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三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第六会十地品初明十地章 本分中六决定章 加分中意加内明四法章 六正见章 请分中转依章 请分未证教二大章 说分初料简诸宗义章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 校量胜分初十愿章 三种菩提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行校量慈悲内缘起章 彼果分中调柔等四果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十恶业道章 七种邪见章 十善业道章 摄生戒中明四倒章 第三地厌分中四静虑八禅章 三苦八苦章 四无量章 六神通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八十种好章 第五地中七净章 十谛章 第六地缘生章 三空门章(亦言三三昧) 重空三昧章 人法二空章 第七地中四家义章 第八地四种无生忍章 三世间章 十自在章 十怖畏章 第九地十稠林义章 八万四千法门章 烦恼行使行稠林章 根行稠林章 生行稠林章 习气稠林章 三聚行稠林成就章 二十种法师章 四十无碍辩才章 第十地受职章 阿耨达池义

初明十地品十地章

十地者。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明焰地。四烧然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名地。地者位也。今十地者。摄佛因位一乘三乘声闻人天等。竝在其中。为五乘人所观。普贤证位。佛果摄用。无碍自在。一切皆尽。何以故。十地之法。摄众生中最初门故。地法甚深最难了别。略约五乘分别分齐。言五乘者。人天等为一。谓人天乘。声闻缘觉共为一。谓为小乘。渐教所为为一。谓渐悟乘顿教所为为一。谓顿悟乘。一乘为一。谓究竟乘。就初人天。有三种成佛。一佛为救三恶道。现身异彼。三恶道外。即成佛身。如佛现黑象脚等。二为引人趣。现在佛身。如佛为提谓长者现树神身等。三为引人天。为现其圣身。如人天等知佛是圣。而兴供养成世间福者是。二就二乘中有其七义。一约地。谓三界九地十地十一地等外。即成其佛。二约位。见修已外。即成其佛。三者约行。离学已外无学身中。即现成佛。四约菩萨行。三十三心外。即成其佛。五者约时。小乘六十劫成三僧祇外。即成其佛。六者约生死。最后分段身上。即成其佛。七者依小乘十二住。第十二最上阿罗汉住则同是佛。三者约初回心教门。有其八义。一约地位。谓乾慧地等十地。第十地中即成佛。所以同十地成佛者。为佛下同因位故作此说。二约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已外即成其佛。三约位。见修已外即成其佛。四约行。学位已外同无学罗汉位。即成其佛。五约时。依大乘三僧祇外即成其佛。六约菩萨行。三十三心外即成其佛。七约无分别。空理一念即成其佛。八约生死。最后分段身上即成其佛。此约化身。若约报。分段身后即成其佛。又约初教直进位。有其七门。一约位。从十信位等。乃至从欢喜地等满足十地已外。即成其佛。此由佛境界分段身。非同菩萨地分段身故。二复约位。从欢喜地尽第九地。于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此亦为对声闻下位。于下身中成佛故。故作此说。三约理。谓真如无分别空一念即成其佛。四约十地后一念证果即成其佛。五约时。大乘三僧祇后即成其佛。六约行。究竟无学即成其佛。七约大乘十二住。于第十二最上菩萨住后。即成其佛。又约大乘终教。有其十门。一者约位。从十信行。乃至欢喜等十地满后。即成其佛。二者从欢喜等初地。至尽第九地。于第十地中。即成其佛。如梵网经所说者是。此为对声闻。现凡身上得于果证故作此说。此当变化成。非当实成。三者约位。从初欢喜地至第三地。是世间法相同三界。第四地已去至第七地。相同无流。于世间身中。得彼三乘无流德。名为出世。第八地已去至第十地。名出出世。即得成佛。第八地成法身。第九地成应身。第十地成化身。此为于十地中别地相故作是说。四者一念成佛。约无分别真如故作此说。第五约证以明一念成佛。于初地中一念证故。六于十地后一念证果。名一念成佛。上诸一念者。所谓无念也。七约时者。谓大乘三僧祇后即是佛。八约行。金刚心后。得一切智智即是佛。九约生死。灭七种生死后即是其佛。十者依大乘同性经。有三种十地。声闻十地。缘觉十地。佛十地。为招引小乘。同于大乘终教之义故作此说。其十地名等。具如疏说。又有差别十地相。广如梁本摄论修时章释。第四约顿教明者。唯有一门。所谓无相。何以故。由成一行三昧故。乘彼一味真如所成故。不可说有诸异相门。成佛亦如此。一切俱离。是名佛也。第五约一乘义者。十信终心。乃至十解位十行十回向十地佛地。一切皆成佛。又在第十地。亦别成佛。如法宝周罗善知识中说。何以故。一乘之义。为引三乘及小乘等。同于下位及下身中。得成佛故。又于八地已上。即成其佛。如于此位成无碍佛。一切身故。此据别教言。若据同教说。即摄前四乘所明道理。一切皆是一乘之义。文虽是同。而义皆别。如此等法差别相者。为护十地故。随方便门作种种说。令诸众生于十地中离增上慢。又依六相。总别义即是一乘。随相别布义即是三乘。此约教分说。其实一乘十地之法。尽其三世已通究竟。此据证说。余义如别章。

本分中决定章

六决定者。一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胜善决定。此有六义。一大法界故胜。二一切佛根本故胜。三法相差别法尔故胜。四真如观。胜凡夫二乘智故胜。五顺大教故胜。六是无漏故胜。故地论云。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法相义故。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故。说大乘法法尔故。白法界故。四因善决定。因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见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此六决定。是十地体。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来。故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决定。谓观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废兴。显位高下增微故。通义可知。此义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贤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证故。余义如别章。

加分中意加内明四法章

四法章者。即四堪智。一者缘二者法三者作四者成。此之四智。与六相智类亦相似。但门有别。一缘者。即成法之缘。二法者。相应成法。三作者。谓缘能成也。四成者。谓了别成就。知法之智明了。缘起自在故云堪。此义亦得通一乘及三乘。何以故。由此四堪智。于三乘中。顺离四谤。及契中道故。此义如别章。

六正见章

六正见者。金刚仙论。一真实智正见。能知理法。二行正见。能知行法。此二是教旨。三教正见。能知教法故。四离二边正见。知前理法不同情取。五不思议正见。知前行法。成德出情。六根欲性正见。知前教法说随物心。此之正见。知法分齐也。此顺三乘。若依一乘。即十种明了法。如离世间品说。所谓随顺世间明了法。为欲长养一切世间凡夫善根故。无碍不坏信明了法。解法真性信行人故。安住法界明了法。解法行人故。远离八邪向八正道明了法。解八人故。除灭众结断生死漏见真实谛明了法。解须陀洹故。观味是幻还来受生明了法。解斯陀含故。乃至须臾。不乐三界不着受生专求尽漏明了法。解阿那含故。六通自在由八解脱随意正受九次第定诸辩明了法。解阿罗汉故。常乐寂静因外缘解知足少事不由他悟成就智慧明了法。解缘觉故。成就胜智诸根明利心常解脱长养无量功德智慧满足诸佛十力四无所畏一切佛法明了法。解菩萨故。问何故引彼下法释明了义。一乘甚深。举下为况。令人易解故。小乘即无此事。因映成大解故。余义如别章。

请分中转依章

转依者。五门分别。一明转依所依体。二明能转智。三明所转障。四明转所感果。五明位地。所依者。谓常身由自性身。如来藏先为生死依。后转为法身为究竟依。能转智者。谓无分别智。所转障者。谓八妄想等。所感果者。谓涅槃寂灭果。所依位者。如梁本论云。略有六位。一益力损能转。由随信乐位住闻熏习力故。世间修慧损益义成。二通达转。谓已登地诸菩萨。由真实虚妄显现为能故。虚妄者。谓观俗智。真俗二智竝得现故。此转从初地至六地。有出入观异。三修习转。由未离障人是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依故。谓三相不显现。三无相显现故。此转从七地至十地。谓此中同修无相行故。以四地为其位。四果圆满转。由已离障人一切相不显现。清净真如显现至得一切相自在依故。谓智断恩三德具足也。五下劣转。由声闻通达人无我故。六广大转。由菩萨通达法无我故。谓人境功能三义胜故。人是菩萨。境是法无我。功能即自利利他功能也。此约直进教释。若约小乘。即见修等转。若约初回心教。亦同见修转。若约熟教。地前随伏。初地顿断。二地已去断其习气。顿教不说断。圆教一断一切断。亦如前说。断皆非初。非中后断也。普贤解行位中渐差等伏。余义如别章。

