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净界法师  2014/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的本愿海当中,那么依止这样的心情把佛号提起来。

那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指的是今生能够见佛,当来指的是临命终见佛。

那么见佛有两种:一个是必定见佛,一个是去佛不远。那么这一段经文在古德的注解当中有两层意思:必定见佛叫作显应,你很清楚地看到弥陀现前给你加持,这在《念佛感应》里面很多公案;那么第二种是去佛不远,它是一种冥应,冥冥当中的感应,就是我们感觉不出来,但事实上阿弥陀佛已经帮我们化解很多障碍了。

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好像我们念佛还有障碍,其实你不念佛更糟糕。

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来她就对我们释放一种忆念的力量,所以你一旦忆念的时候马上感应。马上感应,但是感应的情况,有一种是你能够见闻觉知的,有一种是你不能见闻觉知的,叫作冥应。

那么一旦见佛或者是去佛不远,你有什么好处呢?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你不必假借其它的方便力就能够心开意解,破除一切的障碍,增长我们的善根。

这是把净土的因果表出来,净土宗的因地就是忆佛念佛,它的果地的功德就是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么这样的情况讲出一个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就是一个作香的人,他本身没有香气,但是他经常地跟香在一起,他就沾满了香气。香气如此,光明也是这样,我们身上没有光明,但是我们经常跟光明在一起,我们就能够得到光明。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不断地去创造佛号,然后以一种归依的心整个顺从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之下。

当然这个地方所强调的偏重在信心,一种信仰的心来念佛产生的一种现世的消灾跟免难。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在台中莲社有一个佛友叫作李水锦居士,这个李水锦居士他的母亲是受了菩萨戒的。后来这个母亲她在七十几岁的那一时候,她的右边的胸口长了一个肿瘤,医生的判断是肝癌的第三期,这个癌细胞扩散了,已经没办法开刀了。那么这个时候她躺在病床当中非常痛苦,因为癌细胞已经完全扩散了。

但是这个人,她对阿弥陀佛的归依很强。她在六个月当中每天早课跟晚课的时间勉强自己起来忆佛拜佛,不能拜要他拜,不能专要他专。后来有一天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她看到窗口有一道金黄色的光明整个照进来,照到她的身体。这个时候她突然间感到她胸口长肿瘤的地方的皮肤裂开来,流出很多黑色的脓血。那么她把这个血擦干以后,第二天早上起床,诶,她的精神体力慢慢恢复。结果再去检查,她的肝癌的肿瘤完全消失掉了。

那当然这个是一种必定见佛,就是很明显的一种感应,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他每一个愿都有一种加持力,那每一个愿都释放出对众生的忆念。那么这个居士她也释放出她的忆佛念佛,包括对阿弥陀佛的顺从归依,也包括不断的持名,结果去触动了四十八愿,对她产生一种强大的加持力而产生一种现世的安乐。

在大乘经典上说,佛菩萨他的福报可以跟我们分享,但是佛菩萨的智慧善根不能跟我们分享,智慧你要栽培。但是他可以把他的福报来帮助我们消灾免难,这一点做得到的。

你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释提桓因也是这个道理。这个释提桓因他五衰相现了,他头上的花枯萎了,身上产生臭味,乃至于衣服产生了污垢,身上失掉了光明,最后不乐本座。他知道他的天上的福报即将享尽,这个时候释提桓因就去找大梵天,请大梵天帮他做一些法门,帮他延长寿命。大梵天说这个我没办法做,延长寿命对我来说没办法。大梵天说,但是有一个方法可以救你,他说释迦牟尼佛现在刚好出世说法,你赶快去求他!

这个时候释提桓因赶快化成一个人,到了人世间、到了精舍,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寿命刚好快要结束,他至诚地拜下去,念一声“南无佛”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因为他那种强烈的归依的心跟释迦牟尼佛的本愿功德感应道交。所以他死掉以后变成一个乡村的一个小猪,他就投生在这个母胎里面。但是因为他一种强烈的忆佛念佛归依的心,他那个福报增长,结果那个母猪就像发疯一样,到处乱撞,结果就流产了。流产以后,这个释提桓因那只猪就死掉了。死掉以后,他又回到他原来的位置,又多了一期的释提桓因的寿命。

我觉得我们对于佛菩萨的功德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其实十方诸佛菩萨,他们的本愿功德都在忆念我们。当然从现世安乐的角度来说,你念阿弥陀佛也好,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你都可以跟佛菩萨感应道交的,这个没有问题的。只要你真实地顺从他的本愿,你真实地忆念他的圣号,可能是在明显中来对你感应,也可能是暗中对你感应。

但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存在,我们会觉得有些时候我们求某种事情好像没有出现,对不对?

这个在《摄大乘论》有提到:说你所求的跟你的道业不相应的,佛菩萨不会给你,对你道业没有帮助的,佛菩萨不会给你。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

那么我们在忆佛念佛当中依止信仰的心肯定能够见到佛陀,肯定能够得到破除障碍,增长福报,这是现世的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

圣严法师:智慧与福报

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也可能会带...

一句佛号创造生命奇迹

宗实老和尚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九年前的剧烈心绞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劳碌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

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

【佛教词典】越南佛教(Vietnamese Buddhism)

北传佛教之一。约于2世纪开始从中国传入。   初传时...

【佛教词典】无常

【无常】 p1039 瑜伽五十六卷二页云:问:依何分位,建...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阅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能知道前世并不重要

知道前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该怎么做。如...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

波斯匿王夜梦十事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

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希望渺茫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