,
 清净目睐察,  哀眼覩众庶。
 世尊则授决,  智慧度彼岸,
 于是寿终后,  则生兜术天。
 兜术天上没,  见弥勒最胜,
 当于二万岁,  供养佛乃生。
 彼则出家已,  净修于梵行,
 便于贤劫中,  普见一切佛。
 皆悉供养已,  净修梵行竟,
 讫六十亿劫,  当得成正觉。
 作佛名宝盖,  佛土号庄严,
 淳悉诸菩萨,  常当讲妙法。
 其命寿一劫,  佛灭度之后,
 愍伤众生故,  正法住半劫。」

于是,释提桓因与无央数百千天人眷属围绕,白世尊曰:「我当拥护于斯法师、持是典者,供养奉事而顺其志,其诵说经吾当故往谘受斯法,当令法师势力强盛,辩才次第演说如流,使无诸碍而不遗漏。」

尔时,天帝释太子,名曰翟或,七宝璎珞奉进如来,说此颂曰:

「世尊我目覩,  如来之所行,
 又若已尊修,  志慕求佛慧。
 古世之所行,  所施无所冀,
 我当学斯教,  布慧诸所有。
 亦为受斯经,  然从法王得,
 数数每讲说,  当报导师恩。
 平等以时节,  与此经典俱,
 供进饮食馔,  奉持佛道故。
 唯声闻不任,  将顺斯典诰,
 我当护正法,  调御于来世,
 唯垂见慰抚,  决断诸天疑。
 吾身当久如,  得成若能仁,
 于时尊授决,  明达诸通慧,
 汝当得正觉,  如今覩佛身,
 行亿千劫中,  若复暨百姟,
 当为世光明,  号曰慧成就。」

于是梵忍天,白世尊曰:「唯然,大圣!舍于禅行则当往诣族姓子女而听说法。若说此经多所降伏,释梵诸天,我能堪任供养奉事斯族姓子,天上世间诸天人民,悉当加敬而奉事之。」时梵忍天说此颂曰:

「其执持此经,  比丘比丘尼,
 清信士女等,  则为普济世,
 若习斯典者,  叹咏诸至诚,
 吾唯能堪任,  论说于此经。
 敷华当重叠,  上至于梵天,
 以为座坐上,  令说斯经法,
 于彼磬扬声,  善哉!所造说。
 然后于末世,  若手执此经,
 政使亿国土,  令满其中火,
 则当往诣彼,  求还闻斯典。
 宝积如须弥,  以此宝施与,
 因得闻是经,  严净千佛土。」

嘱累品第十八

尔时,世尊则如其像而出顶光,便现神足,感魔波旬,与诸兵众往诣佛所,白世尊曰:「吾与眷属于如来前而自约誓,若斯经典所流布处,诸郡国土而有法师,敷陈经典宣于法会,又吾身誓益当加护,令得畅达不兴危害。」

于是世尊紫金色光普照佛土,告普首曰:「如来以为建立斯典,并及将护持经法者,加以法恩流布天下阎浮利域,至竟正法不为毁灭。」

于时,众会普持杂华一切名香散如来上,各叹斯言:「当令此法而得久住,于阎浮利常令弘普靡不周接。」

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曰:「当受斯经。」应曰:「唯愿奉持。」

佛告阿难:「斯经悉显至于天上,用受持故,当为众会而分别说。」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其有受持斯经典者,若讽诵读为他人说,其福如何?」

世尊告曰:「假使以七宝普用週遍满于虚空中以布施者,当知其有桉如文句说此经典,则为供养如来、至真及与圣众一切施安。若复有人受此经典,书着竹帛执持供养,其人现在获得十藏。何谓为十?见佛之藏逮得天眼、闻法之藏获致天耳、圣众之藏得不退转、菩萨贤圣无尽宝藏逮致宝掌、像色之藏则得具相、眷属之藏营从不散、无间宝藏逮得总持、志念之藏逮得辩才、无畏之藏摄诸异学、功德之藏众生禀仰、圣慧之藏普获一切诸佛之法。」

佛说此经时,七十二姟天逮得法忍,无量众人悉起道意,不可限人漏尽意解。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何名斯经?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是经名『等御诸法』,当奉持之,又名『庄严佛法』,复名『持心梵天所问普首所畅』,当坚奉持。」

佛说如是。普首童真、持心梵天、普行族姓子、贤者大迦叶、贤者阿难,诸天、人民、阿须伦,闻佛所说莫不欢喜。

持心梵天经卷第四

「优头犁 头头犁 末知 遮[口*知] 弥离 揥离 揥隷 弥隷睺楼(短音) 睺楼(长音) 睺留(氏音) 吚拔[口*知] 錍拔[口*知] 丘丘离 佉罗祇 阿那提(无有实) 揭提(初往至) 摩醯(无心) 摩奈夷(意所念) 摩嬭(有意) 袍揵提(多香) 萨披提(一切音) 腊披婆渴提(离于响) 新头隷(为师子) 南无佛檀(稽首佛) 遮粟提(所行) 南无昙(稽首法) [目*匿]偈(害除) 南无僧(稽首圣众) 披醯多(顺御) 菩波扇陀(寂然) 萨披披(彼去诸恶) 弥多罗弥浮提俦(修实慈) 萨遮尼陀耶(谛示现) 披罗摩那(净志) 波世多(教化) 利夷(神仙) 波世多(开导) 阿致单提(无现在) 萨陀浮陀伽罗呵(将摄诸魅) 南无佛陀悉蝉提曼陀钵(稽首)」


上篇:长爪梵志请问经

下篇:思益梵天所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

佛说摩达国王经

佛说摩达国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佛说乳光佛经

佛说乳光佛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 晋代译失三藏名 闻如...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注音版】悲华经

悲华经...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序 宋沙门遵式述 山门教卷自唐季多流外国...

罗云忍辱经

罗云忍辱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阿难曰:「吾从佛闻如是。...

【注音版】阿弥陀佛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父子合集经

父子合集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

佛说譬喻经

佛说譬喻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

懂得低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妄想造就了我们的业力

我们因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们的妄想就造成了我们的业...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推荐】男女间交往须知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27件会让自己开心的事

引导语: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习惯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