请分未证教二大章

证教者。即约因果二分说二大也。因分者是教大。果分者是义大。所以约果说义大。为果是所剋之位。义大是所证之法义。位相似故约之以显。所以约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位。教是能目方便义。位相似故约显之。教证二分德量非小故名为大。证分绝言。是发趣者究竟所归。故名为义。教大者有其三种。一因成就大。二因渐成就大。三教说修成就大。因成就大者。地论偈言。慈悲及愿力。因此剋证故名为因大。位在地前。因渐成就大者。偈言渐次故。渐者说闻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出世间智因故。何者教说修成就大。有二种。一满足修。二观修。满足修者。偈言。非心境故。非心境者。此句示现闻思慧等杂境界处。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间智。而此不能满彼出世间智地。偈言。智满如净心故。如出世间清净心。能满彼智地故。观修者。偈言。是境界难见难说。自心知我承佛力说。咸共恭敬听。此偈显何义。是境界难见。自心清净可见。此境界不可说。如是教说修成就已。余偈义可知。此义通三乘。小乘中则无。何以故。小乘义中。但说教故。一乘圆教。若约见闻。则不得分教义二大。若约普贤解行证义。即说有其教义二大。若将见闻对普贤证。亦得可言见闻是教大。普贤证义是义大。可准知之。

说分初料简诸宗义章

今论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宗趣。若随机感药病别说。则有无量。今依龙树菩萨释般若义立四悉檀。其宗通言一切皆得成宗。即是龙树菩萨大善巧也。四悉檀者。四者数。悉檀者宗也。一世界悉檀。世者时。界者分齐也。在一时中设教当理名世界也。二各各为人悉檀。机宜各别。各取当圣所为故名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者。明其圣教。拟所当机。伏灭烦恼。名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者。无闻教义理事。应得伏灭烦恼生漏无漏智。即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者。义中第一也。此四悉檀。犹如圆珠随方皆应。悉檀之义。亦复如是。又有四悉檀印。一苦二无常三无我四寂静。前四据益。后四据道理。是名悉檀多。随大小乘。因果漏无漏。若理若事。一切皆应。宜可知之。余义如别章。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

五怖畏者。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初地之中。离如是等一切诸畏。何以故。初地离我相故。尚不贪身。何况所用事。故无不活畏。心不希望供养恭敬。我应供养一切众生故。无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有死畏。菩萨死已。不离佛菩萨。无恶道畏。菩萨在世一切无有等者。何况有胜。无有大众威德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唯依身怖畏。因者略有二种。一邪智妄取想见爱着。二善根微少。是五怖畏。若约小乘。即实有是法。若约初教。其事即空。是五怖畏。若约终教。怖畏即如是。怖畏义。若约顿教。一切不可说。若约圆教。如前事成。何以故。随处示现。皆成菩萨道事故。余义如别章。

校量胜分初十愿章

十愿者。一供养愿。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一切种具足上。深信清净。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此中供养有六种大。一者福田大。谓一切佛。二供事大。谓一切具足故。三心大。深信清净故。四摄功德大。广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究竟如虚空故。六者时大。尽未来际故。二者受持愿。受持三义成就。一者于诸佛所说修多罗教。次第令法轮不断成就。二者证三种正觉得证成就。三者修行于三正觉因处。各令修行成就三佛。正觉者。声闻辟支佛。亦名为佛故。三摄法上首愿。于诸佛成佛处。为摄法上首身。四知众生心行愿。教化一切。令心增长菩萨所行故。五教化众生愿。随彼众生麁细差别名色所摄。令信入诸佛所说法中。已入法者。令入二乘菩提故。已入二乘菩提者。令入无上菩提故。六知世界愿。谓知一切相乃至正住等及倒住等。乃至如帝网差别真实义相故。如业幻作故。真实义相者。唯智能知。余相者。可现见故。七知净土愿。有其七种。一者同体净。如经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二者自在净。如经一切佛土平等清净。三者庄严净。如经一切佛土神通庄严。光相具足光明庄严。众宝等庄严故。四者受用净。如经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五者住处众生净。如经有无量智慧众生悉满其中。六者因净。如经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净。如经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示现故。显智神力等故。八同心同行愿。有其十种。一者共集善根无怨亲故。二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故。三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四者随意能现佛身故。五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随意神通故。七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会皆现身相故。九者一切生处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行菩萨行故。九三业不空愿。于中不空有二种。一作业必定不空。身口意业所作不空故。二作利益不空。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意宝身故。十成菩提愿。如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作业有七种。一示正觉业。二说宝谛业。三证教化业。四种种说法业。五不断佛种业。六法轮复住业。七自在业。如是十愿。初地已上成。地前随力随分。此约三乘说。若约一乘教。则十信终心具足一切愿。余义可知。

三种菩提章

三种菩提者。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佛菩提。依其教分。自位究竟。虚通曰道。问声闻缘觉既非究竟因。何共佛得菩提名。答声闻缘觉。若对于佛。即非究竟。若就当位依教分齐。不别作佛。成自罗汉即为究竟故。别得菩提名。若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余义如别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十行者。一信.二悲.三慈.四舍.五不疲倦.六知诸经论善解世法.七惭愧.八坚固力.九供养诸佛.十如说修行。此义在一乘见闻。在三乘及声闻人天等。前信等三十句。是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信等。是彰地净法。余义如别章。

行校量慈悲内缘起章

缘起者。大圣摄生。欲令契理舍事。凡夫见事。即迷于理。圣人得理。即无于事故。今举实理。以会迷情。令诸有情知事即无即事会理故兴此教。故地论云。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如经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从六入乃至于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体无我故。当知。十二因缘等。即体自性空。依彼阿赖耶识生。梨耶微细自体无我。生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亦皆无我故。缘生等无有别法。佛举缘起观门。以会诸法。一切无分别。即成实性故。地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是其事也。缘起观门。有如是益。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说。何以故。为是所目故。若据胜劣缘起。是胜观。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虽有名字。而不违其义。何以故。不断法我故。余义如别章。

彼果分中调柔等四果章

四果者。一调柔果利益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智果利益胜。言调柔者。即行为体。发趣者。即解智为体。即闻思慧智也。摄报者。即果报五阴为体。愿智者。取成用为其体也。调柔摄报愿智三果。诸地各局不相通也。发趣一果。义通诸地。余义如别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其戒种类略有四种。一依瑜伽四波罗夷等。二依璎珞梵网经十无尽戒。三依方等经二十四戒。谓有二种。第一明菩萨所受二十四戒。一者饥饿众生。求饮食卧具。不与者犯重。二者淫欲无度。不择禽兽者犯重。三者见有比丘畜于妻子。随意说过者犯重。四者见人忧愁欲自丧身。以己意增他嗔。败他命根者犯重。五者取旷路中财宝者犯重。六者见他欲害命。以美言赞。令他瞋恚者犯重。七者见他欲烧僧房。不尽心谏者犯重。八者若见若闻他犯重罪。若不作三到唤教忏悔者犯重。九者见有作五逆罪。不呵劝舍者犯重。十者见闻他欲兴大善事。更起嗔恚坏他者犯重。十一者见他耽食耆酒。当以己情往呵。除自因缘犯重。十二者见人淫他妇女。语他夫者犯重。十三者视他怨家。作怨家想者犯重。十四者见他视怨家如赤子。语何能视此人如赤子犯重。十五者见他聚斗。助力檛打者犯重。十六者见他伏匿事。向他说令他大嗔恚犯重。十七者见闻他善事。云都不作者犯重。十八者行于旷路。见人营塔庙营精舍。而不助者犯重。十九者见闻有人离善知识亲近恶友。赞好不劝舍者犯重。二十者于栴陀罗家恶人处恶狗家声闻二乘人处。除己事急往者犯重。二十一者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想。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二者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杀。若不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三者解于方便知众生根。若谓不说者犯重。二十四者或见诸菩萨。及余诸见悉不得向人说。现身得障道法得白癞病。或时愚痴。或时眚盲。或时目眩妄想分别诸法。要得愚痴。第二明护戒境界者。广如大方等经第四卷说。四依十地论十善法戒。问此戒何别。答准依戒相。亦有差别。二十四戒为初学者受。亦寄在俗人。十无尽戒在得位前。通其道俗。四波罗夷戒。在于直进。为出家人。略寄相别。据其根行。利益亦得说通。十善法戒。寄在十地。见闻及修行。其义亦通。又此十善戒。是性戒无别受法。据此其义在高亦可。摄从轮王化俗。此亦通下。虽名下通。而义是别。谓通性起戒。此义不通愚法小乘。若回心声闻受者。其戒相差别同异共不共学。广如梁本摄论戒学中说。

