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净界法师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清净的果指的是涅槃,通往涅槃的道路呢,就是这个道,这个道就是通达义,能够从生死通往涅槃,这个道有三十七个法门,所以叫做三十七道品,这以下我们简要的说明一下就好了。

三十七道品当中,有修行的方法跟修行的次第二大类。修行的方法,当然正修是四念处,它的助行就是四正勤跟四如意足。

我们先看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就是四种观照的智慧,用来破除四种的颠倒。

佛法的道理是说,我们一个人会起烦恼──你为什么会起贪烦恼、嗔烦恼、嫉妒心、高慢心呢?因为你心中有颠倒,所以你会起烦恼。你要是不起颠倒,你不可能会有烦恼。

你说为什么佛菩萨没有烦恼?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颠倒。所以你只对治烦恼是不够的,你要先把烦恼的根源消灭,因为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我们对身心世界,产生一种习惯性的颠倒,就是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我们应该要去修正这种颠倒。

这四种颠倒,我们分成二类: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从受用上而生起的颠倒,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从知见上而产生的颠倒。受用当中有所受用跟能受用,所受用是身,能受用的是受。身为有情众生,我们所受用的第一个就是你的色身。

你说:诶,外面的环境。外面的环境只是其次的,依报;真正的正报,还是你自己这个色身眼耳鼻舌身。我们过去的业力创造这个色身的时候,可能是男人身、或者女人身,我们习惯性的想法会认为这个色身是清净美妙的。

因为这样的颠倒,就产生爱着的心理,当我们爱着自己叫身见,爱着别人的身体叫淫欲。这怎么办呢?

佛陀说:要修习观照,来看到真相。我们应该观察我们的色身,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

就是说你先观察内身的不净,再观察外身的不净。就是这个不净观是先观察内身,就是你先把你自己的这一层皮剥开来、把你的肉也剥开来,你看到你自己色身内部是心、肝、脾、肺、肾、脓血、屎尿等等,我们从身体的内部,找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我们只是被外面这一层皮所迷惑。所以我们要看到内身的不净,这是第一点,你要相信你的内身是没有干净的东西存在的。

第二个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个不净不是经常留在里面,它会透过九孔,白天晚上流出不净物,所以你外表的外相也是不净。

所以我们经常思惟内相不净、外相不净,慢慢慢慢我们就会看到我们色身的真相──它是一个不清净的臭皮囊。这个时候你心中的身见跟淫欲的烦恼就自然淡薄,因为你的烦恼是从颠倒引生的,你消灭了颠倒,就消灭了它的作用。

第一个,就是你要对你所受用的色身,这个不净的颠倒加以对治。

第二个,你这个能受用的受,观受是苦。

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感受,比如说一个喜欢睡觉的人,他为什么喜欢睡觉呢?其实他不是喜欢睡觉,因为你的心跟睡觉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受,你是喜欢那个睡觉的感受。说:诶,你为什么喜欢吃东西呢?因为你喜欢吃东西所产生的那个乐受。

但事实上我们要思惟:其实这个受完全是痛苦的,痛苦的果报是苦、安乐的感受是无常败坏之苦、不苦不乐是迁流之苦,所以感受是谈不上快乐的。所以这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对治我们受用上的贪爱烦恼,这个是比较粗的。

其次,我们要对治我们知见上的烦恼,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有一个我执,我们所受用的法有法执,所以我们透过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察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能念的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所念的法是唯心所现的,也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无常、无我的智慧,就破除我见的颠倒。

所以一个是对治贪爱的烦恼,一个是对治我见的颠倒,这个就是一个出离三界的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

端正的鼻子

在佛教的《百喻经》中,有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消除烦恼的方法

我们的身心里有多少烦恼,你曾经算过吗?笼统来说,有...

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承事善知识应发的二十一种心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

【佛教词典】横被

指披七条衣时,另外覆于右肩之衣。又称横披、横帔、横...

【佛教词典】龙种上智尊王佛

为文殊菩萨之本地名。又称龙种净智尊王佛、龙种上佛、...

心怎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问: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军队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

毒心的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

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

星云大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今天要为神鬼灵只向您祈愿。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