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宏醒法师  2015/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彼岸呢?《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从他获得随顺教诲故,远离彼障故,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方能离欲。”既是说离欲的方法就是你想要远离这世间的五欲乐,想开始修行的善根成熟了。听闻佛法后内心生起欢喜心,并从善知识那里听闻到佛法,并随顺善知识的教导,远离欲烦恼障。有善巧的智慧,思维无有颠倒,修无我观,无常观,法空观,这样才能离欲。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首先要了解欲爱的过患,能如实地观察到苦集灭道四圣谛,能弃舍居家的种种欲乐,于寂静处或空闲树下,观察六根对六尘之法皆是虚幻不实的;能观照到欲贪对修道的障碍,寻求出离;能够如实思考深刻观照,进一步修止观,断除贪嗔痴等随眠种子,于三界中心不系,身心得善解脱。通过修无寻无思定,对治五上分结与五下分结的烦恼,如是则能出离欲爱之河。

修行的目的,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就是修一念清净心,令心保持正知正念,了知五蕴身心的无我性,无常苦空性,就不会生起我慢之心与人相比,心就会变調柔。修行清净梵行,亦不是为了名闻利养及得到别人的赞同,乃是为了远离邪愿及邪见。修梵行在各个方面都清净,用智慧照亮身边的人,令自他都远离三毒,深入去认识透彻,五蕴和合的身体是无我无常性,对生活的态度能够保持一颗随和之心。不断地闻思修,调整自己的心态,生活平淡,闻思修三慧增强了,就有力量调伏身口意,常修四念处止观,则能远离雜染烦恼,趋向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对治色欲的方法

【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诸位比丘...

【佛学漫画】贪小便宜损福报

贪小便宜损福报...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

【佛教词典】怨家

(术语)与我结怨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怨家债主焚漂劫...

【佛教词典】憍梵波提

(人名)Gavā?pati,又作憍梵钵提,迦梵波提,笈房钵...

本来的面目

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有一条法令规定:星期日上教堂,不...

有胸量的菩萨,才能招感广大的福德

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

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

慧命的报应

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

佛门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

大自然与生物之间,原本是和谐共存的,但是,随着人类...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