十恶业道章

十恶业者。一杀.二盗.三邪淫.四妄语.五恶口.六两舌.七绮语.八贪.九瞋.十痴.此业有二种。一性不善业性违理故。二发恶律仪皆通其三业。其性十恶。亦有作无作。作有三种。自作.教化作.见闻随喜作。无作有一种。谓作俱无作。问恶律仪何故不同戒中形俱无作。答恶律仪业亦有生在恶律仪家。识知已去。执持杀具即得恶律仪。不专由期心长时分限发恶律仪。有此别义故。不同善戒形俱。亦有誓得恶律仪者。非一切也。又有秘密翻依十恶之善。如梁论云。论曰。复有经言。云何菩萨行杀生。若菩萨有命众生。断其相续。释曰。若有命则知有业。若有业则知有惑。由具此三。六道四生相续不断。若菩萨随其根性。为说三乘圣道。令彼修行断此三法得无余涅槃果。不相续众生。即是断命故名杀生。论曰。云何菩萨夺非他所与。若菩萨自夺非他所与。释曰。菩萨以大悲摄一切众生。为自眷属。令离生死嶮难。夺非他所与众生。非彼父母及人主等所与故。名夺非他所与。论曰。云何菩萨行邪淫。若菩萨于欲尘起邪意等。释曰。菩萨三业。与淫欲相反。意知其虚妄不实为众恶本。口亦作如此说。身不行其事。亦是相反。即是于欲尘起邪意等故。名行邪姪。论曰。云何菩萨能说妄语。若菩萨是妄能说为妄。释曰。一切法皆是虚妄。菩萨如虚妄而说故名能说。故名能说妄语。论曰。云何菩萨行两舌。若菩萨恒住最极空寂处。释曰。两舌令彼此不和。菩萨思空说空。令自他不见此彼。何况和合。故名行两舌。论曰。云何菩萨能住波留师。若菩萨住所知彼岸。释曰。若依直语。波留师名目恶口。住恶口人。不为他所亲近。菩萨住所知彼岸。即三无性理。亦不为众生所亲近。以此理非凡夫二乘所行处故。故名能住恶口。又若依密语。波留师名目彼岸住。即以密语显于直语。论曰。云何菩萨能说不相应语。若菩萨能分破诸法。随类解。释曰。菩萨能分破诸法。谓根尘识皆无所有。此无所有非定是无。亦非定有。有无悉不可得故。名能说不相应语。论曰。云何菩萨行阿毗持呵楼若菩萨数数令自身得无上诸定。释曰。若依直语。阿毗持诃楼名目贪欲。行贪欲者。必爱乐外尘。菩萨恒乐令自身得最胜定。故名行贪欲。又若依密语。阿毗持诃楼名目数数得定。即以密语显于直语。论曰。云何菩萨起憎害心。若菩萨于自他心地能害诸惑。释曰。瞋恚以憎害为相。菩萨作意。欲断自他一切烦恼故。名起憎害心。论曰。云何菩萨起邪见。若菩萨一切处遍行邪性如理观察。释曰。大乘以有分别为邪性。分别性遍行。于依他性即是邪性。若离分别。名人法空真性。小乘以身见为邪性。因此身见生诸惑故。若离身见。一切邪执皆不得起。得人空真性。菩萨能如理。观察此邪性。见其是邪故。名起邪见。余义如别章。

七种邪见章

邪见者。有其七种。一异乘邪见。随顺正道。而别取无余涅槃。即愚法声闻人。二虚妄分别见。三戒取净见。谓种种占相吉凶。是虚妄见恶戒见等是。戒取净见。恶戒见者。自取所见故。四自谓正见。将自妄见。谓为是见即心烦恼等诸见是也。五覆藏见。六诈现不实见。覆藏者。用隐覆内为是。诈现不实者。用显外相为是。七非清净见。将世间为涅槃等者是。此等诸见。并不许佛见为是故名邪见。此义在三乘小乘中。分有为彼一乘目。即属于一乘。余义如别章。

十善业道章

十善者。翻前十恶成十善也。善义不同。有其五种。一人天十善。二声闻十善。三缘觉十善。四菩萨十善。五佛十善。问既十善五重。十恶亦应同其十善。答由善义顺理。理法甚深故有五重。不等恶业。不善从麁相别诸思生故。但有一种。无五重别。此十善业。由附观智。智既渐深。福亦渐细。故不同也。余义如别章。

摄生戒中明四倒章

四倒者。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二倒名为恶意。专念行故。二倒名为恶心。非专念行。谓我净思故。二倒恶意专念行者。伺缘名意。常乐二倒。缘中现起故名意也。违理名恶。是起烦恼。作意而生名专念行。二倒恶心非专念者。根本集起是其心义。我净二倒。望前常乐。根本集起故说为心。我是常本。净是乐原。此二性成。非作意生。名非专念也。倒者变翻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名八倒。声闻灭四倒。菩萨灭八倒。此据上心正便说。若据残习。四倒八倒。竝菩萨除。若依初教。第十地断不分习气。若据终教。地前伏上心。初地灭种子。第十地已还。渐灭习气。佛地永断。若分惑体。常等四倒。是见道惑。无常等四。是心烦恼。若据一乘。其惑广大无尽。为能证普贤门。一切俱断。余义如别章。

