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净界法师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来看看迹本二门,开迹显本。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现,所谓八相成道,他的出家、成佛、转法轮、入涅槃;本,就是他久远劫来的法身,报身。

来看看什么叫开迹显本,看经文。

《法华经》云:“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佛陀在《法华经》前面的十四品讲到,法力不可思议。我们掌握权法实法以后,到了后面的十四品,讲到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要了解佛的功德,就要掌握佛陀一期的示现,跟他法身报身的本门。说我成佛以来,经过无量劫的时间,“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这么多时间,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众生,一直陪伴着凡夫众生,“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智者大师入法华三昧以后,在传记上说,他又回到灵山会上听佛陀说法,所以他肯定佛陀没有灭度,是我们看不到而已。

“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灭呢?在《法华经》上说,佛陀长久住世,众生心生高慢,不生渴仰,所以佛陀必须暂时地显现离开,这时弟子们知道渴仰了,佛陀再重新出世。所以,“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这个地方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法身常住”的概念。《法华经》要释放的果地,就是法身常住。在《法华经》之前佛陀对自己的身世并没有明显交代,所以诸弟子在《法华经》之前对佛陀的认识是:喔,您老人家在迦毗罗卫国出生,出生以后厌世无常就出家,出家以后成道,成道后转法轮就入涅槃。您老人家一生就这么回事,然后就永远消失,灰身泯智了。

在法华会之前,佛陀并没有明显地说明他老人家法身常住、永远陪伴众生的概念。这个概念对净土宗非常重要!阿弥陀佛在哪里?深信诸佛皆充满,你每一句佛号都是在诠释阿弥陀佛。

其实小乘佛法秘密义里面有法身常住的概念,比方说在〈舍利弗品〉,讲到舍利弗入灭以后,阿难尊者因为跟舍利弗交情很好,哭得非常伤心,办完舍利弗的丧事以后他很沮丧。佛陀就过来安慰他说:“阿难啊!你看舍利弗尊者灭度了,他的色身消逝了,你认为他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他的五分法身灭度了吗?有消逝吗?”阿难尊者说:“否也,世尊!”佛陀说:“如是,如是。”就是说,灰身泯智是一个空话,阿罗汉只有灰身没有泯智。他的一念的心,修行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还是在的,他是去跟十方诸佛继续修学。

这种法身常住的概念,使我们对佛陀有更深层的认识了。原来佛陀是随时存在的,关键是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法华经》的这个思想对净土宗影响深远。为什么我们念一句佛号能够启动四十八愿?佛号是中间的桥梁,一个很好的桥梁。但是更重要的是,佛陀的四十八愿并没有消失。佛陀的色身消失了,但是佛陀所发的愿,他成就了圆满的四十八种功德,这四十八种能量是随时存在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够跟他产生接触。在《法华经》明显讲到佛德的常住。所以整个《法华经》讲到因地的修学跟果地的功德。

做一个总结。按照智者大师的说法,三世诸佛出世,有些人讲《金刚经》,有些人讲《楞严经》,有些经有讲,有些经没有讲,有可能!但是《法华经》一定要讲的,没有例外!过去、现在、未来,因为不讲《法华经》,就不能够把前面的教法做一个完整的交代。就是说,佛陀您前面讲那么多话,到底哪些是方便,哪些是您的真实话?哪些是您为了满足众生的需求而说的一时方便,哪些是您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我们没办法判断。

因为佛陀讲的话有些是互相矛盾的。佛陀有时候叫我们生天,努力修五戒十善,生天吧;但是佛陀在其他经典,诃责天界的果报是有过失的,“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说天上的快乐,会刺激你的烦恼,带动你的罪业,让生死轮回更加加重。在天界享受快乐,回来以后,留下太多的习气,留下太多后遗症。这不是矛盾吗?您一开始引导我五戒十善叫我生天,结果生天以后,您又说生天不好。你不能怪佛陀啊!你不知道佛陀什么是善巧,什么是究竟。

所以,三世诸佛一定要讲《法华经》,才能够让我们判断:喔,这句话是佛陀一时的方便,这个是佛陀的真实义,然后对佛陀法身常住的概念产生定解。也就是说,我们从整个天台的判教,从基本的一心三观的思想,最后跟《法华经》的结合,成立整个五时八教,成功地把佛陀的一代时教做一个很有条理的整合,让末世众生虽然不能广学一切法门,但至少能找到这个法门,知道佛法有一定的规矩跟章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陀示现灭度为何对众生有益

卯一、不灭有损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苏州灵岩山寺明学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苏州灵岩山寺方丈、当代...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大安法师讲述的5个念佛感应真事

念佛治愈肺结核 古往今来,净业行人在念佛的实践中,治...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佛教中的四种涅槃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受菩萨戒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

【佛教词典】现观未成有四过患

【现观未成有四过患】 p0957 瑜伽九十五卷十八页云:复...

【佛教词典】法华玄义

凡十卷(二十卷)。天台大师智顗在隋开皇十三年(593)...

五件不可得之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

地藏菩萨的化身百千万亿

第二品是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所有化身,前头是说所教者...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