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大安法师  2013/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岁时主张禅净双修,为一吼堂主人。随着他道业的增进,弘法的深广,他逐步领会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等祖师的思想,对净土法门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他大力弘扬净土法门,由禅净双修转变为侧重净土。六十三岁时,他在圆明讲堂开讲《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这是蕅益大师非常重要的一部净土宗著述。

一位法师能够讲《弥陀要解》,他一定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到蕅益大师的加持,对净土的事理、性相奥藏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圆瑛大师在讲《弥陀要解》的过程当中,也从“一吼堂”主人变成了“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他亲自写了一个对联来勉励自己——“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这是他对自己的自勉,实际上也是以身作则,为我们广大四众弟子作示范。

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只有走“念佛求生净土”这条道路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当我们看到圆瑛大师从“一吼堂”主人变成了“三求堂”主人的时候,我们也都由衷地赞叹:圆瑛大师真是福德、智慧非常深厚,对众生的利益也非常巨大。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这三个主题实际上揭示了我们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我们知道菩萨六度的前五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是修福的重大科目,精进是通修福修慧的,而第六度般若是谈智慧问题。修福最后要导归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使五度修的福转化为一种无为的功德,解脱的资粮,往生净土的资粮。

所以福德和智慧如车的两个轮子,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要相辅相成,把福慧导归净土。这就在通途教法和净土特别法门之间打通了一个通道。这样,我们就知道在这个时代修行从哪里下手,怎么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最后我们的归宿在什么地方。所以末法众生应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作为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亲自去咀嚼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对于学佛的青年,怎样突破父母辈的阻碍

问: 到极乐世界后,在六道所造的恶因还会继续受果报吗...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佛教词典】释难应设四记

【释难应设四记】 p1455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又于释...

【佛教词典】三品悉地

谓密教行者之悉地有上、中、下三品。悉地,梵语 siddh...

用心诚恳

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什么是参话头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

在家净土行人如何做到决定往生

问: 《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参天衣怀禅师大悟。后丁母...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