第三地厌分中四静虑八禅章

世间道禅者。谓世间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如是静虑无色。由四种相应广分别。谓杂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净故。杂染者。谓四无记根。一爱二见三慢四无明。由此四惑染污其心。于诸染污静虑定门。令色无色界一切有覆无记烦恼随烦恼。生长不绝。所以者何。由有爱故。味上静虑杂染所染。贪味净定乐故。由有见故。见上静虑杂染所染。依止静虑。发起计度先际等见故。由有慢故。慢上静虑杂染所染。依证胜定。起高慢故。由无明故。疑上静虑杂染所染。求解脱者。由未通达真实道。于胜品所证。常生疑惑。为解脱也不解脱也。如是烦恼。恒染其心。令色无色大小二惑。相续流转。清白者。谓清净静虑无色。由性善故。说名清白。虽是世间。离缠垢故。亦名为净。建立者。有四种建立。谓支分建立等至建立品类建立名相建立。于诸静虑。具四建立。诸无色中。唯有三种除支分。支分建立者。谓初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问法有无量。何故唯立寻等为支。答对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支故。由此三种支分满足不待余故。初静虑中。寻伺二种是对治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喜乐二种是利益支。由寻伺支。治所治已。得离生喜乐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止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第二静虑中内等净。是对治支。由此能治寻思故。喜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是对治支。由此三能对喜乐故。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第四静虑中舍清净念清净。是对治支。由此二能治乐故。不苦不乐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等至建立者。谓由此七种作意。证入初静虑。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此广分别。如声闻地后瑜伽处。云何证入初静虑时。由七作意。谓由定地作意。见欲界中过患等故。了达麁相。初静虑中。此相无故。名为静相。是名了相作意。如是作意。为闻思之所间杂。从此已上。超越闻思。一向修相缘麁静相。以为境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数数思惟如所寻思麁静性相。是名胜解作意。由修习此故。最初断道。生彼俱行作意。名远离作意。由此能断上品烦恼故。及能远离彼品麁重故。此观行者。复欣乐上乐见上断功德已。触少分。远离喜乐。为欲除去惛沉睡眠时。修习净妙作意以悦其心。是名摄乐作意。如是正修行者。方便善品。所资持故。令欲果系烦恼缠垢不复现行。因此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净相。是名观察作意。如是行者。数数观察进修对治。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暂时间得离系故。此对治道相应作意。是初静虑最后方便故。名方便究竟作意。从此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俱时作意。是名方便究竟果作意。又由了相作意。发悕愿心。为正了知所应断所应得。为断故为得故。由胜解作意。为所求义。发正方便。由远离作意。舍上品惑。由摄乐作意。舍中品惑。由观察作意。安心于所证。远离增上慢。由方便究竟作意。舍下品惑。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领彼所修作意修果。如为证入初静虑定修七作意。如是乃至为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如应当知。又麁相者。谓于一切下地。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如是麁相。略有二种。一住于重苦不寂静故。二命行微少寿命短促故。静相者。谓于一切上地。从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与麁相相违故。品类建立者。于初静虑定。具三品熏修。谓软中上如初静虑。余静虑及无色三品熏习亦尔。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于初静虑中。还生三异熟。如初静虑。于余静虑中。若熏修若生果。各三品亦尔。诸静虑中三品熏修生三果者。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如是等广说如前。于无色界中。无别处所故。不立生果差别所以者何。于无色界。无有安堵宫殿等处故。不建立生果差别。然由三品熏修无色定故。彼异熟生时。有高有下。有劣有胜。彼异熟生时。有高下者。由寿命等有差别故。有胜劣者。染污不染污。多分少分。有差别故。名相建立者。谓于四静虑中。三摩地差别无量名字。不可算数。不可思议。何以故。于初静虑所摄定中。诸佛世尊及得究竟大威德菩萨摩诃萨所入三摩地。彼三摩地。一切声闻及独觉等。尚不了其名。岂能知数。况复证入。如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三摩地。其数过百。如是于余大乘经中。说三摩地。其数无量。如于初静虑所摄定。于余静虑无色所摄定亦尔。如是所说。皆依静虑波罗蜜多。清净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别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处故。问所以不说出世定者。答由今举世间定证三地。同世间故。又问依璎珞经。初禅五支别立第六默然心为定体。何故不同。答杂集论等所明。是初教义。同彼小乘。因定本因定数出体。今璎珞经。同终教义。具足依数修明。据定位成处说故。两数不同。此数通三乘及小乘色天等。若为一乘教所目。即属于一乘。又外凡夫得定。我慢等所染。声闻定。我习法执等所染。初教出世心。烦恼等所染。终教三烦恼等习气所染顿教方便乘及究竟一乘。清净无染。应可准知。余义如别章。

三苦八苦章

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苦者苦受体。苦者外苦具坏者苦缘。坏苦者苦受体。行者无常迁变不住名行。亦是苦受缘。问无常行但是无常义。何得名苦。答无常有二义。一自体无常。二无常切己名苦。苦义虽同。望事麁细有别。亦可不别。何以故。以无常切己。附在观中。少触大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五盛阴苦有二义。一摄前七苦。总为五盛阴。二诸苦麁重名五盛阴。八苦约事不同。苦体不异三苦。其二苦教兴本。为初入法人。生厌离相。即苦类摄。未有道理。若入四谛。即苦谛摄。何以故。为圣教兴令得谛故。乃至苦圣谛义。亦准可知。所以知之。为大乘义含始终故。此苦在凡夫是苦类。在声闻入苦谛。若菩萨位。初教即空名苦圣谛。故维摩经云。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若约终教。苦即真如一切法亦如也故。若约一乘。前义为一乘所目。名为一乘。亦苦类等四义。入因陀罗微细等。成无尽故。余义如别章。

四无量章

四无量者。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无量缘三义。一众生缘。二法缘。三无缘。众生缘者。缘众生起慈故。法缘者。缘薀等法起慈故。无缘者。缘法无我起慈故。喜舍亦然。此义在三乘小乘中即无但有众生缘。一乘义具足。何以故。缘生无尽故。若出体小乘等智性。初教用后得智为体。终教用如理如量智为体。何以故。无分别智。为菩萨体故。一乘义无尽故。所知无边故。曰无量。余义如别章。

六神通章

六神通者。一神足.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五宿命.六漏尽。神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等智性。亦云生得。他心智通。用法智比智道智等智他心智为性。漏尽通。若漏尽人所得。用十智为性。若知他漏尽。六智为性。谓法智.比智.尽智.无生智.灭智.等智。无拥故曰通。宿命天眼。是明非示现。神足他心。是示现非明。漏尽通亦明亦示现。天耳通非明非示现。问何故地果中辨五通不明六通。答为禅定在世间成通。非无漏。若凡夫成五通。小乘圣人得六通。初教出体同声闻。仍[利-禾+垂]如实智。其体即空。终教即如。顿教亦同。如上来诸义。为一乘目。即是一乘。若据别教。即有十通。如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三十二大人相者。一足下安平。二足下千辐轮。三佣足跟。四踝骨不现。五佣[跳-兆+专]膓如伊尼延鹿王。六阴藏如马王。七纤长指。八平立手摩膝。九臂肘佣圆。十手足网缦。十一手足柔软。十二两手两足两肩颈七处满。十三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十四依大论。菩萨身齐为中四边量等身佣直上身如师子。十五身金色。十六缺骨满。十七皮肤细软。十八尘垢不着。十九身毛上靡。二十一一毛右旋。二十一圆光一寻。二十二咽已上有十一相。一四十齿。二齿齐密。三齿白净。四广长舌。五次第得上味。六梵音声。七颊车方如师子。八目绀色。九眼上下瞬如牛王。十眉间白毫。十一肉髻。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是持戒得。何以故。若犯戒者。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又由别因。如瞿夷问经说。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深浅异。凡夫有人。小乘无人。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无尽。具因陀罗及微细等。依别教。其相如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尘数等相。余义如别章。

八十种好章

八十随形好者。手足二十爪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跳-兆+专]两膝两髀两股臀皮藏相两圆两脇两腋两乳两肩两肘两腕腰背心脐咽腹。悉皆妙好。是名咽已下有六十种好。言髀股者。即外曰髀。内曰股。上下牙齿两断两脣两颊两鬓两眼两耳两眉鼻两孔额两角。是名咽已上有二十种好。一切众生。福德积聚等一毛相一切毛相。福德积聚等一随形好一切随形好。福德积聚增至百倍。乃至一相除。白毫肉髻余一切相增至千倍。乃得白毫相。即二十九相。名一切相。白毫相功德增至百千倍。乃至肉髻无见顶相白毫相功德增至亿百千倍。乃得如来法蠡音相。如来随意发声清净梵音。乃至十方无量世界种性地菩萨。成相好种子。解行地菩萨。修集方便。净心地菩萨证得。余地菩萨。渐胜清净。如来毕竟快净。无上人中不具。诸天分有。小乘实具。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无量。具因陀罗微细等故。余义如别章。

第五地中七净章

七净者。一戒净.二定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此五大小乘名同。后二名异小乘。后二者。一行净二行断净。以彼宗趣灭故。后说行断净。大乘名者。一名行断。二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净。以此宗依其行断起上胜求。所依位者。若约小乘。戒及定见道前。次三见道。次一修道。次一无学道。大乘三位论之。行断及行在修道。余悉同前。净者分胜离垢故名净。此义通三乘及小乘。若为一乘目。即属于一乘。一乘清净有十种。如离世间品说。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余义如别章。

