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大安法师  2021/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有三意:

一为彼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无贵贱、无贤愚、无幼艾①,皆知阿弥陀佛号,若有苦屈,启口发声,无不称其名者。

二为法藏比丘愿力胜故。摄二十一亿清净佛土诸庄严事,总为极乐世界一刹庄严。发四十八宏誓愿,广接十方念佛众生,来生其国。盖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

三为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②。见一佛即是见无量佛,生一刹即是生无量刹,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也。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

【撰者】

截流大师(1628~1682),讳行策,净宗十祖。专修净业,倡兴莲社,发起三年精进佛七,垂范后世。

【注释】

①艾:即苍白色。古代用为对老年人的尊称。

②莲华藏海:又作莲华藏世界海,系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劫来所成就的清净庄严世界。其构造之宏丽、刹土之无量、众生之无数,佛力之神妙,悉皆不可思议。

【译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无数,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概略而言有三个意思:

一者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缘故。无论贵人贱人、贤者愚夫、幼童老人,都知道阿弥陀佛名号,如果遭逢苦厄屈辱,启口发声,没有不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

二者法藏比丘愿力殊胜故。摄取二十一亿清净佛土诸庄严事,汇总为极乐世界一刹庄严。发起四十八宏深誓愿,广接十方念佛众生,来生安乐国。

十方诸佛果地功德,虽然真实平等,但因地各自所发的誓愿力不同,果地自然摄受众生,无差别中却有差别。

三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世界海。由一即一切相融互摄故,见阿弥陀佛即是见无量诸佛,生极乐刹土即是生十方无量刹土,念阿弥陀佛即是念一切诸佛,即为十方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因为诸佛所证法身不二故,众生与佛不二故,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号不二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两位大师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智者大师虽然他是在教下(天台)专攻专修,但对于西方...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

【佛教词典】他化自在天

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

【佛教词典】毗钵舍那

【毗钵舍那】 梵语 vipacyana,是‘观’之义;即以寂静...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三》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已经讲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