十谛章

十谛者。是菩萨如实知是苦圣谛是苦集谛是苦灭谛。如实知是至灭苦道圣谛。是菩萨善知世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说成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令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是菩萨随众生意。令欢喜故。善知世谛。通达一切法一相故。善知第一义谛。觉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谛。觉法差别故。善知差别谛。觉分别阴界入故。善知说成谛。觉身心苦恼故。善知事谛。觉诸道生相续故。善知生谛。毕竟灭一切热恼故。善知尽无生智谛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谛。正觉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知。问此之十谛通三乘不。答华严十谛。即是一乘璎珞十谛。即是三乘。何以故。为随教定故。余义如疏论广释。

第六地缘生章

缘生者。略说十门。所谓因缘有分次第故。一心所摄故。自业成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先后际故。三苦集故。因缘生故。因缘生灭缚故。随顺有尽观故。如是十番十二因缘。一乘义摄。璎珞十番因缘。三乘义摄。何以故。随教差别不同故。余义如疏论及别章释。

三空门章(亦名三三昧)

三空门者。一空二无相三无愿。据境为门。据能观智。即为三三昧。此义通三乘及小乘。若为一乘教所目。即入于一乘。余义如别章。

重空三昧章(附现)

重空三昧者。谓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以有漏空行。观无漏空行名为空空。以有漏无相行。观无漏无相行。名无相无相。以有漏无愿行。观无漏无愿行。名无愿无愿。此义属小乘。若为一乘目。即属于一乘。若为三乘目。即属于三乘。余如别章。

人法二空章

人法二空者。谓人空法空。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法我执无所显真如名法空。人空通小乘。而未清净。至三乘方清净。法空在三乘。而未清净。至一乘究竟净。余义如别章。

第七地中四家义章

四家者。一般若家。二谛家。三舍烦恼家。四苦清净家。住处所摄。称之为家。家者家宅也。于七地中。成就长时道品。诸障清净。最后究竟有功用无相。复能当成无功用无相义。故名家也。此义在三乘。若为一乘目。即属于一乘。般若家者。实性般若也。谛家者。性实故名谛。舍烦恼家者。自性清净。无烦恼也。苦清净家者。苦性即空。是名苦清净。余义如别章。

等八地四种无生忍章

四无生者。一事无生。二自性无生。三数差别无生。四作业差别无生。此四无生。广如论释。事无生者。于三乘处加行道中。解法如实故。自性无生者。于三乘中。正体智观不二。平等平等成就。数差别者。义当三乘中分别法相分齐。即空无分别。作业差别无生者。当三乘中作佛成就。犹如天鼓无思成事。究竟无分别寄在八地成。若一乘义。十信地见闻终心成解行。十信终心胜进向十解。得究竟证。余义如别章。

三世间章

三世间者。于净佛国土中。有三种自在行。一器世间自在行。二众生世间自在行。三智正觉世间自在行。器世间自在行者。有五种自在。一随心所欲。彼能现及不现。二随何欲彼能现。三随时欲彼即时现。四随阔狭欲彼能现。五随心几许欲彼能现。名器世间自在。云何众生世间自在行。是菩萨随众生差别信。随决定信差别。彼彼佛国土中。彼彼大会中。如是如是自身示现。是菩萨。若于沙门众中。示沙门形色。如是等彼彼国土中。如是自身差别示现。云何智正觉自在行。第一义谛智世谛智等。经曰。是菩萨远离一切身相分别。得身平等。是菩萨知众生身。知国土身。知业报身。知声闻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萨身。知如来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信乐。若以众生身作自身。或以自身作众生身。如是等九身如是。是菩萨。如是知众生深心起信乐。展转自在成。广如地论说。此义是一乘三乘小乘人天中见闻。余义如别章。

十自在章

十自在者。一命自在。不可说不可说劫命住持故。二心自在。无量阿僧祇三昧入智故。三得物自在。一切世界无量庄严严饰住持示现故。四得业自在。如现生后时业报。住持示现故。五得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现故。六得愿自在。随心所欲佛国土时。示成三菩提故。七得信解自在。一切世界中佛满示现故。八得如意自在。一切佛国土中。如意作变事示现故。九得法自在无边无中法门明示现故。十得智自在。如来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此义在果德。寄显八地自在义。此义通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自在无边故。余义如别章。

十怖畏章

十怖畏者。一死怖畏。二烦恼垢怖畏。三贫穷怖畏。四恶业怖畏。五恶道怖畏。六求不得怖畏。七谤法罪业怖畏。八追求时缚不活怖畏。九云何疑怖畏。十大众威德怖畏。此十怖畏类同初地所离。五怖畏初地已断。今举欲显八地正法。非谓八地有如是畏。余义如别章。

第九地十一稠林义章

十一稠林者。一众生心行稠林。二烦恼行稠林。三业行稠林。四根行稠林。五信行稠林。六性行稠林。七深心行稠林。八使行稠林。九生行稠林。十习气行稠林。十一三聚差别行稠林。初一句总。余十句别。所以初句为心行者。心是种种义。余十即是心种种之义相更无差别。何以故。由具六相义故。此义是一乘三乘小乘人天见闻故。余义如别章。

八万四千法门章

八万四千者。依普曜经。如来成道。有三百五十度功德。从初光曜无极度。乃至分布舍利度。以六波罗蜜乘之。成二千一百度。以四大六衰十法乘之。成二万一千。若依摄论。取四谛下十使乘之亦得。以贪瞋痴及等分四法乘之。成八万四千。大数门如此。于中法行根欲性病等。准此而知。若小乘依门如实。若三乘初教。其义即空。若约终教。其义即如。若依圆教。所目即属一乘。若入十门。即属别教。余义如别章。

烦恼行使行稠林章

烦恼行等者。一乘略分二义。一约位显烦恼。二据用义显烦恼。此之二义。约三乘显。余宗准可知。约位者。但诸教中约十地。显断麁细分齐者。即属终教摄。如地论三地文。一切欲缚转复微薄。一切色缚一切有缚一切无明缚。皆悉微薄。诸见缚者。先已除断。释论解云。一切欲缚转复微薄者。断一切修道。欲色无色所有烦恼。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悉微薄远离故。诸见缚者。于初地见道已断故。二但经论中。约见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断惑不同及麁细者。皆初教所摄。如十卷百论判。分别我见见道断。俱生我见修道断。如无性摄论。转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于修道位转复清净。如是等文。并属初教摄。百论云俱生惑修道断者。此将烦恼寄显见修。如皮肉心三烦恼。初僧祇断皮。二僧祇断肉等。其义例同。若经论中。依十地位显别无明。不论麁细者。如十一无明及二十二无明等。皆初教中直进教摄。何以故。为顺十地终心顿断诸惑故。二据用义显烦恼者。大分烦恼有其二门。一异小乘门。二同小乘门。同小乘者。复分为二。一者大惑。谓具结缚使垢缠等五义。名为大惑。结者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难解义是结义。又有五结。谓爱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三界贪为爱结。三界慢为慢结。余三唯欲界系义。是结义。又有五结。谓五下分结。谓爱结.恚结.身见结.戒取结.疑结。初二是界下。次三是众生下故。名下分结。界下谓欲界。众生下谓凡夫。又有五结。谓五上分结。谓色爱结.无色爱结.掉结.慢结.无明结。色界修道所断贪名色爱。无色爱亦尔。色无色修道所断掉慢无明。即为三结。此五能系众生趣上。不随下故名上分。又是圣人所行。非凡所行。圣人中那含所行。非下二果故名上分。又有四结。贪嫉结.嗔恚结.戒取结.见取结。又有三结。谓身见戒取。疑缚者四缚。一贪欲身缚。二嗔恚身缚。三戒取身缚。四见取身缚。欲界贪名贪缚。嗔名嗔缚。三界戒取名戒取缚。三界见取名见取缚。五阴名身。是四要须身口成。故名身缚。缚者不自在义。又有三缚。谓贪缚嗔缚痴缚。使者有四门。一者七使。谓欲爱使悉使有爱使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随逐驱使义。名之为使。二者十使。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戒取.五见取.六贪.七嗔八慢.九疑.十无明。三者九十八使。谓欲界三十六者。苦下有十。集下有七。谓邪见见取贪恚慢疑无明。灭下亦七。如集说。道下有八。谓邪见见取戒取贪恚慢疑无明。修道有四。谓贪恚慢无明。色界三十一者。苦下有九。除嗔余如欲界说。集灭各六道下有七。修道有三。竝皆除瞋。余如欲界说。无色界三十一者。如色说。四者一百九十六使。一百九十六使者。谓九十八使中正习分别故。有一百九十六。垢者有六。谓诳谄憍恼恨害。秽心故名为垢。缠者有十。谓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覆。缠者如[联-耳]缚焉多绕义。是缠义。又有八缠。谓惛沉。眠睡.掉举.恶作.嫉.悭.无惭.无愧。数数增盛。缠绕于心故名缠。上来所释结等五义。是大惑义。不具上五义。名小烦恼也。问上具五义名为使义。据此使义即是所成。因何上说使义乃入五义。是能成义。答使义含两义。一使义。二麁重义由有使义。入能成义。由麁重义。入所成也。又烦恼流类。别有二十九门。一三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欲界烦恼除无明为欲漏。上界烦恼除无明为有漏。三界无明为无明漏。此三连注不绝故名为漏。二四倒。谓常乐我净。此四不顺正理。称之为倒。三四流。谓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欲界烦恼。除见无明名欲流。上界烦恼。除见无明名有流。三界见名见流。三界无明。名无明流。此四漂注故名为流。四四取。谓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欲界烦恼。除见名欲取。三界四见名见取。三界戒取名戒取。上界烦恼。除见名我语取。以无我故。但取是语名我语取。执成判害。是取义。五五盖。谓贪盖.嗔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此五唯欲界。能覆三学。名之为盖。贪欲嗔恚。能覆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能覆慧品。疑能覆三品。六五见。谓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具四义故名见。一能观二转行三所取坚牢四缘中勐利。七五悭出成实论。谓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悋惜名悭。八五心擮。擮谓疑佛疑法疑僧疑戒疑教化。恶口谗判。败坏其心。不成善根。故名心擮。九六爱出毗昙。谓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等触生爱。十七流。谓见谛所灭流。修道所灭流。远离所灭流。数事所灭流。舍所灭灭。护所灭流。制伏所灭流。十一四扼。谓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十二八慢。谓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若于卑自高名慢。于等计等亦名为慢。于等自高名为大慢。于胜自高名慢慢。五阴等处名我慢。于大胜人谓少不如名不如慢。无德自高名邪慢。又以恶法自高亦名邪慢。于善人及尊中。不肯礼敬名傲慢。十三六十二见。谓于色阴起十二见。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如来灭后。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色阴有十二句。受想行识。亦有十二。合六十。加身是命身异命为六十二。亦可加断常二见。十四八种觉。谓欲觉.嗔觉.恼觉.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利他觉.轻他觉。若依地持。七名轻慢觉。八名族姓觉。十五一百八烦恼。谓九十八使加其十缠。名一百八烦恼。十六三不善根。谓贪嗔痴。十七三杌。谓贪嗔痴。十八三垢。谓贪嗔痴。十九三烧害。谓贪嗔痴。二十三箭。谓贪嗔痴。二十一三所有。谓贪嗔痴。二十二三恶行。谓贪嗔痴。二十三三匮。谓贪嗔痴。二十四三热。谓贪嗔痴。二十五三烦恼。谓贪嗔痴。二十六三诤。谓贪嗔痴。二十七三炽燃。谓贪嗔痴。二十八三稠林。谓贪嗔痴。二十九三枸碍。谓贪嗔痴。又此烦恼杂染。若现行若缘若随眠若所缘境若麁重。当知。各有二十种相。烦恼现行有二十种者。一随所欲缠现行。谓在家者。二不随所欲缠现行。谓出家者。三无所了别。谓处恶说法者。四有所了别。谓处善说法者。五互增上。谓贪等行者。六皆平等。谓等分行者。七微薄。谓薄尘行者。八外门缠现行。谓永离欲者。九内门缠现行。谓由世间道离欲者。十增上缠现行。谓诸异生。十一失念缠现行。谓诸有学。十二分别缠现行。谓坚执着者。十三俱生缠现行。谓不坚执着者。十四观察现行。谓喜观察者。十五不自在现行。谓睡眠者。十六自在现行。谓觉悟者。十七不可救现行。谓无涅槃法者。十八可救现行。谓有涅槃法者。十九取相现行。谓寻思彼随法而取相貌者。二十不取相现行。谓不寻思彼随法。不取相貌者。烦恼缘有二十种者。一乐。二苦。三不苦不乐。四欲。五寻。六触。七先所串习。八随眠。九不亲近善友。十不听闻正法。十一不如理作意。十二不信。十三懈怠。十四失念。十五散乱。十六不正知。十七放逸烦恼。十八异生性。十九离欲。二十由受生烦恼。随眠有二十种者。一不定地随眠。二定地随眠。三随自境随眠。四随他境随眠。五被损随眠。六未被损随眠。七随顺随眠。八不随顺随眠。九具满随眠。十缺减随眠。十一可害随眠。十二不可害随眠。十三增上随眠。十四平等随眠。十五微薄随眠。十六有觉随眠。十七无觉随眠。十八生多苦随眠。十九生少苦随眠。二十不生苦随眠。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者。一缘有事境。二缘无事境。三缘自相境。四缘共相境。五缘现见境。六缘不现见境。七缘外门境。八缘内门境。九缘自类烦恼境。十缘他类烦恼境。十一缘自境。十二缘他境。十三缘无境。十四缘有漏境。十五缘无漏境。十六缘有为境。十七缘无为境。十八缘自心分别境。十九缘忆念分别境。二十缘事相境。麁重有二十种者。一性报麁重。二性烦恼麁重。三性业麁重。四烦恼障麁重。五所知障麁重。六定障麁重。七业障麁重。八报障麁重。九善障麁重。十不正寻思麁重。十一愁恼麁重。十二怖畏麁重。十三劳倦麁重。十四食麁重。十六淫欲麁重。十七大种乖违麁重。十八时分变异麁重。十九死麁重。二十遍行麁重。又若略说了知烦恼由五种相。谓自体相因相品类相于境心乱相及果相。上明诸使及烦恼等。与小乘名同而义异。若小乘法。如所谓实将为有体。若大乘初教自性即空。但有名用。是名使及烦恼。二异小乘门者有二门。无明唯在直进教入位门摄。一十无明。谓初凡夫性无明。二依业等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三心迟若无明闻思修忘失无明。四微细烦恼行共生身见等无明。五下乘般涅槃无明。六麁相行无明。七微细相行无明。八于相作功用心无明。九于众生利益事不用功用无明。十于众法中不得自在无明。竝心迷不解名曰无明。二有二十二无明。一法我分别无明。二恶道业无明。三微细犯过无明。四种种相业行无明。五欲爱无明。六具足闻持陀罗尼无明。七三摩跋提爱无明。八行法爱无明。九生死涅槃一向背取思惟无明。十方便所摄修习道品无明。十一证诸行法生起相续无明。十二相想数起无明。十三微细相行起无明。十四一向无相思惟方便无明。十五于无相观作功用无明。十六相行自在无明。十七无量正说法无量名句味难答巧言自在陀罗尼无明。十八依四无碍解决疑生解无明。十九六神通慧无明。二十入微细秘密佛法无明。二十一于一切应知境微细着无明。二十二于一切应知境微细碍无明。此二门烦恼。局在初教直进门中。所以得知。由此二门烦恼遍在十地不论使习麁细不同。当知。即顺十地终心顿断惑义。又依终教。烦恼有十六门。一有二无明。谓烦恼障智障。二又有二无明。谓惑智二障。三有三障。谓皮肉心。三障亦名皮肤骨。四有四障。谓阐提不信障。外道我执障。声闻畏苦障。独觉舍大悲障。五有六弊障。谓六波罗蜜别所灭障。六有八妄想。谓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违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初三是皮烦恼。次二肉烦恼。次三心烦恼。七有九烦恼。出佛性论。一随眠贪欲.二随眠嗔.三随眠痴.四贪嗔痴等极重上心惑.五无明住地六见谛所灭。七修习所灭.八不净地惑.九净地惑。初四及第七修习所灭。皮烦恼为体。第六见谛所灭肉烦恼为体。第五无明住地。第八不净地惑。第九净地惑用心烦恼为体。八有五住地惑。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诸惑所依名为住地。见一处。是肉烦恼。欲爱等三。是皮烦恼。无明住地。是心烦恼。九有十三烦恼。谓七见六着。七见者。一邪见.二我见.三常见.四断见.五戒盗见.六果盗见.七疑见。见一切处故说见。六着心者。一贪二爱三嗔四痴五欲六慢。于法界中。一切时起一切烦恼。以十三为本。无明与十三作本。于法界中。别为三界报。问十三烦恼既无法执。因何不入共小乘义。答经意欲明十三惑从无明生能生诸业。欲定无明住地是其因义故。不入共小乘摄。十有八倒。谓常.乐.我.净.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四倒障声闻。八倒障菩萨。十一有四谤。谓增益谤.损减谤.相违谤.戏论谤。十二有五散乱。一自性散乱。谓五识。二外散乱。谓意驰动于外尘。三内散乱。谓心高下及噉味等。四麁重散乱。谓计我我所等。五思惟散乱。谓舍大乘。思惟小乘。初二未得令不得。第三已得令退。第四令不得解脱。第五令不得无上菩提。十三有二烦恼。谓随眠烦恼。上心烦恼。十四又有三倒。谓想倒.见倒.心倒。十五有十二妄想。谓言说妄想.所说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缚不缚妄想。此妄想三烦恼。谓皮肉心。所以知之。故经云。是名妄想自性分别通相故得知也。如楞伽经说。十六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上十六门烦恼义。当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进教说。若在直进教。其体即空。名为烦恼。若在终教说。其体即如。名为烦恼。若一乘教所目。即属一乘。若据别教说。即一一烦恼皆无量。是故使等烦恼。是稠林义。何以故。以普贤文中一嗔心能障百千法门等故。余义如别章。

业稠林章

业稠林者。有其三种。谓律仪业。谓善律仪也。不律仪业。不善律仪也。非律仪非不律仪业。谓作善恶二业。不发律仪者是也。又非律仪非不律仪者。谓无记业也。律仪复有三种。谓别解脱静虑无满道。别解脱者。即七众律仪。依能修行。远离恶行及欲行。五众立尽形受。为远离恶行不离欲行。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立尽形受。为不能远离恶及不远离欲行。制日夜近住戒。令渐修学故。问邬波索迦一分学处为说成就为不成就耶。应说成就而名犯戒。又问。扇搋半择迦等。得成就邬波索迦戒不。答不遮彼受。而不名邬波索迦。性不堪亲近承事比丘等出家五众。二形亦尔。又半择迦有五种。谓生妬灌洒除去半月并同前。不得亲近五众。静虑等业。如前别章。无漏道业。亦如别章。今略举业门。有三十六种。一故不故。二业曰故业不故业。先知而作。名为故业。不知而作。名不故业。又至教声名故业。不至教声名不故业。二二罪业。谓轻罪业重罪业。三二利业。谓大利业。谓大利业.小利业。四福等三业。谓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五三业。谓身业.口业.意业。六三恶行。亦名邪行。谓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七三妙行。亦名正行。谓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八三不巧便行。谓身不巧便.口不巧便.意不巧便行。所作不合法戒。名不巧便。九三巧便行。谓身巧便.口巧便.意巧便行。十三邪。谓语邪.业邪.命邪。从嗔痴生。口四过名邪语。从嗔痴生。身三恶名邪业。从贪烦恼生。身口恶名邪命。十一三正。谓正语正业正命。从无嗔无痴生。口四善名为正语。从无嗔无痴生。身三善名为正业。从无贪生。身口善名为正命。顺理故名正。十二三时报业。谓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约时而受名三时报业。十三三受报业。谓乐报业.苦报业.不苦不乐报业。十四三界系业。谓欲界系业.色界系业.无色界系业。十五曲等三业。谓曲业.秽业.浊业。谄所起业名为曲业。嗔所起业名为秽业。贪所起业名为浊业。十六三性业。谓善业。不善业.无记业。十七三满业。谓身满业.口满业.意满业。无学身好行满足故名身满。口意亦然。十八三学业。谓学业.无学业.非学业非无学业。学人无漏名为学业。无学人无漏名无学业。一切有漏业。名非学非无学业。十九三断业。谓见断业.修断业.无断业。二十三世业。谓过去业.未来业.现在业。二十一三障。谓业障烦恼障报障。二十二业相。谓黑黑报业.白白报业.黑白报业.不黑不白无报业。二十三四戒。谓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断戒。二十四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二十五五戒。谓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妄语.不饮酒。禁防身口。名之为戒。二十六五邪命。一为利养故。诈现奇特。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他人说。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名邪命。二十七六业。谓地狱报业.畜生报业.饿鬼报业.人报业.天报业.不定报业。二十八七不善律仪。谓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于一切处。起发不善律仪。二十九七善律仪。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于一切时。不断善故发善律仪。三十八种语。一见言不见。二不见言见。三不见谓见。问言不见。四见谓不见。问即言见。五若见言见。六不见言不见。七见谓不见。问言不见。八不见谓见。问即言见。前四名不净语。后四名净语。三十一八戒。即日夜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大床。七不着花香璎珞。不香涂身。不着香熏衣。八不作技乐。亦不往观听。及不过中食。前四是戒分。次一是不放逸分。后三是顺修威仪分。三十二八邪。谓邪见.邪觉.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语.邪业.邪命。三十三十不善业道。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违理损物名为不善。结思名业。所行名道。三十四十善业道。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恚.无贪.正见。顺理益物名善。意思为业。为思所行名道。亦果所依行名道。三十五十二恶律仪。谓屠羊.养鸡.养猪.捕鸟.捕鱼.猎师.作贼.魁[魅-未+会].守狱.咒龙.屠犬.饲獦.三十六十六恶律仪。一为利养羔羊。肥已转卖。二为利买已屠杀。三为利养猪豚。肥已转卖。四为利买已屠杀。五为利养牛犊。肥已转卖。六为利买已屠杀。七为利养鸡。肥已转卖。八为利买已屠杀。九钩鱼。十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魅-未+会]。十三网捕飞鸟。十四两舌。十五看狱。十六咒龙。此诸业门。通三乘及小乘人天。若人天即人所成业。若小乘但有业无人。若初教诸业即空。不可分别。如业成就论说。若终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若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若约一乘别教。即八万四千等无尽业也。余义如别章。

根行稠林章

根行稠林者。略有二十二。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增上生义是根义。乃至上中下等。广即八万四千性等亦得。若小乘即实。若初教即空。若终教即如。若一乘所目。即是一乘。若别教即无量。余义如别章。

生稠林章

生者有二。一分段生。二变易生。分别有二十八门。一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四识住。谓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为识所住故名识住。出毗昙。三四生。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报起所依故名为生。四四食。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五二受。谓身受。五识相应名身受。意识相应名心受。六三受。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七五受。谓苦.乐.忧.喜.舍。八六受。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九一百八受。如大论说。眼见色思惟分别。心生喜生忧生舍。乃至意识亦尔。是十八受中。有净有垢。是三十六。三世各有三十六。为一百八受。亦可分喜为三。上中下。忧舍各三。一根有九。六根之后有五十四受。现智比智所缘去来诸受。有五十四受。现比之境故。受有一百八。十五果。一增上果.二依果.三报果.四功用果.五解脱果。酬因故名果。十一六道。谓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十二六界。谓地.水.火.风.空.识。十三七识住。谓欲界人天为一。色界下三禅为三。无色下三天为三。是识乐住故名识住。十四八福生处。谓人中富贵为一。六欲天中富贵为六。初禅梵天为一。福报此中最多故说此八。十五八世法。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十六唯识。十七九众生居。谓于七识住上。加无想天及非想天为九。十八二十五有。谓四有四恶趣梵王六欲天无想及净居四空及四禅。十九十二因缘。即三缘生也。谓自性受用爱非爱取别时。增上生义故入生分摄。二十五阴。谓色.受.想.行.识。二十一十二入。谓六根六尘。二十二十八界。谓六根六尘六识。二十三三十六物。谓一发.二毛.三爪.四齿.五皮.六肉.七骨.八髓.九筋.十脉.十一脾.十二肾.十三心.十四肝.十五肺.十六大肠.十七小肠.十八胃.十九胞.二十粪.二十一尿.二十二垢.二十三汗.二十四胆.二十五结[月*宁].二十六第.二十七唾.二十八脓.二十九血.三十黄阴.三十一白阴.三十二肪.三十三[月*册].三十四脑.三十五脑膜.三十六精.二十四四种生死。谓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又有三种生死。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三昧乐者。位在十地。世间上分第三地定位名为三昧。得四地五地无流智。理剋成学无学。顺理悦意故名乐。乘定势力任意故名意生身。觉法自性性者。无相正智得无分别理。是一切法性故名法自性性者。诸法性性者。住之体性也。意生者。随理自在如意。现生故名意生。种类俱生者。种类随其事种类。俱生者。即事遍应。无二无别名俱生也。应而无作。犹如天鼓。无作业心故名无行作。即事无相。随机起意自在名意生身。望后佛为生死。望前不足名意生身。问何故烦恼稠林即分始终二教两别。业及生稠林则无分相。答烦恼是生死本。为此须分。业生二种。以是末相。准前烦恼义即可知。问变易生死是无流。何故入生稠林摄。答变易生死本教兴意。为显佛法渐渐深远。将变易死在分段后。显其终教渐渐甚深。据理论之。变易生死只是分段细相。所以知之。中阴本立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阴。如十住经说。中阴之身。乃至涅槃菩提。亦有中阴。但微细渐深。唯佛境界。据此文证。当知。变易生死。只是分段细相。为其变易。二十五中阴身。是其报分。其阴大分受经七日为一限。于中不定。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经劫。佛亦于中出世教化。入般涅槃。如十住经说。又如梁摄论。佛二十年中。处中阴身。又如地论。其中阴身。亦得造业有其熏习。二十六三想。谓怨亲中人。二十七四想。谓无常常想乃至不净净想。于中简其取性。二十八八识想。谓八识想由同生灭故。上来所说生稠林义。通其小乘及人天等。若凡夫具人生相。若在二乘。无有别人。但有实生种类众同分等。若依初教。生相即空。若据终教。其生即如。若一乘所目即属一乘。若约别教。即八万四千尘劳等相。即应因陀罗及微细义。余如别章。

习气稠林章

习气有三种。一名言熏习识熏习。二色识熏习识识熏习见识熏习。三烦恼熏习业熏习果报熏习。此等熏习。皆通染净及无记。大分有二。一种子熏习。二上心熏习。亦通中阴及生阴。随上中下乃至无量八万四千等。若依小乘。其义即实。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所目即是一乘。若约别教。即无有量。余如别章。

三聚行稠林章

稠林有五义。一有涅槃法。谓种性已去。无涅槃法。谓阐提位中。二善行恶行。三恶道善。四外道声闻。五菩萨差别。谓假名菩萨。于文中。八邪者。谓邪见.邪觉.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语.邪业.邪命。起不得方故名为邪。八正者。翻八邪即为八正。三聚等法。若小乘教。其义即实。初教即空。终教即如。若一乘所目即入一乘。余义如别章。

成就章

成就者。亦名得也。谓于善不善无记法。若增若减。假立获得成就故。善不善无记法。显依处义。若增若减者。显自体义。何以故。由有增故。说名成就上品信等。由有减故。说名成就下品信等。假立获得成就者。显假立义。得义具此三门说名为得。如是于余随其所应建立。当知。获得成就差别有三。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种子成就者。谓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欲界。三界烦恼随烦恼成就。依未离欲异生说。若已离欲。或生上地。随所离欲地。即此地烦恼随烦恼。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随眠故。对治道所减损故。如其次第。及生得善者。随所生地。即此地成就。若生色界。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无色界。欲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对治道。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已生。如此如此。品类种子。成就得不成就。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未生。如此如此。品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已得三界对治道者。谓已得出世圣道。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已生者。谓修道所断上品等烦恼对治已生。如此如此。种类种子成就得不成就者。谓已永害随眠故。自在成就者。谓诸方便善法。若世若出世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等功德。及一分无记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方便善法者。谓闻所生慧等。虽先有种子。若离今生。数习增长。终不能起现前故。一分无记法者。谓工巧处变化心。现行成就者。谓诸蕴界处法。随所现前。若善若不善若无记。彼由现行成就故成就者。若已断善根者。所有善法。皆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槃法一阐底迦究竟成就。杂染诸法。由阙解脱因。亦名阿颠底迦。以彼解脱得因毕竟不成就故。问何等名为解脱得因。答若于真如。先以集起烦恼麁重若遇随顺得对治缘。便能永害。此堪任性名解脱得因。若与此相违。名无解脱因。问于成就善巧得何胜利。答能善了知诸法增减。知增减故。于世兴衰。离决定想。乃至能断若爱若恚。此成就法。在愚法声闻。是事不想应。若在初教。是理不相应。若在终教。由同如故。即不可说。何以故。说即增分别故。若依别教。则具前说不说故。余义如别章。

二十种法师章

云何能作法师事。一者时。二者正意。三者顿。四者相续。五者渐。六者次。七者句义渐次。八者示。九者喜。十者劝。十一者具。十二者不毁。十三者不乱。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随众。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安稳心。十八者怜愍心。十九者不着利养名闻。二十者不自赞毁他。初时者。离八时难。地论偈云。如王怀忧总病恚着诸欲险处。无侍卫谗佞无忠臣。如是八时中智臣不应语。心王亦如是。非时不应说。法师口业有二种。遂分两段。经前段经法师说法师深妙义。后段经法师说法应辩相。此义顺三乘。一乘方究竟。余义如别章。

四十无碍辩才章

无碍辩才者。谓四十无碍辩。依其十法。十法有四故成四十。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如经广说。

第十地受识章

其受识义。略说有三。一事受识。如转轮圣王具受识法。二理受识。如三乘人。契得理宝名为受识。三理事受识。如得位菩萨。坐大宝莲华王。十方诸佛放光灌顶等。内应法界名为受识。广如问答及以经文。余义如别章。

阿耨达池义

经云。阿耨达池流出四河。趣向大海。涅槃复云。有其八河。阿含婆沙云。有二十河。阿耨达池有四兽口。东有金象口。出恒伽河。西有银牛口。出辛头河。南有琉璃马口。出悉陀河。北颇梨师子口。出博叉河。四各出至四十里外。分为五河故为二十。佛在东面。多从名闻者。说东面五河并三面本大河故。有八河也。十住经云。阿耨达池。出四大河。从四口出各绕池七匝。然后当方出向大海。其围绕河。各相去一里。于中有种种名花异色庄严。并是阿耨达多龙王分齐境界处。今佛引成地喻。由喻胜故。显法亦胜。余义可知。

华严经内章门等维孔目卷第三


上篇:华严五十要问答

下篇:华严经旨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禅门要略

夫人修禅学慧法门。先明方便。后明正观。方便者凡有五...

宗镜录(100卷)

宗镜录卷第一 宗镜录卷第二 宗镜录卷第三 宗镜录卷第...

华严五十要问答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五十要问答二册者。华严第二祖云...

安乐集

安乐集卷上 释道绰撰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

佛说四辈经

佛说四辈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并序) 南岳沙门法照于上...

佛说人仙经

佛说人仙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无垢优婆夷问经

无垢优婆夷问经 后魏中印度三藏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大生义经

净佛说大生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注音版】佛说腹中女听经

佛说腹中女听经...

华严关脉义记

华严关脉义记 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 第一展转无尽者...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

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的忏悔

以下所述,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 因为母亲退...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当今邪师的十九种典型表现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

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化贪婪为恬淡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